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老媽的善意謊言夢想的散文
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去了北京呢
2011年夏天,有兩件事讓我特別難忘:一是淹到半城的洪水,二是老媽突然的一場說走就走。
那天上午單位開年中總結會,我作為行政秘書正在做會議記錄,電話突然響了,顯示是北京的區號。北京沒熟人,我想應該只是個普通的騷擾電話,摁掉了。
開完會,北京的那個電話掐著我下班的點兒又打來了,不接還好,一接發現那邊竟然是老媽的聲音,我就驚了:
媽你怎么到北京去了?
是的。我準備在北京待幾年,實現年輕時的夢想。
我驚呆了。媽,你已經60歲了,現在你的夢想就是頤養天年,含飴弄孫!
我體檢過了,身體各方面都好得很,要是不趁著現在追追夢,還等到七老八十嗎?
老媽是老家鎮上醫院的護士長,小有名氣。2007年退休后被醫院返聘,如果不是爸爸突然生病,她可能現在還在鎮醫院上班。爸爸被肺癌折騰兩年多去世后,媽媽就一直留在我家幫我和李錚照顧女兒。
回想起來,媽媽去北京是有征兆的。女兒進了幼兒園后老媽就開始念叨,她喜歡在醫院幫助別人,她年輕時就特別想去北京,看京劇,練書法,住老四合院。
那時候我并沒有把媽媽的話放在心上。北京是那么好混的地方嗎?剛畢業的時候我也想去北京啊,學設計的誰不想去北上廣這些大城市看看,可混了兩個月我就知道那地兒居不易,能人特多,房價極高。不是每一個熱愛設計的人都可以成為陳幼堅。于是我乖乖回了老家,很幸運在國企找到了一個待遇不錯的位置,任務輕松,福利也好。
同學聚會的時候,那些漂在大城市的非常羨慕我現在的生活狀態。其實我和老公過得并不比別人更好,一個是事業單位的行政秘書,一個是房企的項目負責人,收入剛好能過上不那么窮困的.日子,夠在婺城區買一套小復式而已。我也并不太滿意現在的生活,但是,就像微博上說的那個段子一樣,中國的高房價毀滅了年輕人的愛情,也毀滅了年輕人的想象力。年輕人大學一畢業就成為中年人,為了柴米油鹽精打細算。我們這代人的生活,從一開始就是物質的、世故的。不物質,不世故,我們還能怎么樣。
所以,老媽一個60歲的人跑去北京,要是為了長期旅游我還能接受,為了夢想?簡直瘋了!
真的只是為了當個醫生么
我向單位請了年假,準備去接老媽回來。到北京找到老媽時,她正在一個社區服務中心照顧老人。穿著白大褂,顯得特別精神。媽,你怎么能招呼也不打就跑這兒來了?我帶著質問的口氣問。
當醫生啊,這可是我的夢想。老媽倒是絲毫不介意我的態度,她像個孩子一樣回答了我,“不用擔心啦,我在這里工作挺好。再說,現在寶寶也長大了,你們自己就能照顧得過來,我留在那兒也沒什么事做了。”
這時候我才覺得老媽還真是有點不可理喻——當醫生這種事明明也可以在家里進行的,為什么你非得要來這么遠的地方?在家里又不是不能實現這個夢想。還有,像北京這種超級大都市,跟我們老家比,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你都這么大年紀了,受得了嗎?
咱們老家?那地方太小啦,北京多好,所有的東西都是全中國最棒的!老媽完全無視我的態度,繼續打著哈哈說,而且,我現在的身體很健康。
說不過老媽,我只能等她下班再慢慢勸。一起吃過晚飯后,我想去看看老媽住的地方。老媽似乎有點不太情愿,但也沒拒絕。原來,老媽所謂的住處,其實就是一個狹窄擁擠的出租屋,剛好只夠擺一張小床。可就是這樣,老媽也很滿足了。每隔一段時間,她都會用四處淘來的物什,把房子裝扮一番。
大設計師,既然來了,順便幫老媽把屋子重新設計一下啦。老媽有點開玩笑似的朝我擠了擠眼。
“設計師”這個字眼,讓我很不好意思。那是很遙遠的夢想了,雖然想想還是令人激動,但在四五線小城市,根本不會有人欣賞你的設計。大部分人就喜歡按照當地首富、第二富豪們的豪華家庭裝修,給自己來一個山寨版或者低端應用版。我陪著老媽一起在北京這旮旯里生活了一個星期。
那一個星期,卻讓我覺得好像是自己這輩子以來第一次這么親密地接觸到一個真實可感的老媽。這個老媽,她的生活雖然物質匱乏,條件也不好,但精神卻積極向上,總能化悲苦為快樂,過得一點也不像傳說中大城市生活的那種壓抑和蒼白。
除了平時上班,老媽一有空就去北海公園爬山、打太極;周末泡國家圖書館,看書交朋友,還經常和別人為了某篇文章爭得面紅耳赤;老媽還定期地到附近的老年活動室練書法,看別人演京劇;有時候,她甚至會穿梭在年輕人聚集的798藝術區,那些美妙的創意老媽顯然看得不是太懂,但是卻把我迷得差點找不著出去的路。
到最后,我沒能把老媽帶回家。但從那以后,我總覺得老媽去北京并不只是為了當個醫生而已。她過得那么怡然自樂,真的就像是一個實現了夢想的年輕人。
原來你一直默默地做著榜樣
從北京回來后,女兒總追著我問外婆哪兒去了。奇怪的是這時候,我反而會不由自主地提高音量略帶自豪地告訴她,你外婆在北京當大醫生哦。
女兒當然以有這樣的一個外婆為驕傲了,逢人就說她的外婆在北京。
去年中秋節我擔心老媽在北京過得不好。她還住在那個狹窄的小屋子里嗎?老公看我很惦記媽媽,就提議全家都去北京過中秋。當然,主要目的是去看看老媽。
這次見到老媽,她的精神狀態比上一次還要更好。她已經從那間小小的出租屋里搬出來了,住在一個舊院子里。當然不是四合院,現在北京能住四合院的都是富豪。不過舊院子也不錯,房間很多,院子里還有好幾戶老人家。在老媽的屋子里,該有的家具全都有,靠窗的位置還擺著一張大書柜,上面堆滿了她喜歡看的各種文學書籍和雜志。
我隨手翻開一本書,發現在頁眉和頁腳的空白處都密密麻麻寫了很多字。乍一看還以為是讀書筆記之類的,等到湊近了才看清楚,原來這些都是老媽的隨手日記:
7月24日,一直沒跟女兒說,家里裝修得很漂亮,可是她的設計在那兒沒人欣賞。
8月12日,現在女兒天天要陪領導應酬,很晚回來,還憔悴不堪。哎,我還記得她以前有那么多信誓旦旦的夢想,難道都忘了?
8月14日,女婿李錚今天偷偷地告訴我,他想去北京開公司……可女兒每次都打擊他,說現在你能當個經理收入穩定,要是出去的話失敗了就什么都沒了。原來你們不是沒有夢想,卻都是缺少改變的勇氣。
8月16日,外孫女長大了要去上學,我也閑下來了。突然想起女兒上學時那股年輕氣盛的勁兒了。
8月17日,來北京的第二天,找到一家社區服務中心的工作,要是能住在四合院就好了。9月10日,今天去看798的展覽,他們做的設計真好看,可惜女兒沒在,要不然她肯定會喜歡這里的。
9月28日,都說北京的高房價扼殺了80后的夢,我覺得房價確實高,但是成功的機會也很多啊。現在的年輕人,可以更勇敢一點的。
11月23日,北京的冬天是嚴酷干冷,還好有暖氣啦。今天又看了設計展,好多作品都跟女兒以前做的相似,如果女兒能來參加就好了,她以前不就是夢想著要拿個什么獎?
12月1日,金華太小,容不下太多太大的夢想,希望女兒能懂得這個道理。
人生很短,老媽的日記很長,可是在這一段又一段的記錄當中,我分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媽媽面前,我的人生是多么的世故妥協,隨遇而安。老媽熱愛護士的職業,不管中間隔了多久,她還是要回到這個位置;老媽年輕時就喜歡北京,直到60歲她還念念不忘,說去就去了。老媽哪里是在完成自己的夢想,她是在做一個榜樣給我看。
世界上最不能將就的事情
回想起自己這些年的經歷,并不是沒有過氣吞山河的夢想,讀書的時候也曾立志要做一個偉大的設計師,可一旦在大城市遭到挫敗和壓力,面對現實的柴米油鹽,我就直接宣布棄城投降了。
然后把夢想丟到一邊,去將就自己,將就生活,做著完全談不上喜歡的工作,學會奉承周旋,一天到晚見到人就笑臉相迎,不斷往上爬,等到終于把自己熬出頭了,夢想也差不多被磨平,變成了一件最不愿提起的往事。
所以,老媽說得對,世界上最不能將就的事情就是去實現夢想。
一個星期后,我和李錚終于鼓起勇氣,辭職賣房,拿著這筆錢來到了北京。
我們的設計公司很小,我做設計師,李錚當總經理,但是……這一連串的事情我們幾乎是一氣呵成的。
北京的溫帶季風氣候時不時就會給我們送來一陣沙塵,這時候空氣迷蒙,平日里囂張跋扈的高樓大廈全都被湮沒,沒有誰是例外的。
面對生活,即便我們中有的人卑微平凡,有的人偉大剽悍,可是,我們做夢的權利是一樣的。就算生活再艱難,也總有風開云散的一天。
雖然我和李錚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但也沒想到創業初的日子會這么艱難。資金拮據就是最現實的問題,要不是老媽把她的退休金和工資都湊給我們,我們連房租都交不起了。為了節省開支,我們既要當管理人員又要親自出去跑單、做宣傳,經常搞得暈頭轉向,但每次一回到家里,看到老媽準備的一桌子熱氣騰騰的菜,和女兒笑呵呵地坐在旁邊,多大的辛苦疲憊就都煙消云散了。
這樣忙忙碌碌奮戰一年后,我算了一筆賬,收支相抵還略有結余。可這已經讓我們滿意了,因為在這段艱難的過程中,所有的奔波都不再是一種對夢想的將就,而是堅守是承諾。
當我們進入第二年,準備第三年的時候,老媽說,只要你們還堅持,媽媽就會一直陪著你們。而我想的是,既然當初沒有把老媽帶回家,那就留在北京陪她。然后我們一起去完成一次華麗麗的逆襲,在北京的風沙里,也做好這個夢想,給我們的孩子看看。
【老媽的善意謊言夢想的散文】相關文章:
善意的謊言散文11-07
善意的謊言散文08-13
善意的謊言抒情散文04-07
善意的“謊言”06-16
謊言與善意03-24
善意的謊言02-13
善意的謊言07-30
善意的謊言作文400字 善意的謊言01-29
以善意的謊言為話題的作文:善意的謊言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