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春節的日記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的日記,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節的日記1
今天是星期日了,天氣不錯,爸爸說好要給我買一只小蒼鼠作為我的新年禮物,我都激動得睡不著覺了。
一大早我就醒了,穿好衣服,刷牙洗臉后,我迅速地吃完了早餐,打開電視開始玩起了游戲,玩了大概半個小時,爸爸也醒了,帶我買寵物去了!
到了昆山的一個寵物店我開始思索要買什么顏色的呢?我決定要有白又有點灰黑的,純顏色的我不覺得好看。走進寵物店再里面些,發現好多籠子里的小動物,都是我不認識的,才發現我是多么的少見多怪,太沒知識了。
一只只小動物眼巴巴地望著我,它們好無助,太可憐了,它們一定是太渴望自由了,要擺脫那一個個關它們的籠子,可它們又都太弱小了,任憑他們怎么上躥下跳都無能為力。我一眼就相中了一只角落里的灰白相間的,那是一只很瘦小的,不起眼的小蒼鼠,明顯比其它的要難看多了,可我就是喜歡它,一眼就喜歡它了,因為我感覺到它的眼晴會說話。跟我說:“帶我回你家吧?”然后就默默地用兩個瓜子勾住籠桿,朝著我看。
我把“小灰”帶回家了,給它買了一點寵物店配的糧食。回到家,我把它放在我的寫字臺上面,我要讓它陪我做作業。等它適應我們家后,我一定要將它從籠子里放出來,讓他白天可以出去玩,晚上回家吃晚飯睡覺,成為我們家的一成員。
這就是我的新年禮物,我可喜歡它了。
春節的日記2
瞧,這就是我的家,一個酷愛讀書的家。
這個帶著眼鏡,顯得那么文質彬彬的人,就是我媽媽。這個小不點,一副天真可愛的樣子,講起話來就知道他是個愛看書的孩子,哈哈,這就是我啦。旁邊高個子是我的爸爸,總是笑瞇瞇的,不說可沒人知道他是個文武雙全的軍人哦。
我們全家人都很愛讀書,只不過,看得類型不一樣罷了。我不喜歡看恐怖小說,看完常常讓我睡不著覺。媽媽喜歡看文學的書,她是教師。爸爸呢,喜歡看政治類的,他是一名軍人。
一次,吃完午飯我們去書店看書。一進去,我便感慨道:這里的書真多啊。你看,一排排的書架上,擺著一本本大小不一的書,有中文的,外文的,書多的數都數不過來。
我們按照指示牌尋找各自喜歡的書籍去了。
我看書的時候,喜歡看好幾遍,因為這書實在是太精彩了。我癡癡地看著書,眼睛一眨也不眨,沉浸在《無人島逃生記》中。連爸爸媽媽問我渴不渴,我都沒有聽見。爸爸則沒有我這么全神貫注了,他不時地瞟一眼我們,那眼神似乎在詢問我們有什么需要幫助的么。媽媽顯然比爸爸專心了,她看完了一本薄薄的書,又轉身走向書架,掃視過去,輕輕地抽出了一本文學書,端到角落里,細細的看了起來。
突然,一個人大聲地說:怎么六點了,我得回家吃飯了。聽了這句話,我才發現我的肚子已經餓得咕咕叫了。已經過了這么久了,我們都沒有察覺。你看,我們是不是一個酷愛讀書的家庭?
我喜歡我家濃濃的學習氣氛,我愛我家。
春節的日記3
哈哈!你知道我們家的除夕夜發生了什么事嗎?不知道吧!那你們就聽我說說吧!
三十日的那天晚上,我在院子外玩耍的時候,有一戶人家放起了美麗的煙花有紅色的、白色的、紫色的、黃色的五顏六色真好看!我突然想起來家里還有很多沖天炮于是我飛快沖進屋子搬了一捆出來,然后我放第一株沖天炮的時候等了很久都沖出來,忽然一沖出來了。叭叭……真好玩!我想:好玩是好玩怎么只有一種色彩呢?真其怪?突然爸爸出來了,我要爸爸也來陪我玩,正在放的時候舅大寶和媽咪也出來了。開始放了,第一株還沒放完第二株又來了……這時我手上有很多點燃的沖天炮了,沖天炮就像煙花一樣美麗呀!黑黑的晚上變成了白照一般。這時候媽咪對我說:等一下爸爸爺爺和舅舅3個人搬了超級大禮花屋頂上燃放呢這才是我家真正意義的一個瑰寶,像天羽散花一樣散滿了整個屋頂以及周圍的一大片!我和奶奶還有媽咪跳啊!笑啊!叫啊!煙花在美麗的燃放我們的心也在盡情燃放!真是級樂的天堂!放完煙花我們一同圍坐客廳一邊吃著糖果、吃著瓜了,一邊觀看春節聯歡晚會那是另外的一副美麗的一畫面。電視節目精彩、包羅萬象,什么都有相聲、小品、京劇、舞蹈、魔術、雜技、尤其是人影戲我覺得特別精彩!演得栩栩如生,太逼真了!真絕!
我家的除夕夜出得愉快又充實,你們家是怎樣過的呢?
春節的日記4
今年春節的大年初三,我們全家去給南京的舅爺爺、舅奶奶拜年。伴隨著仿佛從地平線另一端來的一聲雞鳴,我們大家拿起行囊,向我期盼許久的南京出發!
盡管坐在爸爸的商務汽車上十分擁擠,但我們興致很高,經過2小時的長途奔波,終于到達了這座古老滄桑的南京城。由于從小就暈車的我,久久不出遠門,心中感到南京不再是遙遠的迷夢,而是如此真切地存在著,我觸摸到了六朝古都的真實面目。
也許是我們運氣好吧,今天正是南京湖南路民俗文化節。于是我們興致勃勃地在獅子橋步行街游玩。這里的民俗風情可真多啊!有用一塊糖一口吹出的大肚子糖人、有好看又好聽的拉洋片表演、有手藝高超的剪紙藝術、有大小不一的葫蘆絲等等,真是無其不有。除此之外,鼻煙瓶、小掛件等商品也是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忽然,一家栩栩如生的彩色泥人小灘吸引了我們的視線,灘主身穿大紅唐裝,我不想買現成品,就請這位伯伯親自當場做個面粉泥人給我,伯伯的手太巧了,只見五顏六色的特制面粉一會兒就捏造出了一個精靈,周圍人都鼓起掌來,我拿著這個精湛的小泥人愛不釋手。接下來,我還品嘗了許多特色小點心,如菠蘿蜜、彩色巨無霸棉花糖,雖然不如肯德基的美味,但味道也不錯。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這句古語,讓我在此深深體會到了中國民間藝人的智慧,體現了中華民族過去的輝煌。
春節的日記5
時間如水,光陰似箭,一年又一年飛快地過去了。向著春節邁進。我心里可是高興得不得了。
春節在我的心中永遠是甜蜜的,是神圣的。每當我剛過完這個春節的時候,手中的煙花還沒有放盡,年夜飯的筷子剛剛放下,我就想再過有一個春節,因為我可以去吃喝玩樂,我就想再過一個春節,因為我可以吃喝玩樂,我可以不用再趕寫一尺多厚的作業,不用再面臨考試。
在春節中我也感到了溫情。平時,在工作中繁忙的爸爸媽媽,時不時的就要出差,但在春節這幾天中,我會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逛街,吃喝玩樂,買年貨。每當在三十晚上那天,我們吃完了年夜飯,帶著花花綠綠的爆竹,我們下了樓,開始放爆。那一天朵朵美麗的煙花,帶走了我學習、生活中的煩惱。
我期盼過這個春節,因為大年初二是我的生日,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所以我非常期盼。我每天呆呆地望著蔚藍的天空,心中會想:我的這個生日會怎么過呢?是狂吃、狂樂,不去做堆成山的作業;還是逛街、溫泉,再外加游樂園……我想了很多很多,哪一樣都想去干,我想,這一個春節,這一次生日,一定會是一生中最美好的。
春節就要來到,人們去購年貨,年味飄散,這是一個甜蜜的神圣的春節。
過春節可真好,我真希望春節早一點到來,我真想天天過春節。
春節的日記6
分歲“祭祖”是中華民族過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
快要過年了,外公打算在家里做“分歲祭祖”。外公拿出電蠟燭、酒盅,外婆把燒好的飯菜端上餐桌,我也不閑著,我拿起黃酒,在每個酒盅里倒上了酒。當我倒好了酒,外公讓我們一家人輪流在電蠟燭前拜一拜,我好奇地問外公:“為什么要拜呀?”外公耐心地回答我:“因為要向祖先行禮呀!”過了好一會兒,外公讓我再往酒盅里倒一點兒酒,因為我們要向祖先表示客氣。然后,外公叫我到門外去,只見門外有一個用不銹鋼制成的鐵盆子。外公從袋子取出一些用錫箔紙折成的“銀元寶”,把它們倒進鐵盆子里,用打火機將“銀元寶”點燃。不一會兒,鐵盆子就冒出了一大串火,外公向著火恭恭敬敬地拜了幾下,我也學著外公拜了幾下,表示尊敬。回到家,外公讓我把酒倒回酒瓶子里。然后又換上了一桌新菜,準備迎接下一批“客人”—祖先。我們再次“點燃”電蠟燭,倒好酒,拜一拜。當外公再次叫我去門外的時候,我發現外公手上拿的不是用錫箔紙折的銀元寶,而是兩只用紙折的桶!我問外公:“這個桶是用來干什么的?”“這是‘米桶’,你想,我們吃的米飯是要用一個桶來盛的呀!”外公說。外公將兩個“米桶”放入鐵盆子,在每個“米桶”上都點燃了一簇火,火馬上就是大了起來。接著,我和外公不約而同地拜了拜,又走進了家里。
分歲“祭祖”真有意思!
春節的日記7
咻、咻咻、咻咻、咻”只見媽媽爸爸的手在手機屏幕上上下跳動,對!正是支付寶“集五福”的活動。
那我在干什么呢?我在下載支付寶。支付寶下載好后我便打開支付寶在右上角的位置按了咻一咻,剛進去就看到了游戲規則,游戲規則是分別集齊“富強”“和諧”“友善”“愛國”“敬業”五種福卡,最后由集齊者平分2.15億元,收集福字的第一種辦法就是加10位支付寶好友,可得3張福卡。
關掉游戲規則后,我便迫不及待的點擊中間的圓,“咻、咻、咻、咻”的聲音在房子里徘徊,“哇!我咻到一個!”我在屋子里叫道,“哦,對還可以加10位支付寶好友,那樣也可以得3張福卡,你們快加我好友。”話音剛落手機便震了幾下,媽媽爸爸動作真快!我也立刻回復了,爸爸媽媽也互加了,而且我還獲得了意外的收獲——有其他人請求加我,我當然同意啦!媽媽爸爸也有朋友在玩就讓我也加了,終于滿十了!我又得到了三個福。
就差敬業福了,我開始不停地“咻”可就是咻不到。爸爸對我說:“你快看!別人都是這么咻的。”我一看,險些笑出聲來,一個人用縫紉機在點咻一咻。媽媽說:“別浪費時間,快咻!”咻到最后也不見敬業福的身影。
到最后,他們竟說錢搶完了,哎!可惜了,但是我覺得在手機上點來點去很有趣,我便不管他繼續咻,咻到了明星的新年祝福視頻,覺得好開心。
“集五福”活動給我們帶來一段小插曲,也讓原來熱鬧的新年更加熱鬧。
春節的日記8
“噼里啪啦……”鞭炮聲在耳邊響了起來,一陣陣響亮的鞭炮聲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今天又是一個春節,(又是)一個中國的傳統節日,家家戶戶都穿著紅衣服,在大門口上貼著春聯。我也一樣在外面和小朋友們放著鞭炮,還可以收到壓歲錢。春節可真熱鬧啊。
春節有吃餃子的習俗,我決定和爸爸媽媽一起包餃子。我們上午就開工了,媽媽搟皮兒,我和爸爸來包。不一會兒,媽媽搟好了皮,是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我拿起一張餃子皮,夾了一塊餡在里面,可爸爸卻搖頭:“餡少了。餃子瘦巴巴的,一看就不幸福。”爸爸說得有道理。我連忙又夾了一塊餡包在里面。這下可好了,餃子挺著將軍肚,像戰場上打了勝仗的將軍。爸爸也包好了,像一個個金元寶。媽媽把我們的餃子放進鍋里,餃子像一只只小船,在鍋里游來游去。餃子煮好了,準備開吃啰。
餃子吃得真香啊。晚飯后,我和爸爸去廣場放煙花。我們興奮地來到了廣場中央,把煙花放在地上,用一支點燃的香漸漸接近引線;引線點燃了,我立刻轉身就跑,站在兩米外的地方觀賞美麗的煙花。突然,天空炸出一朵美麗的康乃馨,廣場上活動的人都傳來一陣陣稱贊,我也情不自禁地拍起手來,默默地許下了新年愿望。
春節真有趣。下個春節,我一定要舉辦一個盛大的春節派對,會請來許多小伙伴在家里做客。到時候,我們一起唱啊,跳啊,可熱鬧了呢。
春節的日記9
盼星星,盼月亮,我就盼春節快點到來。說起我對春節的喜愛和期盼,絕不是沒有原因的。
我盼春節,因為春節的親情最濃厚。春節一到,幾個姑姑和我的叔叔全都從四面八方趕回奶奶家。一家人圍坐在小木桌邊,一個緊挨著一個,一邊津津有味地品嘗著爺爺的廚藝,一邊興致勃勃地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大家有說有笑,一會兒嘮嘮家常,一會兒講個笑話,一家人聚在一起,整個家里充滿了濃濃的親情。
我盼春節,因為春節的氣氛最熱鬧。來到集市,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家家戶戶貼上了春聯,孩子們穿著新衣服,捧著紅包正樂呵哩。“噼哩啪啦”,炮竹被點燃后爆炸開了,冒出滾滾濃煙,煙霧里噴出了紅色的紙屑。大人們一邊看著一邊叫道:“春節到嘍。”孩子們則捂著耳朵,在一旁開心地笑著,好不熱鬧。
我盼春節,因為春節的夜空最美麗。“嗖嗖嗖”,一個個煙火沖上了天,“啪啪啪”地綻開了笑臉。頓時,紅的、綠的、黃的、粉的、大的、小的、圓的、方的……各式各樣的煙花應有盡有,美不勝收。星星害怕地閃了閃,亮亮的,點綴著黑色的夜空。好個火樹銀花不夜天啊。
繁華熱鬧、山珍海味、紅包多多……哇。聽了就讓人百般羨慕。到了春節,我一定要回老家看看我家的小狗仔;到了春節,我一定要“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到了春節,我一定要去看看家鄉獨一無二、人偶同臺的木偶戲;到了春節,我一定要盡情品嘗各種山珍海味……
我盼春節,盼春節的氣氛,盼春節的美味,盼春節的親情……
唉,春節什么時候才能到來呢?
春節的.日記10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后,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于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源于我國原始社會的《臘祭》。據說臘盡時日,人們殺豬祭祀老天,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們用朱砂涂臉,鳥翼裝飾,唱唱跳跳。至于“春節”一名,最早見于《后漢書·楊震》:“又冬無宿雪,春節未雨,百僚焦心。”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
春節的日記11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種兇惡怪獸,它身形龐大,頭上長著像牛角一般的觸角,眼睛圓滾滾的。這個怪獸,它叫年,年住在山洞里,它是山中霸王,人們都很怕它。年不僅吃獅子、老虎一類的動物,就連人,年也照樣吃。
老虎和獅子一見到它,便嚇得逃命;山羊、猴子、野兔,一聽見它的吼叫,便癱瘓倒在地上。年在山上,捕食動物,吃飽便躺在山洞里呼嚕嚕的睡大覺,每當嚴寒將盡,新春快要到來的時候,年便跑下山來進村吃人,因此,人們才很怕他。有時,小孩子哭了,母親只要說一聲“年來了”,孩子就被嚇得不敢哭出聲了。
后來,人們又從另村的一位老爺爺的口中得知:年有三怕,一怕:紅色,二怕:響聲,三怕:火。
鄉親們一聽,很快便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大家在村前燃起篝火,一些人往火里投些竹子,火堆里便發出了“噼里啪啦”的響聲。當年跑下山時,看到篝火,聽到響聲,果然又跑了回去。就這樣,一夜過去了,村民們相安無事。第二天正月初一,人們拿出紅柑、花生米等好吃的東西拿出來一同分享,互相祝賀:恭喜!
從此,人們把正月初一叫做“過年”。每當這一天到來,家家戶戶都貼紅春聯,燃放鞭炮,點紅蠟燭,穿紅衣服,以“紅”為吉利的象征。
據說,這些習俗都是從當年打敗年的辦法,逐漸演變而來的。
春節的日記12
春節的到來,讓大家興奮不已!家家戶戶在臘中旬就開始忙碌著。準備年貨啊、整理房間啊,購買新衣啊……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家家商店琳瑯滿目,擠得水泄不通。
孩子們也拉著爸爸媽媽的手買這買那的。買爆竹,買糖果,買禮物,買玩具,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啦!
傍晚,圓桌上己經擺滿了色香味全的菜,年夜飯正式開始了。一邊吃,爺爺一邊告訴我每道菜的寓意。餃子,像元寶一樣,兜財的,象征有財運;湯圓,表示團團圓圓;紅燒大鯉魚,這道菜不能全吃完的,剩下點魚代表“年年有余”;八寶飯,表示生活甜甜蜜蜜……
晚上六點鐘,我剛剛吃完飯,天空中便響起了炸雷一般的響聲。嘭!嘭!嘭!家家戶戶的爆竹響徹天空!我趕忙停下手中的筷子,沖出家門,和爸爸觀賞著煙火。這邊一團,那邊一簇,一切都是那么的美輪美奐!有的像一朵盛開的花朵!有的像螢火蟲般漫天飛舞,有的像雪崩了一般!最好看的要數“孔雀開屏”了,猶如火山爆發,嫣紅、翠綠、金黃,有的迅速劃過夜空,速度快得眼花繚亂,還有的像陀螺一般“瘋狂”地旋轉……“一山”連著“一山”爆發出來!如流星般四散,襯著漆黑的夜幕,光彩奪目,異常美麗!仿佛把漆黑的夜晚照成了明亮的白天!
晚上七點多鐘,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其樂融融。在這忙碌又快樂的除夕之夜,等待著新年鐘聲敲響,感染著整個中華大地的上空。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的瑞氣,人們臉上洋溢著歡樂和溫馨!
春節的日記13
一年一度的春節快到了,我準備去敬老院拜訪老人。
今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萬里無云。一天早,我和小伙伴帶頭壓歲錢,我先去花店買花。一進花店我看見店里的花應有盡有、琳瑯滿目,我們精心挑著,我就:“就買玫瑰花吧!”小剛說:“不行,玫瑰花是送給年輕人的。”小紅說:“買百合花吧!百合花芬芳迷人。”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好!就買百合花吧!”
買好了鮮花,我們走進了超市,可是買點什么呢?就買水果和營養品吧!小明說:“買酒吧!”小紅說:“不行!”老人不能喝酒。“小剛說:”那就買腦白金吧!大家大聲地說:“好!”于是,我們帶著精心挑選的東西,開開心心地來到了敬老院,我們看見門上掛著一個大大的牌子,“黃巖區福利院”。
一進福利院,我目瞪口呆,里面的老人,有的手腳不全,有的嘴巴歪了,有的眼睛瞎了,還有的得了老年癡呆癥。好可憐的老人啊!我的高興勁兒一下子跑到了九霄云外。于是,我們把禮物分成一份一份的,雙手捧著禮物恭恭敬敬地遞給了老人。我們一邊分一邊說:“爺爺、奶奶新年快樂,請收下我們的禮物吧!”爺爺、奶奶露出了笑臉,像一朵朵盛開的山茶花,連聲說:“謝謝!謝謝!你們真是一群尊敬老人的老孩子。”
啊!我們的社會還有這么可憐的老人呀,我多么希望他們早日康復,過上幸福的生活。
春節的日記14
在這個假期里,我們迎來了春節,這個讓人激動的節日。
在大街上,人們議論著“今年的除夕夜怎么做,能讓大家高興?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好看嗎?今年趙本山會演什么小品,劉謙會變什么精彩的魔術……”大街上的人們來來往往,穿著各樣的衣服,有著各樣的面孔……街中間聚集了一大群人,不知在干什么,只看見站在后面的人都伸出頸項,好像要盡力使他們的身體立刻長高幾尺,而僥幸站在前面的人,又似乎拼命擴大自己的身體,恐怕后面的人看見了。春節的大街真是熱鬧啊!
盼望已久的除夕夜來臨了,大家坐在一起,一邊享受著美味佳肴,一邊聊天,聊自己的過去,聊自己的未來,等待著春節聯歡晚會的開始。開始了,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大型的舞蹈,相聲,小品個個精彩絕倫,讓人眼花繚亂!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魔術師劉謙表演的玩牌,玩硬幣和手穿玻璃,真不可思議,我的眼睛眨都不眨,生怕把哪個細節漏看了。一時間,全場的觀眾都歡呼起來。
快聽,外面的炮聲連綿不斷,電視聲音,說話聲音,震得都聽不見了,啊!時間過得好快,轉眼間,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到來了,12點的鐘聲敲響了,帶著歡呼聲祝福聲,我們來到了樓下,點燃了煙花的引線。“吱—啪啪”煙花在空中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有綠色,黃色,粉色,藍色,紅色像一把把撐起的降落傘,在向大地招手問好。鄰居們也陸續下來放煙火,迎接嶄新的一年,大家一同點燃引線,向所有人祝賀道:“新年快樂”,我的心沸騰了。一抬頭空中五顏六色的煙花好像覆蓋了整個世界,把節日的氣氛推向高潮。
在這個節日里,在這個夜晚里,我們告別了20xx年,我會用我的熱情去迎接20xx年。
春節的日記15
今天是大年初一,媽媽說要包餃子,我一蹦三尺高,告訴媽媽我想學包餃子,媽媽欣然接受了。
下面,我們便開始了第一道工序:和面。媽媽把一些面粉放在一個鐵盆里,加入適量的水,開始攪拌,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在空中模仿。媽媽見了,說:“眼羨了吧,來,讓你試試!”我把手往盆里一放,嘿,粘我一手面,媽媽笑著說:“和面呀,要講究方法,不能瞎用勁。來,我教你。”哈,用媽媽教我的方法果然不粘手了。
面和好了,我們便開始了第二道工序,剁餡。我把肉和菜剁碎,放在一個較小的盆子里,加入適量的調料,均勻攪拌,餃子餡就做好了。
接著,我們便開始了第三道工序,搟皮。我本以為搟皮很簡單,但當我拿起搟面杖時才知道什么叫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我把面團拿到跟前用手一壓,經過搟制,終于,我搟出的皮誕生了。雖然不方不圓,但畢竟是第一次嗎!在接下來的過程中,我越搟越熟練,并且達到了媽媽的要求。
皮都搟完了,我們便開始了第四道工序,包餃子。在媽媽的指導下,我用勺子把餡放在餃子里,捏好,一個餃子就做好了。可媽媽包的餃子胖胖的,看著就叫人流口水,而我包的餃子總是趴在桌子上抬不起頭,叫人一點食欲都沒有。我問媽媽這是為什么,媽媽告訴我:“包餃子要把餡多放一點,把皮往中間捏,這樣,餃子就胖胖的了。”
我按照媽媽的方法,終于把餃子包好了。
餃子是包好了,還差最后一道工序,下餃子。餃子像白鵝一樣在媽媽的“驅趕”下一個一個跳到了鍋里。
餃子終于煮好了。吃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心里有種說不出的喜悅。通過這次包餃子,我感受到了做媽媽的辛苦,以后,我要多幫媽媽做家務,讓媽媽不再那么辛苦!
【春節的日記】相關文章:
春節的日記11-02
春節的日記02-06
春節的日記11-09
春節日記:春節來了02-04
過春節的日記08-15
盼春節的日記08-15
春節的雪日記08-09
有關春節的日記11-03
春節拜年日記11-04
關于春節的日記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