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花生情結散文
我從小就愛吃花生,對花生情有獨鐘。
小時候,物質生活極端匱乏,只要能填飽肚子,不管什么東西人們都吃得有滋有味,花生米就更是無上的美味了。每次放學回來,我都會餓得腳步虛浮,有種饑不擇食的感覺,就偷著把家里留著做種的花生吃得所剩無幾。其實我也知道,這是家里一年的希望,但是一旦吃起來就忍不住了,花生的香甜美味一股腦地涌進肚子,讓人忘記了所有的痛苦和煩惱。
還依稀記得,那時早晨起來跟隨大人們去田間撿拾花生時的情景。就在肚子咕咕直叫的那一刻,剝一粒花生入口,頓覺口舌生津,饑餓感逐漸退去,整個人如吃了仙丹妙藥般輕巧歡快。
花生又名“落花生”或“長生果”。從字面上來說,花生的“生”,取“生生不息”之意。在我們當地,每逢姑娘結婚,都要在嫁妝里放上幾粒花生,以示早生貴子。
年輕漂亮的`女孩若是胸前佩戴一枚花生造型的檀木工藝品,不但象征著生生不息,吉祥如意,且香氣芬芳永恒,百毒不侵,萬古不朽,又能避邪治病。
花生是長壽食品,全身都是寶,花生油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炒菜的最佳選擇。花生還有很多藥用價值,如有益心臟健康,健腦益智,延緩衰老,潤肺止咳,止血,預防高血脂,養血通乳等。因此,人們長壽的秘訣也可以從花生這里得到啟發。
花生不張揚,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蘋果、石榴、桃子等水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讓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
花生的吃法很多,可以炒了吃,也可以煮了吃,無論怎么個吃法,都感覺口口香甜,津津有味。在農村,還有把芋頭、花生、蔬菜等放在一起燒成稀飯吃,別有一番風味。魚煮花生米,那可是一味上好的下酒菜。特別是魚凍伴著花生米吃,口感特好。每年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煮臘八粥吃,花生米自然扮演著主打的角色,吃起來越嚼越覺得香。就如同人們的生活,無論是酸甜苦辣,只要細細品味,都能感受到生活的多彩多姿。
油炸花生米歷來是我的最愛。有時去飯店點菜,花生米無疑排在菜單之首。花生餅糖更是好吃。春節期間親朋好友都要相互拜年問候,于是,一把炒花生,一塊花生餅糖便成了人們嘮家常的佐料,花生米的香味彌漫在室內,流淌在彼此的唇齒之間,給人以溫馨和甜蜜。
我與花生的情結,也滲透到了文字當中。進入文學群后,我有幸結識了《人人平涼原創文學》微信公眾平臺的一位編輯,他的微信昵稱就叫“花生”。剛看到這個名字我就覺得很親切,果然人如其名,隨著交流的增多,我們逐漸成了很要好的文友。每次打開微信,我會第一時間關注花生,看看他有沒有新的文字值得分享。
有時在跟微信好友互致問候時,只要打上“晚安”兩字,一個花生的開合幽默圖片便倏地跳入眼簾,讓人有一種美夢成真的遐想。這不禁讓我回想起有關花生的謎面:“麻屋子,紅帳子,里邊坐著白胖子”,還真是妙趣橫生。
母親知道我從小愛吃花生,因此,每年都會騰出地方種上一些。如今,她雖然年歲已高,且身體不好,但她為了我,還是堅持種著花生。每次我回去看望她,母親總是把剝好的花生米叫我帶回城里去慢慢吃。我知道,這香甜的花生米里不但飽含著母親對我的愛,還有生活的智慧和溫暖。每逢花生收獲的季節,母親都會被左右鄰居請去摘花生,但她從來不收取一分錢報酬。
花生雖然沒有漂亮的外表,但卻有著樸實無華、默默奉獻、不計較名利的高貴品質。其實,在母親的身上,不正蘊含著花生的可貴之處嗎?
我喜歡花生就如同喜歡文字一樣,喜歡慢慢咀嚼,細細品味,慢慢享受那種口齒留香、回味無窮的快樂。我在品味花生,感受母愛,親情和友情的同時,也在品味著自己的人生。
在我人生的字典里,花生已然成了我最喜歡的字眼,成了我解不開的情結。“松間明月長如此,身外浮名何足論。”這是我在微信中的個人簽名。多年來,我一直以此作為自己人生的座右銘。母親默默無聞、甘于奉獻的精神無形之中感染著我,時刻勉勵我要做一個具有花生一樣品格的人,勤奮學習,努力工作,更好地回報社會。
其實,過日子也如同吃花生,只有細細品味,才能盡享芬芳人生。
【我的花生情結散文】相關文章:
我的籃球情結散文02-19
我的奧運情結散文10-30
我與跑吧的情結的散文10-19
我的草原情結散文07-18
我的女紅情結散文08-06
我的北京情結散文10-18
情結經典散文08-18
我的老碗情結散文06-25
我的散文情結美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