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數學日記(通用25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日記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活中的數學日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1
今天,我跟著媽媽去菜場買菜。媽媽說: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媽媽給了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保證完成任務。我自信地說。
于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看到嫩嫩白白的新鮮蘑菇,讓我垂涎欲滴,因為我最喜歡吃蘑菇了。那就買蘑菇吧!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阿姨說:7元一斤。小朋友,你要買多少?兩斤。我想:兩斤的話,二七十四,正好14元,阿姨還應該找我6元。這時,阿姨一稱,說:小朋友,兩斤二兩,多了二兩,不要緊吧。這個……兩斤二兩是多少錢呀?我該給阿姨多少錢呢?我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媽媽走過來了。我見了媽媽有點難以為情了,因為剛才才夸口,現在算不出來了。媽媽告訴我說:兩斤是14元,二兩是1元4角。那,一共是15元4角。我脫口而道。我便把20元錢給了賣菜的阿姨,阿姨找了我4元6角。我又算了算,正正好,不多也不少。
通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著許多數學奧秘,學會數學的本領真的`很重要。而且,我們應該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數學本領,解決身邊的問題。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2
要說數學,對我們日常生活聯系的太緊密了,不可缺少,貫穿著我們生活的全部。因此,掌握數學非常實用,學好數學非常必要。
比如:做買賣的人需要學會數學,不會數學就不會結算價錢;做家務也要懂數學,做飯多少量米,要加多少量水,微波爐加熱要定時多少,洗衣機洗各種衣物需要定多少時間比較合理,空調打多少度、多長時間比較合適等等,都需要有個數字概念。所以,學好數學對我們日常的生活和平時的工作是必不可缺的。它能使我們的生活安排的更科學、更準確,避免盲目性。
數學是一門應用廣泛的學科,特別是現在和將來,高新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的
時候,各種各樣的高科技商品進入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很好的數學知識,不會準確地去操作運用,就會造成嚴重的事故發生。如果沒有很好的數學基礎,不去使用先進的產品,那你永遠停留在原始的.生活中。
讓我們努力學習數學吧!,在老師的指導下,扎扎實實地練好數學基本功,一步一步的去接受著奇妙的數學知識,去探索奧妙無窮的數學世界。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3
今天早上,媽媽說:“今天休息,我們來包餃子吃吧!”我高興的說:“好啊,我最喜歡吃餃子了!”
媽媽去菜場買來了香菇、筍、蔥、肉和餃子皮,回家洗干凈切成碎末,把料理拌好就開始包餃子了。我先拿起一片餃子皮,用筷子把餡放在中間,然后在餃子皮的周圍抹上一些水,最后把餃子皮粘起來,打幾個漂亮的折就大功告成了。
過了一會兒,我和媽媽把餃子做完了。媽媽拿出5個餃子盒說:“你能快速地算出來這里有多少個餃子嗎?”我看了一下餃子盒橫著數有6格,豎著數有3格,那就是6×3=18個,一個盒子能裝18個餃子。那么5個餃子盒就是18×5=90個,一共能裝90個餃子。我把所有的餃子全部放進盒子里還多出了10個,我對媽媽說:“我算出來了90+10=100,我們一共做了100個餃子。”媽媽說:“你真棒!”
媽媽說:“中午我們就來吃餃子吧!”媽媽拿出40個餃子,我們家有5個人平均每人吃幾個呢?我想了一下40除以5等于8,就是把40個餃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8個。我們就每人能吃8個餃子。媽媽又說:“你算得非常正確。”我聽了很開心!
我覺得這次包餃子非常有趣,一邊包餃子一邊動腦筋還能吃到好吃的'餃子。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4
數學是一項及其神圣的科目,它不僅鍛煉了我們的思考能力,也鍛煉了我們的計算能力。這是我們應該掌握的學科之一,因為它在生活中發揮很大的.的作用,以及它可以讓我們變聰明。上文說它生活中有很大作用那下文就講一下它在生活中的作用吧。
表弟和表妹分糖果,有15個糖果,表弟小,要比姐姐少吃1個。于是我問表妹:“你要拿幾個糖果呢?”表妹一臉孩子氣:“我要全部。”“如果有個呢,你和弟弟分。”我笑了一下。“每人……八個。”表妹猶豫了一下,“那八減一是多少。”“是七。”表妹聲音小卻堅定。“八加七是多少呀?”“是十……十……十五。”“沒錯啦!”我笑了,“萱萱真棒!”
生活中自然是不只是這么點事,當然還有很多很多,例如爸爸媽媽去買菜、弟弟偷吃糖……
數學那么有用,所以我需要努力的學好它,以后成為數學學霸,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5
今天,媽媽要上班,所以她讓我去菜場買菜,中午自己做飯吃。
媽媽給了我一張20元錢,讓我挑自己愛吃的。我先來到蔬菜區,見有一位阿姨在賣蘑菇。我想:家里有青菜,可以買些蘑菇來炒青菜。于是,我問阿姨:“這蘑菇多少錢一斤?”
阿姨笑瞇瞇的說:“這蘑菇不貴,2.5元一斤,你買幾斤呀?”
“阿姨,我要兩斤,那就是2.5×2=5元,20-5=15元。”我立即從口袋拿出20元給那位阿姨,并告訴她還要找我15元。
走呀走,我又看到了好吃的.花菜,便迫不及待地跑過去問:“老板,花菜多少錢一斤?”
老板說:0.3元,你買幾斤?”
我說:“買4斤,那就是0.3×4=1.2元。”我從口袋里拿出5元,告訴老板找我3.8元。
繼續往前走,我又看到了我愛吃的西紅柿。于是我問奶奶:“西紅柿多少錢一斤?”
老奶奶說:“2.8元一斤。”
我說:“能便宜點,2.5元一斤,行嗎?”
老奶奶說:“好,沒問題,你要幾斤?”
我說:“三斤, 2.5×3=7.5元。”
我從口袋掏出10元,并告訴老奶奶要找我2.5元。
今天我的收獲真不小,不僅學會了算帳,還學會了討價還價。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6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它在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生活中處處都用得著數學,因為它可以解決生活很多問題。在我妹妹過生日的時候,就用到了它。星期天中午,我妹妹過十歲生日,來到酒店里,只見有很多人。她請了六個同學、一個姐姐、一個弟弟,加上我一共十個人。我們十個人獨自在一個包間里,蛋糕上來了,妹妹不知道如何分才公平,因為她擔心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大家會生氣
這時,我提議:“我們一共十個人,把這個蛋糕平均分成十份,每人分得的蛋糕占總蛋糕的十分之一,這樣就公平了。”
“行是行,但是萬一每人十分之一不夠吃,那怎么辦?”
“那就用另外一種方法,每人按自己的食量,能吃多少就切多少,這樣大家就不會有異議了。”
就這樣我們分起了蛋糕,我們吃著蛋糕,心里十分開心。生日聚會很快就結束了,大家都高高興興的回到了家中。
生日聚會讓我知道了數學是有多么的重要,只有學好數學,才能在別人面前有展現自我的能力。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7
這天我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買東西。我們先去了文具區,看見一支鉛筆6毛錢;一支水彩筆大約6毛錢;一塊橡皮大約6毛錢;一把尺子1.4塊錢;一瓶墨水2.7塊錢;一個鉛筆盒大約20塊錢。我們能夠明白一支水彩筆和一塊橡皮大約就是花了一樣多的錢,8瓶墨水大約和一個鉛筆盒就是花了一樣多的錢。我們然后去了食品區,把一些食品的價格都換算成1000克,得出了以下結論:包菜就是1.3元,最便宜;大米2.8元;面條7.3元;快餐面22.3元;面包24元;肉36元;薯片80多元;咖啡95元;最后就是巧克力150元——180元最貴。能夠看出沒有怎樣加工過的東西通常很便宜,而加工過的東西通常很貴。薯片雖然看起來很便宜其實它就是很貴的,再說它就是垃圾食品,我們要盡量少吃。
數學真就是一門有用的.科學啊!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8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深圳,在路上爸爸問我:“如果有五個人一起坐二人車去一個地方,一共有幾種坐法(不包含怎么選車)?”我心里想著:5個人中的1個人跟其它人一起坐。
5+4+3+2+1
=9+3+2+1
=12+2+1
=14+1
=15(種)
我說:“一共有15種坐法。”爸爸欣慰地笑了。
到了深圳爸爸訂了酒店,老板說:“有三種房間,第一種:雙人床的房間+向北——300元/晚,第二種:單人床的房間+向北——270元/晚,第三種:雙人床的房間+向西+靠電梯——200元/晚。我在心里對比了一下:我們家是三人所以要雙人床。300大于270大于200,再加上第三種房間是靠電梯的`很吵,所以不能選,那么只能選第一種。果然老爸選了第一種。
生活中的數學可真多呀。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9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要用到數學。不信?這天發生的事就證明了這一點。
下午,媽媽給我二十元錢叫我到超市去買一瓶醬油和一瓶蜂蜜。到超市后,我首先挑選了一瓶“豆亨”牌醬油,需要4.40元。之后,我去買蜂蜜,錢夠的只有兩種,第一種有8.60元,還有一種只要8.40元。我想:“第一種的六角和醬油的'四角能夠湊成一元,比較好計算,而且,第一種比第二種貴兩角,說明質量也就是第一種好。”
于就是,我拿起第一種蜂蜜和醬油,到收銀臺付了錢,拿著找回的7元錢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晚上,小伙伴們請我去滑冰,我爽快地答應了。我想:“這天我要帶巧克力去,大家一起平均分了吃。”帶幾顆好呢?我想了想,就帶十二顆。如果來二個,12÷2=6,能夠平均分;如果來三個人,12÷3=4,能夠平均分……照這樣計算,來1、2、3、4、6、12個小朋友都能平均分。于就是,我拿起十二顆巧克力出門滑冰去了。果然,來了三個人,我給每人分了四顆巧克力,正好分完。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數學知識,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10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來到了人山人海、物品琳瑯滿目的胖發祥超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大小小的柜臺,其中一個柜臺上面用一根小棍子撐起一張大黃幅,上面寫著黃金打八五折。
進入生活區,里面的打折商品更是不計其數,什么洗衣粉打七五折了呀,小點心降價了呀,“呀!土豆”買四送一了呀!我頓時對這些打折物品起了濃厚的好奇心,“呀!土豆”是打幾折呢?洗衣粉的現價是多少元呢?我便請教媽媽,媽媽笑瞇瞇的`對我說:“你可以用你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呀!”
我恍然大悟,我不是剛學了打折扣嘛!便認真思考了起來,現價=原價×折扣數,洗衣粉的原價是14元,現價就應該用14×70%=9.8元,根據上面的原理,就是用買四包“呀!土豆”的錢買了五包,用4+1=5包,4÷5=80%,也就是打八折,我很自豪的對媽媽說出我的解題思路,媽媽直夸我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11
今天天氣特別晴朗,媽媽說要帶我去早市去買菜,我高興地從被窩里跳起來,趕緊穿好衣服和媽媽一起來到了菜場。哇!菜市場真熱鬧,人山人海,叫賣聲、歡笑 聲。我看見了又圓又紅的西紅柿像蘋果,看見了又細又長的豆芽,我還看見了紫色的茄子像彎彎的月亮,又像可愛的小船,還有許多綠葉的菜,生菜、青菜、白菜等 等。
我和媽媽買了許多菜,如:買了二斤西紅柿,每斤二元;冬瓜買了4斤,每斤二元;長豆角買了三斤,每斤二元;黃豆芽買了二斤,每斤一元。這時媽媽給我提 出個問題:“思宇你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把今天買菜需要花多少錢算一算嗎?”。我笑了笑告訴媽媽:“一共支出二十元”。其算式如下: 2×2+4×2+3×2+2×1=2×(2+4+3+1)=20(元),媽媽聽了直夸獎我算得快呢,我心里美滋滋的,因為我不僅會算而且能把這學期剛學到的`乘法分配律用到其中了,所以算的速度才這樣快呢,想不到我所學的數學能用到買菜中來哦。
以后我一定會更認真努力地學好數學,把更多的數學知識用到生活中 來。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12
昨天晚上,爸爸教我玩了一個數學游戲。用一副撲克牌,挑出10以上的牌,只用剩下的撲克玩。玩的時候輪流摸牌,每人一半。每局一人任意出兩張,一共4張,把4張牌上的數字任意用加減乘除計算得出24,每個數字都要用到而且只能用一次。誰先計算出來,4張牌就歸誰。要是都算不出來,那就是平局,拿回自己的牌。最后,誰把所有的牌都贏走,誰就勝利了。
我們開始玩了。第一局,我出的1和7,爸爸出的8和9。我正使勁想,爸爸教給我一個方法,把四個數字分一下組,湊成3、8或4、6或2、12,然后再相乘。我們一起把8放到一邊,剩下1、7、9,于是9-7+1=3,3×8=24。還有一局的4張牌是5、5、6、8,爸爸想的`復雜了,我一看,直接加起來就是24啊,這一局我贏了。
這個游戲太有趣了,下次我要教班里的同學一起玩。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13
一天,我和媽媽上街去,看見一個小攤前擠滿了孩子。他們鬧著吵著,讓家長給錢讓他們玩。好奇的我也走了過去,一看,原來啊,攤主弄了個大箱子,設了個可得獎品的游戲。大箱子里放著1-20的卡片各10張,小朋友們用手拿一張出來,這一張卡片上的數字再加上這個數字,如果是偶數,那么只能得一些不值錢的'貼畫紙或卡片,但要是是奇數,那么你可中大獎了,可以得到遙控汽車,電話手表等貴重的東西。每玩一次只需的付2元給攤主即可。
奇怪,怎么每一個人得到的都是貼畫紙呢?我開始用我的超級大腦思考起來。如果抽到的是奇數“3”,那么3+3=6,是偶數,但需要抽到偶數“6”,那么6+6=12,還是偶數。哦,對了,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也是偶數。所以不管抽到什么數,最后偶數的機率是百分之百,而奇數則是不可能。小朋友們只會得到貼紙,是不可能得到他們喜愛的玩具的。攤主正是利用小朋友們這一點,他肯定賺錢。
其實,這些奸商正是運用了生活中的某些小把戲,只要你動腦筋,勤思考,多分析,就一定會找出破綻,這樣就不會輕易上當了,我要告訴所有小朋友和家長,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14
今天,媽媽買回了一大堆我愛吃的草莓,我饞得直流口水,媽媽在一旁笑著說:“你如果要吃草莓,就要先回答我的.問題。”“什么問題?”我問道。媽媽不慌不忙的說:“小明比小紅多8支鉛筆,他要給小紅幾支筆,兩人才一樣多?”
我想了想,這不就是把多出來的8支鉛筆平均分成兩份嗎?拿其中的一份給小紅,兩人就一樣多了。可以用老師教過的除法8÷2=4(支)來解決。
我把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笑了,她夸我是個很聰明的孩子,而且給了我一個大草莓。我高興地吃起了草莓,我覺得這次的草莓最甜,因為這是我用智慧換來的。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15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只要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索,就必須會發現其中的樂趣。
春節即將就要到來,爸爸媽媽需要準備很多禮品,于就是,我們一家人準備去逛超市。來到超市,琳瑯滿目的零食擺在我的面前,我恨不得將它們全都買下來。
就在這時,媽媽說:“一人只準買100元的零食,只能少不能多,如果誰超出100元,誰下次一樣零食都不能買。”我和弟弟聽后都感到100元實在就是太少了,根本就不能滿足我們兩個人的欲望。但就是沒有辦法,突然我的腦袋里出現了這樣的一道數學題:求出下面兩個圖形的面積和。我在腦海里過了一遍整個的計算過程,發現能夠先將我和弟弟的`100元相加,這樣我們一共就能夠買200元的零食了,等到家后平均分。我講這個錦囊妙計告訴了弟弟,弟弟聽后覺得這個計策不錯,于就是我們用這200元買了好多零食。
結賬時,媽媽好奇的問我們倆:“你們怎樣買那么多零食,也沒有超額?”“不告訴你。”我們倆笑著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處處有樂趣。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16
今天,我們家來個特殊的客人——收破爛的阿姨。隨后,媽媽就把她帶到了雜物間里,經過一陣討價還價之后,阿姨和媽媽達成了協議,一斤廢紙賣四角錢。只見阿姨麻利地將所有廢紙綁得結結實實,再用秤把它們稱了稱,一共有16斤重。這時媽媽叫我算一下一共賣多少錢,我說:“媽媽,16乘4我沒學過呀!”媽媽對我說:“用剛學的知識算算。”我靈機一動,想了想對媽媽說:“我算出來了,是六元四角錢。”媽媽問是怎么算的,我說:“16斤就是8千克,1斤4角錢,1千克就是8角錢,8乘8等于64,64角就是6元4角錢。”媽媽滿意地點點頭,阿姨也夸我真聰明。
我想,看來數學在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在的'呀!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17
這幾天張老師教我們厘米和米的知識,我學了以后,回到家里,看見媽媽在洗衣服,我看見了洗衣機,我就拿了一支沒削過的'鉛筆,量了一下,洗衣機大約有5支鉛筆高,大約一米,寬有3支鉛筆寬,大約60厘米。最后我拿媽媽的軟尺,重新量了一次,結果洗衣機的高度是80厘米.寬有70厘米,跟我估計的還有一點距離。
生活中原來處處有數學,我一定要認真學習它。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18
春天來了,我最喜歡的一件事——養蠶。有一天,我在學校附近看見有1位老爺爺正在賣大小不同的.蠶,放學后,我就買了6只蠶寶寶,每只3角,共花了3×6=18角=1元8角。第二天,我發現:6只蠶寶寶大約要吃12片桑葉,蠶寶寶漸漸長大了,胃口也越來越大,1只蠶1天要吃4片桑葉,所以每天共放進4×6=24片桑葉。
大約15天后,蠶寶寶吐出了絲,形成了繭,好像一粒粒花生。10天后,蠶寶寶從“花生”里出來時,變成了白色飛蛾,飛蛾有1對觸角、2對翅膀、6條腿。過了2天、1對飛蛾產下了100多粒卵,3對飛蛾就有了3×100=300粒卵,我太高興了!
等來年春暖花開,我就擁有了300多只蠶寶寶,我一定會送給老師和同學,讓大家與我共享養蠶的快樂!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19
一天,三個好朋友小虎、小斌和小華一起去買面包。他們一共買了8個面包,平均分著吃。其中小虎付了5個面包的錢,小斌付了3個面包的錢,小華呢?他一向是個“小馬虎”,這次又忘記帶錢了。
第二天,小華帶了3.2元準備還給兩個好朋友,可小虎和小斌卻傻眼了:這錢該怎么分呢?一個說:“8個面包怎么分呀?8除以3所得的商是無限循環小數呀!”其他兩人也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最后,他們只好向班上的“數學小王子”亮亮請教了。
亮亮一見他們,便問:“怎么了,又遇到什么難題了嗎?”小虎一直是個“急先鋒”,他搶著一口氣把問題說了一遍,其他兩人也跟著說:“這賬可怎么算呢?”亮亮聽后,點了點頭說:“讓我好好想想。”說完,便陷入了沉思:小華需付3.2元,說明8個面包的總價格是3.2×3=9.6元,面包的單價就是9.6÷8=1.2元。那么,小虎付了5個面包的錢,1.2×5=6元,多付了多少錢呢?6-3.2=2.8元。小虎應分得2.8元,小斌應分得3.2-2.8=0.4元。
亮亮猛地抬起頭,說:“小虎應得2.8元,小斌應得0.4元。”三個好朋友異口同聲地問:“為什么呀?”亮亮娓娓道來……三人聽后忍不住嘖嘖贊嘆,對亮亮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亮亮可開心了,不僅是因為他幫助了別人,更是因為他能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難題,他越來越覺得數學這門學科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20
星期五下午的時候,我和媽媽去菜市場買菜。媽媽說,今天我去算賬,讓我當一次小管家。
我們來到賣西紅柿的地方,西紅柿一斤是3元錢,我們買了2斤,一共是6元錢。
我們又來到賣饅頭的地方,饅頭5角錢一個,我們買了3個,一共是1元5角錢。
我又想吃肉串,媽媽又帶我來到賣肉串的地方,我們買了10元錢的,我就高興的.跟著媽媽回家。
在路上,媽媽問我今天一共花了多少錢,如果我能算對,下個星期五還讓我當小管家。我很認真的在腦子里算,想了想,今天一共花了17元5角錢。媽媽說算對了,我很高興,下個星期五我又要當小管家了,我很期待!!!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21
今天,我和媽媽做了好吃的面包。我的妹妹也幫了忙。
我和妹妹要先準備好材料:500克面粉,6克酵母,10克鹽,一點橄欖油和320毫升水。因為媽媽說不用做那么大的面包,每個材料只需要用一半就夠了。所以我把每一個材料都除以2。列式就是:500÷2=250克,6÷2=3克,10÷2=5克和320÷2=160毫升。但是每個材料的測量工具都不能裝正好的數,所以只能分次裝。我們知道裝面粉的量具一次能裝200克,所以250克可以一次裝200克,一次裝50克。我們還知道酵母的量具一次能裝1.5克,所以可以分兩次裝。裝鹽的勺子一次能裝2克,所以可以兩次裝4克,再加半勺,也就是1克。裝水的容器一次能裝200毫升,所以可以直接量出160毫升,但要注意裝的是冷水而不是熱水。接下來就要把所有材料混起來,這里要注意,先不加冷水,要先放一點橄欖油,然后一點一點的倒冷水進去。接下來就要開始揉了,反復揉10分鐘就夠了。再蓋上蓋子發酵,等面團長到以前的`兩倍大就夠了。這時撒些面粉上去,把面團弄成想要的形狀,再次發酵。這次需要1—2個小時。最后,輕輕用刀在表面切幾下,然后放進烤箱里烤25分鐘,就好了。這種面包里面軟,外面脆,涂上黃油或果醬更好吃。
原來學了數學還可以幫媽媽做面包,真有趣!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22
昨天晚上,天比較熱,我拿出了一只西瓜準備切時,被爸爸攔住了。他給我出了一道題,題目是:把這個西瓜切成九份,并且要切出十塊皮,看你這么切?
這時,我想,這個嗎,很簡單。于是,我去拿來一把水果刀,在把西瓜放在桌子上,切了起來。我切了一個“米”字形的,一數,有九塊倒夠數,可是,只有九塊呀!我不服氣,又拿來一個西瓜,準備切時,被爸爸攔住了,他指著我說:“哎呀,你這樣要浪費幾個西瓜呀?還是我來切吧!”爸爸拿起水果刀,叫我看好。我在一旁仔細地看者,這時,我腦子里閃過一個問號,該這么切呢?等爸爸切完后,我數了數,也只有九塊皮,但他切的'是“井”字形呀。我望瞭望爸爸說:“爸爸,你切的還不是九塊嗎?”爸爸見我疑惑不解的樣子,就說出了第十塊皮的“藏身之地。”原來第十塊皮藏在“井”字中間那個“口”的下面。到這時,我才恍來大悟。
這時,爸爸看著我因勢利導:“生活中處處有數,只要你細心觀察,就一定有所收獲,就像這次切西瓜一樣。”我聽了點了點頭。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23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數學。比如我們學過的分數、千克,可就幫了我大忙。
有一次, 奶奶去商店買回來五千克水餃,打算送一千克給媽媽吃,奶奶把餃子包裝好之后,正要出門。我用眼睛一看,心里想:一千克應該不止這么點兒,奶奶現在手里拿著的應該是十分之一,可奶奶要送的卻是五分之一。我趕忙攔著奶奶,把她手里餃子拿來重新稱了一下,果然只有半斤。然后再稱了半斤,合著一斤,送給媽媽。奶奶夸我真聰明。幸虧有了這些數學知識,才沒有送錯。
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數學學好了,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24
我們在數學課上學習了小數,但是,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小數不只是停留在數學課堂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小數也是無處不在的,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小數。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上超市買零食,媽媽買了一些鍋巴,在稱重的那位工作人員稱的時候,我猛然看到顯示器上出現了熟悉的數字:單價9.60,數量0.32,小計6.27。哈哈,不正是我們剛學的小數嗎?
這時,我心里又有了疑問:“這里的單價數量小計分別是什么意思呢?而且平時我們不是說多少元多少角嗎?那為什么不設計能清楚地顯示出幾元幾角的提示,而用小數來代替呢?”
苦思冪想,不得其解,沒法,只好去向媽媽請教,媽媽聽了我的疑惑,回答說:“這里的單價指的是單位數量的價格,這里的數量指的是商品的重量、個數、長度、面積、容積、體積等的量,而這里的小計則是指這件商品的總價格。這樣用小數表達的顯示方法可以簡化計算,使貨幣的計算更一目了然。”知道了這些信息后,購物清單上所有商品的單價、數量、金額我全部都懂了。
這次超市旅行收獲了美食,同時也收獲了知識,真是一箭雙雕。沒想到小數的作用還真是了不起,減輕運算的負擔,讓人的思路更清晰,說起來還真是佩服把小數運用到貨幣運算中的人。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時刻都在接觸著小數,同學們不會忘記超市里的小數吧,在任何一個超市里,在每一種物品、食品及其他東西的身邊,都布滿了一個個標簽,在那上面就是用我們所知道的小數表示著的東西的價值。
我們的生活,因小數的存在而美麗,讓我們一起在我們的生活中尋找發現小數吧,讓小數成為我們生活中的朋友吧!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25
喜歡研究數學問題,因為我覺得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天我就在在數學的課本中看見了一道題“生活中的數學題”,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題目是這樣的:“我們國家大約13億的人口,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1角錢,如果這樣的話,我國全國就節約了約1300萬元了。如果小學生從一年級到大學大約要節約1萬幾千元錢了,那么這筆錢可以供給1805位失學沒錢上學的小朋友,把這筆錢給那些人,那豈不是很好嗎!”
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想起來了,人多力量大?不好的啊,因為我想了想:如果這大約13億的人口,都浪費了1滴水,那么一共約浪費13億滴水了,那么大家想一想13億滴水大約有多重呢?
我做了一個小實驗:在水龍頭下面滴1000滴水,用稱稱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動筆算了一下。
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
260000000克=260噸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個月用了一噸水計算的話,那么260噸水就足足可以用上2年了。我去問我爸爸:“1噸水能夠發多少度的電?”爸爸說:“1噸水能發100度的電。”那也就是說260噸的`水可以發26000度的電了。
哇!我一下子驚呆了,260噸水竟然可以發揮這么多的作用啊!所以我們現在要節約所有的水,不要浪費掉一滴滴的水了,我們要養成節約這個好習慣,不能再浪費了。數學是不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呢?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相關文章: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08-22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范文10-16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精選35篇)08-18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15篇)07-04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精選24篇)04-15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精選25篇)02-06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25篇08-24
數學生活中的數學日記(精選18篇)07-25
生活中的數學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