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年度培訓計劃模板匯編5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規劃一下吧。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年度培訓計劃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年度培訓計劃 篇1
培訓主題
“新課標、新教材、新課堂”
培訓目的
校本培訓是教師繼續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也是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的有效載體。為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的進程,提高廣大教師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的能力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本校將按縣進修校對校本培訓的要求,結合本校工作實際,進一步完善校本工作,使其逐步走上科學化、規范化軌道。
培訓組織
為使校本培訓工作落到實處,成立中心小學校本培訓領導小組。
組 長: 方函 副組長:包亞云 王志科
成 員: 林秉查 包長智 季愛花 吳菁菁 林須映 鐘金斌 許萍 陳瑞靜
培訓形式
專題學習、讀書自學、研究性學習、案例反思、交流研討、專題講座、課題研究等。
培訓資源
1 、充分利用縣教師資源和信息資源,整合校內外教學研究和教育科研,研究開發和合理利用適應校本培訓需要的'高質量的培訓資源。
2 、充分挖掘和利用市、縣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人力資源。組織他們承擔校本培訓者的角色,在培訓中交流他們豐富的經驗以及對當前新課程改革實驗的獨到見解與思考,以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在校本培訓中的作用。
3 、充分挖掘和利用新課程改革實驗過程中學校的生成資源。關注教師的發展,充分調動教師參與校本培訓的積極性。發現和總結本校教師在開展課程改革實驗中的典型案例,充實校本培訓資源。
培訓管理
1、加強對校本培訓的領導,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加強對校本培訓工作的督導檢查,抓好典型,以點帶面,不斷總結經驗,積極創造條件,促進校本培訓的發展。
2、加強對校本培訓工作的指導。注重對校本培訓的經驗積累,發現在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加以繼續研究,推動校本培訓工作的全面開展。
3、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按學年度制定本校教師校本培訓計劃,把本校教師參加校本培訓情況納入教師崗位實績考核內容。
年度培訓計劃 篇2
品質部門年度培訓計劃1
一、施工現場質量管理及其特點。
1、生產現場質量管理是指施工工程第一線的質量管理,它貫穿施工質量形成過程的施工階段,以企業各職能部門的工作質量和操作工人的操作質量為保證條件,以實現施工產品的符合性質量為目標,最終達到提高施工質量,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滿足用戶需要的目的。
2、 施工現場質量管理具體有以下特點:
(1)施工現場質量管理以施工現場為活動場所;
1)直接工程施工現場,其任務:直接改變施工材料〈毛坯或半成品〉的形狀,尺寸和性能直至裝配施工工程產品。
2)間接配件加工場,其任務:為直接工程產品服務為其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它負責預制配件,材料采購等。
3、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是施工過程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
(1)工程質量形成過程是由設計過程,對原材料施工過程和使用過程三方面組成。施工現場質量管理就是通過施工過程實現設計過程提出的要求。
(2)即實現施工工程產品的符合性質量,為使用過程奠定基礎,施工過程質量管理的內涵要比施工現場質量管理廣泛(例如,外協作,外購的質量管理也屬于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范疇,但它不能列為現場質量管理)但施工現場質量管理卻是施工過程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
1)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是一種管理活動;
施工過程是通過技術性活動和管理性活動實現,而施工現場質量管理就是一種管理體制性活動,施工現場實現對施工產品實物質量的管理。
2)圍繞施工現場,提高職能部門的工作質量和操作工人的操作質量是施工現場質量管理的中心任務;
①各職能部門要圍繞現場提供必要施工生產條件和良好服務,實現綜合治理。操作工人要掌握標準正確操作,實現“自我控制”。施工現場質量管理的職能是控制,保證和改進產品實物質量;
②施工現場質量管理的目標是實現施工工程產品的符合性質量;施工產品質量就是產品的適用性,綜合體現在設計和使用質量,其根本來說它主要決定于設計質量水平,而施工質量則反映了所施工的產品符合設計要求的程度,也就是符合性質量。實現施工質量管理的目標,實現施工產品的符合性質量,正是達到提高施工產品質量,降低消耗,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滿足用戶需要這一最終目的的重要途經。
二、施工現場質量管理的職能和基本環節。
1、施工現場質量管理的職能:在于(1)控制(2)保證(3)改進施工產品實物質量。通過控制使施工工序質量經常處于穩定狀態,利用防檢結合的手段保證施工產品質量,并通過質量改進活動,提高改進活動,擔高施工產品質量水平。
(1)現場質量管理基本環節:
(2)通過組織有關職能部門和操作者控制現場中所有可能造成施工產品質量波動的因素〈即,人,機,料,法,環五大因素簡稱4mie因素〉即控制因素保證“結果”〈施工產品質量〉
2、按規定周期檢測“結果”的數據即檢測“結果”調整“因素”。運用圖表反映工序因素是否處于正常和穩定狀態,一旦出現異常采取調整措施,確保工序穩定。(1)(2)兩個環節合稱工序質量控制,通過它實現現場質量管理的控制職能。
3、通過操作者三自一控和專職首檢,巡檢,完工檢手段。達到質量把關,即檢驗保證質量實現現場質量管理的保證職能以上(1) (2)(3)環節屬質量的“維持”實現生產現場質量管理的改進職能 4、對生產現場發生的經常性缺陷進行有目標,有計劃的質量改進活動,使產品質量水平得到突破性的提高,在新的基礎上再進行“維持”使工序在穩定中有提高,在提高基礎上求穩定。
三.推行施工生產現場質量管理的重要性;
2.形成施工工程產品質量的關鍵環節施工產品質量是設計,制度,使用質量的綜合體現,但設計質量是必須通過施工質量才能實現,施工過程中獲得信息由設計部門反饋,又可推動施工產品設計和工藝設計的改進,進一步提高工程設計質量,而使用質量則是設計質量、施工質量的驗證,在設計先進合理的前提下施工產品質量基本上是由施工質量決定的,而現場施工質量是施工產品質量的重要環節,所以要提高施工產品質量必須從現場管理入手。
(1)有利于解決工程質量的主要矛盾;
一般工程質量差的原因是技術水平底和管理落后,而主要矛盾是管理的問題,現場質量管理主要是從管理技術角度解決質量問題,因此推行現場管理,就能在質量的主要矛盾上得到突破。
(2)施工現場是施工企業活動的重心;
施工生產現場是施工企業生產力諸因素的結合點,各項管理的落腳點和服務對象,絕大多數職工集中在施工生產現場,施工生產過程中施工產品質量問題又多數在施工現場中暴露,因此施工生產現場是企業的重心,施工生產現場質量管理搞好了,才能保證施工企業建立起正常的施工生產秩序。
3、深化工藝管理的需要
工藝管理是保證施工產品質量的技術基礎,只有將施工工藝管理與現場質量管理密切結合,才能做到施工工藝參數優化,施工工藝管理深化,施工工藝文件細化,施工工藝研究方法科學化和施工工藝組
年度培訓計劃 篇3
一、入科教育
凡報名申請并符合相關規定,接受醫學檢驗專科醫師培訓者,在進入正式專業培訓前,必須接受入科教育。
入科教育包括政治思想,醫學檢驗專業特性和從事檢驗的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衛生部新頒發的關于臨床檢驗實驗室管理辦法,使培訓對象在接受本專業理論和實踐以前對醫學檢驗實驗室的性質、工作內容和工作人員承擔的責任有所了解。
二、師資隊伍
本專業師資隊伍包括國家制定的醫學檢驗所包括的所有專業,如:臨床基礎檢驗,臨床化學檢驗(包括基因擴增),臨床免疫學檢驗,臨床血液學檢驗(包括骨髓細胞形態、流式細胞術),臨床微生物學檢驗,急診檢驗和輸血檢驗。教學由醫學檢驗科、臨床輸血科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檢驗系師資組成。
三、日常考勤管理
日常考勤管理由醫學檢驗科負責,納入科室考勤的統一管理。
四、業務學習
1、內科各專業學習
內科輪流共15個月,其中包括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內分泌內科,血液內科,腎臟內科,呼吸內科,感染內科各2個月,神經內科1個月。在上述科室的輪轉中,參加該科室的主要醫療活動,熟悉內科臨床診療技能,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指導實驗室檢驗與臨床的.結合(具體內容參見衛生部科教司“專科醫師培養與準入制度研究課題”中“專科醫師培養標準細則”)。
2、醫學檢驗科各專業學習
醫學檢驗科輪流共21個月,其中包括臨床基礎檢驗(含急診檢驗)4個月,臨床化學檢驗4個月,臨床免疫學檢驗4個月,臨床血液學檢驗4個月,臨床輸血檢驗1個月,臨床微生物學檢驗4個月。在此期間,接受醫學檢驗基礎理論和基礎操作的學習。
理論課共5門,包括臨床基礎檢驗,48學時;臨床化學檢驗(含分子生物學),115學時;臨床免疫檢驗,63學時;臨床血液檢驗(含臨床輸血檢驗),84學時;臨床微生物檢驗,82學時。課程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檢驗系本科學生的相關課程的基礎上,根據專科醫師的具體情況制定。并結合專業具體安排見附表。在醫學檢驗科專業學習輪轉時,每天上午參加醫療實踐,學習主要檢驗項目的操作,下午接受理論學習。
五、考核
公共科目(如政治思想,醫德醫風,外語等)考試按照衛生部專科醫師培養標準的要求統一進行。
業務考核包括筆試和臨床技能考核:
1、內科各專業:在各專業輪流結束之前參加該專業的考試。
2、醫學檢驗專業:每門理論課結束后參加筆試考核;檢驗科各專業輪流結束前參加考核(以臨床操作技能為主)。
3、專科培訓結束前完成綜述一篇(要求檢驗與臨床結合)。
年度培訓計劃 篇4
隨著新年度的開始,每個單位有關人力資源方面工作的準備與籌劃將陸續展開,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年度培訓計劃。年度培訓計劃一般應從四個主要方面來綜合考慮,即對培訓需求的界定和確認、設計年度培訓計劃、輔助資料采購計劃和預算控制。如果單位內從未開展過培訓活動,則計劃工作會相對復雜一些,尚需增添說服與爭取的環節。
對培訓需求的界定和確認
培訓成功與否的秘訣是∶決定培訓的基礎是什么?如果培訓計劃的制定,完全是以管理者所認為的職工應當感興趣的東西為基礎,那么基本上可以有把握地預言,參加學習者的態度一定頗為冷淡。相反,如果培訓計劃是在經常了解培訓對象的需要和興趣基礎上制定的,那么一定是個繁榮成功的計劃。
許多人(包括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往往拿兒童教育的那一套,移用到成人教育上面來。假如對象是兒童,你可以命令他們學這些那些,否則,有你好看的!成人卻是有東西需要學習,以便能夠生存、就業、幸福等等,兒童基本上是強制學習者,如果他們不去學他們應當學的東西,社會就要懲罰他們。然而,成人卻是自愿學習者,這就是說,如果他們不去學習他們應當學的東西,社會不會(至少是不會直接地)懲罰他們。兒童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關鍵差別也正在這里,這些差別將極大地影響學習的內容和方法。
然而,許多培訓管理者總是忽視這一環節的重要性,他們往往憑自己的感覺行事。一種非常典型的情況是∶那些敏感的、有責任心的人力資源管理者感覺到自己企業的某些弱項,看到了培訓的必要性;然后,在沒有對培訓需要作清晰界定的情況下,就與培訓機構商討培訓的具體內容,如課程、時間安排等等,并以自己的經驗和理解作為取舍的主要標準。這種過于急躁的做法往往導致培訓效果的不理想。
這些管理者往往會很肯定地說∶我當然知道我們單位的需要是什么,否則也不會要求做培訓了。若對這種自信加以剖析,就會發現問題出在以下幾點上∶
一、對需要內涵的理解∶
我們當然要有培訓的需要,但從效果上來講,更重要的是要有具體培訓什么的需要,亦即由需要引發的、明確的培訓目標。沒有對這些具體內容的深刻分析,所謂的:需要就僅僅是籠統的感覺而已。需要必須具體化、明確化、目標化,這是邏輯上必不可少的環節。
二、以推測、而不是深入研究來實現需要的具體化∶
這些管理者在沒有對企業內部的不足進行科學研究的情況下就做出判斷,選定某些認為要培訓的東西。這里容易犯的幾個錯誤是∶
本身學識、眼界、經驗的限制;
對形勢的誤判;
不正確的假設;
錯誤的推理過程等等。
這樣做出來的.培訓項目設計就很難有效地滿足企業的實際需要,效果上難免要大打折扣。因此,無論從理論上的要求,還是從糾正實踐中的常見錯誤出發,都要求我們十分重視這一步驟,不能草率對待,更不能省略。
設計年度培訓計劃
培訓計劃最基本的內容是∶為什么要培訓?誰接受培訓?培訓些什么?誰實施培訓?如何培訓?把全年的培訓項目完整地計劃好后,培訓工作便可開始實施。
首先要確定培訓所要達到的目標。
培訓目標的作用有以下幾點∶
可以結合受訓者、管理者等方面的需要∶上述兩方面的需要總是有差異的,但是培訓目標必須妥善地加以揉合,以達到整體的滿意效果;
管理方面的需要∶利用培訓以改善管理、提高銷量及利潤;
受訓人員方面的需要∶利用培訓來獲得以下收益,如較優越的感覺、較多的工資收入、較高的工作技能、較大的工作滿足感、較強的自信、晉升機會等等。
其次,用來協調培訓所需達成的目標與企業目標的一致性∶
培訓目標必須服從于企業目標,這在理論上是勿庸置疑的,但在實踐中常常被遺忘。如是這樣,越是成功的培訓,對企業的整體管理越有破壞性。
年度培訓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我園堅持“科研先導,研訓一體”的發展思路,立足本園實際,以教師的所需為本,積極開展各級各類的園本培訓工作,引領教師在教中研,在研中思,在思中得,實現教師整體素質和教科研質量的同步提高。
二、培訓對象
全體在崗教師。
三、培訓目標
通過園本培訓,促使教師更新觀念,樹立現代教育理念,優化知識結構,提升團隊的學習力、執行力、創新能力和教職工的幸福指數,提升辦園品質,建立一支素質良好、能適應現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學習型、科研型的教師隊伍,讓我園的每一位幼兒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更使我園的保教質量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四、組織機構
1、成立園本培訓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學時管理負責人:
2、主要職責:了解幼兒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實際現狀;明確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發展目標;制訂園本培訓整體方案;落實園本培訓具體活動;評估教師參加園本培訓的實際效果。
(1)組長是園本培訓第一負責人,宏觀調控和指導方案的落實情況,定期組織領導小組成員匯報情況,研究改進措施。
(2)學時負責人是園本培訓的具體負責人,負責方案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并組織和協調培訓方案的落實;組織考核工作,并做好培訓記錄,登記學分,整理存收檔案資料,每學年做一次工作總結。
(3)各園區教學園長負責組織實施本園的園本培訓工作。
五、基本形式和主要內容
基本形式:園級培訓、教研組培訓、個人自學。
(一)園級培訓形式:
1、幼兒園組織專家引領、教師專題半月談、先進教師經驗交流、暑期師德培訓、講座、集體備課等形式。
2、每周一次教研課活動。
3、組織各項教學評比: 優質課、半日活動設計、講故事、好聲音歌唱比賽、青年教師技能比賽等。
4、定期對全園教師的園本培訓情況進行考評。
(二)教研組培訓形式:
1、集體備課。
2、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園本課程開發的研究。
(三)個人自學主要包括:
1、根據學校的統一安排,學習有關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及相關的教育法規,做好讀書筆記。
2、每學期要求每位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教學反思、教育心得、讀書摘記、簡筆畫、讀后感等若干。幼兒園將組織有關人員不定期進行檢查完成情況。
六、培訓時間
個人學習不集中統一時間,集中學習以幼兒園集中和教研組集中為主,從20xx年9月開始至20xx年6月。主要利用教師會和教研組活動這一段時間完成。
七、培訓要求
1、集中培訓:受訓老師要按時到受訓地點,無故不得缺席,不遲到、不早退,不中途擅自離場。勤摘筆記,并做好分類整理、梳理。教研組集中學習應按主持人要求積極參與討論和交流。按時完成作業,并參加考核。
2、個人學習:自學要有計劃,個人學習過程要檢查,勤摘筆記。學后有總結,按時上交學習體會。
3、職責:
(1)培訓領導小組:要做好培訓前的動員工作,部署有關園本培訓內容,加強對每一位培訓者的進程檢查和終端考核。
(2)直接負責培訓的工作人員:要及時組織落實各項培訓內容,有書面材料,認真完成園本培訓登記造冊工作,做好階段總結工作。
(3)教師要自覺接受園本培訓,認真學習新課程的有關理念,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做到讀書有筆記,學習有體會,教研有案例,研究有論文,課題有成果。新理念要與教學實踐研究反思相結合,把新課程理念探索的新路子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整理個人業務檔案,最后要參加考核。
八、培訓檢查和考核
1、認真組織。園本培訓領導小組應履行職責,認真組織此項工作。保證一定的經費投入,購置有關的圖書資料、設備設施,為教師學習培訓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確保園本培訓工作順利進行。
2、加強督查。教師會和教研組活動為統一安排的學習、活動時間,平時老師抽時間自學。凡屬集中學習,均由登記員作好考勤記載,將記載作為核定繼續教育學時的依據。
3、認真考核。幼兒園從教研組和教師本人兩個方面進行定期評估考核,以學期為階段評價,學年為總評。考核時,教師要把學習筆記、聽課記錄、課例或案例、學習體會、經驗總結、研究論文、課件制作、獲獎證書等材料及時上交保教處,教研組應將教師參加培訓和教研活動的考勤記錄情況整理、統計上交。
九、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校本培訓計劃制定
2.教研組長會議暨校本培訓內容布置
3.制定教師園本培訓記載冊。
4.各教研組集體備課活動。
5.開展教研活動和半月談活動。
6.專題研討:教育科研講座(教學)。
十月份:
1.幼兒園教師教育教學案例評比。
2.園本教研課活動和半月談活動。
3.各教研組集體備課活動。
4. 信息技術講座(信息)。
十一月份:
1.開展園本教研課活動和園本教研半月談活動。
2.各教研組集體備課活動。
3.教師基本功比賽。
4.縣新教師課堂展示活動。
5.教研組長對本組教師進行園本培訓記載冊階段性檢查。
十二月份:
1.園本教研—教師專題培訓 (心理)。
2.園本教研課活動和半月談活動。
3. 各教研組集體備課活動。
一月份:
1.園本培訓之評價研究活動
2.園本教研課活動和半月談活動。
3.各教研組集體備課活動。
4.園本培訓手冊的檢查工作。
5.各類學期總結。
三月份:
1.制定有關計劃。
2.做好各學科新教材培訓工作。
3.教研組長會議。
4.建立教師培訓檔案。
四月份:
1.各教研組集體備課活動。
2.教研活動。
3.半月談活動。
4.自學教育教學書籍。
5.專題研討:先進教師經驗交流活動。(講座)
五月份:
1.各教研組集體備課活動。
2.教研活動。
3.半月談活動。
4.專題研討:師德培訓講座(師德)。
六月份:
1. 健康領域技能比賽
2.各教研組備課活動。
3.教研活動和半月談活動。
4.開展評價研究活動。
5.完善教師培訓檔案。
6.總結園本培訓工作
【年度培訓計劃】相關文章:
年度培訓計劃08-23
年度培訓計劃通知10-21
年度經營計劃培訓09-24
年度安全培訓計劃11-09
藥店年度培訓計劃12-02
企業年度的培訓計劃12-06
企業年度培訓計劃12-07
年度員工培訓計劃12-07
學校年度培訓計劃12-05
電廠年度培訓計劃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