《靜態和動態》課堂教學實錄片斷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2-2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聯系舊知導入新課,指導自學

〈一〉我們以往學習“讀寫例話”時,一般采用哪些步驟和方法?

〈二〉帶著以下問題自學課文。

1筆裁詞鞘攣锏木蔡和動態?舉例說明。

2薄賭竦奶焯謾芬晃鬧校哪些是動態的描寫,哪些是靜態的記敘?

二、聯系“讀寫例話”內容和自學情況,引導學生理解靜態和動態的概念。

三、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解疑導思

生:我覺得聚精會神聽講的同學是處于動態,而不是靜態,因為他的腦子在動。

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眼睛看到的事物,如果不動,我們就說它處于靜態,如果在動,我們就說它處于動態。

〔深入淺出,老師煞費苦心。“用眼睛能看到的”實質便是觀察。教師不用“觀察”使學生理解更確切。〕

現在大家都在聚精會神地聽講,特點是聽得最認真,大家看看她聚精會神聽課時是什么樣子?

生:她聚精會神聽講時,身子挺得很直,兩手背在后面,眼睛不時地注視著老師。

師:是不時地注視著老師,還是一直地?

〔好!〕

生:是一直地。

師:對!那么她是處在什么狀態?

生:(齊)靜態。

師:剛才一個同學提出聚精會神聽講的同學處于動態,可大家為什么認為是靜態呢?

生:因為腦子動,我們看不見。

〔老師的話印入學生腦中,證明學生在積極思考。如果前面用了“觀察”,未必會起這樣的作用。〕

四、聯系重點課文《鳥的天堂》,加深對靜態和動態的感性認識。

師:我們回憶一下,剛學過的《鳥的天堂》一文,作者主要寫了什么的靜態,什么的動態?

〔還怕學生不理解,聯系已學過的課文,進一步考查,這樣轉入聯系重點課文,底子更扎實。因而調動了絕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

生:作者寫了大榕樹的靜態,鳥的動態。

……

師:作者怎樣寫的大榕樹的靜態?

生:(讀書回答,略)

師:誰能說說作者怎樣寫的鳥的動態?

生:“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看清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了。”“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

師:怎么了?

生:所有這些都是動態的記敘。

師:好,要說完整。有不同意見嗎?

生:在《鳥的天堂》一課里面,還有許多鳥活動時的動態,如:“后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我們把手一拍,便看見一只大鳥飛了起來。接著又看見第二只,第三只。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一只畫眉鳥飛了出來,被我們的掌聲一嚇,又飛進了樹叢。”這些也都應當是鳥活動時的動態。

〔多好啊!學生已經把思想深入到例話中去了。〕

師:很好!誰還有意見?

生:“大的、小的、黑的”這些不是鳥的動態,是靜態。

〔分辨得很仔細。〕

師:是靜態,為什么?

生:因為“大的、小的、黑的”這些不會動。

師:對!這些是寫鳥的形狀和顏色,不是動態,是靜態。還有嗎?

生:我覺得“我們把手一拍”和“我們繼續拍掌”這是人的動態,不是鳥的動態。

〔很好,一邊聽一邊動腦筋。〕

師:好!你聽得很仔細。現在大家考慮這樣一個問題:作者寫了大榕樹的靜態,又寫了鳥的動態。如果作者只寫大榕樹的靜態或只寫鳥的動態好不好?為什么?

〔好,抓住了靜態和動態的聯系。教師抓住了例話的思路。〕

生:因為題目是《鳥的天堂》,如果只寫大榕樹的靜態,或只寫鳥活動時的動態,不能給讀者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所以不好。

師:不能留下什么深刻印象?誰來補充。

〔對,看一看學生是否真理解。〕

生:讀者就不知道鳥在一個什么環境中是怎樣生活的。

師:對,只有這兩部分都寫了,我們對鳥在鳥在天堂里怎樣生活,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聯系學習所得,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一〉觀察事物時,要注意事物的靜態和動態的哪些方面?

〈二〉讀書或寫文章,注意了事物的靜態和動態各有什么好處?

六、抓住概念之間的聯系,深化理解

師: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嗎?

生:以前我們學習了“抓住事物的特點,就能把文章寫得具體生動”,今天我們為什么又要學習靜態和動態呢?

〔概念之間的聯系,是思維發展的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加深認識。〕

師:這個問題提得很好,說明你把新知識和舊知識聯系到一起了。我們首先要明確,事物的靜態和動態與事物的特點有什么聯系,誰能說一說?

生:靜態和動態就是事物的特點。

師:對!我們過去雖然不知道靜態和動態,但是抓住了事物的特點,實際上就是注意了事務的靜態和動態。因此,我們寫出來的文章也有很多是生動感人的,只不過我們不知道那是事物的靜態和動態。今天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靜態和動態就是事物的特點。

〔這段話講解得深入淺出,教師是用了苦心的。〕以后觀察事物時,我們就要有意識地去觀察事物的靜態和動態。這樣寫出來的文章,一定會更加生動感人。

七、指導學生聯系自己的讀寫實踐,加深體會

〈一〉教師具體指導學生運用靜動知識評論《東北虎》兩個小片斷。

〈二〉指導學生聯系自己的讀寫實踐談體會。

師:同學們評論得很好,下面請大家結合自己平日讀書或作文中的具體例子談談收獲或體會。

生:我寫《游中山公園》一文,在寫櫻花時,光寫了花的美麗,沒有寫櫻花是怎樣落下來的。第二次我修改時,寫上了櫻花落下來的時候的動態,這樣寫就比較生動了。

〔談自己作文的體會,很真切,眼見作文能力在提高。〕

師:談得很好,誰再講一講?

生:《火燒云》一課中,這樣寫的:“一會兒,天空出現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馬是跪著的,像是在等著有人騎到它背上,它才站起來似的。”這是靜態的描寫。“過了兩三秒鐘,那匹馬大起來了,馬腿伸開了,馬脖子也長了,一條馬尾巴可不見了。看的人正在尋找馬尾巴,那匹馬就變模糊了。”這是動態的描寫,這樣一靜一動,就把文章寫活了。

〔眼見讀的能力在提高〕

……

生:我以前就愿背一些古詩,今天學習了靜態和動態,我更愿意背古詩了。

師:為什么?

生:古詩雖只有短短的四句話,但在這短短的四句話里卻有靜態和動態的記敘。〔好!〕

《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日照香爐生紫煙”,這是動態的描寫。“遙看瀑布掛前川”,這是靜態的描寫。“飛流直下三千尺”,這是作者描寫瀑布一瀉千里那雄偉的樣子,是動態的描寫。“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作者描寫靜態和動態而引起的聯想。這樣一靜一動,靜動結合,瀑布流水的樣子就展現在我們眼前了。

〔學生的潛力!有一定難度的課文才能給學生留出思考的余地,才能有效地發展智力。〕

 

  

 

[《靜態和動態》課堂教學實錄片斷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水滸傳的教案和課堂實錄

2.教學設計和教案模板

3.勸學教案教學實錄

4.《日記兩則》課堂教學實錄

5.《木蘭詩》課堂教學實錄

6.刺客列傳教案及教學實錄

7.桃花心木教案教學實錄

8.《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9.匆匆課堂教案

10.《白楊》的課堂教案設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午夜福利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九九视频一区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 性欧美在线看片a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v日本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欧美 | 日日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