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寒假社會實踐實習報告3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寒假社會實踐實習報告3篇,歡迎大家分享。
寒假社會實踐實習報告 篇1
實踐單位:洋溪鎮鎮政府
實踐時間:xx年2月3號
實踐內容:財務室一日義務工作
實踐目的:通過實踐過程,掌握工作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工作水平,使自己得到鍛煉,使自己得到提升。
假期來臨,歡喜迎來了新的一年,要讓自己成長,讓自己踏上社會,學會生活,懂得生活。親身體驗了一番,第一次體驗了社會實踐的感覺,雖然只是義務幫幫忙,但也頗有感觸。在這次實踐中我學到了書本學不到的知識,讓我體會到工作沒有那么容易,但是也沒有那么艱難,關鍵在于用心去做。
2月3號這一天,早早來到財務辦公室,接到熱心阿姨分配的任務后,我開始忙碌起來,阿姨拿來一堆資料要我整理,好奇心只有那么幾分鐘,有點煩這么多資料了,看著眼花繚亂,居然分錯了,馬虎的我做了一堆無用功,不好意思請教了阿姨,用標簽分類了,才沒有出錯,就是再努力我的速度慢啊!才弄好一半就三點了,趕上阿姨有個會,就把我留在辦公室當接線員。
原本以為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沒想到一接陌生人電話居然結巴了,好不容易搞定了一通電話,又來了,不過越來越淡定了,沒那么緊張了。一天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最開心的是得到了阿姨的認可,只不過阿姨說我臉皮還太薄了,還需要鍛煉啊!她說這只是開始,要我學會適應。
當了一天助理,還蠻有意思的,就是我還不善于溝通,太容易緊張了,和身邊的人相處并沒有發現這些問題,看來還要懂得與人交流,人際交往很重要。
一次社會實踐讓我發現自己的不足還有很多很多,需要改善的也有很多很多,實踐重于理論,多多實踐才能積累經驗,這次實踐令我深有感觸,這不僅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在今后我要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磨煉自己的同時讓自己認識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會就已體會社會更多方面。
寒假社會實踐實習報告 篇2
一、社會實踐目的
今年寒假,我利用這個假期進行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從社會實踐中檢驗自我。我是以業務助理的身份在張家港永安旅行社導游部負責一些外方接待以及溝通工作,旨在增進中外旅游交流,加深他們對中國旅游的了解和親身體驗,激發他們的旅游熱情。同時培養我的外事接待和語言交流能力。
二、社會實踐內容
經過這個寒假的實習我對旅游業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實習所在的崗位是導游助理,主要負責一些簡單的事務性工作。但是,通過在這個環境中的學習,以及和同事的談話中我了解到了許多關于旅游這個服務市場的特點,以及從事旅行社崗位工作所需具備的一些能力。
我實習所在的旅行社是一家專營旅游的機構。其從事的業務是旅游行業中較高端的一部分,與大眾旅游相比,由于一些公司的剛性旅游購買需求決定了其市場具有較高的穩定性。是中國現今旅游市場中前景很好的一個細分市場。而且由于產品的附加價值較高也決定了其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因而近年許多旅游企業紛紛打入該市場,如攜程、國旅運通等。通過門市部或者網絡銷售,有著較大的同質性,從而造成了大批旅行社的價格戰。而我們的旅游產品是根據我們每一個客戶即企業的需求進行單獨的全面個性化的設計。這樣就產生了產品的差異化,因此也就跳出了旅行社行業的價格戰,以高品質的服務來提高競爭力。
三、實踐結果
今天上完了最后一天班,在這之后感想頗多!這個社會遠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單純好混。“遍地都是機會”——這句話只是某些人說給自己聽的安慰。半只腳踏入現實,我已經能從各種細微之處感受到競爭的殘酷和激烈。關于各個領域里的潛規則,關于象牙塔內的學生們還抱著某些僥幸的觀念,我并不想妄加評論。我只是無情地給自己澆一盆冷水,更加清醒地定位自己。我利用假期參加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從社會實踐中檢驗自我。我依靠自己的雙手和大腦來賺取自己所需的生活費,當然更多的是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我自己更進一步了解和認知這個社會,同時培養我的外事接待和語言交流能力。我也在這次實踐中增長了見識,更為重要的是檢驗了一下自己能夠融入這個社會的大家庭并通過社會實踐,找出了自己在社會中存在的差距。
四、實踐總結或體會
首先很榮幸這次有機會做導游助理的工作,感謝老板給我這個機會。總體上,我認為這次的工作是我上大學以來參與的最能反映國際特色的社會實踐活動,現在從我個人感想和對整個活動的理解來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以下我從準備、接待和交流三個方面對本次社會實踐工作進行總結:
1、在社會上要善于與別人溝通。
經過一段時間的尋找工作讓我認識更多的人。如何與別人溝通好,這門技術是需要長期的練習。以前工作的機會不多,使我與別人對話時不會應變,會使談話時有冷場,這是很尷尬的。人在社會中都會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過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別人給你的意見,你要聽取、耐心、虛心地接受。
2、在社會中要有自信。
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對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多次的面試中,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沒有社會工作經驗沒有關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別人差。社會工作經驗也是積累出來的,沒有第一次又何來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3、在社會中要克服自己膽怯的心態。
開始放假的時候,知道要打暑假工時,自己就害怕了。自己覺得困難挺多的,自己的社會經驗缺乏,學歷不足等種種原因使自己覺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這樣表露出來。幾次的嘗試就是為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如工作的.領班所說的“在社會中你要學會厚臉皮,不怕別人的態度如何的惡劣,也要輕松應付,大膽與人對話,工作時間長了你自然就不怕了。”其實有誰一生下來就什么都會的,小時候天不怕地不怕,嘗試過吃了虧就害怕,當你克服心理的障礙,那一切都變得容易解決了。戰勝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氣面對是關鍵,如某位名人所說:“勇氣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獄。”
4、工作中不斷地豐富知識。
知識猶如人體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體就會衰弱,人缺少了知識,頭腦就要枯竭。
短期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在這其中,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都將會讓我終生受用。學校讓我們去社會實踐真的很有作用,會讓我們從中收益匪淺。社會實踐讓我知道了,掙錢真的很不容易,也明白工作的辛苦,以后也不會再浪費錢了。社會實踐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
寒假社會實踐實習報告 篇3
大學之初,我就決定一定要在寒假做點社會工作,好好親近一下社會,積累點社會經驗,為以后進入社會做點準備。況且這又是我大學里的第一個寒假,離家已半年的我很想回去過年時給父母及弟弟妹妹帶點兒湖北特產。如果能用自己打工掙得的錢那更是再好不過了。這樣想著,我就在校自強社的幫助下,在寒假1月22號至1月27號到武漢徐東那邊的武漢新視點市場研究公司作了話務員。因為是在市場研究公司,所以所謂話務員,并不是我以前所認為的簡單的幫助公司接電話的人員,而是通過網上隨機撥號對撥通后收聽電話的人進行問卷調查與訪問的人員。當然,隨著問卷與訪問內容的不同,對可以接受調查訪問的人群的條件限制也不同。如果對受訪人群的條件限制越大,那么訪問就越難以開始,也就是說你所撥通的電話的那頭的那個人很可能不是你要訪問的那類人,如他的年齡不屬于30歲至40歲之間或他不是女性等,這時訪問自動終止。雖然這次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社會實踐只有短短的5天,但我卻從這5天的話務員經歷中更深刻地理解了很多,更直接地得到了許多,也更深入地思考了很多。
一.我所更深刻地理解的:
(一)要遵守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職業生活中所應當遵循的具有職業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為準則。這是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上所學到的知識,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才對這一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去報道的第一天,督導就把公司職員所應該遵守的行為規范拿給我看,要我仔細閱讀并記在心間。像做訪問時不能向受訪者透露所調研的產品的相關信息,不能向受訪者問及問卷之外其他的問題,言語一定要有禮貌等,這些都是作為一名話務員所必須遵守的職業道德中的一部分。
(二)計件工資更有利于資本家加強對工人的剝削。
計件工資是資本家克扣工人工資的手段之一,資本家可以借口產品的質量不合格而克扣工人的工資。計件工資也是資本家迫使工人提高勞動強度,延長工作日的手段。產品數量越多,工人工資越高,工人不得不自動延長工作日,提高勞動強度。這是我在"政治經濟學"課本上學到的知識,雖然這些資本主義社會的理論用在社會主義的中國的公司與工人身上不太合適,但通過這幾天的經歷,我對這些理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話務員的日工資就是計件工資,即按當日所完成的合乎要求的問卷的數量來決定,因為同一問卷的單價是相同的。所以,不管你撥出去了多少個電話,花費了多少口舌,耗費了多少精力,只要完成的合乎要求的問卷數為零,你就掙不到一分錢。因此,我在第一天上班的時候盡管都下午6點半了,我還是再堅持打了一個多小時,因為在新視點公司晚上可工作到9點。好不容易把電話從300個打到了380的個,這樣才把完成的問卷從1份變為了3份。可第二天上班時,督導卻說我完成的問卷只有2份。那還有一份呢?今天繼續努力,爭取多完成幾份。督導避而不答怎么不合格,擱下這些話后轉身離去,弄得我一頭霧水。
二.我所更直接地得到的:
(一)不同年齡段的人對訪問的態度不同。
5天的工作中我共撥出了1872個電話,其中撥通的電話共有1153個,這些每天電腦上都有顯示。若接電話的是位女士,"女士您好!我是武漢新視點市場研究公司的訪問員,我們正在對女性消費者進行一項有關美容化妝品方面的訪問,想聽聽您的寶貴意見與建議,能耽誤您一會時間嗎?非常感謝!"這是我們訪問的開場白,若接電話的是男士或小孩則稍有變化。從撥通的這1153個電話中我發現:
1.年齡在30歲以下的人都比較隨意,在時間方面比較豁達。聽了我的開場白一般都會笑著慢條斯理地說句"那你問吧"!
2.年齡在30歲至50歲之間的人大多很暴躁,給人的感覺是不會浪費哪怕是一秒的時間。他們中禮貌一點的一般是聽完我的開場白后擱出一句"我沒時間",然后"嘭"的一聲掛掉電話.
3.年齡在50歲以上的人則如孔子所云"而耳順"。他們通常會以聊天的口氣回答你的問題,"孩子們都在外工作,只有我們老兩口在家。"
(二)不同年齡段的人心態不同。
1.30歲以下的中國青年,大多是80后或90后,他們的時間觀念不是很強,可以接受別人的占用。同時,他們的內心還是比較單純,一般不會想著這通電話是不是陷阱。當然,他們也可能敢闖敢拼,就算是騙人的,那我倒要看看是怎么個騙人法。
2.30歲到50歲之間人則不同,他們幾乎都有家有事業要操心,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顧,所以在時間方面很苛刻。同時,他們見多了這大千世界的種種騙局與陷阱,大多對社會上的一些事持懷疑態度,因此更不會為一個陌生人的所謂的訪問留出時間。
3.50歲以上的人呢,他們已是或將是老人,現在的他們對人對事都表現出老者的諳熟與安詳,所以會胸有成竹地與陌生人交談。同時,很多老人住在空巢家庭,老了卻享受的是寂寞,因此也希望與人交談。聽了那么多電話后,老人那表面上是在閑聊實則透著凄涼的聲音讓我印象頗深。
【【精選】寒假社會實踐實習報告3篇】相關文章:
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報告-寒假社會實踐報告01-04
大一寒假社會實踐報告-寒假社會實踐報告01-04
售貨員寒假社會實踐報告-寒假社會實踐報告01-04
中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報告-寒假社會實踐報告01-04
酒店寒假社會實踐報告(精選6篇)12-21
寒假口腔社會實踐報告02-23
寒假農村社會實踐報告12-21
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實習報告 邦德物流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