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班會設計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父母班會設計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父母班會設計方案1
一、課程名稱:感恩主題班會課
二、授課題目:珍愛生活,感恩父母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認識到我們應該對生活懷有一顆感激之心,增加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情感目標:使學生充分體驗到愛的存在和感恩的必要性。
3、行為目標:學會感恩,用實際行動回報家人、社會。
四、教學重點:
讓學生懂得怎樣對待我們的生活,珍愛我們現在擁有的生活;并感激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無條件付出。
五、教學思路:
1、教師主導教學,整體引導、把握教學過程,學生為主體,發表自己的觀點、交流、討論、分享;
2、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
3、注重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
4、運用動感、美感兼具的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六、教學準備:
1、收集和熟悉有關感恩的資料
2、搜尋相關的實例和視頻短片
3、制作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方法:情景導入法、活動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等
八、課時:一節課(40分鐘)
九、教學準備:
1、收集相關的照片與文章
2、下載視頻《說不出的愛—泰國感人廣告》、歌曲《真的愛你》、《天亮了》
3、制作多媒體課件
十、教學過程:
1. 感念親恩(用時6分鐘)
教師:播放泰國感人廣告《說不出的.愛》,故事講述一位女兒對聾啞人父親的不滿與厭倦,卻在最后懂得父親說不出的深深的愛。
設計意圖:通過感人的廣告渲染氣氛,讓學生對父母逐步有了感恩的意識。
教師總結:父母對我們的愛很多時候是說不出的,為什么說不出呢?因為處于叛逆期的我們,很多時候將這種深沉的愛理解為啰嗦、嘮叨,感受不到啰嗦、嘮叨背后所隱含的深深的愛。嘗試用心體會父母“說不出的愛”,心存感恩,讓一句簡單的話語充滿神奇的力量,讓那些瑣碎的小事變得無比親切起來。心存感恩,知足惜福。
2.體驗感恩(用時10分鐘)
父母班會設計方案2
一、輔導理念:
學會"感恩",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們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要讓他們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當孩子們感謝他人的善行時,第一反應常常是今后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讓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學會感恩,先要學會知恩,要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西方的感恩節就是要教化人們學會感恩。讓孩子學會感恩,關鍵是通過家庭、學校的教育,讓孩子學會知恩、感恩。
二、輔導目標:
1、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即讓學生懂得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讓學生學會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體諒關心父母,與父母和諧相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以實際行動來回報父母。
三、輔導內容:
1、準備班會相關資料,搜集相關的文章、小品、電視紀錄片、歌曲,自制錄像片、課件,主持人準備串聯詞。
2、學生利用雙休日觀察了解父母在一天之中都做了哪些事情。
3、開展“爸爸、媽媽給孩子一封信”活動。
4、邀請部分學生家長參加班會。
四、輔導策略:
發動學生的聽覺視覺讓學生認識到父母對子女總是毫無私心、無怨無悔地付出,感受到父母的愛是博大的;讓學生說一說對自己的父母了解多少,從中知道要從點滴小事去關愛我們的父母;無論是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他人的服務,大自然的賜予。人自從有了自己的生命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那就讓我們感謝一切使你成長的人吧!
五、輔導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主題
。ò鄷介_始前輕聲播放音樂《母親》,兩主持人在音樂聲中入場。)
甲: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雨中的花雨傘有人給你打。
乙:你愛吃的三鮮餡有人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
甲:這個人就是娘呀!
乙:這個人就是媽。
甲:這個人給予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
乙:不管你走多遠,
甲:無論你在干啥。
乙:為什么到啥時候也離不開咱的媽?
甲:那是因為自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
乙:父母為我們付出了無私的愛!
甲:所以我們要感恩父母雙親。
合:我宣布沈陽大學新民師范附屬小學二年二班“感恩父母”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感受親恩,體會親情
A:初步感受,了解親情
(1)真實故事《地震中的母親》
甲:在生活中,父親永遠給我們擋風雨,
乙:母親永遠牽著我們的手;
甲:父母的愛是寒冬里的一把火,
乙:父母的愛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
合:父母的愛是危急時刻撐起我們生命的一片晴空!
甲:請大家聽一個真實的故事—————《地震中的母親》(多媒體畫面輔助)。
。2)聽后隨感,暢所欲言
甲:聽了這個故事,同學們有哪些感受呢?
乙:同學們,這是人世間最崇高的、最圣潔的、最勇敢的母愛,我們面對這樣偉大而又無私的愛,內心當中充滿了對這位母親的(),那么就讓我們全體起立,用隊禮表達我們對這位母親的敬意吧!
。▽W生自由發言重點讓學生感受到母愛的偉大)
B:深入感知,感悟親情
。1)情景再現,觸動情感。
甲: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很多和地震中的母親一樣的父母,
乙:新民市梁山鎮就有這樣一戶人家,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家庭。請看紀錄片《我的父親、母親》。
(2)聯系自我談體會。(教師引導,深入體會)
師:短片看完了,誰能說說這是個怎樣的家庭?
師:父母是怎么做的?從這些可以看出父母是怎樣的人?
師:孩子又是怎么做的?從這些可以看出孩子是怎樣的人呢?
師:此時此刻,如果讓你對片中人物說一句話,你最想說什么?
乙:這只是一個普通家庭的父母,我們的父母其實也和他們一樣,默默的為我們付出。
甲: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父母為我們做過許多事,為我們付出很多。乙:那誰能談談你的父母讓你最感動的一件事是什么事嗎?你又為父母做過什么事呢?
。ú蓴X生活中美麗感人的生活細節,同學們講述自己的親情故事,去感悟親情。)
(三)辨別是非,自我反思
甲:同學們,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父母對子女總是毫無私心、無怨無悔地付出,絕大多數孩子也能體諒父母、感恩父母、回報父母,
乙:可是也有一些孩子,不懂事、不明事理,他們做事讓父母很無奈、很傷心。甲:請大家看屏幕,看一看以下同學的做法對嗎?如果不對,你認為應該怎樣做?
乙:大家很有辨別能力,我想以后這些事再也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四)親子互動,體會親恩
甲:現在我們想請一位同學和他的家長一起來回答下面這些問題(找一對父子或者母子)xxx同學,請你回答關于父母的問題,叔叔(阿姨),請您回答關于孩子的問題,好嗎?(屏幕顯示問題)
1、父母(孩子)的生日是哪一天,你是怎樣給父母(孩子)過生日的?
2、知道父母(孩子)最愛吃什么呢?
3、知道父親節、母親節是哪一天嗎?兒童節是哪一天?
4、周末你為父母(孩子)做哪些事情?
乙:看來,父母對孩子的了解總是多過孩子對父母的了解,父母給孩子的愛總是多過孩子給父母的愛。
甲:同學們,看來我們對父母的關心真是太少了,請記住這兩個日子吧。ㄖ鞒秩艘允种甘酒聊坏娘@示:父親節是六月份的第三個星期日,母親節是五月份的第二個星期日)。
乙:同學們,母親節已經過去了,你送給母親什么禮物?
(五)學會感恩,及時回報
甲:下面請欣賞小品《母親節的禮物》,看看他們送給母親什么禮物?
乙:同學們,看完小品能告訴大家以后你會怎么做呢?
甲:同學們真的懂事了,那么我想此時此刻,我們的爸爸、媽媽一定也有話想對我們說,請**家長發言。
。议L代表發言2名)
乙:同學們,父母親說出了內心最真摯的話語,我們還等什么,讓我們從座位上走出來,到爸爸、媽媽面前,給他們一個深情的擁抱吧!
甲:道上一聲:“爸爸、媽媽,我愛你!”
(六)情感升華,感恩一切
乙:同學們,在生活中除了父母還有許許多多關心我們的人。
甲:老師、同學、朋友等等,他們都在我們身邊支持我們,鼓勵我們!乙:無論是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他人的服務,大自然的賜予。人自從有了自己的生命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那就讓我們感謝一切使你成長的人吧!
1、感謝生育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體驗生命。
2、感謝撫養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不斷成長。
3、感謝幫助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度過難關。
4、感謝關懷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了你溫暖。
5、感謝鼓勵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了你力量。
6、感謝教育你的人,因為他們開化了你的蒙昧。
7、感謝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們強化了你的雙腿。
8、感謝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們增進了你的智慧。
9、感謝藐視你的人,因為他們覺醒了你的自尊。
10、感謝傷害你的人,因為他們磨煉了你的心志。
甲:同學們,讓我們用手語表演表達出我們內心的感謝吧!
(放歌曲《感恩的心》表演手語。)
乙:請班主任老師為我們此次班會做總結。
班主任老師講話:
剛才這首歌唱出了我們心中的最想說的話。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其實父母并不需要你們轟轟烈烈的去為他們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們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感恩回報。除了父母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關心我們的人,我們的老師、同學和朋友,甚至我們的祖國都是關心我們的。所以只有互相付出愛,一個家庭才能美滿;大家都能獻出愛,國家才能興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甲:學會感恩,就要學會尊重他人。
乙:學會感恩,就要有奉獻精神。
甲:學會感恩,就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乙:一顆感恩的心,一粒和平的種子。
甲:是一種責任、自立、自尊。
乙:感恩是一種生活智慧,更是學會做人。
合:我宣布三年四班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六、
通過本次“感恩”系列教育活動,學生知道了如何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在此基礎上學會了關心他人、知恩圖報。使學生樹立了感恩之心,能夠使學生對父母心存感恩,更使學生把這種愛化作了博愛,能夠感恩幫助過自己的人。學生能夠時時、事事、處處心存感恩,使家庭充滿和諧、充滿愛心、充滿希望。
父母班會設計方案3
【設計理念】
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美德,感恩父母是每個人應有的道德準則。作為小學生,老師有責任教育他們,讓他們知道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是最偉大,最無私的。
通過班會,我引導學生體會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备螞r父母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讓我們用一顆真情的心與父母交流,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父母吧!
【目標預設】
1、理解父母的心意,接受父母的教育,關心父母的健康,不向父母提過分的要求。
2、讓學生拿出實際行動去孝敬父母,為父母做些實事。能夠在日常行為中做到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課前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搜集孝敬父母的儒家名言和小故事。
2、排練小品《放學后》,拍成視頻錄像。
3、準備兩張愛心卡紙。
【活動過程】
一、歌曲《論語》導入
1、全班齊唱《論語》。(課前熱身,唱一首《論語》。)
2、談話導入:同學們,《論語》好聽嗎?最近,我們學校在創建“小小儒家”的特色學校,我們唱儒家歌曲,畫儒家漫畫,講儒家故事,今天,我們圍繞 “小小儒家” 的核心——“孝” ,來上一節主題班會。我們的主題就是“孝敬父母,從心做起”。(板書主題)
二、明理
導語: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叫孝敬父母嗎?所謂“孝敬父母” ,就是真誠地、發自內心地對父母的尊敬、熱愛、關心和贍養,是兒女應盡的義務。
1、交流儒家關于“孝”的名言。(我知道大家收集了一些孝敬父母的儒家名言,誰來說說。)
2、請同學說孝敬父母的故事。(請幾個同學來講講)
3、觀看視頻《扇枕溫衾》。
4、看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三、導行
過渡:同學們,聽了剛才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要孝敬父母。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么樣去孝敬父母呢?下面請欣賞小品《放學后》。(視頻)
1、小品表演。
2、思考:小品中的小同學做得對嗎?應該怎么樣做才是孝敬父母的呢?小品中的媽媽是一個怎樣的媽媽?
3、討論并記錄:平時父母為你做了些什么事情呢?我們又可以為父母做了
些什么事情?(分別記錄在兩張愛心卡紙上)
4、交流匯報。
5、老師小結: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樣做才算是真正的孝敬父母呢?
、倭私飧改傅南埠,關心父母的身體。
、谧鹁锤改福瑢Ω改赣卸Y貌。
③聽從父母的正確教導,不當面頂撞父母,不和父母發脾氣 。
、苌罟潈,無浪費現象,不亂花錢,不向父母提過高要求。
、輲透改缸隽λ芗暗'家務,減輕父母負擔。
⑥有心事主動和父母說,經常與父母聊天,多溝通。
、吲龅揭恍┍容^重大的事情,要和父母商量,征求和認真考慮父母的意見.。 ⑧努力學好各門功課,經常主動向父母匯報自己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不讓父母操心。
、岣改赣H有做得不對的地方要誠懇的指出。
⑩體貼父母,在節日送父母一些小禮物。
6、詩朗誦——《游子吟》。
四、總結,全班合唱《念親恩》
【課后反思】
1、本次主題班會的主題是以目前我們的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而定的,那就是認為父母為我們做所有的事都是應該的,而自己卻很少去回報父母的愛。
2、班會課從構思到設計主要與學生聊天談心,讓他們認識到父母平時對我們的關愛,而我們卻很少去為父母做事,還覺得父母對我們的照顧是理所當然的。從這次的班會中,讓學生拿出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孝敬父母,為父母做些實事。
3、由于經驗不足,本次主題班會整體來說還準備得不是很充分,學生與學生的互動以及時間的把握上等都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
4、本次主題班會對學生有一定的觸動,相信大部分學生經過本次主題班會后能夠更好地與父母溝通,能夠更好地對待自己的父母。
5、此次班會的開展提高了學生對孝敬父母的認識,激發了學生熱愛父母的情感,反思自己在孝敬父母方面的表現,規范了學生今后孝敬父母的行為。
父母班會設計方案4
班會題目;把孝心獻給父母
班會緣起:有一部分學生和父母之間存在代溝,不能正確理解父母的關心和關愛,不
懂得珍惜父母的付出。
班會目的:通過開展孝心教育,使學生理解父母的關心和關愛,懂得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并能自覺的關心父母。落實《中小學生守則》第七條、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二十四條至第三十條。
班會準備:在班級確定兩名主持人,男女同學各一名,準備主持稿,搜集父母關愛子
女和子女關心父母的'故事。
班會程序及內容;主持人宣布開會。
一、進行“孝心教育”調查,調查表學校提供。(采取不記名方式,鼓勵學生說真話,如實回答。)
二、主持人講述一段子女關心父母的故事,要求每個學生仔細體會反思,找出孝敬父母的不夠之處。(每個學生都要發言,結合自身談一談)
三、學習并背誦“孝心獻給父母”十條歌訣。
1、自己事情自己辦,不給父母添麻煩。
2、家務勞動幫著干,多為父母減負擔。
3、對待父母有禮貌,早晚起居要問安。
4、探親訪友離家前,稟告父母莫持牽。
5、衣食住行講禮貌,尊老敬長想在前。
6、艱苦樸素花錢少,不與別人比吃穿。
7、思想學習勤匯報,懇求父母多指點。
8、批評教育不頂撞,感謝父母要求嚴。
9、養育之恩重于山,兒女責任記心間。
10、為人在世品行高,敬重父母孝為先。
四、安排下周班會內容。
1、鞏固“孝心獻給父母”十條訣。
2、要求每名學生都要記住自己父母的生日。(抽查學生)
3、本周周日定為我校學生的“孝敬日”,要求學生自己洗衣服,并幫助父母干家務活,珍惜父母的汗錢。
4、評選“班級孝心之最”,每班一名,寫300字事跡附孝心教育調查。
為了能真實反饋調查結果,為學校在學生思想教育領域提供決策依據,此調查表為不記名調查,同學們結合自身如實填寫。(在選項○內打√)
一、是否記得父母生日?
1、沒記住○?2、只記住一個○?3、都記住了○
二、自己的衣服是否自己洗?
1、自己不洗?○?2、自己偶爾洗○ 3、自己經常洗○
三、是否頂撞過父母?
1、從不頂撞父母○ 2、偶爾頂撞○ 3、經常頂撞○
四、是否幫父母干家務活?
1、經常干家務活?○2、偶爾干幾次家務活?○3、從不干家務活?○
五、在買衣服時,是否向父母提要求?
1、從沒提過要求○?2、偶爾提幾次要求○?3、經常提要求??○?
此表調查結束后,班級裝訂上交。
父母班會設計方案5
一。開幕
主持人上臺:甲:世界上有一種瑣碎的愛,她的名字叫母愛。
陰雨時節,一把雨傘送來了她的深情,
傍晚時分,一杯牛奶送來了她的關懷,
瑣碎之中,愛在蕩漾,愛在澎湃
乙:世界上有一種寬容的愛,它的名字叫父愛。
像高山似大海,它包容著一切。
多么寬容的父愛,多么博大的襟懷。
嚴厲之中,愛在蕩漾,愛在澎湃。
二。取名
男:是啊15年前的那一天,我們便開始感受愛的沖擊。
女:那一天,是我們的生日,母親的苦日。
男:那一天,我們就感受到了第一次心靈的震動——生命的賜予。
女:那一天,父親、母親的愛便包圍了我們。
男:那一天,世界上最感人的震動就一次次光顧我們的心靈。
女:從那一天起,我們便開始懂得了什么是親情。
男:從那一天起,我們就知道了是誰將生命給了我們。
女:我們知道,家長看著襁褓中面色紅潤的我們,一定會充滿欣慰。
男:我們知道,家長從那一刻便開始了我們無私奉獻。
女:為了我們的明天,父母付出了多少,操心了多少?
男:父母甚至為我們的名字也操了不少的心,因為里面包含了他們對我們的祝福和期望!
女:是啊,先說說你的名字吧,李澤淵!,袁翔你呢?范賽君,郝志成,施昂康,陳晨,熊文潔,丁勇彬,馮超
三。回憶
感人事父母帶著這些祝福與希望呵護著我們的成長!在我們這十幾年來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陪伴著我們有許許多多的酸甜苦辣成長經歷,讓我們共同來分享我們的成長經歷吧!
下面就請孫思嘉同學來談談吧。
姜琪(生。⿵埵⑶澹ㄉ。┴S鈺浩(爬山)張益驍(考試)孫旭東(生病)丁嗥(生。盥斅敚ㄉ。┰瑁▽W習)倪安娜(觀察力)
四。請我們的父母也來談談吧!
五。歌曲
《世上只有媽媽爸爸好》我們的父母從我們的健康到學習到我們各種各樣能力的培養付出了多少的心血,還有誰能比我們的父母更好呢?《世上只有爸爸媽媽好》讓我們共同唱響這首歌獻給我們親愛的爸爸媽媽!
六。小品。
男:但是面對含辛茹苦培養我們長大的父母,我們卻常常聽見有同學這樣評價父母:“他們太古板!”“他們懂得什么!”
女:也常常聽見同學們大聲呼吁:“爸爸媽媽,請理解我”“請給我自主的權利”。
男:其實,我們對父母又了解多少呢?又能理解多少呢?我們能知道每件事情的背后父母是怎樣的一種心思呢?
女:接下來就請同學們欣賞小品,想想這位孩子的父親當時是怎么想的?他為什么會這樣做?
請余海然等同學為我們表演……………。請2—3個同學和1個家長談談。(從孩子心態和家長心態倆方面分析)
七。朗誦
《孩子我為什么打你》家長當時到底事怎樣一種心態呢,請聽方維亞朗誦《孩子我為什么打你》
八。小品
男:打與不打都是愛,我們是否能夠懂得父母的這份心。也許是我們還沒有完全長大,我們很多時候在與父母交往中,很容易沖動,做一些不顧后果的事。當這個時候我們的父母會怎樣想呢?請同學們欣賞另一個小品,想想這位孩子的父親當時會是怎樣的心情!
請丁嗥等同學為我們表演……………。請2—3個同學和1個家長談談。(周思慧,蔣金玲,姜潮汐談到相互理解實例)
十。磚頭演示父母壓力
是啊我們需要相互理解,當我們有煩心事時不妨找我們的爸爸媽媽談談心,他們會體諒我們。當然我們也需要多多的體諒我們的爸爸媽媽。因為他們比我們面對更多更大的壓力他們每天有很多操不完的心。比如為家人做飯,買菜,打掃家里的衛生。贍養老人,工作壓力照顧孩子的身體陪孩子寫作業接送孩子上學擔心孩子成績擔心孩子不開心擔心孩子來回路上的安全讓我們看看,這些加起來到底有多重。請剛才小品中的父母來試一下吧!
十一,錄音
女:聽這就是為我們操勞的父母的聲音,讓我們更懂事些吧讓他們省心一點,開心一點。
男:那我們該怎么做呢?
女:首先要了解父母對我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看這個我們的父母已經把他們對我們的期望寫在了這些信里,讓我們來看一看。看了這些你有什么要對我們的父母說嗎?
男:我想對我的父母說……3—5位同學,在我們看到這些信后,我們已經給我們的父母寫了一封回信,我們請我們的班長幫我們把這些信寄給我們的父母。
十二小組唱
女:讓我們把《燭光里的媽媽》這首歌獻給為我們操勞的爸爸媽媽,
女:父母用愛托起了我們的生命之舟,父母用愛滋潤了我們稚嫩的心田,父母用愛撫慰了我們孤寂的心靈,父母用愛溫暖著我們整整一生。
男:同學們請珍惜這份愛吧!因為這種愛只有今生,沒有來世。
女:同學們,請把握這份愛吧!因為它會使我們成為世上最富有的'人,它會為我們帶來一座開掘不盡的寶藏!
。ê希骸白屛覀兊男挠肋h和著父母的心愉快地跳動吧!
呵呵,設計得很細致喲,一定是用了很多的心思,
我喜歡“取名”、“感人事”、“小品”、“朗誦《孩子我為什么打你》”的活動。因為我認為對人的教育要建立在深刻的體驗基礎之上,如果沒有體驗,那么就談不上教育。
“取名”的活動:我覺得這個創意很好,能夠把父母對于孩子的愛、希望表達出來,如果是在孩子不太了解的情況下,由父母說出來,可能孩子會感受更深,效果可能會更好。
“感人事”:由孩子去回憶生活中父母關心、照顧自己的事情,更容易使孩子對父母的愛感恩,其實也可以由父母說一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自己覺得費心、費力最大的一件事,以及當時父母的考慮,讓孩子們聽一些他們可能以前并不知道的故事,可能震撼力會更大,也許他們會發現看似只會對自己要求父母,還曾經如此細致的考慮過自己的成長呢。當然如果父母愿意談談自己成長過程中與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的故事,效果也會很好。
“小品”:我覺得小品的形式好,去表演小品,會使孩子更擅于表達。而且通過小品表達的含義,讓大人和孩子都去換位思考。也許平時沒有辦法溝通的事情,就可以輕松的實現了。當然如果由大人來扮演小品中的孩子,學生來扮演小品中的大人,可能效果會更好。是不是會有一點心理劇的味道呢?其實后面孩子與家長的分享感受是更為重要的一環。心與心的碰撞才會真正的使人受到震憾。
“朗誦《孩子我為什么打你》”:我喜歡在課堂上面,讀一些貼切的文章,這樣的話會使人沉思,使人回味。
對于其他的活動,我覺得自己可能不會那樣做。覺得有些煽情吧,也是我的性格決定的。我在上大學時,記得曾有這樣的一個定律:叫羅西定律(大概吧),意思是:外在的強化會削弱內在的動機。我覺得如果學生已經被樸實的真人真事感動的話,這些華麗的、熟悉的臺詞、歌曲可能會削弱學生內心真正的感動吧。另外,如果是在45分鐘內完成的話,覺得內容太多了,寧可做得少,也要追求真正的效果。這是我一貫的想法,我們要追求這堂班會課對于家長、孩子的實際影響。
【父母班會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感恩父母主題班會設計方案06-08
感恩父母主題班會設計方案08-16
感恩父母主題班會設計方案12-19
感恩父母主題班會設計方案范文10-28
感恩父母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3篇06-08
小學《我與父母》主題班會活動設計方案07-13
班會設計方案02-08
主題班會的設計方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