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帶著余溫的2006年已開始被我們慢慢地放進了記憶,這一年,有辛勤的汗水,也有喜悅的淚水;這一年,有工作的繁忙,也有斗志的昂揚;這一年,在大家悉心指導和幫助下,我不斷進取、盡職盡責保證公司工作的順利開展,現在就全年工作總結如下:
第一、2006年我的工作主要概括為以下幾點:
1、報關工作有條不紊
雖然報關是一件看似簡單的工作,只需要依照業務員提供的發票、箱單、合同等單據填制報關單即可,其實不然,還要對業務人員提供的單據進行核對,包括凈重、毛重、單價、總價、包裝等都要一一核對,絕對保證準確無誤。這是一項機械重復而又繁瑣的工作,如果業務量一大,就很容易疏忽、大意犯一些小的錯誤,導致一些難以預料到的損失和麻煩。所以更應加強責任心,高質高效完成工作。
2、出口收匯核銷工作愈加穩健
今年瑞普共領出口收匯核銷單300票、瑞普生和瑞凱86票,瑞普順利核銷286票,核銷金額共計1504萬美元;進口核銷13票,核銷金額共計247萬美元,沒有逾期未核銷的現象。
3、電子申報、監管系統促使檢驗檢疫工作更加便利
聯系檢驗檢疫及制作商檢單證也是我工作的重點,今年10月份商檢局要求企業上了一套九城電子監管軟件,剛啟用新系統的時候,總是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感覺不是很暢通,我就經常請教商檢局和軟件公司人員,與他們及時有效的溝通。從而解決了遇到的一系列的問題,使系統文件有效的運行極大的提高了我們報檢效率。
4、 貿易守法管理新模式,搭上“誠信企業”順風船。
“誠信企業”管理新模式,是青島海關支持青島支柱產業和名牌企業發展并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的新舉措。在誠信企業管理模式中,誠信企業不僅可充分享受這一合作模式帶來的9條優惠便利服務,更可大大降低其物流成本,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海關在對我們公司的兩天實地考察中,他們查閱了我們近兩年來的會計賬簿、會計憑證、報關單證等有關資料,正火謂“真金不怕火煉”,在公司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們公司經受住了考驗,順利通過了誠信企業評比。為我們公司以后的進出口工作奠定了有力基礎。這充分說明,企業通過誠信可以獲利,誠信經營換來的回報有利于企業提高綜合競爭力,做大做強。
第二、心得和體會
1、成功轉行,工作順利開展。
我自06年初,開始由部門會計轉行接手報關報檢業務,在官曉華的指導和幫助下,我對報關報檢業務從慢慢了解到掌握并熟練操作。自己現在能獨立順利完成相關工作。在每周兩次去商檢局、海關、銀行等辦理業務的過程中,使自己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從而使我對這個領域的認識也由淺及深,與政府相關人員的交往也慢慢由陌生到熟悉,由最初的緊張到今天的從容,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個不小的進步。
2、壓力產生動力,努力實現目標。
有人曾經這樣議論過,這個工作怎能讓一個中專生來做,其實我明白,如果以我現在的底子和能力,做現在的工作,的確有些牽強,我也很有壓力,就連海關也給我發出了信號:自2008年起,中專生不允許參加報關員資格考試。這樣就意味著我只有明年一次機會,在眾多機關重視技能、要求持證上崗的壓力下,我只能把壓力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就像參加報檢員考試那樣,商檢局要求7月份起持證上崗,如果沒有證我將無法從事這項工作,將面臨從哪來回哪去的危險,我壓力好大,我只有參加4月份的考試,沒有一點經驗和基礎,只能在兩個月的工作中學習,當時起早貪黑,真的有些痛苦不堪,最終我順利通過了考試,拿到報檢的資格證。這一切的實現都歸功于壓力帶來的動力,我愿意為目標付出不懈的努力。
3、知識面拓寬,自身素質得到了提升。
自接手報關報檢工作之后,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與外界交流的機會增多了,對幾年來都是三點一線活動的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在日常工作中從與貨代、商檢、海關等工作人員的交流,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尤其是經委、外經貿等各部門組織的會議和培訓更是讓我受益非淺,得到最大鍛煉的一次是參加上海FIE展會,對于連省都沒出過的我,第一次見到了外國人,第一次用英語與他們進行簡單的交流,這給了我很大的鼓舞,上海一行讓我學到的知識和得到的提升無法用言語表達,我已把它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并不斷促進我提升。
第三、缺點和不足
今年的工作中,也暴露了我的諸多缺點和不足,為了使我的工作能有更好的進步和提升,特剖析如下,不到之處,還需大家指正:
1、業務面不夠廣,業務知識掌握存在局限性,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毫不掩鉓的說,在今年的工作中,好像一直都在麻煩別人,向同事請教,向其它企業咨詢,許多工作我都是邊干邊摸索,以致工作起來也不能游刃有余。清楚的記得隨秦總去參加海關組織的“屬地報關,多點驗放”會議。會上關長和**總討論到有關匯款和海運方面的問題,**總問我提前結匯和到青島的噸運費等等,因為平時對這方面了解不多,我回答有些支吾,作為占本縣進出口量80%的龍頭企業,**總在會上講話是非常有力度的,而我卻不能表現的很老練。雖然我也清楚這個方面的不足,**總給我指出這個問題后,讓我更是有了新的認識,深刻認識到了自己業務面的狹窄,平時只局限于去學習與工作有直接關系的知識,忽視了相關知識的學習。
2、工作定位不高,工作思路有待轉變。
我交接后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走訪,就是在那個時候,才與海關、商檢、外匯管理、外經貿局等部門有了第一次的接觸,在我的腦海中有了最初的概念。經過一年工作的磨合與接觸,我認為和他們相處很難,只要能讓他們及時處理我們的單子,辦理我們的業務,保證我們正常的工作就是最好的了,要想和他們相處好實在是難上加難,想贏得他們的高度評價,那好像是白日夢。對他們我一直有這樣的心理,但有件事情對我觸動很深,記得那是一次與商檢局人員聊天時,他說:我們科長對你公司的***印象很深,對她的工作評價相當高。更讓我吃驚的是,***不做這個工作已經差不多5年了。事情過去這么久,還能讓人記憶猶新,我相信這一定是工作能力與外交能力的完美結合。成事在人,謀事也在人。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卻使我的心境得到了升華,也成為我工作一貫的動力,鞭策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