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來自圓珠筆的夢想散文
在非洲,你可能會遇到一些孩子向你討要些什么,在他們身上或許會衍生出一些故事——
那是1999年一個炎熱、晴空萬里的日子,我佇立在埃塞俄比亞的一座大橋上遙看遠方。一名佩戴著護身符的當地男孩走近我,向我介紹他自己。
“我叫馬里希特·達利斯,”他說,“我給你展示一下埃塞俄比亞的色彩。”隨即,他熟練地將一只編織的手鐲綁在我的手腕上。“不要錢——只是做個朋友。OK?”
“OK,馬里希特!”我答道,“謝謝你。”
這座橋位于巴哈爾達爾附近,跨越壯觀的藍尼羅河的上游,而藍尼羅河則從塔納湖奔騰而下。馬里希特當時是在放學回家的途中,見到我后便想與我練習一下英語對話。
我察看了一下他的護身符——上面分布著綠色、黃色和紅色的精細條紋——拉斯塔法里教徒的色彩;又端詳了他那輪廓精致、蜜蜂色的臉龐、濃密卷曲的黑發以及他那展現出的開朗笑容。他的身上透射著悠古而紛繁的文化。當歐洲人還在用泥土和草葉搭建屋子之時,他的祖先已經建造了巖石構造的宮殿和花崗巖雕琢成的大象雕像。
“這些色彩代表什么?”我問。
“綠色代表土地,黃色代表教堂,紅色……紅色……我記不起來了——或許你能發現它的含義。”男孩露齒而笑。
過了一會兒,他忽然向我討要一支圓珠筆。
“只要一支筆?”我好奇地問道。一般非洲的孩子會向游客討要一些錢或其他東西。
“是的,只要一支筆。我如果沒有筆,就不被允許進入校門。我的筆今天用完了。我家里太窮,買不起筆,可我喜歡上學。我想有一天,我要去當一名醫生或者會計師,所以我得學習。你有筆給我嗎?”
我在旅行時一般都會隨身攜帶一盒廉價的圓珠筆,因此我從盒子里拿了幾支給他。馬里希特接過圓珠筆后歡欣鼓舞;而我則覺得這種微不足道的給予十分值得。
“能給我你的地址嗎?我以后給你寫信。”馬里希特說。
“OK,不過你或許可以給我的女兒羅曼妮寫信。”我解釋道,“她的年齡與你差不多,我保證你們倆之間會有很多有趣的話題要談。”
當我返回開普敦后不久,我女兒就接到了一封貼著異國風情的郵票的信,是馬里希特寫來的。
“我親愛的知心朋友——”信的開頭寫道。在這封以優美的字體寫的信里,馬里希特談到了他的家庭,巴哈爾達爾的村莊以及他希望有一天能成為一名有技能的專業人士的理想。我的女兒在看完信的內容之后,立刻寫了一封回信。
從那天開始,兩個兒童之間的通信持續了好多年,直到有一次,羅曼妮寫去的一封信沒有獲得回信而終止了。馬里希特離開了學校?他去了某個農場打工而附近沒有郵局?或許他到亞的斯亞貝巴去乞討了?
逐漸地,馬里希特在我的記憶中成了過去的一部分。
一次,我正在南非自由省旅行。突然,手機響了,因為正在開車,我不打算接聽這個電話。可是,由于它一直響個不停,我便拿起了手機。
“喂——”電話那頭是一個男子的聲音,“是道恩·平諾克嗎?”
“是的。你是誰?”
“我是馬里希特·達利斯。你在埃塞俄比亞藍尼羅橋遇到的,你還記得我嗎?”
“當然,我記得。”我說。
“我在你的網址上發現了你的電話號碼。”他又說道。通話的質量不太好,聲音時響時弱。馬里希特要了我的E-mail地址。
“我會給你發E-mail的。”在通話完全中斷之前,他說了最后一句話。我有點困惑,這名以前那么貧困,那么瘦弱的男孩,怎么會有手機和上網的工具?
幾個星期后,我收到了馬里希特的一封E-mail。
親愛的平諾克:
我很高興能再次與你通信!我之前嘗試了許多次想與你聯系,卻未能如愿。那天真是上蒼所賜,本來我沒有料到那個電話會接通。自從我們上次相遇以來你過得怎么樣?
這份E-mail向我敘述了他如何去了荷蘭,又因為某些緣由而沒有在那里學習。后來他轉道去了倫敦。過去的4年,他都在那里生活。他的E-mail的結尾最令我感到欣慰:
我目前在布魯尼爾大學學習,學習的目標是將來成為特許會計師。請保持聯系。
上帝保佑你和你的家庭。謝謝你當年送給我那些圓珠筆。
【來自圓珠筆的夢想散文】相關文章:
來自月球來自瑤池金星散文06-30
他來自平涼散文05-12
暖和來自本身散文05-30
快樂,來自夢想01-28
咀嚼來自文字的甜蜜散文05-20
他來自土家族散文04-24
快樂來自于夢想作文02-24
快樂來自于夢想作文01-28
夢想優美散文12-01
追逐夢想 散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