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 作者: 老小 - x4891386
2002年高考結束,有許許多多的優秀作文、滿分作文引起了各方的關注,大家不由得嘖嘖稱嘆,而對另兩篇文章,廣東一考生的《放屁的選擇》和四川一考生的《潘金蓮的選擇》的關注程度則超過了任何一篇高考優秀作文。
如今,高考已塵埃落定,關于本年度高考作文的討論也告一段落。通過網絡搜索引擎進行搜索,結果有關《放屁的選擇》的信息有767條,而有關《潘金蓮的選擇》的信息也達到524條。如此多的信息,充分說明了媒體對這兩篇文章的關注程度,也反映了人們對高考作文,對高考作文立意、寫法的關注。
《放屁的選擇》采用比喻、類比的方法,開篇就講放屁的問題:一種是響屁,一種是不響的悶屁。如果是放響屁大家都能聽到,很不好意思;如果放悶屁,雖然特別臭,但大家不知道是誰放的。所以有的人為了把響屁變成悶屁,就慢慢憋。讀到此,大家會非常擔心,響屁、悶屁與文章主題何干?但接下去卻“柳暗花明”。考生筆鋒一轉,引出對社會弊端的看法:有些人敢說話,有些人不敢說話。放“響屁”,是敢于直言,向領導公開提出意見;但有些人就不敢直言,只能偷偷地放“悶屁”。一些領導聽不進別人的直言,不喜歡放“響屁”的人。放了“響屁”,就可能受到打擊,或者不公平的待遇;而放“悶屁”的人由于隱蔽,領導不知道、不清楚,自己當然不會吃虧。最后,考生亮明自己的觀點:我們在社會中應提倡直言,提倡放“響屁”。
而《潘金蓮的選擇》,則從潘金蓮的立場上,分析了選擇武大郎與西門慶的利弊,最后做出了選擇西門慶的選擇。這個觀點,與傳統的道德觀格格不入。
兩篇高考作文引起廣泛的關注,其一在于其寫法、觀點奇特,在傳統的基礎上,有較大的突破,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驚世駭俗;其二在于兩篇作文都是經過評改小組反復討論,最后才拿了高分。
由此我們得出結論,高考作文評判越來越認真了,也越來越“寬容了。得出這個結論之后,我們的考生是不是就可以放任自流,天馬行空了?
我私下認為是不行的。
如今的高考作文存在著兩個問題:一方面是考生表現主題的材料匱乏。編造父母離異、雙亡,親人去世,個人失學等現象,在考生作文中頻頻出現,反映出考生生活單一、閱讀面窄、視野狹小、立意陳舊、隨意編造的問題。不少專家、教師呼吁,要改變這一狀況,高考作文無論是材料,還是立意都要獨創、新穎;而另一方面,是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劍走偏鋒、立意險怪,無論是寫法,還是觀點與傳統有較大差異,對這類作文往往評價不一,《放屁的選擇》和《潘金蓮的選擇》是典型的例子,當然也是幸運的例子,所以專家也提醒廣大考生,高考作文不要“冒險”,要“穩中求新”。
2002年高考過去了,2003年的高考會接踵而至,那么,廣大考生應該如何備戰2003年高考,備戰2003年高考作文呢?
從涌現出的一大批滿分作文、優秀作文看,考生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歷史、現實、童話、寓言無所不有,或引用、或親歷,構思巧妙,事件感人,這一切,都說明優秀考生在備考過程中,有較寬的閱讀面、較大的閱讀量,觀察仔細,思考深入,抓住了題目與材料的結合點。往日已逝,來者可追。要參加新一年高考的考生,向過去優秀考生學習,毫無疑問,應該打好堅實的基礎,做好寫作知識、材料、技巧的儲備,厚積薄發,一鳴驚人。
至于文章的立意、觀點,大可不必劍走偏鋒,險出怪招。《放屁的選擇》、《潘金蓮的選擇》是經過反復討論才得高分的,那些沒有經過反復討論的呢?而那些構思巧妙、行文流暢、立意穩扎穩打,主題昂揚向上,讓人讀來浮想聯翩,激動不已,甚至拍案叫絕,大家沒有異意,公認為優秀作文、滿分作文。二者比較起來,那條路更好些、更穩些,不是一目了然嗎?
高考作文,需要力避“新八股”、學生腔,需要創新、出新,但是,創新、出新,是在堅實的基礎上的,是在穩中出新,是在主旋律中出新。
手法怪異,立意與公眾道德、社會輿論相悖,那是非常危險的。
大家要思之、慎之。
[創新與求穩 --關注高考作文的寫法與立意]相關文章:
1.學習計劃寫法
5.關于邀請函的寫法
6.查資料介紹信寫法
7.導游詞的具體寫法
8.實用介紹信的寫法
10.導游詞寫法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