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培訓計劃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擬起計劃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培訓計劃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培訓計劃 篇1
XX年,我們鹿源春社區在區政府、綜治辦、司法局的領導下,在海蘭街道辦事處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區政法工作會議精神,大力開展綜治維穩和平安創建活動,不斷增強社會治安防控能力,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全力維護社會政治穩定,為我社區經濟穩步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9月社區安全工作總結范文。現將XX年度開展安全工作總結如下:
一、社區將安全工作擺在首要位置,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年初制定工作計劃,做到措施到位,制度完善,責任明確,將安全工作深入到轄區各個樓區,一抓到底。與轄區單位簽訂責任狀,完善制度,做到月訪,每個節日之前,查隱患、做到以防為主、重點治理的原則。如:電線老化,安全用電,門市房的用火用電地段進行加大檢查力度,以強化安全工作的管理工作。
二、加強基礎性工作和日常安全監管。加強專項整治和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改,規范工作程序,落實工作責任,建立健全安全監管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機制;要提高監管效率;要加強安全檢查和督查,工作總結《9月社區安全工作總結范文》。
三、強化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進一步抓好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識,提高公民的自救能力,預防事故或減少火災發生。繼續充分利用宣傳欄、黑板報、橫幅等形式,深入廣泛宣傳《安全生產法》、《消防法》,提高全民安全生產意識,減低意外風險。
5月12日,是全國第二個“防災減災日”。為了增強社區居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從而最大程度地減輕災害損失,社區于5月12日開始在轄區范圍內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活動。截止到13日,社區共出板報8期,發放宣傳單300余份,動員鼓勵社區成員參與防災減災和工作,著力提高社區防范抵御各類災害的整體能力。為了全方位、多角度提高師生的災害應急救助能力,增強師生的.公共安全意識,提高師生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社區與轄區單位第二小學在5月7日—13日開展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活動期間,社區組織師生參加應急救助演練,包括逃生演練、防震演練,通過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活潑的活動,培養學生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師生的自護自救互救能力,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5月15日在中央街華富門前參加由區政法委組織的“共建平安黑河、平安愛輝、平安社區、平安校園”大型宣傳活動,現場發放宣傳單千余份,社區還以出版報的形式進行宣傳,宣傳標語是“全黨動手全民參與、全力創建平安愛輝” 依靠全社會力量共同維護社會治安秩序,構建平安和諧社會。
四、深入廣泛宣傳安全發展指導原則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如:二小在清明節前夕,我們下委進行走訪、檢查,宣傳不在街頭燒紙,宣傳文明祭掃,革除陋習。每半年檢查二次,抽查四次,開安全會議4次。通過以上活動使轄區單位正確認識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與社會穩定的關系,與人民生活的關系。
鹿源春社區按照市政府應急辦《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實施三周年宣傳活動方案》的部署的要求,積極開展社區的宣傳活動。
社區成立了以社區書記為組長、社區安全骨干為成員的應對突發事件領導小組,健全突發事件快速處置機制,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精心組織、廣泛宣傳和普及應急管理知識和安全知識,為建設“平安愛輝”、“和諧愛輝” 發揮社區的積極作用。
培訓計劃 篇2
為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防范醫療風險,減少醫療糾紛發生,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 加強 醫院醫療服務 安全教育培訓,強化全院職工 醫療服務 安全意識和思想素質, 規范醫療服務安全 教育 培訓工作秩序 , 結合我所實際情況,制定保健所20xx年醫療服務安全 教育 培訓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結合“醫院管理年”活動和“創建平安科室”活動, 加大醫療服務 安全 教育培訓工作力度, 強化 醫療服務 安全 教育 培訓管理,增強職工 醫療服務 安全素質和自我保護意識,使 醫療服務 安全 教育 培訓工作步入持續健康發展的軌道。
二、工作重點
1 、為抓好全院的醫療安全,維護人民群眾和醫院職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重點做好 醫療服務 安全 教育培訓 。
2 、相關職能部門和臨床科室主要負責人繼續組織所轄部門和科室的員工進行 醫療服務 安全 教育 培訓。
3 、 認真學習并嚴格執行《侵權責任法》和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把職工 醫療服務 安全教育培訓貫穿到基礎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同時加強培訓工作的監管。
三、 工作措施
全所各職能部門和臨床科室必須加強醫療服務安全教育培訓工作,要把培訓工作納入日常工作計劃中,加強組織領導,各職能部門和臨床科室負責人是本科室指定的專門負責人,要制定培訓計劃,明確培訓內容、方式和對象,確定工作目標。
培訓計劃 篇3
1 培訓目的
集控專業人員通過對135MW機組鍋爐、汽機、電氣、除灰脫硫專業系統、運行規程、設備說明書、操作票和工作票的學習,掌握135MW單元機組的.運行操作、設備維護、試驗、機組異常及事故處理方法;化學專業人員通過對135MW機組化學專業系統、運行規程、設備說明書、操作票、工作票、水分析、煤分析、油分析、環保分析的學習,掌握135MW機組的化學運行操作、設備維護、試驗、水質異常及事故處理方法。通過運行分場各專業的培訓,達到提高各專業崗位的運行技術水平和事故處理能力,確保我公司一期工程3X135MW機組順利完成安裝調試、分部試運、整套啟動、整套試運及投產運行。
2 培訓范圍
本計劃集控專業適用于運行分場集控機組長及以下崗位人員,化學專業適用于化學運行及化驗人員。
3 培訓職責
3.1 運行分場投產前各專業培訓由運行分場經理負總責。
5 培訓計劃
5.1 培訓計劃安排
5.1.1 集控專業培訓范圍包括鍋爐設備及運行、汽輪機設備及運行、電氣設備及運行、除灰脫硫設備及運行、停送電操作、工作票和操作票、事故處理;
化學專業培訓范圍包括化學設備及運行、工作票和操作票、事故處理及其水分析、煤分析、油分析、環保分析的分析方法和試驗儀器操作方法。
5.1.2 各專業培訓方式:集控專業分成鍋爐、汽機、電氣、除灰脫硫專業組學習,中方人員以自學為主。化學專業培訓分成化學運行組和化學化驗組學習,中方人員以自學為主。
5.1.3 在各專業培訓期間,有條件的情況下,參加廠家人員講課,了解設備構造、原理、操作、注意事項。
5.1.4 仿真機安裝調試好后,按值輪換安排部分集控專業人員上仿真機學習。
5.1.5 各專工可以根據本專業培訓的需要安排其他方式的培訓。
5.2 培訓計劃表
鍋爐專業培訓計劃表
培訓計劃 篇4
為進一步推進新課程實施,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提高40分鐘課堂的教學效
果,切實提高自身專業理論水平,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我將以“學習”為主題,做到時時“充電”,每天找一些適合教師閱讀的書籍來讀,以增加自己的閱讀面,豐富我們的知識儲備,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蘊,讓自已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早日成為一名“學者型”的教師。這個學期我的業務學習進行集中學習和分散自學相結合的.方式,特制定如下計劃:
1、強化學習,堅持每周進行業務學習,做到定時、定內容,學習有關優化
課程結構的文章和走進課程的信息報道及評論員文章。 學習常規管理,班集體建設,師德、民主管理的報道,并與新課程改革密切結合。
2、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解讀》全書,以閱讀為主,和骨干教師分章節進逐章漫談、討論和研究。同時自學自練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開展嘗試教學,探索教學方法。
3、及時對每天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反思,用筆隨時記錄下來抽時間整理,并爭取能夠上網站發貼,與同行們進行交流與對話,共同切磋,共同進步。
4、虛心向各科教師學習優秀的教育經驗,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平時加強校內外聽課,虛心與本校同學科教師交流上課心得,取長補短,盡量擠時間爭取去聽課,吸收別人的先進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5、狠抓教學質量,加強培優補差的工作,切實提高學生成績。從實際情況入手,對學生進行細致深入的分析,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并認真執行,平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靈活的手段,認真探索好的方法,個別情況作個別輔導,加大力度。通過家校聯系、學生互助、學習競賽等途徑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6、加強班主任工作的學習,切實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級的能力和措施。
總之,切實提高教師素質和教書育人的意識,使新課程實驗工作取得較好的效果。
培訓計劃 篇5
【進修目的】
通過內科臨床進修,把所學到的基礎理論知識綜合運用于臨床實踐,加深對內科常見病的認識。掌握內科常見病的診治技能和預防措施,培養臨床思維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良好的醫德醫風,為今后從事臨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進修內容與要求】
(一) 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
了解內科常見病的病因、發病機理和預防原則。掌握各系統常見內科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方法。具體內容和要求為:
1、 掌握各系統常見病診治:
(1) 呼吸系統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肺心病、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癥、各類肺炎、肺膿腫、胸膜炎、支氣管肺癌、肺結核病、氣胸和呼吸衰竭等。
(2) 心血管系統疾病: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臟瓣膜病、高血壓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感染性心內膜炎、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疾病、心血管神經官能癥等。
(3) 消化系統疾病: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胃腸神經官能癥、腸結核、炎癥性腸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性昏迷、急性胰腺炎等。
(4) 泌尿系統疾病:腎小球疾病、尿路感染、腎功能不全。
(5) 造血系統疾病: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白血病、淋巴瘤、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播散性血管內凝血等。
(6) 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腺垂體功能減退癥、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甲狀腺機能減退癥、甲狀腺炎、糖尿病、低血糖癥、痛風等。
(7) 風濕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8) 中毒:有機磷中毒、催眠藥和安定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2、 初步掌握下列危重急癥的處理:
(1) 心臟暫停的復蘇搶救;
(2) 心功能不全和常見心律紊亂的緊急處理;
(3) 呼吸衰竭的緊急處理;
(4) 各類休克的治療原則;
(5) 急性腎功能衰竭治療原則;
(6) 播散性血管內凝血治療原則;
(7)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處理原則;
(8) 急性中毒的處理原則。
(二) 內科常見的'實驗室檢查
要求進修生在上級醫師指導下,能根據不同疾病的實際情況,正確開出常用臨床檢驗及特殊檢查的申請單,了解各項檢查的基本原理,熟悉各項檢查的正常值和臨床意義。
(三) 心電圖檢查
要求掌握心電圖分析方法、正常心電圖圖形、常見心律失常典型圖形、心室肥大和典型心肌梗塞、高血鉀和低血鉀的心電圖表現。
(四) X線檢查
要求了解各系統內科常見疾病X線檢查適應癥,辨認下列臟器正常X線表現和常見異常X線征:
1、 肺部X線征:胸平片閱讀方法、步驟和正常表現、基本病變(滲出、增殖、纖維化、鈣化、空洞、腫塊等)的X線表現。
2、 心臟和大血管X線片:正常心臟和大血管的X線表現、心胸比例測定方法、心臟各房室增大及主動脈弓變化的X線征象。
3、 胃、十二指腸潰瘍的X線征。
(五) 其他檢查
了解超聲波、超聲心動圖、同位素、腦電圖與腦血流圖、纖維胃鏡及結腸鏡、纖維支氣管鏡、CT和核磁共振等檢查項目的適應癥和結果分析。
(六) 基本技能方面
1、 熟悉接診患者、采集病史、系統全面進行體檢、書寫完整的住院病歷及病程記錄等醫療文件,開醫囑、填寫各種檢查申請單等。
2、 熟悉病房工作制度、各種內科疾病的護理常規和飲食要求等。
3、 掌握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等急救技術。
4、 熟悉下列一般操作技術:測體溫、正確測量血壓、物理降溫、各種注射和皮內試驗、靜脈抽血、輸液、輸血、吸氧、吸痰、導尿、插胃管洗胃、胃腸減壓、鼻飼、灌腸等。
5、 熟悉各種穿刺診療技術: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和骨髓穿刺等。
6、 了解三腔二囊管、胸腔閉式引流和人工通氣的應用。
7、 逐步熟悉內科疾病常用藥物及劑量,了解各種藥物的藥理作用及副作用。
8、 熟悉病例討論程序和記錄方法,學會獨立準確匯報病史,介紹病情的技能。
【教學方法】
(一) 參加病房工作
1、 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分管6~10張病床的診治工作。每天上午提前半小時上班,到病房了解病情,與帶教老師一起查房、檢查和處理患者。
2、 進修生應主動接診新入院患者,進行詢問病史、查體。書寫病歷等工作。每到一個病區,至少完成2~3份完整病歷(病歷書寫格式和要求參照第五章以及當地醫院的要求)。經帶教老師批改認為合格后方可書寫住院病歷。
3、 在做好所分管病房工作的情況下,經上級醫師同意可全面了解病房其他病種,但應與其他進修生搞好關系。
4、 嚴格履行進修醫生職責。參加值班和危重病例的搶救。
(二) 參加門診和急診工作
1、 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學習接診門診患者,學會簡要詢問病史、體檢、提出初步診斷和處理意見。
2、 學會正確開處方、填寫各項臨床檢查申請單,掌握門診病歷記錄要求。
3、 與上級醫師一起接診急診患者,初步掌握內科常見病急救處理原則和常用急救方法。
(三) 進修與帶教方法
1、 進修生兼有醫生和醫學生兩種身份,但實際上是醫學生。無論在病房、門診或急診從事診療工作,都應在上級醫師或護士的指導下進行。
2、 首次接診患者或首次進行各項技術操作,都應由帶教老師示范,進修生應匯報自己對該項操作技術掌握的程度。此后,可在老師指導下獨立進行操作。
3、 進修生書寫的一切醫療文件,上級醫師要認真審改、簽名,以示負責。
4、 結合病房病例在臨床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每周由科室安排一次小講課或病例討論,以加深醫學生對內科常見病的認識,提高臨床工作能力。
5、 對學有余力的進修生,上級醫師可指導其參加臨床科研工作,撰寫醫學論文。
培訓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通過培訓,使新教師進一步鞏固專業思想,熱愛教育事業,熟悉教育教學環境和教學常規,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新課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促進專業成長,使新教師順利啟航,為將來在教海劈波斬浪、揚帆遠行打下堅實基礎。為此,我們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的新教師培訓意見精神以及本鎮實際制訂本學年新教師培訓計劃。
二、預期目標
1、讓新教師在短時間內熟悉學校,熟悉工作崗位,進一步鞏固新教師的專業思想,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能熱愛本職工作,熱愛學生。
2、初步掌握學科的教學常規和技能,理解學科的業務知識和內容體系,課堂教學、作業批改、課外輔導等逐步走向規范化。
3、對課改目標、課程標準、教材教法有較深刻的認識,并能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增強駕馭教材、駕馭學生及駕馭課堂能力,提高教學水平及學科質量。
三、培訓時間
20xx年9月--20xx年7月
四、重點工作
1、抓學習,促發展。師德修養是教師立身立教之本。因此,要先從學習入手,集中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結合自身找差距,在教育、教學中約束自己,規范自己,從而達到自修、自思、自我提高的目的。
2、抓考核,促提高。對新教師實行考核制,采取學期考核與學年考核相結合,學生考核、同行考核與領導考核相結合,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結果作為新教師提拔、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
3、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提高課改意識。深入開展新教師備課、上課、說課、評課等活動,要求新教師每月聽課至少5節,取長補短,促其發展。
4、培養與提升新教師課改、科研意識,強化現代信息技術的培訓。采取理論講座、自修自練、集中學習、外出培訓等方式,不斷豐富新教師課改、科研理論水平,并根據自身經驗及所教學科特點,在工作中認真實踐,及時總結,更好地成長。
五、具體措施
1、采取"青藍之約"師徒接對的傳統方式
通過校內師徒接對培訓,充分發揮骨干教師、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使新教師盡快成長。
師傅要從備課、上課等各個環節精心指導徒弟,切實提高其業務水平。徒弟要誠懇、虛心學習師傅的教學藝術。學校要分階段安排新教師上公開課,組織其他教師真誠地進行聽課、評課,促進新教師快速成長。
2、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培訓工作。
在學校網站的"網上研訓"版塊開設"啟航工程"培訓博客,為新教師提供與同事、朋友相互交流、溝通的平臺。博客地址
3、對學員要求
制定好個人發展計劃,參加好培訓活動,做好筆記、卡片,及時記錄心得、案例與反思,上好匯報課,做好階段培訓學習總結。
每一課:充分準備教案、教學資源,精講精練,隨堂作業,及時批改,每課反思。
每一天:檢查一天教學得失。
每一周:師徒互動1次以上,聽取講座、輔導1次。
每一月:聽課5節以上,撰寫1篇原創論文、案例或體會,上傳博客。
每學期:進行學期總結。上交聽課筆記、學習總結與考核表。
培訓期滿,組織匯報活動,匯編新教師成長案例集,表彰優秀師徒組合。
培訓計劃 篇7
一、培訓目標:
通過對具有創業意向和創業基本條件的城鄉勞動者進行創業培訓,使之建立堅定的創業信念、掌握創辦微小企業所必備的基本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增強職業道德、法制觀念和質量意識,成為具有較強創業能力的創業者。
二、培訓內容
時間:
課程內容:
三、組織形式:統一教材、統一師資。
四、考試方式:
創業培訓結束后,統一組織考試,成績合格者發給結業證。
五、培訓要求:
1、實用性:創業培訓要圍繞創辦小型企業所必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展開教學,培訓內容應遵循實用性原則,側重于創業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避免以學科體系為主的純理論性教學方式。
2、實踐性:創業培訓要注意教學的實踐性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將知識轉化為創業的能力,指導學員能有效運用創業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創辦企業的實際操作,使學員能真正學有所得。
3、針對性:創業培訓的授課教師要掌握學員的基本情況,針對學員的創業實際需求進行培訓。突出重點,采用通俗易懂、由淺入深,科學準確的教學方法,結合創業實例,注重案例教學,使學員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得到更大的收獲和提高。
4、靈活性:創業培訓可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包括專題講座、咨詢答疑、討論交流、參觀學習、頭腦風暴、角色模擬等不同的培訓手段,不僅有利于提高學員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獲得更好的培訓效果。
【培訓計劃】相關文章:
員工培訓計劃全體員工培訓計劃11-03
培訓的計劃12-23
培訓計劃【精選】07-27
培訓計劃(經典)07-26
(精選)培訓計劃07-22
培訓計劃【經典】07-24
培訓計劃(精選)08-02
培訓計劃(精選)08-02
培訓計劃(經典)07-31
(經典)培訓計劃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