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設計方案模板匯總6篇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設計方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自己發現、感悟圓錐的特征,學會測量圓錐的高,并能正確辨認圓錐圖形。
2.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探究中體驗學習全過程。
3. 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圓柱、圓錐實物及模型,圓錐形蘿卜、學習表格;學生課前收集生活中的圓錐,做圓錐紙模型,準備尺子、硬紙等。
教學流程:
一. 談話引入
師出示鉛筆:這個物體是什么形狀的?
生:圓柱體。
師:還記得圓柱的特征嗎?
生1:圓柱有兩個底面和一個側面。
生2:它的側面展開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是圓柱的底面周長,寬是圓柱的高。
生3:圓柱有無數條高。
師將圓柱形鉛筆放入剝筆器中旋轉后拿出,指著筆尖部分提問:你能給這個形狀取個名字嗎?
生1:它有一端很尖,像個錐子,取圓錐吧!
生2:我在搜集這些形狀的物體時,家長告訴我找的是圓錐。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和研究圓錐。(板書課題:圓錐的認識)
二. 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
師:大家拿出課前收集的圓錐形物體,互相看一下,你想知道關于它的哪些知識,能提出數學問題嗎?
生1:我想知道它的體積怎么計算。
生2:我想知道它的表面積怎么求。
生3:我想知道圓錐有什么特點。
生4:我想知道圓錐有幾條高。
生5:我想來知道圓錐的側面展開是什么圖形。
生6:我想知道這樣的圖形為什么叫圓錐?
……
師:大家一下子提出了這么多問題,一節課怕是解決不了,大家說,我們先解決哪幾個?
生1:要想知道圓錐的表面積和體積怎么求,得看它們跟什么有關系,我們要先研究圓錐的特征。
生2: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都跟高有關系,我想先研究圓錐的高。
……
根據學生的回答,師一一板書。
師: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有很多,老師可以直接告訴你們答案,你們也可以自己看書解決,更具挑戰性的是,大家可以不看書,通過小組合作,自己嘗試著解決這些問題。你們想選用第幾種?
同學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第三種。
師:同學們這種勇于探索的精神,老師十分贊賞。接下來大家就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組,用桌子上準備好的材料,合作解決你們感興趣的問題。完成表格,組長負責作好記錄。
2 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小組活動,師巡視,走進小組參與討論和質疑。
3 小組匯報探究結果,全班交流。
師:哪個小組匯報一下你們的發現?
組1:(一生匯報,一生板書)我們發現了圓錐的特征,圓錐的底面是個圓,上面是一個尖尖的頂點,側面是一個曲面,展開是一個扇形。
組2:從頂點到底面圓心之間的距離叫做圓錐的高,圓錐有無數條高。 組3:我們認為圓錐只有一條高。
師:圓錐究竟有幾條高呢?是一條還是無數條?
學生議論紛紛。大多數同學認為圓錐有無數條高。
師:請大家在圓錐上找一找,哪里是圓錐的高?(請一生演示)
生1:用手摸圓錐的側面說:這里是高。
生2:我覺得那里不是高,圓錐的高不太好指出來。
生3:(舉起學具,手指頂點和底面圓心)我認為這之間的距離才是高。 師:高是——
生:頂點到
圓心之間的距離。
師:高有幾條呢?(生齊答一條,但聲音不是很大)
師:為什么圓錐的高只有一條呢?
生1:因為圓錐的高是指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之間的距離,圓錐的頂點只有一個,底面圓心也只有一個,因此圓錐只有一條高。
生紛紛表示贊同。
師:圓錐的高能看得見摸得著嗎?(生否定)怎樣才能看見呢?
生1:可以把它切開。
師演示切圓錐蘿卜模型,指一生上臺畫出高。
師:如果要測量圓錐的高,每次都把圓錐切開,是非常不方便的。該怎樣測量呢?請大家小組合作,量一量你的圓錐學具。
小組合作測量,師巡視指導并質疑。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合作,測量了圓錐的高,誰來說一下,你是怎么測量的? 生1:把圓錐靠在墻邊,用體育課測量身高的方法量。
生2:還可以在兩端豎起兩把尺,沿頂點橫著放一把直尺,讓兩端豎著的尺的刻度相等,這就是圓錐的高。
師:你能到前面演示一下嗎?
生2上臺演示
師:你能讀出刻度嗎?
生2:9.8厘米。
師:怎么和我的看法不一樣呢?我認為是10厘米。
生2觀察,恍然大悟:直尺上0刻度前還有一段距離,必須加上。
生3:還可以將圓錐移到桌邊,將尺子移到桌子外邊,使0刻度線和圓錐底面對齊。
生4:我覺得這樣放尺子很容易傾斜,圓錐的高是垂直于底面的,尺子傾斜,量的就不是高了。
師:那你能想個好辦法嗎?
生4:我覺得可以用厚書或字典來測量高:把字典豎放在圓錐的旁邊,再用一本字典或厚書放在圓錐上面組成直角,在豎放的字典上注上記號,再從字典上量得圓錐的高。
師:為什么?
生4:我們用尺量時,尺會東倒西歪的,很難保證與桌面垂直,而用字典就可以很容易與桌面垂直。
生5:作記號時,一定要記在橫放的字典下沿與另一字典交匯處。
師:這種方法可以嗎?(生贊同)請大家用這種方法測量自己的圓錐的高。 生活動
師:我們在測量時,有時用尺是不太方便的,我們利用字典或厚書等材料幫助測量,是很可取的。我們的測量只要方便好操作,能測準就行,不一定總想到尺。
三、聯系實際,應用生活。
1、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用自己的勞動收獲了圓錐這么多的知識。這種發現很有價值,現在請閉上眼睛放松一下。有一個小要求,請在老師的描述中眼前出現相應的形狀。
它有六個面,12條棱,每個面都是長方形。
它也有六個面,12條棱,每個面都是正方形。
它有無數條高,有一個側面展開后是長方形。
它只有一條高,一個頂點,一個底面,一個側面展開后是扇形。
2、師:正所謂圓錐無處不在,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美好的世界,請大家按教科書第149頁的圖樣,用硬紙制作一個圓錐,并量出它的高。
四、全課總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感受?你還有什么意見和問題?
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學校的名稱和自己是一年級幾班的學生。
2、初步學會大膽地向老師、同學介紹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及自己的愛好。
3、懂得要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培養學生見到老師、同學主動問好的習慣。
教學重點:進行禮貌教育,學會禮貌用語;能作自我介紹,學會說完整的句子。
教學難點: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怎樣做一個好學生,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欲望。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你們有兩個名字,一個是自己的姓名,另一個就是大家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小學生(出示帶拼音的課題)。跟老師讀“我是小學生了”。當了小學生,說明你們已經長大,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學生更多的本領,這是光榮的。
二、認識校名、年級、班級
開學第一天,大哥哥大姐姐把小紅花戴在你的胸前,這說明,全校的老師和同學歡迎你們來到我們這所學校。我們這所學校的校名誰知道?(請學生回答)
1、出示帶有拼音的校名小黑板
3、教師邊畫邊講年級與班級
4、說一說:
我是( )小學( )年級( )的學生。
誰能看著小黑板,看著圖連起來大聲、清楚地說一遍?(請預先準備好的學生講)
三、自我介紹
我們這個班有( )小朋友。大家今后要一起學習、一起生活、一起玩耍,那就得互相認識一下。
1、示范引路
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姓名,家住哪里?(請先預習過的學生示范,教師評議)
2、介紹愛好
小朋友有許多愛好,有的愛唱歌,有的愛跳舞,有的愛畫畫,有的愛講故事,還有的愛下棋。誰能把自己的愛好大聲地向大家介紹一下?
。1) 起來介紹
現在請小朋友把自己的姓名、家住哪里,自己喜歡什么連起來講給全班小朋友聽。講的時候人要站正,聲音要響亮,說話要清楚,用普通話講。(請預先準備好的同學先講,教師評議)。
。2)“開頭車”介紹,比比哪列火車開得好。
4、課堂小結
四、說、演、練,體會情感
早晨,如果老師或同學見到你問“你早”,你應該怎樣回答?平時見到老師或同學應該怎么說呢?放學了,怎么和老師、同學道別?
1、報名說一說
2、創設情境,進行表演
五、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知道了自己是××學校.一(×)班的小學生,在學校里,老師教我們學文化,學做人的道理,老師愛小朋友,小朋友也愛老師。我們每天見到老師都要問好,同學之間也要講文明、講禮貌,團結在一起快樂地學習。
設計方案 篇3
一、編制依據:
本施工指導作業書是依據《納黔高速公路工程項目招標文件》中有關條文和技術要求編制的,并遵照如下標準和規范:
1、交通部發布《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xx);
2、交通部發布《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土建工程)》(JTGF80/1-20xx);
3、《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GB13013-91);
4、《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20xx);
5、《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接頭》(JG163-20xx);
6、《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xx);
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xx)。
二、工程概況
本合同段中的大田坡大橋(除3#、4#橋墩)、主線上跨A匝道中橋、高橋大橋、魚洞溝大橋、石匠溝1號大橋采用人工挖孔樁施工;大田坡大橋3#、4#橋墩樁基采用沖孔樁施工。
1.1大田坡大橋
大田坡大橋樁基樁徑1!2#、6#~8#、11#墩為φ1.5m,樁基主筋為22mm,加強箍筋為φ10mm和20mm;3!4#墩為φ2.2m,樁基主筋為28mm,加強箍筋為Ф12mm和20mm;5#、9#~10#墩為φ2.0m,樁基主筋為28mm,加強箍筋為Ф12mm和20mm;0#、12#橋臺樁徑為φ1.5m,樁基主筋為22mm,加強箍筋為φ10mm和20mm。
1.2主線上跨A匝道中橋
主線上跨A匝道中橋樁基樁徑1!2#墩為φ1.3m,樁基主筋為22mm,加強箍筋為10mm和20mm;0#、3#橋臺樁徑為φ1.3m,樁基主筋為22mm,加強箍筋為10mm和20mm。
1.3高橋大橋高橋大橋樁基樁徑1!6#墩為φ1.3m,樁基主筋為22mm,加強箍筋為10mm和20mm;7#橋臺樁徑為φ1.3m,樁基主筋為22mm,加強箍筋為10mm和20mm。
1.4魚洞溝大橋
魚洞溝大橋樁基樁徑1#~6#墩為φ1.5m,樁基主筋為22mm,加強箍筋為10mm和20mm;0#、7#橋臺樁徑為φ1.3m,樁基主筋為22mm,加強箍筋為10mm和20mm。
1.5石匠溝1號大橋
石匠溝1號大橋樁基樁徑1#~2#、6!9#墩為φ1.3m,樁基主筋為22mm,加強箍筋為10mm和20mm;3!5#墩為φ1.8m,樁基主筋為22mm,加強箍筋為10mm和20mm;0#、10#橋臺樁徑為φ1.3m,樁基主筋為22mm,加強箍筋為10mm和20mm。
1.6本合同段的樁基工程數量匯總見下表:(見附表1)
三、施工方案及工藝流程
1、主要施工方案
1、主要施工方案
本合同段的各種直徑鋼筋籠共有198個,全部采用長線法在臺座胎具上統一制作。鋼筋籠分3~6節加工制作,基本節長9m,最后一節為調整節。鋼筋籠主筋連接接頭采用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接頭,主筋與箍筋連接宜點焊。鋼筋籠制作成型后分節倒運至樁孔旁,吊機吊裝入孔,在孔口進行對接,直至全部安裝完畢。孔口采用定位型鋼與樁基鋼筋籠四根加長主筋焊接精確定位。
2、鋼筋籠施工工藝流程圖:(見附圖1)
四、施工工藝
1、施工準備
1.1、技術資料準備
認真研讀施工圖紙,熟悉每根樁的鋼筋籠尺寸、主筋規格、強度等級及加強箍筋規格等參數,仔細閱讀鋼筋制作與安裝作業指導書,同時熟讀鋼筋加工各種施工規范和施工工藝,了解鋼筋籠施工要點及質量檢驗標準。
1.2、場地及臺座設置
根據鋼筋籠長度長,節數多的特點,鋼筋籠采用長線法在臺座胎具上統一制作。臺座胎具設計為:設置4組鋼筋籠臺座胎具,在每組臺座胎具上根據施工進度要求調整安裝鋼筋籠主筋的定位模具。定位模具是根據鋼筋籠的主筋規格、數量進行設計制作的,其中兩根一束布置是,鋼筋之間預留10mm空隙。
對場地及臺座情況進行記錄,為保證鋼筋籠的線型質量,對胎具標高應定期進行檢查,發現有下沉及變形情況,及時糾正調整。
1.3、機具配置(見附表2)
1.4、人員培訓
在進行鋼筋籠制作及安裝前,對鋼筋籠制作、安裝人員進行培訓,并對技術管理人員、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
2、原材料
2.1、鋼筋
。1)鋼筋進場應按《金屬拉伸實驗方法》(GB/T228—20xx)、《鋼及鋼產品力學性能試驗取樣位置及試樣制備》(GB/T2975—20xx)、《金屬材料彎曲試驗方法》(GB/T232—20xx)、《焊接接頭沖擊實驗方法》(GB/T2650—89)、《焊接接頭拉伸實驗方法》(GB/T2651—89)的規定進行屈服點、抗拉強度、延伸量和冷彎試驗及焊接實驗。鋼筋必須按不同鋼種、等級、牌號、規格及生產廠分批驗收,分別堆存,且應立牌便于識別。
。2)鋼筋應貯存于地面以上0.5m的平臺、枕木或其他支承上,應保護它不受機械損傷及由于暴露于大氣而產生銹蝕和表面破損;鋼筋應無灰塵、有害的銹蝕、松散銹皮、油漆、油脂、油或其他雜志;鋼筋原材料應無有害的缺陷,例如裂紋及剝離層。
。3)各種類型鋼筋,應按規格、型號、品種堆放整齊,掛好標志牌,堆放場所應有遮蓋,避免銹蝕和污染。
(4)轉運鋼筋時應小心裝卸,不應隨意拋擲,避免鋼筋變形。
2.2、連接套筒
。1)、鋼筋機械連接套筒性能應符合《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TJ107-96)。
。2)、鋼筋機械連接套筒在運輸和儲存中,應防止銹蝕和油污。套筒應有保護蓋,保護蓋上應注明規格。
3、鋼筋籠制作
3.1、鋼筋下料
(1)鋼筋下料前,應經過認真的研究,計算出各種不同直徑的鋼筋最優的下料長度,下料過程中要考慮到鋼筋接頭位置應錯開,以及墩身鋼筋的預埋長度,并要求在保證滿足規范要求的基礎上,做到充分利用原材料,降低損耗。
。2)為保證絲頭加工的要求,鋼筋下料應采用砂輪切割機切割,不宜用普通切筋機或電焊方法切斷。
。3)鋼筋端面宜平整并與鋼筋軸線垂直,不得有馬蹄形或扭曲,如有不平,應重新進行切割。
。4)鋼筋端部不得有彎曲,出現彎曲應調直。
。5)用低碳鋼熱軋圓盤條制成的箍筋,制作前應首先用調直機進行調直。
(6)鋼筋下料注意事項:
①按規范要求鋼筋接頭位置應錯開,以保證接頭長度區段內的鋼筋接頭數量不大于50%;在同一根鋼筋上應盡量少設接頭。
②在“接頭長度區段”內,同一根鋼筋上不得超過一個接頭。
注:兩焊(連)接接頭在鋼筋直徑的35倍范圍內且不小于500mm以內,均視為“接頭長度區段”。
3.2、鋼筋絲頭加工、質量檢驗與控制
(1)鋼筋絲頭加工
、偌庸と藛T必須由廠家進行技術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
②正式加工前,設備由廠家人員進行調試及成型試驗,還須進行鋼筋連接接頭工藝試驗,符合要求后開始加工。廠家必須配備人員進行現場指導。
、奂庸そz頭前,應調直鋼筋和把鋼筋接頭錯平。
。2)鋼筋絲頭質量檢驗
剝肋滾軋直螺紋現場質量控制的核心是絲頭加工質量的控制,因此加工絲頭的檢驗至關重要。絲頭檢驗有四個要素:剝肋光圓尺寸、螺紋中徑尺寸、螺紋加工長度、螺紋牙型。每項檢驗用的量具、檢驗方法及要求詳見下表:(見附表3)
、賹庸さ匿摻盥菁y絲頭,必須逐個進行目測檢查,加工人員每加工10個用檢具檢查一次。
②經自檢合格的絲頭,應由質檢員隨機抽樣檢驗,以一個工班內生產的.絲頭為一個檢驗批,隨機抽檢10%,且不得少于10個。當合格率小于95%應加倍抽檢,復檢中合格率仍小于95%,應對該班生產的鋼筋絲頭逐個進行檢驗,并剔除不合格的絲頭,查明原因解決后重新加工絲頭。
、劢z頭加工完畢經檢驗合格后,立即將標準絲戴好保護帽,加長絲擰上連接套,防止絲頭損壞及銹蝕。按規格分類堆碼整齊,設置標識。
。3)絲頭加工的質量控制要點絲頭的加工質量直接影響鋼筋籠接頭質量,絲頭加工質量控制要點如下:
①軋絲機內設有控制絲頭長度的限位器,軋絲時將鋼筋端布置于該限位器處,但應經常檢查鋼筋端部位置,一旦有所滑動及時進行調整。
、诳刂平z頭直徑方法:經常調節絲頭車絲刀片,若調節過緊則螺紋直徑過小,若調節過松則螺紋直徑過大,故用環通規和環止規檢查調整好的刀片位置,合格后方進行車絲,并對加工后的每個絲頭進行直徑大小檢查,對不合格的接頭切掉重新車絲。
、劭刂撇煌暾菁y長度方法:及時更換車絲刀片。
、芙z頭加工完畢后,在加長絲中點處用油漆做好標記,方便進行安裝質量檢驗。
3.3、鋼筋籠制作成型
。1)先安放定位模具上的主筋,確保接頭處不得有空隙。連接步驟及方法見下圖:(見附圖2)
(2)在已經安放好的主筋上按設計尺寸均用石筆畫好位置,安放加強筋,這樣能保證加強筋與主筋垂直。主筋與加強筋逐點進行部分點焊,以固定位置;
。3)安放其余主筋時,則先在加強筋上用石筆按設計尺寸畫好位置,再逐根安裝,這樣能較好的保證主筋位置準確并順直;
。4)每節鋼筋籠主筋安裝完畢后,檢查主筋順直與否,合格后方再進行主筋與加強筋之間的補焊。
。5)箍筋安裝之前,先用石筆在部分主筋上按設計圖紙尺寸畫好位置,復核無誤后再進行安裝,箍筋與主筋之間選用部分點焊,點焊過程中控制電流大小,使點焊既要牢固又要不燒傷主筋;
。6)聲測管的安裝
、贆z測管的安裝,除在底節鋼筋籠加工時,焊接或綁扎在鋼筋籠上外,其余各節均預先綁扎在鋼筋籠內,待墩位上每節鋼筋籠對接完后,檢測管用連接頭連接,固定牢靠,要求位置準確、間距均勻、軸線順直,保證成樁后的檢測管互相平行。
②為防止灌注水下混凝土時水泥漿進入檢測管,影響檢測探頭的下放,檢測管底部、頂部用鋼板焊接密封好,在鋼筋籠時安裝聲測管時,需向管內注滿清水以減小孔內、外壓力,增加聲測管安全。
(7)主筋接頭采用套筒直螺紋連接接頭拼裝時,要求兩個絲頭之間沒有間隙,制作完成后并在相對應部位用油漆做好標記,以方便在墩位上的對應拼裝。
。8)鋼筋籠制作時,現場技術員應進行技術指導及質量監控,制作完畢并自檢合格后由質檢員現場驗收,質檢員現場驗收合格后填寫相關資料后向監理方報檢。監理現場檢驗合格后方可分節段拆開并吊裝運輸至儲存地存放及覆蓋。鋼筋籠各項加工允許偏差見下表:(見圖表4)
(9)鋼筋籠制作檢驗完畢后,籠身應有分墩臺、分孔號及檢查狀態的標牌。
4、鋼筋籠的安裝
4.1、鋼筋籠運輸時配備專用托架,平板車或汽車運至現場,在孔口利用吊機吊放。
4.2、為保證鋼筋籠在起吊過程中不變形,鋼筋主筋與加強箍筋必須全部焊接,加強箍筋內加焊十字撐(下放時拆除),對稱設置吊點。
4.3、底節鋼筋籠下放時,先割除鋼筋籠內支撐,吊機緩慢下放,直至底節鋼筋籠懸掛至孔口上。懸掛好底節鋼筋籠后,解除吊具,起吊第二節鋼筋籠。第二節鋼筋籠底起吊至底節鋼筋籠頂1m處,然后開始緩慢下放,在下放過程中,人工調整第二節鋼筋籠位置,使第二節鋼筋籠與底節鋼筋籠接頭、聲測管大致對齊,當下放至有一個對接接頭接觸之后,即停止下落,通過吊機擺動和人工擺動,使每個接頭接觸,頂緊,然后擰上連接套筒。如果在安裝過程中兩節鋼筋籠出現一邊對齊,一邊有間隙的情況,應用葫蘆把有間隙的一邊用力收緊,直到接頭對齊,中間沒有間隙為止,然后將套筒擰緊。確保接頭位于連接套中央。完成其余節段的鋼筋籠對接工作。下放時應檢查鋼筋籠垂直度,確保上、下節鋼筋籠對接時中心線保持一致。
4.4、鋼筋現場連接施工工藝要求
。1)鋼筋連接前,先將鋼筋絲頭上的塑料保護帽或連接套筒上的塑料密封蓋取下并回收,檢查鋼筋和套筒規格是否一致、等級是否符合要求以及鋼筋、套筒的螺紋絲扣是否干凈而且完好無損,如有雜物需用鐵刷清理干凈。
。2)鋼筋接頭擰緊后應用力矩扳手按下表中的擰緊力矩檢查。
滾軋直螺紋鋼筋接頭擰緊力矩值(見附表4)
注:當不同直徑的鋼筋連接時,擰緊力矩值按較小直徑鋼筋的相應值取用。
4.5、接頭質量檢驗與控制
。1)技術提供單位應向使用單位提交有效的型式檢驗報告。
。2)鋼筋連接工程開始前及施工過程中,應對每批進場鋼筋進行接頭工藝試驗,工藝試驗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每種規格鋼筋接頭試件不應少于三根。
、趯宇^試件的鋼筋母材應進行抗拉強度試驗。
、廴宇^試件的抗拉強度除均不小于該級別鋼筋抗拉強度標準值,尚應大于或等于0.9倍鋼筋母材的實際抗拉強度。
(3)現場檢驗應進行外觀質量檢查和單向拉伸強度試驗。對接頭有特殊要求的結構,應在設計圖紙中另行注明相應的檢驗項目。
。4)鋼筋連接接頭的現場力學檢驗按檢驗批進行。同一施工條件下采用同一材料的同等級同型式同規格接頭,以連續生產的200個為一個檢驗批進行檢驗和驗收,不足200個的也按一個檢驗批計算。
。5)對接頭的每一個檢驗批,必須在工程結構中隨機截取3個試件做單向拉伸強度試驗。當3個試件單向拉伸強度試驗結果均滿足性能等級要求達到的強度值時,該檢驗批評為合格。如有一個試件的強度不符合要求,應再取6個試件進行復檢。復檢中全部試件合格,則該檢驗批合格;復檢中如仍有一個試件試驗結果不符合要求,則該檢驗批評為不合格。
。6)在現場連續檢驗10個檢驗批,其全部單向拉伸試件一次抽樣均合格時,檢驗批接頭數量可擴大一倍。
(7)隨機抽取同規格接頭數的10%進行外觀質量檢查,接頭套筒每側無一扣以上的完整絲扣外露。
4.6、下放鋼筋籠應輕放、慢放,若遇阻礙,應查明原因,進行處理。嚴禁高起猛落,強行下放,以防碰撞而引起坍塌,下放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孔內水位情況,如發現異,F象馬上停放,檢查是否坍孔。
4.7、鋼筋籠安裝時,所有聲測管內應充滿清水,以防因個別管接頭不密封導致泥漿進入孔內堵塞管路;有利于清除鋼筋浮力;有利于抵消管外泥漿或砼對管壁的壓力作用,以防鋼筋變形。
4.8、鋼筋籠下放過程中安裝加強保護層。鋼筋籠下放至設計標高后,應放出設計樁中心位置十字線(可利用護樁拉線)、鋼筋籠平面中心位置,再調整鋼筋籠使二心在同一垂直線上。
4.9、鋼筋籠安裝就位后,立即將鋼筋籠吊筋與分配梁、分配梁與鋼護筒焊接固定,防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鋼筋骨架上浮。
4.10、鋼筋籠入孔后,定位要準確,固定要牢固,其中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20mm,骨架頂端高程±20mm。鋼筋籠安裝允許誤差見下表:(見附表5)
五、安全注意事項:
1、凡從事剝肋滾軋直螺紋鋼筋加工、連接工作的工人必須經過安全、質量、技術培訓,成績合格后放能持證上崗,班組成員應相對固定。
2、用電應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xx的要求進行,并按照“一機、一閘、一箱、一漏、一接地”和“三相五線”制要求。
3、設備必須有防雨措施,施工前檢查電源、電器是否安全正常。并檢查滾絲機的轉向。
4、鋼筋的軸線與滾絲機的軸線保持一致。
5、嚴禁用機油作切削液或不加切削液加工鋼筋絲頭。
6、將鋼筋放在滾絲機鉗槽中夾緊,鎖定,以防止在加工鋼筋過程中松動傷人。
7、開始滾軋時,操作用力要輕,緩慢進給。
8、特殊工種(如電工、起重工、機械工、電焊工等)必須持證上崗。
9、各種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照安全操作過程的有關規定進行作業。
10、其它未詳盡事宜見項目隊安全管理體系及相應機具操作手冊。
設計方案 篇4
目前,國家電力公司正在對其所轄的變電站推行無人值守工作改革,有相當一部分變電站的傳統站端監控方式被集控中心統一監控方式取代。在這種電力事業發展的新形勢下,變電站內的監控信號設計及優化工作就變得格外重要。因為它是集控中心工作人員對變電站內各種設備運行情況進行監視及判斷設備運行情況好壞的基礎和依據,F階段,我國有些變電站的監控信號由于自身的設計缺陷已經無法滿足集控中心統一監控新方式的需要,所以必須對變電站內監控信號的設計進行相應的優化革新,以滿足電力事業時代發展的新需求。
1現階段變電站監控信號設計存在的缺陷
1.1變電站監控上傳信號不能被有效處理
變電站監控信號界面對上傳的監控信號沒有建立統一明確的分類標準,以致這些上傳的監控信號歸類模糊不清,監控人員不能有效地對這些監控信號進行處理,影響了監控人員的工作效率。
1.2上傳信號復雜性和專業性較強
當變電站內的某項設備運行發生事故時,此時變電站內的監控信號上傳的信息就變得多而頻繁,而且在整個上傳過程中,監控信號持續不斷進行更新,直接影響了變電站監控人員的監控質量和監控效率。他們無法依據這些不斷更新的信號對事故作出判斷,并及時進行上報,只能反復地在眾多監控信號中選取那些最有效的信號,耽誤了事故上報的最佳時間。另一方面變電站的監控信號信息表述專業性太強,大大超出了監控運維人員的認識范圍,應該進行適當的簡化[1]。
1.3監控信號顯示不規則
目前我國許多變電站的監控信號都存在顯示不規則的現象,有的信號存在缺失情況,有的信號出現冗余現象,對缺失或冗余的監控信號,監控工作員必須對其合理添加或科學合并,只有這樣才能弄清楚監控信號所要顯示的信息。另一方面目前我國變電站監控信號的命名也欠缺規范性,各種監控信號顯示的信息寓意不明確,運維人員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查詢這些監控信號所顯示的意義,從而錯過了事故處理的最佳時機。
1.4監控信號設計不完善
現階段,我國許多變電站的監控信號在設計上不完善,有相當一部分的變電站在設計監控信號時,忽略了對RTU通信狀態的監控和對后臺監控設備運行狀況的監控,從而導致在RTU通信偶然中斷或后臺監控設備發生故障的情況下,事故監控信號不能及時正常地發出,降低了監控人員的監控質量。
1.5事故信號信息的存儲和打印不方便
我國變電站的監控系統在事故信號信息的存儲和打印方面設計不夠科學、合理,運維人員不能及時把事故從眾多監控信息中篩選調取打印出來。另一方面監控系統沒有專門設計各類信號信息的有效存儲功能和自動清理功能,給事故信號數據的篩選、調取及后期存檔帶來不便。
2優化變電站監控信號的有效措施
2.1科學合理有效劃分各類監控信號
現階段,我國許多變電站的監控信號類型復雜,數目眾多,識別困難,嚴重影響了監控人員的工作效率。因此,必須依據一定的原則,對變電站監控信號開展科學合理地分類工作,只有這樣監控人員才能及時準確地發現事故監控信號,從而對事故的原因進行全面客觀地分析。一般可將變電站的監控信號分為4類即事故類別的監控信號、提示類別的監控信號、監測類別的監控信號和告警類別的監控信號[2]。通常事故類別的監控信號,要努力做到簡潔明確,以方便監控人員迅速明確了解事故的各類動作狀態,并及時安排相關的專業工作人員對事故進行處理;提示類別的監控信號一般由隔離開關變位監控信號和接地刀閘變位監控信號組成,這類信號在進行倒閘操作活動時,必須被予以重點關注,其他較為普通的提示類別信號則不必進行專門的處理;監測類別的監控信號主要是運用網絡方式進行報文上傳活動,從而準確顯示出二次設備的日常運行狀態;告警類別的信號通常包括設備失電、設備異常、閉鎖等各種告警信號,對告警類別的信號一定要盡量設計得詳細周全,以方便監控人員能夠依據告警信號及時發現設備的異常情況,并做出相應的應對處理。
2.2做好各類監控信號的分級顯示工作
在對監控信號的顯示進行級別設計時,必須依照“主次明確,重點突出,級別清楚,篩選簡單”的準則。也就是說對監控信號進行分級設計時,要分清主要級別和次要級別,尤其是那些含有關鍵信息的監控信號在設計上必須彈出相應警示窗口,同時伴有一定的提示音與光源提醒。其余非重要的監控信號,可以不設計彈跳窗,但應該以顏色為劃分依據,不同級別的信號用不同色系的顏色表示,同一級別的不同意義的信號可以用同一色系不同深淺的色調表示。這樣明確劃分信號的等級和信號的意義,就非常方便監控人員有針對性地篩選不同監控信息。一般事故類別的信號為一級類關鍵性的監控信號,必須設計自動彈跳窗口,及提示音響模式,并配合一定的發光字提示。這種類別信號通常以正紅顏色字體突顯監控事故的級別,在監控人員確認監控信號后,自動彈跳窗上的發光提示才會復位,音響提示才會停止;監控類別的信號是一種實時上傳的監控信號,一般主要為專業人員判斷設備運行情況提供數據參考,對此類信號不必設計自動彈跳窗口,需要時可對其相應命令進行點擊彈出,用完后,手動關閉復位;提示信號通常是運行設備對有關命令發出的正常反應,一般是正常情況并且能夠提前預知的,也不需要設置自動彈跳窗,與監控類別的信號一樣,使用時,手動點擊相應命令,彈出窗口,用完后,手動關閉復位,一般情況下,也不需要對這種類別的監控信號進行格外關注[3]。
2.3對事故信息的存儲功能和調取功能加以完善
因為變電站的監控信號眾多,其含有的信息量也較為巨大,這些超大的信息量長期顯示在告警窗口中,一定會占用較大電腦硬盤空間,降低電腦CPU的運行處理速度,從而造成整個監控系統的運行緩慢。所以有必要對警告窗內的各種監控信息進行定期的自動清理,對于那些非常重要的需要存儲的信息,可以將有關條目在SOE中進行科學的保存。人機界面上,所有確認按鈕都必須被提供在告警窗口中,而且還必須具備把各項告警內容自動衍生成不同的EXCEL文本及對有關事件EXCEL文本進行多次打印和全部導出的功能。
3結語
綜上所述,對變電站內的監控信號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和適當的優化處理,不僅可以完善變電站內監控信號的各項功能,而且還顯著提升了監控人員的監控質量與監控效率。這些都積極促進了國家電網健康順利地運行,為我國電力事業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玉強,李廣淵,宋江山,等.變電站監控信號的設計與優化[J].華北電力技術,20xx(5):51-55.
[2]李周茜.變電站中監控信號的設計分析[J].科技風,20xx(14):165.
[3]賴遠芳.提高變電站監控系統信號設置的合理性[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xx(25):1110.
設計方案 篇5
一、單元課文特點
本單元學習先秦諸子散文。四篇課文分別選自《論語》、《孟子》、《荀子》和《莊子》,反映了先秦諸子散文不同階段的特點!墩撜Z》、《孟子》、《荀子》都是儒家典籍!墩撜Z》為語錄體散文,簡樸直捷、用意深遠,《孟子》是對話體論辯文,長于雄辯,重形象性和感染力。它們都類似談話記錄,但《論語》簡括而《孟子》詳明!盾髯印奉愃葡到y的理論著作,很重視邏輯推理過程。道家著作《莊子》接近專題論文,善用藝術形象來闡明哲學觀點,文章汪洋恣肆,想象豐富。
《季氏將伐顓臾》是孔子就季氏將伐顓臾一事跟學生冉有、季路的談話,主要表明他維護魯君地位、反對季氏吞并顓臾的立場,又借機闡明了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的治國主張。《寡人之于國也》是記孟子與梁惠王的談話,孟子通過設喻暗示梁惠王好戰殘民與鄰國之君無異,故民不至,又因勢利導,勸梁惠王發政施任,行王道。《勸學》提出學不可以已這一中心論點,依次談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態度!肚锼芬院由褚姾I駷橛,說明個人的見識有限,經過比較,就會顯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
二、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了解本單元課文涉及的孔子、孟子、荀子、莊子亦即儒家、道家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治學思想的基本內容。
2.教育學生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增強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增強刻苦學習、提高自己、培養自己的意識,同時感受先秦諸子散文生動、優美、各具特色的語言,增強對我國古代漢語言文學的熱愛之情。
3.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掌握一定數量的實詞、虛詞,了解常見的文言句式,進一步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4.學習比喻、對比、類比等寫作手法。
5.背誦本單元四篇課文。
三、單元教學重難點
1.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放在理解掌握文言常用詞語和句式上,放在熟讀背誦課文上,這樣可使學生有效地積累語言材料,形成一定的語感。此外,課文不同的寫作手法也是教學的重點。
2.孔子、孟子、荀子、莊子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各自的哲學觀點、政治主張和治學思想,即每篇課文的思想性、邏輯性是教學的難點。
四、單元教學設計
1.指導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認真完成預習作業,初步理解重點實詞、虛詞和常用句式,然后通過課堂點撥、完成課后練習以及熟讀、背誦,切實掌握。
2.通過提問、課堂討論等教學方法,使學生理清課文思路,了解文章的思想性、邏輯性以及寫作特點。
3.學習本單元后,可指導學生對四篇課文不同風格作一番比較,為他們閱讀諸子散文打一定基礎。
4.課時安排:本單元共用9課時。其中《季氏將伐顓臾》3課時,《寡人之于國也》3課時,《勸學》2課時,《秋水》1課時。
設計方案 篇6
一、項目剖析
。ㄒ唬╉椖扛艣r及規劃背景
項目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周圍主要是工業用地。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伏牛山東麓平原與淮北平原交錯地帶,地理坐標為東徑113°27′——114°16′,北緯33°24′——33°59′,屬暖濕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北距省會鄭州140公里,西78公里是平頂山市,南66公里是駐馬店市,東55公里是周口市。境內河流為淮河流域沙潁河水系,淮河兩大支流沙河、澧河貫穿全境并在市區交匯,濱河城市特色明顯。
(二)規劃范圍:項目西臨中山路,東臨韶山路,北臨香江路,東西長約486米,南北寬約272米,總規劃設計面積約12.5公頃。設計區域內現狀地勢平坦,以農田、果園為主,場地東面楊樹林長勢良好,基地周圍現狀主要是農田。廣場周圍城市用地規劃主要是工業用地。
(三)規劃定位
1.漯河市城市定位——建設彰顯沙澧河魅力和食品名城特色的環境宜人的活力城市
2.漯河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定位——漯河市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名片
3.廣場定位——市級綜合性綠化廣場,開發區城市空間的標志性核心區域,城市綠肺
4.廣場性質定位——休閑、文化、集會、游憩四位一體綜合性廣場
。ㄋ模﹨^位分析
漯河經濟開發區是鑲嵌在沙澧河畔的一顆璀璨明珠,她位于漯河市區東南部,是漯河市唯一的國家級開發區。漯河經濟開發區創建于1992年,總規劃面積41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0平方公里,下轄一個后謝鄉,31個行政村(居委會),總人口近10萬人。京廣(北京——廣州)、漯阜(漯河——阜陽)鐵路在此交匯,京珠(北京——珠海)、南洛(南京——洛陽)高速縱橫交錯,形成中原地區獨具特色的鐵路、高速公路“雙十字”架紐,6條國道、省道經市區向周邊輻射,具有連南貫北、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到鄭州90分鐘車程150公里;到新鄭航空港40分鐘車程100公里;到連云港港口5小時車程600公里;到西安5小時車程600公里;到武漢4小時車程400公里。
項目坐落于高速發展的城市區域,軟硬件設施的升級優化迫在眉睫,開發區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作為堅強后盾,先天條件優勢,因此在提高生活質量人居環境公共活動空間的建設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
二、方案設計指南
。ㄒ唬┲笇枷
1.作為大型綠化廣場,首先應注重主要參與者——人的感受和活動模式,要吸引游人,能留住游人,因此重點要求觀賞性,休閑性及互動性。
2.廣場設計要指導思想明確,立意新穎,格調高雅,具有時代氣息。結合當地環境特點,巧妙構思,廣場主題明確,設計能夠體現出漯河市文化內涵和地方特色。
3.結合周邊規劃用地性質,妥善處理好與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管委會的對應關系。
4.廣場整體設計注意動靜分開,設計滿足城市廣場的不同功能要求,功能分區布局合理。
5.綜合考慮各種空間要素,如建筑、水體、綠化、小品、地面鋪裝、夜景照明等,塑造優美的城市景觀,提升城市形象。
6.注重綠化配置、造景藝術、樹種選擇,提高景觀欣賞趣味,體現地方性、多樣性、季節性和審美性的有機統一。
(二)總體風格
1.整體上:開放的、大氣的時代風格;
2.布局上:自由的、奔放的民族風格;
3.細節上:深邃的、優雅的文化風格;
4.局部上:精粹的、兼容的通俗風格。
。ㄈ┰O計目標
城市的精華在于“空”,作為大型復合型公共開放空間,廣場將使該區域的空間品質空間功能得到真正的提升。作為城市硬質景觀群落的牛借點與緩沖劑,更有效地優化城市結構,豐富城市生活,延續生態自然。
三、設計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漯河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場設計任務書》
《城市規劃資料集》
《漯河市城市總體規劃》
第一章 立意與設計思想
一、設計理念
廣場做為現代都市人們生活的一個活動空間,有其公共性、開放性和實用性等諸多屬性,但它區別于公園設計,所以更多的應是以簡練、概括為主,同時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廣場設計有三大基本因素,形象(景觀)、功能(實用)、環境,這三大要素組成了人們休閑、集會、學習交流和了解社會發展與進步的各層面,同時更體 現了一個地區的文明與進步發展程度,它必須充滿現代氣息和時代感,廣場體現的是一個時代主題。
智慧廣場——交流的平臺,開放的生活以及近在咫尺的大自然。
二、設計原則
1.倡導繼承與創新的文化原則——深入發掘漯河民間文化,如剪紙、農民畫等;
2.以人為本原則——充分考慮人的多維感受,致力于景觀、綠化、游憩場所與人的互動,鮮明廣場游線的可達性,引導性,小品座椅等符合人體尺度;
3.生態原則——充分考慮漯河氣候特征,并評估周邊地區環境特征,實現人與自然,廣場和區域的和諧共生;
4.可持續性發展的原則——廣場設計時充分考慮了以后的發展,在協調全局的同時,并為以后的發展預留了空間;
5.經濟原則——設計時充分考慮了其經濟因素,廣場構成要素力求在利用最少的資源和能源的同時,獲得環境上、經濟上和社會上最大的利益;
6.分期建筑原則——廣場建筑可以分階段及分片實施。
7.個性創造的特色原則——融合地域特色,提煉獨創主題,賦予廣場全新的靈魂
三、方案立意
城市廣場作為開發區的重要景觀節點,承載了延續城市歷史文脈,釋放城市空間,協調人與自然共生的使命。方案構思源自于波浪,彩云,取意發展中的經濟技術開發區,要用大海一般博大寬宏的胸懷,兼容并濟,廣納天下賢士,乘風破浪,千帆過盡,共謀成功之路。自由而奔放的弧線圍合出鮮明強烈的廣場空間,而浪尖之上,有明珠隨波浮動,光彩熠熠,交相輝映。將玻璃構筑物喻為明珠,使得步行廣場弧線愈發生動。廣場上大海并非真實存在,而是我們內心洶涌的一共希望和激情,正是這樣的情緒讓景色和我們一同變得鮮活,游走于廣場綠蔭之中,品位每一處精心刻畫的細節,海的波浪總能時時浮現,真正開拓人們的胸懷情感。瓊海明珠,海在心中,明珠在側。
四、總體布局
1.平面構圖:總體上,運用自由優美、灑脫奔放的布局風格。整體以噴泉廣場中心,明珠廣場為次心,三軸貫穿形式各異的主題廣場及入口廣場。主要景點中心噴泉廣場、明珠廣場、錦屏廣場以及春風一渡橋、夏影荷風池布置其上,形成一個完整的中心主題。在廣場西南兩面,以生態種植為主,作為道路與廣場空間的過渡區,同時也是廣場最生態自然的地方,植物配置布局更靈活、多樣。東南廣場有三部分組成——花壇花壇拼圖、青石凳、靜思林、曲徑紅園。
一帶——濱湖休閑綠帶,以波浪的形式臥于花草密林之間,西為綠化滲透帶,東有蓮池一枚;
二心——由主軸串連起來的明珠廣場和中心噴泉廣場;
三軸——一橫向主軸(次入口-明珠廣場-中心廣場-錦屏廣場)二副軸(主入口雕塑廣場-明珠廣場-蓮花池-花境)、(春風一渡-中心廣場-蓮花池)。
2.豎向地形設計:廣場濱湖長廊下沉0.45米,與整個周邊環境形成視線高差,在考慮因地制宜建設廣場的前提下, 分割高差,使人在視覺上有一定的緩沖,并達到豐富層次的效果。廣場由主入口進入,映入眼簾的是高低錯落的三個透明玻璃山,將遠景半遮半擋演變于造園法的開門見山,讓人難窺全貌,又不至于產生閉塞感。春風一渡入口處看去,彩色玻璃疊水噴泉隨級增高,直到頂層則可上人,藍天碧水渾然天成,密林鳥語之間,更能感受到一種水汽恢宏的氣勢。
五、表現手法
(一)藝術與思想表現的設計
以形式美體現思想性和精神面貌。以簡約的、概括的現代手法為主,細節上以精細的工筆手法刻畫,體現出優雅的文化特色及裝飾效果,突出景觀規劃的裝飾性、觀賞性和時代性。
。ǘ┚坝^綠化設計
1.整個廣場的綠化造景設計遵循生態學和美學理論,以生態為特色,生物多樣性為特色,充分尊重功能需求和人與自然的融合;綜合考慮當地氣候和土壤因素,以鄉土樹種為主,突出地方文化內涵;追求綠地的景觀效益,最終形成季相分明、個體優美、群體宏偉的景觀效果。
2.綠化景觀考慮一定的層次,并采用復合混交林的綠化方式,增加綠化 覆蓋面積和葉面指數。 在空間豎向上求得景觀的平衡和增加植物的層次美和景觀 展示條件。
3.植物配置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力求意境上的獨特性、功能上的綜合性、生態上的科學性、經濟上的合理性、風格上的地方性。選用多種喬木、 花灌木進行搭配,做到層次分明、錯落有致、豐富多彩。這些花木合理搭配形成四季有花可賞、四季有景可觀的景觀效果,并使人們能清晰地感受到四季更迭、時間流轉和萬物生長的變化。
4.在林間綠地,為了不影響廣場的采光、通風,在林間種植小喬木、花灌木,設置種美化廣場環境。
。ㄈ⿵V場小品設計
小品設計以功能和景觀兼容為目的,在滿足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達到景觀裝飾的效果。設計追求細部精致,整體簡約典雅,融合本地傳統文化元素,讓游客在觀景中潛移默化地被當地人聞風貌吸引。
。ㄋ模┮咕耙巹
夜景規劃以噴泉飾景照明和廣場飾景照明為主,并以其最為明亮,輔之激光照明,為夜空增添色彩,并并作為主景的背景,豐富夜景效果。交通性照明和地燈亮度次之,但規整統一,便于形成完整的亮化曲線。種植照明最暗,而構筑物飾景照明點綴其中,形式多樣,富于創意和變化,增添情趣。
第二章 廣場分區與景點簡介
一、廣場分區
整個廣場共分為十個區:
1.核心風采區:以噴泉、大樹,花境為主,作為整個廣場中最大的一個廣場,是四方的視線核心,是匯聚天下之源。
2.水上觀演區:呼應明珠的主題。三個明主梯臺上為觀演臺,即可供歌舞演藝,也
可做觀演臺用。上下兩層空間,下為林海細密,上位開闊。 3.濱湖休閑區:以湖景為主的游覽區域。
4.水體游賞區:蓮花池及蓮花池上的景觀小品,游覽設施。
5.運動休閑區:位于規劃區域西南角,,管理用房旁邊,籃球運動場,
6.綠化休閑區:東南廣場范圍內,私密性區域,以靜為主,布置有聯排青石凳,六角亭,靜思林,以及不規則花壇花境,該區以休憩為主。
7.生態景觀區:相對自然生態的區域,經人工雕飾的不多,保存自然元素,讓游人更具象地了解植被花卉。
8.文化主題廣場:地方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區,民間藝術,文化傳統在這里的以細致展現,猶如漯河生活的小小縮影。
9.入口集散廣場:以疏散分流為主要功能,具有很強的引導功能,可達性高。 10.社會停車場:為遠來的客人提供便捷的停車服務。
二、主要景點
(一)錦屏廣場:顧名思義,錦屏廣場豎錦屏,花架為屏,將屏外景觀隔成一個個生動的窗畫,廣場內外景色隔而不阻,通而不暢,互為借景,充分利用廣場及綠化景觀,達到廣場景觀的外延性;⌒位芡鉃榛ň常瑸閱握{的街景橫添一抹亮色。該廣場為文化主題廣場,呼應漯河民間文化藝術,景觀小品以剪紙,窗花,舞陽農民畫為主題,色彩構成也以體現民間藝術的熱情奔放為主。
。ǘ〇|南廣場:東南廣場以花海為主題,運用裁剪和拼接的手法,化零為整,創造出錯落有致,變幻中又互為統一的空間環境。該區為靜區,以大片的綠地花壇分隔出私密獨立的廣場空間,如波浪般起伏綿延的綠地花海構成遠景,人在林間,坐于青石,
倚靠靜池,享受屬于自己和自然的親密時光。獨具特色的紅園,撇開傳統的造園方式,不規則的路嵌在半人高的花壇之間,猶如細碎的波光,靜靜蕩漾。紅園連接道路景觀,作為動靜的過渡區,兩相輝映,達到廣場與道路的完美契合。
。ㄈ┲行膹V場:中心廣場以疊水噴泉為視線中心,輔以八個均勻分布的可供觀賞,休憩的四季花臺。四方奇趣妙景,風姿獨卓,俯仰間,清渠留香,和風送爽,水沫成珠,光風霽月。
噴泉泉頂廣場,猶如飛來,迎人入景,引景于人,兩者互動妙趣橫生,充分利用空間引導游人活動,使得廣場景觀層次更為豐富多樣,生動鮮活。
充分利用空間,生態自然,強調引導性,景點與游人的互動性原則。
。ㄋ模┟髦閺V場:明珠廣場為整個廣場區域的次心,以明珠為主題,呼應整個廣場規劃的設計構思。在浮波之上熠熠生輝的三顆明珠,主題鮮明,設計新穎,既可作為游憩平臺,又可作為主體景觀,成為廣場的地標性構筑物。三顆明珠圍合出廣場空間,恰到好處地融合了廣場的開敞和園林的私密精細。移步易景,猶抱琵琶,半含半露,引人入勝。 編號
用地名稱 面積(公頃) 比例(%)
三、經濟技1 總用地面積 12.50 100.00
2 綠地面積 8.98 71.84
術指標
3 水域 1.36 10.88 4 硬質鋪地面積 1.98 15.84 5
構筑物面積
0.18 1.44
結語
廣義上講,廣場即是人群集中的地方。廣場最初作為滿足人類的集體活動的場所,隨社會意識、形態不斷變化,在城市的形成、演變和發展過程中,廣場所承擔的職能也日趨多樣,從使用層面上升至社會層面。廣場不僅滿足人類需求,同時也反映了一座城市的面貌與靈魂。因此人們常常在一座城市的核心位置設置廣場,這類廣場往往是城市環境中尺度較大,功能多樣的公共空間,能夠體現城市整體風貌,具有全市意義的,而地標性建筑物也多在此地落成。此次廣場設計將綠化種植擺在了一個重要的地位,突出體現了休閑游憩觀景的職能的。
【【熱門】設計方案模板匯總6篇】相關文章:
【熱門】設計方案模板匯總4篇05-20
【熱門】設計方案模板匯總5篇05-19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9篇01-11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十篇01-13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十篇01-11
【熱門】設計方案匯總六篇05-16
【熱門】設計方案匯總五篇05-02
【熱門】設計方案模板五篇05-15
【熱門】設計方案模板9篇05-15
【熱門】設計方案模板10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