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師培訓方案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那么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勞動教師培訓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1對安全工程(職業衛生)人才培養目標的理解
除了進一步考取研究生深造外,安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絕大多數是到各類型企事業單位中從事安全管理及相關工作。由于各學校行業背景不同,安全工程畢業生就業方向也不盡相同,總體來說主要分布在礦山、石油開采、化工生產、建筑施工以及其它國民經濟各行業,就業范圍相對較廣。本科教育的培養類型主要包括:學術性本科教育類型、專業性本科教育類型、職業實用本科教育類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網,對本科教育思想、模式、方法的再思考)。中國關系學院安全工程專業主要定位于專業性本科教育類型。這種本科教育主要作為最終學歷教育進行,也考慮后續研究生教育的需要,通過對學生進行運用高深知識進行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訓練,培養社會各行業技術骨干和業務骨干。結合目前社會需求及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安全工程專業教學基礎條件,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在安全工程專業下又分設勞動安全管理、公共安全管理以及職業衛生等3個方向。其中職業衛生方向的培養目標為培養掌握職業安全與職業衛生兩方面基礎理論,具備事故傷亡損失和健康危害預防與控制基本技能,熟悉國家職業安全與衛生法律法規和政策方針的應用型人才。著力培養能夠將職業健康危害的醫學機理與作業場所有害因素的檢測與評價、工程控制及個體防護手段有機結合的職業衛生專業人才。
1.2對安全工程(職業衛生)人才培養的階段劃分
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是企業管理工作中重要組成部分,而對職業衛生的管理也逐漸納入企業安全管理的一部分。做好一名合格的企業專職安全管理人員不僅需扎實的現代安全管理理論及方法,而且要具有過硬的與本企業生產過程相應的安全生產技術與技能。根據“卓越計劃”的要求,學生4年的培養可劃分為校內學習和校外企業實訓2個階段。因此,可將安全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同樣設置成2個階段。其中,校內學習階段主要是給學生打下一個扎實的學科專業基礎,使其學習并熟練掌握安全管理理論及方法,通過校內的學習重點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由學校負責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課程的選擇以滿足基本的學分要求,一般通過3年時間完成;而企業實訓階段主要由企業為主導,學生以企業員工的身份進行到企業從事實際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實訓過程中由企業與學校共同制定相應的實訓方案以及畢業設計等任務要求,在實訓過程中使學生掌握現代企業管理方法與安全技術,參與企業安全管理實踐,促使學生將前3年所學到的理論分析方法用于解決實際管理問題并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同時促使學生培養基本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
2“3+1”培養方案的設想
2.1實踐教學體系的頂層設計
“3+1”培養方案是“卓越計劃”提出的一種基本的人才培養模式。依照“3+1”培養方案,高校與行業企業合作聯合培訓人才,本科4年時間里前3年進行專業基礎及技能教育,最后1年根據行業生產特點進行專業化的實訓實踐。培養方案由企業和高校根據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共同制定,重在強化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增強學生對行業相關技術的全面了解。在實訓過程中,企業將全程參與教學,指派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對學生進行指導,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所學理論及方法的“實操性”,增強企業安全管理的經驗。
2.2課程體系及課程內容優化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安全工程(職業衛生方向)的培養目標為“培養掌握安全科學、安全技術與管理以及職業衛生與職業病學、職業病危害辨識與控制等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具備從事職業安全與職業衛生檢測、評價、工程設計、管理、教育培訓、監察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質,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通過對國內已加入“卓越計劃”的安全工程專業相關院校的培養方案制訂經驗,結合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安全工程(職業衛生方向)的師資力量及實驗、實踐條件設計具有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安全工程專業特色的專業課程體系結構。對原有培養方案進行調整,將課程體系設置為數學和自然科學類、人文和社會科學類、通用技術基礎類、高級專業技術類、企業實踐學習類5個課程體系模塊。通過上述課程體系設計可以進一步強化學生職業衛生類課程的基礎能力,并依托職業衛生專業實驗室為學生提供設計、實驗、現場測試等實踐機會,全面培養學生扎實的數、理、化、力學、職業病預防醫學等基礎理論能力、以及企業生產管理過程所必需的綜合工程實踐能力。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實行在企業現場授課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同時,在課程體系設計過程中,考慮了企業各生產環節中可能出現的事故災難預防及應急工作的需要,設置了跨學科選修課程,確保學生具有多行業的災害防控能力,以滿足各類型企業對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的特殊需求。
3導師負責制培養模式的構想
為了確保“卓越計劃”中對現場工程師人才培養質量的明確要求,高校應針對學生“3+1”培養方案有針對性的為學生個體(分組)配備2-3名導師,導師應包括在校專業教師及實訓企業具有高級職稱的相關人員構成。“雙師型”教師在應用型本科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其自身的優勢,使其在教學改革、課堂教學、實踐性教學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雙師型教師”具有基礎理論知識、教學水平、科研能力、專業實踐能力等4方面的綜合能力,因此在為參與“卓越計劃”的學生指派導師過程中應側重選擇既具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同時具有一定的現場工作經驗的高校“雙師型”教師。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安全工程專業(職業衛生方向)所安排的企業實踐學習可劃分為工程項目設計、實際操作技能鍛煉、現場實踐等3方面內容。作為學生導師,“雙師型”教師應全程參與到學生培養方案完成的整個過程中去,全面落實導師負責制。
3.1高校導師的條件
作為“卓越計劃”的導師除了具有扎實的理論外,更重要的是應具有較為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目前國內有關“雙師型教師”的定義基本滿足學生導師的基本要求。我們認為,成為“卓越計劃”導師應至少具備以下3方面素質及技能:(1)應有較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課堂教學、科研及工程實踐能力和素質。(2)具備高水平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所屬行業發展動態,熟知本行業人才應具備的職業技能;掌握行業發展變化,能夠對本學科專業及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提出有價值的建議。(3)具備較為成熟的社會溝通、交往、組織和協調能力,與行業企業有著廣泛的交流,從事過一定數量的服務于行業企業的科研合作項目。
3.2指導方法
“雙師型教師”作為導師應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并結合學生自身特征等對學生大學4年學習有一個完整的規劃,尤其在工程實踐、實訓階段應重點把握學生進行工程項目的選題、深度、質量等3方面要素。其中在項目選題時首先要符合專業培養方案的基本要求,參考學生所學習的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知識結構及內容,并在學生進行充分溝通的前提下,結合實訓企業的基本生產特征,確定恰當的工程實訓項目的工作任務及內容。另外,學生實訓項目的任務及內容應有一定的深度,體現在實訓工作量、工作內容復雜程度以與企業生產符合度等方面。實訓工作量應既能保證學生實訓工作時間安全充實,同時保證學生有時間對工作任務及實現方法進行深入思考、合理計劃,而不是將所有時間用于趕進度而忽視的工作任務完成的質量。因此,高校導師與企業導師在聯合培養實習生的過程中要定期溝通交流,確保學生工作時間安排合理,當出現與工作安排不符合時應及時進行調整,避免出現前松后緊的情況。為了確定實訓質量,導師應在項目選題階段明確項目完成驗收的量化指標,并明確階段性工作任務成果指標要求。在企業實訓過程中,學生應定期向導師匯報階段性工作成果,導師對學生的階段性成果進行完成質量審核,并將審核結果作為學生最終實訓成績的判定依據。
3.3實踐訓練
企業類型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因此導師應優先選擇那么具有一定的生產規模、能代表國內生產水平的行業領先企業。同時,高校導師應與該企業相關部門已經建立了較為成熟的項目合作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在實訓過程中高校導師與企業能夠及時、高效地溝通,對學生的實訓效果進行全程把關與監督。在設置學生實訓任務內容時應從專業培養方向與企業生產實際2方面著手,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和興趣愛好,制訂學生實訓的總體任務及階段性成果要求。學生在企業實訓過程中,除了完成實訓所要求的任務外,最重要的任務是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為了達到較高標準的工程實踐類畢業論文(設計)的要求,高校導師及企業導師應自畢業論文選題、任務書的下達、開題報告、中期檢查以至論文答辯等階段進行跟蹤指導,相互溝通交流確保論文工作達到“卓越計劃”對工程類人才培養的標準。
4結論
【勞動教師培訓方案】相關文章:
勞動技能培訓方案08-20
勞動技能培訓方案06-21
勞動教育培訓方案02-05
教師培訓團隊培訓方案01-12
教師培訓方案(經典)08-22
(精選)教師培訓方案08-19
[精選]教師培訓方案07-05
教師培訓方案06-12
(經典)教師培訓方案11-21
教師培訓方案(精選)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