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時間:2023-10-07 22:20:16 海潔 日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精選26篇)

  一天的時間眼看就要結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獲的,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么能落下。可是怎樣寫日記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短篇日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精選26篇)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1

  端午節,爸爸媽媽帶我們去吃飯。出門換衣服的時候,我發現,我有2頂帽子,5件上衣,3條褲子,2種鞋子可搭配。我想:我該穿哪種搭配好呢?我一共有2×5×3×2=60種搭配方法,我頓時傻眼了,居然有這么多!媽媽看我“選擇困難癥”又犯了,就跟我說:“天氣太熱了,我們有1頂太陽帽,2件短袖上衣,2條短褲,1雙涼鞋作為選擇,你再挑選一下。”我又想了一下:現在只剩下1×2×2×1=4種搭配方法,明顯容易選擇多了!我挑了一套自己喜歡的換上就出門了。

  到了餐廳,爸爸問我想吃什么,并把菜單遞給我,跟我說:“餐廳提供4種湯,5種菜品和3種主食;你可以選擇其中1種湯,2種菜品和1種主食哦!”我想:5種菜品中選擇2種菜品,那么光是菜品就有4+3+2+1=10種不同搭配方法;所以一共是4×10×3=120種搭配方法(1湯+2菜品+1主食)。這么多!我下巴差點沒掉地上。爸爸看到我的表情,想到給我出了難題,然后他就說:“其實有2種兒童套餐可以選擇。”我一下子就輕松了,二選一,那太簡單了!于是我就選擇了其中一個有牛扒的.套餐,因為牛扒很好吃哦!

  原來日常生活中也會有很多的搭配問題,只要留意生活,就會發現其中有趣的地方!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2

  暑假時,媽媽找來裝修公司把房間重新裝修了一下,客廳的地板去掉了,改成鋪地磚,正在計算面積時,我興高采烈地要求:“媽媽,我已經會算面積了,我來幫你算。”我用卷尺測量了客廳的長是5米,寬是3.8米,它的面積應該是5x3.8=19平方米。我自豪地告訴媽媽,買19平方米的地磚就夠了。媽媽笑著問我:“我要買的是邊長6分米的正方形地磚,你能告訴媽媽大約需要多少塊嗎?”我一下子愣住了。

  平靜了一會,我想到:我先計算出媽媽需要每塊地磚的面積,再用客廳面積除以它的`面積,不就能得到數量了嗎?于是,我先計算出每片邊長6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6x6=36平方分米=0.36平方米;我再用19平方米除以0.36平方米約等于52.78,那媽媽客廳的地磚應該買53片就夠了。我驕傲地告訴媽媽:“媽媽,買53片就行了。”媽媽夸獎我知道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了。

  可是買單時,我卻看到媽媽買了56片,我奇怪地問媽媽:“不是計算好了53片了嗎?你為什么要多買三片?”媽媽告訴我,因為在施工的過程存在損耗,如果不小心在切割時尺寸不合適,那就需要重切,所以購買時要比實際數量多一些,她還告訴我,生活是具體的,在有效運用數學方式時,還必須要多想想生活中的實際,才能讓數學真正貼近我們的生活。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3

  隨著新系統vista的發布,我那臺老的像蝸牛的機子,是該徹底換換了.

  在著寬屏橫行的時代,你要不是19或22寬屏,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說.

  看著電腦書,上面介紹著多大多便宜,我也心動了,可是22寸到底多呢?(思考!郁悶!)

  那就先看看老機子的`CRT到底有多大吧!?經過查詢,終于找到了關于英寸的最新資料(熱淚盈眶).1英寸等于2.54厘米.這個問題解決了,另外一個問題由來了____改怎么量?是四個邊一起量?還是-------帶著這個問題,我咨詢了我家的數學“教授“---------爸爸.他對我說:“現在量屏幕用對角線量,寬屏只是調個角度罷了.“我沒顧的上向我爸道謝就急匆匆地來到電腦前,拿起尺從左上角量到右下角,共是43厘米,我算了一下:43÷2.54=17(英寸)這么說,老機子CRT顯示器是17寸的了.

  量完老機子,現在開始動手算一下22寸有多大了.1寸是2.54厘米,

  22寸就是22×2.54=56(厘米)好大呀!我試著畫了一下(條件是普屏的話)就像兩個大毛巾橫著并排在一起,長38厘米,寬42厘米,面積約有38×42=1600(平方厘米)。都可以當電視用了,玩游戲就是一個

  “爽“字!

  掌握了方法以后,買顯示器就不會買錯了.生活方方面面都要用到數學,(怪不得是主客.重要!),所以我以后一定要學好數學.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4

  今年大年三十的前一天,也就是1月29日,我去了老家,直至初四,也就是2月3日,我們一共去了六天。這六天里,我又在干什么呢?我現在就要回憶清楚。

  第一天,我吃早飯用了十分鐘左右,之后就走來走去,閑得沒事兒,差不多也有十分鐘吧!后來又和姐姐玩兒,估計玩了一個半小時,在吃過飯,用了十分鐘,玩平板電腦又花了一個小時,50分鐘之后又跟姐姐玩兒了兩小時,包餛飩三十分鐘,做作業十五分鐘,吃晚飯三十分鐘,洗漱十分鐘后,就睡覺了。

  第二天,我5點起床,洗漱了十分鐘,祭天用了一小時50分鐘,吃早餐用了十分鐘,我就上樓玩游戲去了,一直玩到吃中飯,大概三個半小時吧,吃飯用了二十五分鐘,接著又玩兒了兩小時,就做作業了,作業做了十五分鐘,出去健身用了半小時,回來打牌又用了四小時,洗漱十分鐘,上床睡覺。

  以后幾天都與第二天差不多。這樣除去睡覺,每日9小時和來回時間1400分鐘,吃飯共300分鐘,玩平板電腦1800分鐘,玩耍(含打牌)用了1410分鐘,洗漱110分鐘,做作業90分鐘,其他290分鐘。從中可得出吃飯占7.5%,玩平板電腦占45%,玩耍占35.25%,洗漱占2.75%,做作業占2.75%,其他占7.25%。玩平板電腦占的最多。哎!以后要少玩。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5

  我是個粗心的小女孩,無論父母怎么批評我,老師怎么教育我,我都無法改正自己粗心的毛病。這不,又犯錯了......

  這天晚上,我自認為很快地做完了作業,便坐在沙發上津津有味地看起了動畫片,爸爸在一旁檢查起了我的數學作業。忽然,爸爸對我說:“女兒,爸爸身高170毫米嗎?”我頓時哈哈大笑,說“爸爸,你糊涂啦。170毫米才比一支鉛筆長一點,爸爸的身高怎么可能是170毫米呢?我看啊。應該是170分米才對。”旁邊的`媽媽臉一黑,說“女兒。你也糊涂啦。170分米是17米啊。你爸爸有6層樓高啦?你們真是糊涂的父女倆。”“哦。不對。應該是170厘米才對。”我不好意思地笑著說,又繼續看起了動畫片。

  過了一會兒,爸爸又開始胡說八道:“一個雞蛋的重量是50千克。”這回我笑得更厲害了,快直不起腰來,一邊捂著肚子,一邊說:“爸爸,你發燒啦?說話糊里糊涂的,要不要我帶你去看醫生?”“那你說是多少?”爸爸追問了一句。“當然是50克喲。”我用老師的口氣說,“啪。”的一下,作業本甩在了我的面前,沒等我反應過來,爸爸的指責便劈頭蓋臉得向我撲來:“你給我仔細看看,到底是你糊涂了,還是我糊涂了?”我一看這些都是我的錯題。

  原來,我把170厘米寫成了170毫米,50克寫成了50千克。我的臉“刷”的一下紅了,爸爸媽媽卻笑得更厲害了。唉。什么時候,我才能改掉這壞毛病呢。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6

  今天陽光明媚,天氣很好。不過,這些都并不重要。今天已經幾個月不見的哥哥就要回來啦

  我一回到家,就立刻放下了書包,想見見哥哥。我到處找哥哥,可總是找不到。我決定上樓去哥哥的房間找他。我一開門,看到的是一名18歲的少年躺在床上,正用一張睡意朦朧的臉正歪著眉頭看著我,我立刻高興地叫道:“哥哥!我回來了!快點起床吧!陪我下下象棋吧!”哥哥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說道:“哦,好的,我馬上就起床,你等等啊”我一蹦一跳的出了哥哥的房間。可是哥哥過了很久后還沒有下來,我不禁急了起來。我看了看鐘,現在是16:15分,17:10時要去吃晚飯,我算了起來。一小時是60分鐘,60——15=45(分鐘),這樣就表示16點還剩下45分鐘,可是我上下樓又必須要花費了1分鐘,所以要寫45——1=44(分鐘),接下來就要算出17點能有多少時間用來下象棋了,用之前算出的44+10=54(分鐘),這樣就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時間可以用來和哥哥一起下象棋了。我按照這個計劃做事,最后,與哥哥下了好幾盤棋呢!我贏了2盤,哥哥贏了4盤。我雖然輸了,可是我心里卻非常的開心。因為今天我和哥哥都收獲的.非常的大呢!

  我今天下了象棋,而且時間還為我出了一道數學題,真是快樂的一天啊!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7

  20xx年xx月xx日 晴天

  今天上午第一節是數學課。這節課和平常不一樣,特別有意思,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班的同學們都來到電教館。我的心怦怦地跳得非常快——十分激動呀。因為,我要走上講臺朗讀自己編的“數學兒歌”呢。

  上課的`鈴聲響了,老師在講臺上問我們:“同學們,你們都準備好了吧”“準備好了。”同學們齊聲回答,響亮的聲音,看出了大家的準備一定很充分。老師微笑地點點頭,說:“那么,我們這一節自編‘數學兒歌’課,現在就開始吧。”

  同學們按照順序上講臺,有的講述自己編的“數學故事”,有的朗誦自己編的“數學兒歌”,有的敘說自己寫的“數學日記”……小朋友們一個接著一個,課堂里一次次地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很快就要輪到我了,我全身都有點兒發抖了。然而,當我邁開大步走上講臺時,我反而不緊張了。于是,我就大聲地朗讀了我精心編寫的 “數學兒歌”:

  數學算式真不少,

  加減乘除須用好;

  基礎知識要記牢,

  許多問題解決了。

  朗讀完了我在同學們鼓勵的掌聲中走下講臺,心中一陣輕松。……同學們的故事、兒歌、日記等,都離不開“數學”,內容豐富多彩,非常有趣。這節特別的“數學課”讓我得到了許多知識,真是太好了,我希望老師多上一些這樣的“課”,讓我們學起來更有興趣。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8

  斤和千克是一樣的,而他們的用處卻不一樣,今天我問了奶奶,奶奶高訴我告訴我了斤和千克的互化方式。我簡單地再這寫一下;

  1斤=0.5千克=10兩=500克而且告訴我“

  千克”是國家法定計量單位,1千克=1000克。“斤或兩”應為“市斤或市兩”,俗稱“斤或兩”是國家廢除的計量單位,1市斤=10兩或1市斤=500克。因此,千克和克,斤,兩在量值上的換算關系為:1千克=1000克=2市斤=20兩

  而且我上網查了資料知到了《千克的認識》是培智學校數學教科書第九冊中第四章《千米、千克的認識》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千克雖是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單位,但由于斤在生活中還未完全消失,學生并不十分熟悉千克,因此建立千克的概念對弱智學生來講更加困難。

  再者,重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借助工具、肌肉感覺來感知。為了讓學生了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重量,并能夠在實際中應用,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等實踐活動,增加學生對“千克”的`感性認識;又通過稱同一物體的重量,得出千克與斤的關系,很具體地感知斤和千克之間的進率。和一些讓學生能好好的認識千克和斤

  如上堂課讓老師給同學們留了一個調查作業,讓我們去菜市場看看賣菜、賣水果小商販是怎樣叫賣的,但不知道我們完成的怎么樣。也可這樣說生:土豆0.5元一斤、葡萄2.5元一斤、豆角5元三斤……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9

  盼望的時刻總算到了,一放學,一路小跑地回到家里,放下書包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爸爸從單位借來的燒杯。接滿水后,細心翼翼地將燒杯放在盆子里,確保燒杯中的水不漏撒。之后,我用小刀在筷子上刻了一道痕跡,把筷子分成了兩部分,這一道痕跡就是筷子兩部分的分界線,我準備分兩次來測量筷子的體積。

  實驗開始了,我緊張極了,心嘣嘣地跳,我拿筷子的手也不時發抖了,但我盡量克制住這種激動的情緒。我將筷子緩緩插入燒杯里,盡量不讓筷子晃動,否則溢出來的`水就太多了,測定結果就會不準確。當第一次將筷子的一部分插入燒杯中后,看到燒杯中的一些水溢到了盆里。燒杯再裝滿水后,又將筷子的另一部分插入其中。最終,我將兩次溢到盆里的水倒入另一有刻度的燒杯中,這樣就得到了筷子的體積。

  結果,我失敗了。實驗測得的筷子體積僅有3立方厘米,跟我計算的筷子體積相差甚遠。起初,我還有些不相信,經過反復思考,我最終明白了失敗的原因。原先是因為燒杯的口徑太大了,即使燒杯沒有裝滿水,人的視覺也會看成是裝滿的,加之筷子的體積又太小,且燒杯的刻度又過大,導致了實驗結果的偏差。所以,我得改善改善實驗方法才行。相信我會成功的,不是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嗎?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10

  星期六,媽媽看到我的鞋子有些舊了,決定帶著我去商場買一雙新鞋。我左挑右揀,忽然看到童鞋專賣店里打出了“買一送一”的橫幅。我感到很奇怪,看別的專賣店都是6-8折銷售,只有這家是“買一送一”,有這么好嗎?我決定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這家店所說的買一送一是這樣子的:如果兩雙鞋價格一樣,買一雙鞋就送一雙鞋,但還要再加29元;但如果兩雙價格不一樣,付一雙貴的錢,再加上19元。原來是這樣,我恍然大悟,這只是商家搞噱頭,哪是什么買一送一!腦海中忽然閃出了一個疑惑,到底是這種所謂的“買一送一”便宜還是打6折便宜呢?于是,我挑選了一雙258元和198元的兩雙鞋子,結果一算,我需要付258+19=277元,但如果打6折銷售只要付(258+198)×0.6=273.6元。這樣一算,我發現買一送一還不如打6折呢!為了證明我的說法,于是我又另外選了一雙208元的'鞋子進行計算:買一送一還是付277元,而打六折的話則需要付(258+208)×0.6=279.6元,這次顯然是買一送一來得便宜。

  這到底是為什么呢?走出商場,我還在思考著這個問題,經過媽媽的解釋,我才明白了要根據實際問題來仔細計算,看它怎么送,怎么打折,我們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蒙蔽,這樣才能選擇一家的商家。這次買鞋,讓我受益匪淺,我們可以把數學巧妙地運用到生活中,我們會得到更大的收獲!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11

  今日中午,為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僅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后,將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為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驕傲啊!

  之后,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當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僅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境更加完美,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干凈、清新的空氣。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12

  11月15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是禮拜六,媽媽去加班,我和爸爸在家。

  吃過早飯,把作業寫完以后,爸爸陪我做我的數學手抄報。昨天晚上我和媽媽已經把做手抄報需要的材料和各種資料都找到了。

  首先是給我的數學手抄報起一個好聽的名字,我先參考了別的同學采用的名字,有的名字叫數學天地,有的叫數學花園,有的叫數學跑道,還有的叫數學快車.......各種各樣的名字看的我眼花繚亂,不知道該用什么名字了,最后在爸爸的建議下,我起了一個好玩的名字 “好玩數學”反過來就是“數學好玩”。

  手抄報的名字起好了,該設計版塊了,在爸爸的幫助下,我設計了四個板塊:數學名言,數學小百科和小知識,數學笑話,數學日記。有的是四方形,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圓形,還有的是圣誕樹的形狀。數學名言我用了我國的王菊珍的`一句話:干下去還有50%的成功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敗。爸爸還把這句話送給我,希望我永遠記得這句話。小百科講的是我國是最早使用四舍五入法計算的國家,小知識是”0“是我們中國創造的。數學日記是我自己寫的與數學有關的事情和生活中的數學。

  下午媽媽下班后,我和媽媽一起用水彩筆,貼畫,印章給我的手抄報裝飾的五顏六色

  看,這就是我的數學手抄報,漂亮嗎?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13

  晚飯后,我和媽媽在樓下散步,我們一邊走一邊聊天,聊到了媽媽退休后向往什么樣的生活。媽媽說她向往著能在鄉村擁有“一畝三分地”,三間屋舍,在園子里種些花草,養些小動物過著美好的田園生活。

  我問:“一畝三分地”是有多大呀?

  媽媽說:“畝是中國市制土地面積單位,農民伯伯種的田地都是以畝為單位來計算”。現在計數大都以十為一個單位進位,古代的進位則多以“60”為一個單位進位。比如一畝為60平方丈,一甲子為60年等。

  媽媽問:“15畝=1公頃,那么1畝等于多少平方米呢”?

  哈哈!我預習了四年級上冊的知識,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那么1畝=10000÷15≈666.7平方米。

  媽媽又問我,一畝三分地就是1.3畝,那么1.3畝是多少平方米呢?我當時一下子小腦袋還真是沒有轉過來,因為帶有小數點的數我還沒那么熟悉它。媽媽說兩畝地是多少平方米?我立馬就答出2×666.7,那么1.3畝就是1.3×666.7=866.71平方米。

  哇!我被驚訝到了,原來一畝三分地這么大,我們家90平方米左右,約等于有十個我們家的大小啊!媽媽的退休生活原來要求那么高啊,看樣我要更加努力為媽媽的退休生活助一份力!

  我還知道了“一畝三分地”在數學上它表示面積有866.71平方米大的一塊地,在語文的`詞語中它還表示人與人交往中指責他人的利己主義,表示一個人的生活圈子或是勢力范圍。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14

  今天,我放學回家,突然看見一家店前圍著許多人。我走近一看,原來店家在進行促銷活動,只要交一元錢便可回答一個問題,要是能在30秒內答對者可獲獎金30元。我看見其它人紛紛敗下陣來,便想:到底什么題這么難呢?便懷著好奇心心理交了一元錢。

  今天,我放學回家,突然看見一家店前圍著許多人。我走近一看,原來店家在進行促銷活動,只要交一元錢便可回答一個問題,要是能在30秒內答對者可獲獎金30元。我看見其它人紛紛敗下陣來,便想:到底什么題這么難呢?便懷著好奇心心理交了一元錢。

  我跟著老板走進店內,他便開始提問:“小明去書店買書,買了17本99元錢書,他一共花了多少錢?”他一說完,便露出了狡詐目光,接著開始計時。時間一秒一秒過去,我汗水也一滴一滴地流下來,這99乘17不用豎式計算怎么算得出來呢?就在這時,我靈光一閃,《口算速算天天練》里有一頁不是這樣寫到:一個100以內數乘99速算方法是:用這個數先乘100,再減去這個數即可。想到這,我便脫口而出:“1683。”我剛說完,那位老板差點摔倒在地,他一看計時器,才28秒,無可奈何地給了我錢。

  我拿著30元走出商店,望著別人那羨慕目光,別提有多高興了。這時,我想:數學并不僅僅是1+1計算,它在生活中用途也很廣,除了這件事外,買東西等事都用得到數學。所以,我再次想說:“數學,真有用。”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15

  前兩天,上高中的哥哥來我家做客,媽媽總夸他的數學好,讓他教我數學。哥哥教我的知識可奇怪了,他不是讓我乖乖地坐坐在椅子上學,而是帶我出去邊玩邊學。

  當我們走出家門時,哥哥指著大門說:“這是什么形?”我笑著說:“這不是長方形嗎?有什么難的'。”“你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和周長怎么算嗎?”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長方形的周長是(長+寬)*2,面積是長*寬。”哥哥點點頭說:“回答的真好。"我們走下樓梯,哥哥又說:“你數一數,這樓梯有幾級?”我心想:哥哥肯定又要給我出題目了,于是我低下頭數了一下共12級。“那我們從一樓到七樓一共有幾級?”哥哥笑著說。我撓了撓頭說:“7-1=6,每一層有12級,那不是72級嗎?”哥哥夸我說:“真聰明”,我紅了紅臉說:“這有什么難的。"接著又問:“你一天要走幾級嗎?這可難倒我了,我又不知道一天要走幾次?”那你好好想想上下樓一共有幾次,這不就算出來了嗎?”“哦”我恍然大悟。哥哥對我說:“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你看街道上有幾棵樹,每兩棵樹之間有多長,你就可以知道這條街道有多長,你再看看菜市場里那可是數學練習冊啊!

  原來我們只要多觀察,就能發現生活上有很多數學。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16

  以前,我一直認為學習求最小公倍數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最小公倍數類似這樣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么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看法。

  那是前不久事了,爺爺和我一起乘坐2路汽車去青少年宮。就在車子快要出發時,1路汽車正好與我們同時出發,此時爺爺看前面這兩輛車,突然笑著對我說:“澤群,爺爺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聽好了,如果1路車每3分鐘發車一次,2路車每5分鐘發車一次,這兩輛車至少要經過多少分鐘后又能同時發車呢?”稍停片刻,我說:“爺爺,你出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2路車起點是在同一個地方。”爺爺聽了我話,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腦袋,笑著說:“我這個‘數學博士’也有糊涂時候,出題不夠嚴密,還是澤群想得周全。”我和爺爺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此時爺爺說:“那好,現在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說說用什么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脫口而出:“再過15分鐘。因為3和5是互質數,求互質數最小公倍數就等于這兩個數乘積(3×5=15),所以15就是它們最小公倍數,也就是兩路車至少要再過15分鐘能同時發車。”爺爺聽了,夸我:“答案正確!100分。”耶!聽了爺爺話。我高興地舉起雙手。

  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17

  一天,我突然心血來潮對小區感興趣,有四個問題困擾著我。小區有多大?一棟樓有多少戶?總共有多少戶?除樓以外占地多少?

  為了解決問題,我進行了調查和測量,發現小區南北長200米,東西寬80米,200*80=16000(米)這樣一算,小區占地面積就解決了,大約是16000平方米。

  第二個問題每棟樓的戶數,就拿我家住的`6號樓來說吧!樓高25層,兩個單元,兩戶一個單元,戶數是25*2*2=100(戶)。7號樓和6號樓一樣也是100戶,4、5號樓是17層的,每棟樓應有17*2*2=64戶;1、2、3號樓是小區最矮的樓了,每棟樓只有11*2*2=44戶。

  第三個問題把剛才算的數加起來就行了;100+100+64+64+44+44+44=460(戶)。

  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們小區綠化、停車場、健身器材、道路一樣不少,小區綠化高達30%,平均樓間距40米,銀杏樹20顆,梧桐樹15顆小區中間還有一個魚池,每天都有魚兒在里面游動,可以讓人放松身心。說了那么多,回到正題上來,我計算過了,平均每棟樓占地570米,七棟樓加起來570*7=3990(平方米)。除樓以外面積應是16000-3990=12010(平方米)。

  五年級數學日記美麗的小區:數學真是太奇妙了,還有許多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索、發現。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18

  6月11日 星期三 晴

  盼望的時刻總算到了,一放學,一路小跑地回到家里,放下書包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爸爸從單位借來的燒杯。接滿水后,小心翼翼地將燒杯放在盆子里,確保燒杯中的水不漏撒。接著,我用小刀在筷子上刻了一道痕跡,把筷子分成了兩部分,這一道痕跡就是筷子兩部分的分界線,我準備分兩次來測量子的'體積。 實驗開始了,我緊張極了,心嘣嘣地跳,我拿筷子的手也不時發抖了,但我盡量克制住這種激動的情緒。我將筷子緩緩插入燒杯里,盡量不讓筷子晃動,否則溢出來的水就太多了,測定結果就會不準確。當第一次將筷子的一部分插入燒杯中后,看到燒杯中的一些水溢到了盆里。燒杯再裝滿水后,又將筷子的另一部分插入其中。最后,我將兩次溢到盆里的水倒入另一有刻度的燒杯中,這樣就得到了筷子的體積。 結果,我失敗了。實驗測得的筷子體積只有3立方厘米,跟我計算的筷子體積相差甚遠。起初,我還有些不相信,經過反復思考,我終于明白了失敗的原因。原來是因為燒杯的口徑太大了,即使燒杯沒有裝滿水,人的視覺也會看成是裝滿的,加之筷子的體積又太小,且燒杯的刻度又過大,導致了實驗結果的偏差。因此,我得改進改進實驗方法才行。相信我會成功的,不是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嗎?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19

  “請在1-999的數字中任選1個數字,用這個數字減去它各個位數上的數字之和,然后將這個差的數字任意一位隱去,我就可以猜出這個數字是什么。”“牛娃奧數課程”創始人、錢塘文理院校長、世界數學團體錦標賽金牌教練章老師一開場就給大家出了個神秘的“魔法題”。他話音剛落,我們就爭先恐后地選數字、算數字,紛紛舉手讓章老師來猜數字。沒想到,章老師真是太神奇了,每個數字都能猜對,果然是奧數王國的`大神!

  我們一下子就被吸引到了有趣的數學王國里。接著,章老師給我們認真分析起三四年級的數學課本知識點,結合剛剛結束的三四年級數學期末考卷的易錯點,比如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面積等,進行了細致的講解。章老師出了幾個和期末考試類似的題目讓我們回答,使我們對一些知識點掌握得更加牢固了。

  通過學習和分析,把本來不會的題目研究明白,是遨游數學王國最有意思的地方。考試雖然辛苦,甚至有點枯燥,但是考試是檢驗我們學習有沒有效果的最好方法,如果我們考完試后不注意總結,考完就算了,那么我們考試就沒有意義了。因此,考后總結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可以通過分析試卷,來看看自己的知識點掌握情況,幫助我們更好進步,更好徜徉在數學知識的海洋里。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20

  這節是數學課。王老師舉起粉筆,她并未像以往一樣,在黑板上龍飛鳳舞的寫著熟悉的乘除法和小數點,而是把語文中的“a”、“b”、“d”搬到了黑板上。我仔細打量著王老師,她的.衣服穿的和平常一樣樸素,頭發也梳得整整齊齊,并沒有哪根筋不對啊。那為何她今日卻如此古怪?

  哦。原來王老師要教我們“加法交換律”:a等于一個加數b,b等于另一個加數,c等于和。例如:a+b=b+a,怪不得她今天這么古怪,看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句話得改成“大千數學,無奇不有”嘍。哈哈。篇九:調皮的小數點

  今天早上,我起床刷牙時看到了杯子是圓的,之后我去洗臉時發現臉盆也是圓的,中午吃飯時我發現碗也是圓的。我這時覺得很奇怪:為什么這些器皿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都是圓的?之后我又觀察了許多器皿,我發現器皿幾乎全都是圓的。這使我想到難道是我看花眼了?我開始懷疑自己,于是我擦了一下眼皮又重看了一遍,沒有看錯,是真的。

  之后我又研究下去,我知道了原來在生活中如果人們用其他形狀的器皿就不容易重疊和盛東西,因為這樣不方便,可是使用圓形的器皿就能克服這樣的弱點。

  發現這個特點我非常高興,有一句話說得好:“不懷疑不能見真理。”這件事情給我一個體會,今后我一定要認真觀察身邊的事物,還要深入地研究下去。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21

  20xx年xx月xx日x天

  一年級的時候我學會了加法,二年級一開學,王老師就教會了我乘法。老師說:‘‘乘法和加法其實是一家。”我問媽媽:“媽媽,你能理解老師說的話嗎?”媽媽搖了搖頭,說:“我不太懂,你能理解就講給我聽聽,好嗎?”我沉思了一會,說:“老師上課的時候是這樣對我們說的:比如5+5+5+5+5等于幾呢?如果你用加法做,要算四次;如果你用乘法做,只要會背‘五五二十五’的口訣就能算出來。”媽媽聽了笑了笑問我:“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能用乘法做呢?”我想了一想回答說:“老師在課堂上是這樣講的:“假如加法中的加數不相同,就不可以用乘法來算了;而假如加數相同的話,就可以用乘法來算。”其實,乘法就是相同加數相加的簡便方法。媽媽聽了我的'回答后說:“既然你已經學會了乘法,下午我帶你去超市買東西,考考你是不是真的學會了?會不會算賬?”

  下午,我和媽媽來到超市。媽媽去買QQ糖,一袋是兩元錢,一共買了五袋,媽媽讓我算算五袋QQ糖一共要付幾元錢?我說:“2乘以5等于10”。媽媽說:“6袋呢?7袋呢”?我說:“二六十二,二七十四,早就會啦”!媽媽:“看來乘法真有用!我聽了媽媽的話心里喜滋滋的。我覺得學數學真有趣!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22

  斤和千克是一樣的,而他們的用處卻不一樣,今日我問了奶奶,奶奶高訴我告訴我了斤和千克的互化方式。我簡單地再這寫一下;

  1斤=0·5千克=10兩=500克并且告訴我“千克”是國家法定計量單位,1千克=1000克。“斤或兩”應為“市斤或市兩”,俗稱“斤或兩”是國家廢除的計量單位,1市斤=10兩或1市斤=500克。所以,千克和克,斤,兩在量值上的換算關系為:1千克=1000克=2市斤=20兩。

  并且我上網查了資料知到了《千克的認識》是培智學校數學教科書第九冊中第四章《千米、千克的`認識》第一課時的教學資料。千克雖是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單位,但由于斤在生活中還未完全消失,學生并不十分熟悉千克,所以建立千克的概念對弱智學生來講更加困難。再者,重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借助工具、肌肉感覺來感知。為了讓學生了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重量,并能夠在實際中應用,在教學過程中,經過讓學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等實踐活動,增加學生對“千克”的感性認識;又經過稱同一物體的重量,得出千克與斤的關系,很具體地感知斤和千克之間的進率。和一些讓學生能好好的認識千克和斤

  如上堂課讓教師給同學們留了一個調查作業,讓我們去菜市場看看賣菜、賣水果小商販是怎樣叫賣的,但不明白我們完成的怎樣樣。也可這樣說生:土豆0.5元一斤、葡萄2.5元一斤、豆角5元三斤……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23

  今天,天氣晴朗,我和母親來到百惠商場準備春節的食物。

  走進商場,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蛋黃派。我飛快地左躲右閃地跑到擺放蛋黃派的貨架前,看見標價上寫著14元。我毫不猶豫地拿下了一包。我一眼看見了外盒上寫著凈含量279g,共有12枚。

  我拿著蛋黃派蹦蹦跳跳地回到母親的身邊。

  我用試探的口吻問母親:“我們買立頓奶茶好嗎?”母親爽快地回答說:“好的`。”我慢慢地走到買立頓奶茶的貨架前,看見有五種味道的立頓奶茶。我想了想,就選了一種“金裝倍醇”的奶茶。我看見標價每盒18.5元,凈含量165g,內含10包。我一把拿下一盒,又跑回了母親的身邊。

  母親說:“你去幫我拿一盒雀巢咖啡吧”。我仔細地找呀找呀,終于找到了擺放咖啡的貨架。我選了一盒內裝42包還送6包的雀巢咖啡,標價才40元,那就是48包了。我看了看凈含量624g。我拿著咖啡不緊不慢地回到母親身邊。母親看看手表說:“時間不早了,我們今天的購物就此結束吧。我們現在去收銀臺結帳。”

  今天,我和母親去百惠商場買了蛋黃派、立頓奶茶、咖啡。我們來到收銀臺前結帳。我算了算,這次購物共花了72.5元,所有物品的凈含量一共有1068g。

  這次購物使我感受到了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是多么廣泛。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24

  嗨呀!這個……和數學的事情嘛!我可是有很多經歷的噢!掰著指頭數來數去,總也數不完,不過,光說可不行,總要有點實事來證明吧!嘿!正好,我最近可是碰上了一條大大的“攔路虎”……

  回到家,我取出數學作業,準備就緒,然后“抽出寶刀”“跨上戰馬”開始了我的題林戰斗。

  “哎呀!怎么這么難呀!”做著困難的數學題,我的臉憋成了一張苦瓜臉,真不想做啊!可是這是老師的作業,不做完就要罰更多的題呢!我只好使勁捏捏筆,繼續往下做,突然,我一愣,在作業本上發現了一只龐大的'“攔路虎”,天哪,我頓時頭暈眼花,那只大大的“攔路虎”猛地朝我撲過來,就快要把我吃掉了,我轉身準備“逃跑”可轉念一想,不行,一遇困難,自己不先試一下就去“搬救兵”那樣,不是顯得我太軟弱了么?于是,我又回頭舉起了“寶刀”向“攔路虎”發出了猛烈的進攻……

  我仔細地觀察著那只“攔路虎”,想找到他的弱點,然后一舉殲滅,“刷刷刷!”鋼筆飛快地在紙上飛快的上下演算著,突破了一個又一個困難的關卡,到了決戰時刻,空氣里透著濃濃的火藥味,我用筆墨噴灑著“攔路虎”,而他也不甘示弱,向我扔來一個又一個的“紙老虎”,不過是“紙老虎”嘛!太好打了,終于,“攔路虎”的部下全部被我殲滅,“攔路虎”也繳械投降了。

  哈哈!終于把最困難的那只“攔路虎”給打敗了,其實只要認真觀察,所有的“攔路虎”都不在話下,都變成了最軟弱的“紙老虎”!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25

  20xx年xx月xx日 星期五 晴

  今天姐姐生日了,我和爸爸媽媽為姐姐開了個生日派對。

  媽媽準備了很多吃的,有雞翅,薯條,蛋糕,水果……可是等到生日派對要開始的時候,我們才忘了準備飲料,爸爸媽媽讓我去超市買雪碧回來。

  我進了宜居超市,走到飲料區,看了看雪碧的價錢,雪碧瓶裝有大,中,小,的,瓶裝不一樣的價錢,凈含量也都不一樣。小瓶的雪碧凈含量有300mL,2元。中瓶裝的'凈含量有500mL,3.5元。大瓶裝的凈含量有2L,也就是2000mL,8元。我想:我算一下每瓶雪碧1塊多少毫升吧,然后買最便宜的那個。小瓶的2元,300mL除以2等于150mL,中瓶的3.5元,那500mL除以3.5約等于142mL,大瓶的8元,2000mL除以8等于250mL。250mL大于150mL大于142mL,所以還是買大瓶裝的雪碧比較便宜……于是我買了一瓶大雪碧,帶回家后把剩下買雪碧的錢交給媽媽,媽媽說:“怎么會剩下這么多錢?那里的雪碧很貴的呀!”我跟媽媽講了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媽媽聽完后點了點我的額頭,笑著說:“小機靈,還會算了吶!”我看到媽媽笑的這么開心,也跟著傻笑起來了。

  在數學的字里行間充滿著魔光幻影,神秘莫測;在數學的字里行間充滿著和諧的韻律、抽象的彩虹,讓人難以割舍;在數學的字里行間閃爍著人類智慧的火花,璀璨奪目,流光溢彩,另人目不暇接。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 26

  很久前的一天晚上,數學書爺爺家里可真熱鬧呀!因為數學書爺爺的兩個孩子——正數和負數發生了爭吵。他們在爭論誰的用途大。

  哥哥正數先開口了:“我的用途大,生活中到處都有我的身影。例如:人們計數是要用到我;算賬是要用到我;溫度計上也有我的身影。總之,生活中我是必不可少的。人們都喜歡我。我的功勞最大。”弟弟負數說:“我的用途也不少,比如:溫度計在表示零下幾度時就要用上我,算賬時,表示虧損時也要用到我。生活中同樣不能沒有我。我的功勞也不小。”正數說:“生活中雖然很多地方用到你負數,但很多地方人們都不喜歡你,如:商場傷的盈虧問題,商家都喜歡我,因為我代表盈利,也就是賺了多少錢,而你卻代表虧損,也就是賠了多少錢。所以人們不喜歡你。因此我的'用途比你大。”負數說:“雖然有時人們不喜歡我,但缺了我,生活中會用許多的不便。如:人們將無法記錄零以下的數字。這是很不方便的。因此我的功勞最大。”哥倆因此發生了激烈的爭吵,甚至還動起手來。這時,數學書爺爺說話了。“孩子們呀!不要爭吵了,你們各有各的用處,人類缺少了誰都是不行的。你們應該和睦相處,共同為人類做貢獻。這樣人們才會真正的喜歡你們,你們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用處。”正數和負數哥倆聽了,覺得爺爺說的很對,從此以后他們再也沒有爭吵了,團結合作一起為人類服務,成了人類的好朋友。

【小學數學短篇日記】相關文章:

短篇英語日記05-18

100字的短篇日記小學(精選50篇)02-15

小學短篇英語美文摘抄短篇03-22

短篇暑假英語日記01-27

小學生中秋賞月日記短篇作文01-28

小學生短篇優秀日記(通用21篇)07-29

小學生寒假的短篇日記(通用30篇)07-11

小學短篇作文:勇氣01-29

短篇英語日記(精選3篇)11-28

短篇英語日記3篇11-2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最新国产美女菊爆在线播放 |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观看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 亚洲原创久久精品 | 久久久人成影片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