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瑞文網!

新農村建設指導員民情日記

著名日記 時間:2017-08-22 我要投稿
【www.drpawanjain.com - 著名日記】

  范文一:

  8月6日,我跟隨縣委彭副書記、縣委組織部李部長帶隊的觀摩學習團,前往楚雄州武定縣插甸鄉學習“插甸經驗”。武定縣委陳真永副書記向我們介紹了“插甸”經驗,他樸實的語言背后是心系群眾的濃濃真情。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與群眾同歡、同慶、同娛樂,“走村入戶聚人心,務實為民樹形象”,這才是一個共產黨員的真我本色。

  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插甸”經驗運用在西山村的建設上;如何把“插甸”經驗學習好、理解透、傳播遠,做到真學、真信、真用。總結過去是為了繼往開來,策馬揚鞭是為了趕超先進,找到了先進典型,就要比對自身工作實效,認真的分析原因找到自身不足和彼此的差距。

  學習“插甸”經驗以后,不禁要問:我做了什么?夠嗎?

  今年3月1日,我作為縣上派出的第七批指導員進駐西山村委會。駐村以來,面對今年嵩明的干旱情況,我主動投身到護林防火的工作中,積極協調防火經費,主動承擔護林防火重任;駐村以來,我結合西山村實際情況幫助村委會完成了《西山村委會基層黨員廉政風險防控》等規章制度的制定,進一步完善村民會議、村“兩委”廉政風險制度建設;駐村以來,從3月份開始至今,我開展進村入戶調查,走訪調查了50戶村民,掛鉤聯系3戶特困家庭,撰寫民情日記26篇、向縣委“四群辦”報送信息13條;駐村以來,恰逢西山村委會進行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我作為新農村指導員,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協助“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順利完成。

  這些工作是對一個新農村指導員的基本要求,距離做一個親民、為民的公仆,做一個靠得住、有本事、過得硬的村常務書記還不夠。

  學習“插甸”經驗以后,不禁要問:我還需要做什么?行嗎?

  作為駐村常務書記我必須做到:放下指導員的“架子“,做好村常務書記的“樣子”。駐村以后我經常在指導員和常務書記兩個角色之間徘徊,我有顧忌,有疑惑。經常放不下面子跟基層群眾打成一片,始終在幫忙和協助村委會工作的角色中做事,不能真真正正把村上的事,把群眾的事情當作我的事來辦,沒把自己完完全全變成“村里人”,我是西山村的常務書記,我就是“村里人”。學習“插甸”經驗以后,就是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更加密切的聯系群眾,盡心盡力的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放下指導員的“架子”,做好常務書記的“樣子”。

  作為駐村常務書記我必須做到:成為人民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村組干部處在黨密切聯系群眾的第一現場,黨群關系、干群關系事關一個地方的和諧、穩定,村組干部只有始終懷著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才能把農村工作干好,只有始終做好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才能把美麗鄉村建設好。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個黨員,如果與群眾的距離遠了,就與黨拉開了距離;心中沒有群眾,就不配再做共產黨員。”學習“插甸”經驗,就是要求我們心中裝著群眾,做好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

  作為駐村常務書記我必須做到:成為開展群眾工作的行家里手。作為村常務書記不僅要想干事、肯干事、敢干事,還要會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必須對黨的群眾工作事業抱著一顆赤誠之心,必須始終保持著一種昂揚進取的奮斗精神,必須更加主動自覺的推動黨的群眾工作的開展,做好群眾工作,服務好基層老百姓。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為了群眾,拜群眾為師,問計于群眾,多干群眾急需的事,多干群眾得實惠的事。在實際工作中把自己鍛煉成開展群眾工作的行家里手。

  總之,作為一名指導員、村常務書記,不能把“四群”教育當作一項差事,不能把“四群”教育當作一次性工作,干滿一年,交差了事,更不能把黨和群眾的信任和重托當作耳旁風。要以“插甸經驗”為鏡,要以群眾利益為秤,自覺做好“四群”教育工作,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心系群眾,緊密聯系好群眾、服務好群眾。

  示例二:

  (一)在路上

  早上的天空烏黑烏黑的,幾絲亮光似乎在拼命向下擠兌,又像自詡主宰一切的人類肆意揮灑的能變魔法般由軟到硬的水泥粉塵。地上的泥土早已干得煩躁不安,意識的碎末狂亂飛揚,盼著下雨的心情眼看又被攪亂。騎著像是被老牛拖過無數年輪的破車疾馳在公路上,但凡有一輛叫“車”的怪物駛過,人類生存的空間似乎一下子狹窄得快讓人窒息,抑或吾身即塵埃,靈魂自飛飏,終究無以抵達如此超凡之境。

  (二)落雁村委會

  從來都把生命看作第一位的我花了四十五分鐘時間才到達落雁村委會,據好幾個自恃車技了得的人說,其實從新區(黃葛槽)到落雁最多只要30分鐘的。心里多少還是有些汗顏,畢竟誰也不愿意比誰更落后,唯有坦然,無奈之坦然,篤信“落后”之坦然。李興禹支書已早就坐在村委會的辦公室里了。辦公室是租用當地百姓的一間破舊門面,總面積大約有二十多個平方,其間還要留出一個一米左右的過道出來供房東及其他各類閑雜人等進出,過道的左面堆放了房東的幾近人高的擺地攤的雜貨與一輛顯得有些高大雄壯的兩輪摩托,幾張破舊得有些滄桑的辦公桌就擺在過道的右邊,藉以了卻主人“辦公”之心愿而力有不從。

  幾句寒暄之后,李支書便如數家珍般介紹起了村委會 的當前情況:首先是辦公環境差,然后是人員不夠……

  雖以一己之力二無以為全,卻欲盡職盡力,以求然然了。

  (三)訪問中間房村民小組

  去中間房社,李支書安排村委會治安員劉剛給我們帶路。騎摩托大約十多分鐘的時間就到了。社長徐興聰正扛著農具往地里趕,見到我們到訪,忙放下農具迎接 ,并詳細介紹了稻田養魚以及30戶國家補助的新農村建設安居房。

  全社大概有60畝魚塘,每畝約投放6至7千條魚苗,有裸鯉、草魚、鰱魚、黃辣丁等。社里成立稻田養魚協會,所有魚塘皆由“協會”承包,承包租金為1350元/年/畝。一斤稻田魚只賣15——20元,價廉;純天然生態模式養魚,物美!

  據徐社長介紹,中間房社一共有30戶132人,現已全部納入了新農村建設安居工程計劃,戶均占地150平方米,共計兩層,現正在建設之中。

  (四)文魁徐繼川

  正欲往回趕的時候,劉剛突然提到中間房社的舉人徐繼川,抱著好奇之心又返回幾步,一睹其青砂石桅桿之傲偉,其粗合抱難攏,其高兩丈有余,烏黑粗糲的外殼已有些許剝落,適以含蓄內斂的東方傳統美德昭示所歷經滄海桑田、斗轉星移之不朽。兩桿并列,從右到左分別刻上:偕日月以同昭好教兒孫為榜樣;點河山而并列故增祖考永身銘。落款:大清光緒乙亥年九月吉日立。

  桅桿,是我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產物,在客家地區,一旦有人考取了功名,就可以在自家宅院或家族祠堂大門左右對稱地建造兩根桅桿,每根桅桿之上可以套斗,而且套斗的數量是有講究的,如果僅僅是考中了舉人,只能套一個斗,稱作“單斗桅桿”,如果考中進士,就可以多套一個斗,稱為“雙斗桅桿”。石桅桿有以示榮耀和激勵后人讀書進仕的作用。作為古代科舉文化的實物遺存,這對保存基本完好的清代石桅桿,有助于進一步研究科舉文化、家族文化等,具有較高的歷史、文物價值。在此呼吁相關部門盡快做好相應保護,免生遺憾,若該文物在人類文化史的某個坐標點上被毀,相應的責任者必將在同一時刻釘上歷史的恥辱柱而成為千古罪人!

  示例三:

  今天是我被派到大撮魁村做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的第七天。大清早,我和駐村工作組一道來到水稗田小學,該小學距離鎮政府駐地有七公里,地處在兩面夾山的深溝里面,通往里面的公路是剛剛經過政府投資三十萬元維修和新修的。雖然路面仍然是泥濘和坑洼,但是相對去年而言已經有了一個質的變化,因為我去年就是該村的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當時我到水稗田小學時還根本就沒有通車,連群眾運輸生產生活物資所用的馬車行駛起來都很不安全,現在可以看到裝載八噸左右的小型農用車輛已經可以暢通無阻的行駛了。

  記得去年來到了水稗田小學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間灰蒙蒙的教室和一塊泥濘的黃土操場,走近一看,教室面積雖然還可以,但是都比較黑暗,門窗破破爛爛,沒有一塊玻璃,都是用薄膜紙蒙了一層,再看桌椅,多數都是殘肢斷腿,經過了解,水稗田小學有學生149人,靠現有的3間教室根本容納不下,因此只能采取一二年級合上復式教育來緩解教師和教室緊缺的現狀,而且該校只有3個教師,正式教師只有1人,其他的都是代課教師,待遇比較低,因此他們的工作熱情不高,隨時都可能辭職,這已給管理和教學水平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同時,這些代課教師學歷水平普遍較低,教學質量難以保證,當然就談不上素質教育的開展,學生學習成績比較差,沒有圖書室,電教室,教學儀器與設備短缺,整個給人的感覺有點像僅僅是個可以掃盲的學校。

  大約四十分鐘后,我們一行來到了水稗田小學。當我再一次看到該校時,雖然沒有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但已讓人有了一種學校應該有的那種感覺。教學樓二樓已經修建結束,正在進行裝修;耳邊聽到的是學生們朗朗的讀書聲;眼里看到的是孩子們虔誠的求知欲。據校長介紹,去年年底鎮政府就多方籌集資金,為該校新建了二樓,大大緩解了教室不足的狀況,同時又調來了兩名正式教師,聘請了一名代課教師,而且代課教師的待遇已經提高到了六百元每個月。校長高興地說:現在我們這個學校,雖然在教學質量和水平上還比不上中心校點,但是我們已經有了信心把教學搞上去,把孩子們越教越好。

  • 聯村聯戶民情的日記范文
  • 走訪困難戶民情優秀日記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中文自拍另类 |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四色综合免费 | 中文字幕级片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欧美爱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