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 2002-09-30 記者 莊電一
“你挖我,我挖他,挖來挖去,挖到何時是個頭?”最近,一位學校負責人對一些中小學教師的無序流動表示了憂慮。
上學期開學時,寧夏某縣城一所重點中學6名骨干教師不辭而別,搞的學校措手不及,課程無法安排,校長為此十分焦急。結果急火攻心,病到了醫院。最后只好采取緊急措施:一面到別的學校去請教師,一面動員6名教師盡快返回,并向他們做出種種許諾。經過“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只有一人回心轉意。此事在學校產生的負面影響,恐難在短時內消除。
目前,縣城中小學教師像這樣的流動,已司空見慣。鄉鎮中小學、村級小學教師的無序流動,則更是常有的事。就是寧夏首府銀川市的教師也處在流動中。不久前,銀川市一所重點中學的物理教師就被挖到郊區的一所中學。當然,銀川市的教師更多的還是向寧夏以外的地區“流動”。銀川市一所重點中學有位英語女教師,從國外留學歸來,口語教學非常好。可不久前,她“流動”到上海的一所學校,而且是夫妻同時前往。此舉令她在銀川教過的學生很失望。據介紹,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都有一些中小學教師曾經在寧夏工作過。
中小學教師的這種“流動”具有明顯的特點和規律:一般都是農村流向城鎮,中小城鎮流向城市,市縣流向省會城市,邊遠落后地區流向經濟文化發達地區,工作條件差的、收入待遇低的地區流向工作條件好、生活待遇高的地區。有些單位挖人,帶有點明顯的“恃強凌弱”、“以大欺小”的味道,幾乎沒有商量的余地,也很少考慮別人的“死活”。
現在,這種“流動”又出現一種新動向:即不僅好教師流動,好學生也在流動。有些教師走了,也將自己的好學生帶走。有的學校看中了別人的尖子生,就想辦法挖來。有些初中生尚未畢業,還未參加會考,就被有的高中看上了。有些學生想轉學,如果學習成績平平,則十分困難,要交上一筆不小的款項;如果是尖子生,那么轉學就相當順利,可不附加什么條件。
中小學教師的這種“流動”,是教育資源分布不均、教師水平懸殊的一種反映,也是各地區、各學校圍繞著升學而展開的一種不良競爭。業內人士認為,現在全國各地高校普遍擴招,升學比例不斷加大。但中小學的競爭非但沒有緩和,反而進一步加劇了。不擇手段挖別人的骨干教師,就是這種激烈競爭中的一種策略。
寧夏有一些高中,每年都要在學校的大門或其它顯著位置公布本校的高考“戰果”:有多少人進入了本地的前幾名,有多少人上了重點線,有多少人被名牌大學錄取,誰上了北京大學,誰上了清華大學,用高考的成績樹立學校的形象。哪個教師教的學生高考成績好,哪個教師就名聲大噪,表彰、獎勵也都蜂擁而至。總之,高考成績上去了,學校驕傲,老師光榮,一好百好。否則,就一切都暗淡無光,無從談起。對于有些學校來說,雖然不能說高考決定一切,但卻可以說一切都與高考有關。對此,學校、教師都有苦衷。
現在,社會和家庭對教育的期望值都很高,而目前教育發展的不平衡不僅依然存在而且有進一步加大的趨勢。不同地區之間、不同學校之間、不同教師之間都存在著不小的差距,而這些差距都直接影響教育質量并最終影響到學生的前途和命運,影響到他們的就業、生活乃至終生。這就由不得哪個家庭不重視,由不得哪個學校不重視。
有識之士認為,只要學校有差距,就可能有這種教師“流動”現象。要解決問題,需要從規章制度上著手,更要從根本上抓起。而縮小各種差距則是關鍵。教學條件、教育質量、教師待遇等方面的差距縮小了,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亂挖墻角 教師流動何時規范有序]相關文章:
1.手忙腳亂造句
2.井然有序的近義詞
3.雜亂無章造句
5.流動人口年終總結
8.雜亂無章的反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