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日記

時間:2021-06-20 16:37:33 日記 我要投稿

孩子教育日記

  我常常感覺有一件很納悶的事情,那就是中國的父母特別喜歡孩子乖巧、聽話、孝順,而不喜歡孩子有自己獨特的生命個性,[轉貼]許錫良:中國的父母要以教育孩子為樂-。這個乖巧、聽話、孝順數千年來,就這樣一直壓在中國每一代人,每一個人的頭上,成為代代相傳的一個沉重負擔。特別是那句“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更是數千年來,把每一個中國人壓得喘不過氣來,而且這些的要求簡直就像瘟疫一樣,代代相傳,人人相染。所謂游必有方的“方”,其實說一千道一萬,概括起來無非是“升官發財”四個字。孩子能升官,能發財,游在外,就是“有方”,否則就是“無方”的。如果像國外那樣,孩子長大,愛干嗎干吧,任由孩子自己作出選擇,就是去非洲當志愿者也好,去南極洲探險也好,父母一概不干涉,充分給孩子以自由,這在中國是不可想像的。但是,孟子在談到“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時候,除了無后——也就是沒有生男孩,女孩子無論多少都是不算“后”的——其他兩不孝中最重要的就是升官發財。這三不孝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從這里可以看出,在中國傳統中,生養孩子,就是投資,作為孩子負擔沉重,人這一生,既要讓父母祿星高照,還要壽星照,同時福星高照,管了經濟,還要管榮譽,還要管血脈延伸,枝繁葉茂,如此代代相傳。在孝道如此功利的生育觀與教育觀下,中國人在養育孩子的時候,特別是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可能真正地去敬畏孩子的生命,在許多父母眼中,孩子就是用來投資的。我在你身上花掉多少錢財、時間、精力,將來一定要加倍償還。因此,中國人養育孩子,就缺乏真愛與真情,如果養育過程稍為繁雜一些,就感覺吃了大虧。因為,付出與得到之間存在著一個計算成本的問題。我觀察到,中國父母與西方國家的父母在對待孩子最大不同的一點就是,中國父母特別喜歡用孝來管束孩子,孩子不是作為人的的生命個體來尊重,而是作為私有財產被照管著。因此,中國父母多望子成龍或者望女成鳳,期望越高,干預也就越多,有希望成龍成鳳時,工作就做得很耐心細致,沒有希望出人頭地時,就怨天尤人,甚至干脆就逃避父母的責任。任孩子自生自滅。孩子除了作為謀利求名的工具,似乎就沒有別的意義,更談不上其他的樂趣。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國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孩子的父母常常很少帶孩子,經濟好點的就放給保姆,經濟差點的就放給爺爺奶奶。自己外出務工或者旅游,尋歡作樂。但是,我看到許多旅游景點,外國人常常就帶自己吃奶的孩子一起出國玩。我還在海南的三亞的亞龍灣沙灘上看到一個年輕的俄羅斯單身媽媽,一手提沙灘椅,一手抱著幾個月大的孩子,在沙灘上與孩子玩得不亦樂乎。這樣的情況在中國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我們常常在孝道的觀念下,總感覺孩子是罪惡,是負擔,是父母的累贅,只有孩子虧欠父母,而不存在父母對不起孩子,教育文摘《[轉貼]許錫良:中國的父母要以教育孩子為樂-》。功利之心一旦過強,純粹的天倫之樂就不可能有。其實,為人父母,就是要學會體驗生養孩子本身所帶來的樂趣,而不要那樣功利。作為父母唯一所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以身心的自由,放飛孩子的思想與個性,在這個過程中,讓自己與孩子一起來體驗到人生的樂趣,與孩子一起成長,一起去發現,人生的樂趣與人生的過程及人生的目的就是這樣統一在一起的。一個孩子被帶到人間,確實是一件頭等的大事。作為父母,從孩子誕生那一刻,你的生活就要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要把這種變化看成是人生幸福的另一個開端,而不能夠認為孩子打破了自己原來的生活節律。在這里,作好為人父為人母的心理準備是最重要的?粗粋新的.生命逐漸在你面前快樂地成長,一天天長大,一天天形成他自己,看著孩子哭,看著孩子笑,看著孩子胡鬧,看著孩子犯一個又一個錯誤,看著孩子無助地看著你……這一切其實都是樂趣。作為父母,不急躁,不需要動氣,更不用氣急敗壞。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其樂無窮的,難道還需要別的什么回報嗎?有時,我們的父母感到累,感覺自己付出了太多,吃虧太多,感覺孩子又沒有能夠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因此,心急如焚,氣急敗壞,愛之深,恨之切,以致恨鐵不成鋼,養育孩子成了一種沉重的負擔,愛得懦弱,愛得自私。為什么就不能夠以平常之心對待孩子的成長呢?孩子的生命中有許多東西,無論好壞,無論是否滿意,即使是給予孩子的生命的父母也是不能夠改變的。只能夠承認,只能夠接納。心地坦然地接受孩子與生俱來的一切。孩子對父母來說,首先是一個生命,一個人的生命,他需要的是敬畏、尊重與保護。他不是父母炫耀的工具,更不是父母謀利的工具,孩子平凡而善良的一生,也可以過得幸福與快樂。出人頭地,成為人上人是一種有害的價值追求。這是一種毒品,總使人陷入之后難以自拔。嫉妒、怨毒、虛榮、算計、邪惡等等,都是在這種情境下產生的。在這里,教育孩子本身就不會有什么樂趣,而是一種苦不堪言的狀態。一些父母常常對不太聽話的孩子吼叫:“我們把你拉扯大容易嗎?”有時孩子也會無師自通地回敬父母:“誰叫你把我生出?”因此,這樣的孩子就被稱為問題孩子,被作為逆子而遭受社會輿論的譴責,卻沒有想過,每每有此類情況出現,首先過錯在父母,所謂“母不母,則子不子!庇捎谟写朔N心態,因此,在中國社會,中國學校里,廣泛掀起感恩教育,完全站在父母強勢群體一方,對孩子問責。其實許多孩子無論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都是非常匱乏的。即使所謂富裕人家,也只是物質上豐裕,而精神上也是貧乏,嚴重缺乏真愛,缺乏真性情,缺乏人生的樂趣。從小就被“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殘酷地壓迫著,自小就失去了童年的天真。中式教育,有如牧羊養雞養豬,西式教育才是建立在對兒童的充分尊重之上。西式教育才有真正的童年,才有生命個性,也才有真正的快樂。教育,常常是一個民族文化與思想水平及價值觀念的集中反映。而家庭教育更是社會文明的基礎。擁有什么樣的教育觀念,又常常決定了一個社會的基本結構。什么時候,中國的父母不再將孩子看成自己的私產,不再是孩子的保姆,而是孩子的生命伴侶與精神導師,我們這個民族才會有希望。教育孩子才不會是負擔,而是人生歷程中最快樂最有意義的事情之一。為了能夠享受這種人生樂趣,我們有必要有意將孩子的童年延長一些,讓父母與孩子一起在童年中快樂地享受人生。

孩子教育日記

  20XX年6月18日星期五

【孩子教育日記】相關文章:

孩子的教育日記400字09-19

大話教育看了孩子的日記06-03

對孩子的教育01-20

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12-04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10-25

孩子的教育隨筆10-07

教育孩子的句子精選09-20

對孩子的教育效果12-01

教育孩子的技巧01-0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美女高潮视频免费 | 日韩一本在线视频 | 亚洲图色中文字幕 | 亚洲区一区二区三AV |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少妇 | 日本喷奶水中文字幕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