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云天斷想錄散文
狂風、電閃、雷鳴,夾裹著鑲邊濃云如滾滾波濤連天涌來。
小村似一條漂泊的船,霎時失卻了往昔的寧靜。
于一陣驚呼聲中,我拄杖蹣跚步出家門,獨自迎風而立,隨口吟出漢高祖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是33年前我終結了野戰醫院的治療,評殘退役歸鄉后發生的一幕活劇。
究其這怪癖的習性,已經積習了幾年,只是那思維的空間太狹窄太閉塞,終無自如宣泄的機會罷了。
1979年初春,祖國南疆那場自衛還擊戰中,我身負重傷被抬下戰場,幾經周折,轉診于新鄉371醫院,安頓在二樓甬道北端的小單間里。我在這個單間里一躺就是一年半,400多個日日夜夜如煉獄般地生活,使我無緣享受太陽的光照和月色的柔情。在聞膩了來蘇水味兒之后,痛苦中我竭力把眼皮朝上翻,散射的目光透過床頭僅開的一扇窗戶向外邊張望,瞅見灰藍色的天幕上漂浮著幾團潔白的云塊,那重疊的云塊隨風輕舒漫卷,盡管很快就在視線中消失了,可我休眠已久的心靈卻在瞬間蘇醒了,思維的神經伴隨著那云塊虛無縹緲,夢一般游歸于黃泛區的故鄉。我首先想起一位剛摘掉右派帽子的美術老師,以及恩師當初送給我的一本畫冊,畫冊中有一幅印象至深的畫面:遼闊的塞北草原上,一位蒙族裝束的母親帶著天真的孩子在牧羊,兒子用小手遙指遠天際重疊的云頭嚷嚷說:“媽媽,你看,天上的云跟地上的羊群一樣。”由這幅充滿詩意的畫面,近而追憶起自己的童年時代,與小伙伴們在賈魯河畔牧羊撒野的情景,周身近乎冷卻的血液驟然沸騰奔涌起來……
這一從生命的掙扎出發,近而又回到日常具象之中的思維發現,似旱天降下一陣甘霖,讓我那日漸枯竭的心泉緩沖著開始去尋求活水之源。
打那時候起,只要我從昏睡中一睜開眼,就會本能地把眼皮朝上翻到極限,讓郁悶的情緒轉移窗外,去洞悉八方流云,直接從大自然的變幻中感受生活的氣息,并由此生發出許多美妙的幻想。夏季,暴風雨驟臨之際,護理要關窗戶,被我一口回絕,一任灰沙襲進窗來。我目不轉睛地盯著天幕上那急驟飛升勢如烈馬奔騰的云團,心間卻生出一番奇妙的聯想:我覺得,此時的天幕本身就是一塊無邊無際的畫布,正由風神執筆,雷電構圖,云墨著色,于渾厚濃郁的構思中不斷變幻出自然形意的色調。這蘊含著無窮韻味的畫卷,恐怕連神筆馬良也要嘆為觀止。瞧,那最大最濃的一團鉛色云,表面猙獰突兀,仔細觀看,仿如一個遠古類人猿翹首于峰巔。眨眼的工夫,類人猿的影子拉長了,又活脫一位身披長發的摩登女郎飄然云端。更令人驚奇的是,于雷電轟鳴的孕育中,來自東西隅的飛云如古戰場上兩支披甲方陣短兵相接,激烈地沖撞廝殺在一起,但卻被無情的風在瞬間撕扯成碎片,一團團拋向一邊。這些云團憑借一股子韌勁兒,聚攏了被甩開,繼而又重新聚攏,在與風魔無休止的拼搏中充分顯示出群體的力量,最終用辛勤的汗水洗滌出一個滿目清新的世界。我被眼前的壯闊景觀感染著,暫且忘卻了傷痛,仿佛自身也化為一片云朵,融入那堅韌不拔的群體之中了。
聽說作家劉心武先生寫過一篇小說,應該是《第五十六顆星》吧,可惜我沒有讀過,不知小說中與我同命運的主人公是否也有這種獨特的感受。記得有一次,當我把這意外的發現和收獲告訴主治醫生時,那位早已過了激動年齡終日緘默少語的老軍人,卻一反常態地拍著巴掌沖我說:“啊,了不起,遭遇和不幸是世界上一所最好的大學!”
從某種意義上講,云兒給了我精神寄托,給了我意想不到的養怡之道,使我那束難以泯滅的心靈之火重新燃爆出理想的光點。歷經磨難之后,依靠驚人的毅力,我終于戰勝死神,贏得了屬于自己生命的5%生存空間,繼而又拄杖一步步蹣跚走出了科學劃定的禁區。
1981年夏季,我被部隊評定為一等傷殘,退役回到豫東老家療養。乍一撲還大自然的懷抱,心間積存著那種僅屬于個人所有的對這個世界獨特觀察發現的感性認識,使我一下子覺得故鄉天寬地厚,便沖動地上演了文章開頭的一幕活劇。
假如當初的沖動是一種精神貧乏癥在瞬間得到某些充實的狂歡,那么后來,隨著日月輪轉,我那裸露的性格卻被一個堅定的信念漸次隱歸內向。我時常蹲在家鄉的河堤上,癡呆呆迎朝霞東升,送彩云西墜。清晨,當朝陽沖破第一縷霞光,從時間的宮腔里血淋淋分娩出來的時候,一聲嬰兒剝離母體的啼叫掠過耳際,我的眼前變幻出一個新生命呱呱墜地的騷動。而當晚霞煉就的彩云把最后一抹夕陽隱入暮色中,盡管有一絲道不出的依戀和惜情充塞心間,可入夜的夢境,卻會讓人朦朧遇見夸父逐日的蹤影。秋日里,天高云淡,湛藍的天空有如一面倒懸的明鏡,那片片疊起的瓦棱云,恰好似地面上新翻土地的投影,白色瓦棱云像翻起的鏵面,藍天則依稀襯托出犁溝的暗影,欲靜卻動,招惹人搖響思維的耬鈴,去播種一個綠色的希冀。
一任歲月匆匆,多層次的精神遐想,使記憶底版上的原色調日漸消褪,天幕上代之出現的五彩云朵也在追隨自然老人的情感變化不斷演繹出含蓄和朦朧,什么“天上浮云如白衣,世須變幻似蒼狗。”什么“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唐詩宋詞,秦景漢畫,任人思乘風之,漫天遐想,多重的感情糾結沿著曲幽幽的思路歷程回歸腦際,然后通過心頭的濾器逐一過濾品嘗,盡力品出些生活的苦辣酸甜,由此造化出的精神領域去擴充那原本狹窄的思想空間。
天有不測風云,人亦有不懈追索,不枯竭的思維源泉。任云天瞬息萬變,而自然造就的圖像總免不了要在宇宙的屏幕上顯影。于是,我那架心靈的攝像機在時刻不停地調整著鏡頭,以期讓精神的投射在廣漠的云天和浩如煙海的生活間聚焦!
【云天斷想錄散文】相關文章:
旅游隨想錄散文05-06
斷竹散文05-31
斷章散文05-27
斷情殤散文06-29
望斷云天抒情散文(精選12篇)09-27
斷翼的天使散文12-02
秋日斷章散文06-05
斷章愛散文04-21
斷情散文欣賞05-30
天災斷思散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