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設計方案匯編六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方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欣賞文章語言準確、形象、富于情感、有表現力的特點;
了解并初步掌握圈點批注的讀書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賞析文章的語言特色。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步驟:
一、簡介作者,導入新課。
1、由《背影》中父子間的愛引出對大自然的愛
2、觀看朱自清的生平介紹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生于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紹興。因三代人定居揚州,自己又畢業于當時設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高中,且在揚州做過教師,故自稱“揚州人”。他是現代著名的作家和學者。朱自清祖父朱則余,號菊坡,本姓余,因承繼朱氏,遂改姓。為人謹慎,清光緒年間在江蘇東海縣任承審官10多年。父親名鴻鈞,字小坡,娶妻周氏,是個讀書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朱鴻鈞由東海赴揚州府屬邵伯鎮上任。兩年后,全家遷移揚州城,從此定居揚州。
朱自清有著作27種,共約190萬言,包括詩歌、散文、文藝批評、學術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開明書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對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冊《朱自清全集》。朱自清雖在五四運動后開始新詩創作,但是,1923年發表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卻顯示出他的散文創作方面的才能。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敘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題材可分為三個系列:一是以寫社會生活抨擊黑暗現實為主要內容的一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價格--七毛錢》、《白種人--上帝的驕子》和《執政府大屠殺記》。二是以《背影》、《兒女》、《悼亡婦》為代表的一組散文,主要描寫個人和家庭生活,表現父子、夫妻、朋友間的人倫之情,具有濃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寫自然景物為主的一組借景抒情的小品,《綠》、《春》、《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兩類散文,是朱自清寫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樸縝密、清雋沉郁,以語言洗煉,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后
2、掌握下列生字詞
踞(jù)
薄(bó)陰
綹(liǔ)
棱(léng)角
穹(qióng)
塵滓(zǐ)
皺纈(xié)
什剎(shí
chà)
明眸(móu)善睞(lài)
挹(yì)
掬(jū)
3、思考問題:
文章以哪個詞為文眼,點題?
明確: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
三、合作學習,理解課文
1.第二自然段寫梅雨潭,主要立足哪兩個觀察點,作者觀察到了什么?
2.為什么作者在第二段沒有直接寫梅雨潭的綠,卻寫梅雨瀑和梅雨潭周圍的環境?
3.第三段作者主要立足于哪個觀察點,看到了哪些景致,運用了什么手法,把對梅雨潭水綠的審美感受描寫得淋漓盡致。
4.文章在結構上有何特點?結尾比開頭多“不禁”一詞,有何表達效果?
明確:
1、第一觀察點:山邊;觀察到了梅雨瀑;
第二觀察點:梅雨亭邊;觀察到了梅雨潭的環境;
2、描寫梅雨潭周圍的環境,交代梅雨潭的綠的成因,寫“梅雨瀑”是用來作陪襯,以顯出“梅雨潭的綠”尤其令人驚詫。
3、第三段作者主要立足點是梅雨潭邊。觀察到了梅雨潭的綠。
對綠的總感受:醉人、奇異、似近似遠
擬人
踞、透、扯、送、鉆、招引、擺弄
仿佛一張極大的荷葉鋪著,滿是奇異的綠,厚積著的綠;(形色、深度)
她松松的皺纈著,像少婦拖著的裙幅;(漣漪)
比喻
她輕輕的擺弄著,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蕩漾)
她滑滑的'明亮著,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波光、軟嫩)
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清澈)
北京什剎海拂地綠楊
(太淡)
對比
杭州虎跑寺的綠壁
(太濃)
西湖的波
(太明)
秦淮河的波
(太暗)
裁你為帶贈給那輕盈的舞女
聯想
挹你為眼,贈給那善歌的盲妹
4、文章在結構上首尾呼應。“不禁”再次表達了作者對梅雨潭的綠的贊美之情,抒發了作者對她的無比喜愛之情。文章從博喻到比較映襯到聯想再到轉換人稱、直接呼告,感情逐漸轉濃,直到不能自已。
四、探究學習,拓展思維
參照課文讀書動筆示例,結合課堂教學的內容,把你認為最為精彩的語句用適當的符號標示出來。
五、全班配樂朗讀。
六、布置作業
反復朗讀本文,模仿《散文家談散文》寫一篇鑒賞小短文。
設計方案 篇2
設計理念:
從學生的學出發設計教學過程,通過自主識字、自讀自悟、合作學習、展示交流等形式,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驗,并有所感悟與思考。從而體現新課程“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理念。
教材簡況:
《爺爺和小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最后一課。課文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事:家門口有一棵小樹。冬天,爺爺為小樹御寒;夏天,小樹為爺爺遮陽。人與樹之間的關系多么親密、和諧。課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寫的,非常適合孩子朗讀。學生在朗讀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受到爺爺愛護小樹的行為的感染,從小養成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理解重點詞語和練習朗讀。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字,會寫4個字。認識筆畫“”和“刂、ン、人、灬”4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創設情境,引出課題,讀課題,認識生字“爺爺”。
二、初讀課文
1、多媒體出示本課生字(會認的字)的音節,推火車拼讀。出示相應生字、齊讀,識記字音。
2、借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把生字畫出來多讀幾遍。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開火車讀。
4、檢查朗讀。(認識自然段)
5、范讀,指導讀好課文中的難讀部分。
6、齊讀課文。
三、識記生字
1、識記字形,指導認識“ン、灬、刂、父、人”5個新偏旁。
2、交流識記字形的方法。
四、指導書寫生字“不、開”。
五、作業:小樹為人們帶來什么好處?了解人們為小樹做了什么?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多媒體出示“知識樹”復習兩類字。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指導朗讀
1、學習第一段
(1)自讀第一自然段,說說知道了什么?
相機出示“一棵小樹”圖,學生感受小樹的茁壯、可愛。
(2)交流:怎么讀好這句話?匯報展示。
相機出示原句,指導讀出停頓、重音。
2、學習第二段
(1)過渡引言后,出示:“寒風中落光了葉子的小樹”動畫,問: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爺爺為小樹穿衣服”圖,引導觀察說話。
(3)自讀第二自然段,用“
”畫出寫“爺爺保護小樹”的句子。
a、指名讀畫出的句子,說說從這句話明白了什么?引導理解“暖和的衣裳”指什么。
b、啟發想像:小樹的`心情怎樣?如果你是小樹,會對爺爺說些什么?
(4)指導朗讀。
3、學習第三段
(1)過渡引言后出示“枝繁葉茂的小樹”動畫,問:你看到了什么?(同桌交流后再匯報)
(2)自讀第三段,讀后小組交流:讀懂了什么?是怎么讀懂的?匯報。相機指導“綠色的小傘”指什么。
(3)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4、朗讀全文。(按自然段讀,男、女賽讀、齊讀)。
5、聽動畫朗讀,根據理解,帶動作讀。
6、各小組把課文編成課本劇,在全班表演。
三、指導書寫生字“四、五”
1、引導觀察,認識“四”中的新筆畫“豎彎”,書空。
2、指導觀察“四、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范寫,生書空,再描紅,練寫。
四、說說小樹對人們有什么好外?人們怎樣保護小樹?你打算怎樣保護小樹?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不、開、四、五”。
2、舉辦朗讀擂臺賽。
二、實踐活動
1、完成課后“讀讀說說”。
2、選擇自己喜歡的詞組說話;練說“什么樣的什么”詞組。
3、護展活動。
開展“小記者采訪”活動。了解收集到愛護花草樹木的標語。
設計方案 篇3
活動地點: 樹德實驗中學(西區)二樓會議室
參加人員: 歷史教研員、區內各中學評委老師
形式:研討、交流
主持及記錄:符清明
研討主題:探學情 重過程 -------精煉問題研究,注重課堂實效
活動流程:
1、 吳振華校長介紹我校體驗式課堂教改情況。
2、 本次教研活動的選題背景。
3、 各年級結合學情介紹歷史教學及評價情況。
我們學校搞“體驗式”教學改革好幾年了,已經形成了一定模式,主要內容是各學科統一使用“學教案”;班級教學要開展“小組合作”、“小組評價”;主要學科“學什么考什么”。體驗式德育方面也有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和評價方式。結合學校的課改要求,我們歷史組編制了三個年級的歷史學教案。制定了歷史課的個人和小組評價表。每學期根據教務處的計劃,安排一個年級進行歷史學科的興趣活動。這次搞這個歷史教研的觀摩活動,主題不好確定,在網上都找不到,我們學校的生源情況跟其他學校差異比較大,加之規模小,教研能力肯定趕不上很多學校,越來越感到歷史課不好上,提高課堂效益不容易。我們就根據不同年級,分學情,重視課程評價,盡量讓學生有興趣一些。讓學生盡可能的喜歡閱讀,喜歡聽,喜歡講,讓歷史課堂活躍一些。學生了解一些,記一些算一些。我們就把我們平常是怎樣做的跟大家進行一個交流。
結合我們學校的一個實際情況。下面就請我們三位老師就三個年級的學情和課堂教學進行一個介紹。
初一學生身心特點及學習情況分析
1、初一的學生多數在12-13歲,處于少年后期,還保持著孩提時代的稚氣和童心,天真活潑,愛說愛動,沒有顧慮,因此不愁“啟而不發”。老師提問發言手舉得象樹林一樣,“我來,我來”的呼聲此起彼伏,孩子們以老師喊他發言為光榮。但是,整個課堂鬧喳喳,亂麻麻,甚至有學生乘機說小話或狂打。所以,初一學生處于行為規范階段。
2、小學時沒有開設專門的'歷史課,歷史知識主要來源于故事書,漫畫書,成語故事中的人物故事等。我校學生生源差,知識面窄,大部分學生主要靠課本獲取歷史知識。
3、我校今年的七年級是捆綁發展以來生源素質最差的一個年級,部分學生懶于動腦,懶于動手,自主學習的能力較差,只喜歡聽老師講故事,不會看書閱讀教材,不會做筆記。
一:做好課前準備,重習慣培養。
全班按照4人一組分成學習小組,設立小組長,明確小組長的職責,預備鈴響后檢查小組成員的課本,課中組織小組成員拓展問題討論,課后組織小組相互檢查筆記情況。每次上課前課代表檢查課本準備情況,分別納入每周陽光小組考評和個人期末考評,每人次1分。筆記檢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檢查。
二:補充視頻、圖片、講故事,重興趣提升
盡量補充與教材有關的相關視頻,如結合初一成都歷史播放《天府的記憶》,《漢武大帝》片段--《張騫出使西域》,在講到春秋爭霸戰國七雄時開展成語故事、歷史典故比賽等。
三、開展小組討論問題拓展思維,激發興趣。
七下《南方經濟的發展》
四:落實教材,抓基礎知識過手。
初一上期每節課前有一名課代表組織全班同學朗讀教材大字內容,初一下期以后調整為由小組長組織本組成員復習上一節課知識重點,準備老師課前提問。答對了小組和個人都加1分,答不對小組成員可以代回答,則只扣個人分小組不扣分。如果組內不能解決,小組要扣陽光小組評比分。
五:強化練習,培養解題思維能力。
1、選擇題要求閉卷20-30分鐘獨立完成,交換批改,批改方數出對錯個數并簽名,錯題自己翻書寫出頁碼,強化學生認真閱讀教材。
2、材料題學生先完成,然后統一訂正。教師主要指導學生學會閱讀材料,勾畫出材料中與問題相關的關鍵詞語、句子,學會用材料的內容回答問題。
3、重視每一次練習,將每次練習試卷納入平時成績,計入期末成績。
設計方案 篇4
項目概述
以中高檔小區、寫字樓的業主和白領為服務主體,以微信為入口,以微信公眾平臺為載體,實現半小時生活圈的自由配送和上門服務,主要產品為中高端水果(有機或進口)、農副產品、時令果蔬、特色干果為主。
關鍵詞:社區O2O 微信公眾平臺 水果 碎片化 目 的:1、提高團隊的實戰及協作能力2、直接獲得經濟效益
3、打造珠海本地有影響力的生活服務公眾平臺
項目分析
1、 市場分析
1.1、市場概況:
微信近幾年興起,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或開發APP服務客戶的商家也較多,但是能夠系統化做配送的少之又少。全國雖有幾家相對比較成熟的這種電商,或者是傳統電商的轉型升級,但他們相對城市覆蓋率遠遠不足或經營產品單一。至于本地化運營的有多少有待調查。就算有同行,也可進行區域性或產品差異化運營。
1.2、市場前景:
利用微信的便利性做懶人經濟。利用微信朋友圈強關系的特性,傳播的速度和客戶穩定性比較強。前提是做好用戶平臺體驗和線下服務。通過建立一對多的公眾賬號,就相當于擁有了一個能夠直接傳播信息到消費者身上,且不受外界干擾、成本較為低廉的自媒體平臺。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將更加便捷,不存在任何障礙,對于客戶關系維護和及時獲知客戶反饋信息的作用不言而喻。當今營銷賣產品就是賣服務,微信能夠讓我們與消費者之間建立信任基礎,促發重復性消費和對品牌的高度忠誠。微信將為我們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構建一條潛力無限的電子商務銷售渠道。
1.3、市場定位及目標:
尋找與中高端消費能力相匹配的小區為主,最好能夠打通物業關系,相對來說前期推廣和以后配送不會出現被卡現象最好。暫定于 小區;
寫字樓和商業區以下午茶(水果或小吃)為主,小區周圍的商業區或者配送點一定配送半徑內是可以覆蓋的。
2、 項目背景
2.1、項目提出的原因:
2.1.1、微信公眾平臺漸于成熟,被普通消費者所接受。微信的自媒體功能有強大的傳播能力。線上線下結合方式開始成為商業模式的主流,我們將努力迎合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2.1.2、一個線上點單支付平臺是否成功,不僅僅在于是否方便客戶(使用人員或消費者),還在于是否方便自己或者平臺加盟用戶(商家),因為前臺界面很重要,但后臺使用界面也要很方便,同時要求能夠及時處理數據的能力及數據統計。傳統的訂單下發方案有兩類:電
話點單和網頁點單。缺陷:人力成本高,電話記錄難免出錯,客戶選擇的產品不多,方式有限,商家若要圖文并茂,印刷成本也會升,同時對賬也會非常困難。 2.2、項目運作的可行性:
微信用戶數量年底將超過8億,用戶不存在接不接受的問題。推廣力度和互動能做好便能解決這個問題。主要問題在于技術實現問題及線上線下結合問題(也就是服務問題)。這兩點將在后面詳細闡述問題關鍵點。 2.3、項目的獨特和創新性:
公眾號采用自媒體與電商相結合的運營模式。在傳播品牌的同時建立消費者圈子,提高消費者對我們的認可度,以口碑帶動微信電商新渠道的拓展。從而達到既賣得出產品,客戶關系又較為穩固的效果。 2.4、項目的主體簡介:
4.4.1、消費群體:以區域或消費能力來劃分,暫時以中珠旗下的小區做為試點區域。
4.4.2、商家:由于開始時只是單個的商家和一個配送點,配送能力和區域有限,我們暫時定為只接受2公里內配送訂單,或者大于2公里我們收一點小費,或者也可以規定滿多少訂單我們可以在幾公里范圍內配送。
線下水果店,可以自營,當然也可以找合作商家。水果的'利潤將比較高,面對的消費群體較多,自營有利于經濟效益,但成本會大幅上升。同時對于中高檔業主來說,水果是生活必須品,屬于返單相當強的一類消費品。同時線下還要有一個倉庫即配送點。選擇要合理,離水果店也不能太遠,能相互照應。 4.4.3、微信公眾平臺:界面簡單清晰,有商城功能,能夠進行訂單的管理并有接受發送能力,能夠發放優惠券,能夠對會員進行管理,賬務管理,通LBS技術把訂單發送給最近商家(或配送點)處理,能連接無線打印設備,支付,收貨地址管理,以及服務器承載能力,緩存反應時間等要求。
4.4.4、無線打印設備:通過無線(倉庫內也可用有線方式或局域網方式)接受平臺發送的訂單,能夠自動接受并及時打印出來。有小單,對于客戶來說正規,對于我們經營者來說方便對賬,避免漏單,落實責任人。
4.4.5、物流團隊:能夠把定單所訂貨品在60分鐘時間內(約3公司里內)送到客戶指定地點,其中包括撿貨包裝時間。物流團隊將是整個平臺運營的重中之重。
2.5、項目流程規劃:第一階段:選定小區,小范圍內推廣二維碼(比如開張送水果等方式,先讓客戶體驗),試運營(進行系統測試,各個環節的數據要認真做好記錄,比如哪個時候訂單最好,打印設備反應時間,平臺響應時間,撿貨速度(怎么擺放倉庫的水果位置比較合理,易于撿貨包裝),最遠配送來回時間,物流團隊最大負荷,每天出貨量預測,有無備選等等),預計時間為7到10天。推廣時間與開張時間不能差距太遠,大概就是3到7天,這樣客戶關注后,發現平臺不能用,可能會取消關注。線下水果店的進度同時進行,能夠做到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第二階段:調整平臺,正式運營。優化系統,減少開支、損耗。
第三階段:增加小區數量和服務區域(寫字樓或商業區,或其他行政區),根據區域決定是否增加配送點或配送人員
第四階段:如有現金流情況下,自營水果店鋪,有店會更加增加客戶對我們的信任度,同時可經營線下一部分客戶。
競爭對手分析
市場主要競爭對手分析,相比之下項目的優勢與劣勢:
xxx:注冊是xx果事科技有限公司,總部在xx,已成一定規模。全城送貨,25元起送,68元免費送。已在小區投放電梯廣告,具體小區不詳。xxx區已經投放大量廣告。有自己網站和微信公眾平臺,共28個品種,一個搭配套餐,產品以時令水果為主,國產為輔,無其他類。有xxx電話,還可支持QQ下單。可按日期每周或每月定時配送。進貨地在xx,xx點搶貨,屬一手貨源,量較大,進貨過程有消毒殺菌設備,5度以下儲藏,貨源價格有較大優勢,面對市場為中高端客戶,還配送酒店飯店蛋糕店等。倉庫片區應該在xxx方以上,內有改辦公室。自有攝影和美工。
缺陷:不能取消訂單,xx區全城配送,一般是上午下單晚下午配送,下午下單晚上 1、 配送,晚上下單要到明天配送。
2、 百果園:目標是每公里一個店,一公里內免費送。總部在xx,xx年成立。貨源由深圳總部配送到珠海。(但貨車是廣州牌,可能進貨地還是在廣州)。PC端做的相當成熟,可以注冊充值。有加盟有直營,實體推進速度較快,全國約有1500家體門店。微信公眾平臺暫時沒有覆蓋所有門店,珠海預計在10家左右門店,珠海客戶大部分地區暫時不能用微信下單。產品中高端,有干果系列。口號是三無退貨:無小票、無實物、無理由。3、 繽果水果:總部位于中山坦洲,20xx年11月13號開張。主要模式門店加微信下單方式。微信下單界面已比較成熟,現在在坦洲有三家門店,另有四家正在籌備開張,不到一年,落地可能會有七家門店。暫時無覆蓋珠海。線上線下鋪開速度較快,線上營銷相當成功。口號:三鄉市內一小時免費送貨,不好吃不喜歡,上門退貨。產品以高端為主,時令季節水果為主。每期活動都非常有創意,后臺開發人才儲備較強。公司為互聯網公司。
4、 一公里理想家:珠海一公里商務有限公司。地址為華發新城五期管理處附樓。做的是華發社區平臺,水果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商家入駐,自己不經營。主要是生活配送為主加業主增值服務。
5、 本來生活珠海站:總部在北京,為線上生活配送大平臺,覆蓋種類非常多,以中高端為主,20xx年上線,前期投入2個億。微信平臺已上線,功能較強大。(但我的手機只能打開半邊,體驗不好。不知是手機原因還是它后臺原因)。PC端非常強大,平臺已經全面覆蓋一二線城市,甚至一部分三線城市。有與京東合作。 相比之下項目的優勢與劣勢:
優勢:物流團隊商圈的完全覆蓋性及服務的時效性(合理的調配中心),社區資源整合(消費者、物業甚至商圈內的商家),合作者有一定本地資源(人脈及社區資源):中珠房地產集團。
劣勢:品牌影響力,平臺的體驗感,信任度及運營經驗、系統。
自身條件分析
1、 團隊人員能力:
運營:整個平臺的運營,保證穩定,應急突發,需要配務工作人員的數量,管理,技術維護,協調,組織、推廣,貨源及進出貨安排等
組織:人員培訓,人員招聘,人員工作分工分配,考核,監督等 策劃:平臺運營規劃、活動方案等
業務:業務推廣,包括平臺本身或二維碼,需要線上線下結合
技術:主要是平臺后臺的技術維護,電腦及打印設備的維護,打印設備的安裝等,緊急情況下的備用設備要準備充足
財務:每天的入賬對賬,成本及利潤核算,總結報表向運營者和股東匯報,兼備出納職能 客服:服務平臺咨詢和電話咨詢客戶,售后,解決客戶問題,處理投訴,協調平臺(包括產品方面和服務方面)與客戶關系,解決矛盾 物流:進貨和出貨 包裝:按小票撿貨包裝,平臺推薦的套餐包裝(產品需要提前包裝好,每天可安排一定數量),果籃包裝,禮盒包裝等 收銀: 導購:
2、 平臺及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技術革新和進步的時候需要果斷投入。后臺開發人員要確保穩定。
平臺分兩期開發。一期滿足基本閉環交易即可。以水果商城為主體,平臺訂單能連接出單打印設備即可。能使用代金券,完成支付。具體界面可參考長沙的綠葉水果。 二期再開發細節問題。問題反饋再優化。
內部價格大概完成開發約8000到10000元,其他公司購買大概在1.5萬到2萬。不管是珠海互通開發還是其他公司購買,都需要自己有一個技術維護人員。我們面臨幾乎每天更新的問題,他們可能會服務跟不上來。如果中珠生活智慧通準備開發,利用自己成立的網絡公司搭平臺的話,長遠來看會比較好,成本也比較低。但是前期的平臺可能不一定足夠成熟,這樣客戶使用不方便,流失可能性會比較大。
3、 費用預算:(人民幣,單位:元)
設計方案 篇5
目的:
1 、培養幼兒的傾聽力
2 、學習動物的叫聲
準備:
1 、五種動物的圖片、掛件。
2 、錄有動物叫聲的磁帶
3 、圖譜一張。
過程:
一、放動物錄音,激發幼兒的興趣。“你們想去森林里玩嗎?”那我們就坐著火車一起去吧。幼兒坐到位置。“森林晨的小動物聽到小朋友來玩,非常高興,聽,它們來歡迎我們了。”放錄音一遍。“你聽見有哪些小動物來歡迎我嗎?”幼兒自由說。小結:小朋友真能干,都聽出來了,它們是小貓,小狗,小鴨,公雞,青蛙。
二、學小動物的叫聲。小動物的叫聲可真好聽,讓我們一起來學學它們的叫聲吧。
1 ) 放錄音。“你聽到是誰的聲音呢?”“那我們就把它請出來吧 . (出示圖片)”“它是怎么叫的呢?”“我們一起來學學它的叫聲吧。”“誰愿意把你學的叫聲,來叫給大家聽一聽呢?”每次叫四五個幼兒。
2 )、依次學習以下幾種動物的叫聲。
三、游戲
1 )、幼兒自由選掛件。
小動物來到我們班了,那你們喜歡誰呢?你可以自己去選小動物,但是小動物要我告訴大家,你們去選它們時,要一邊學著佗們的動作,一邊學著它們的叫聲,如果小動物沒有聽到你學它們的動作,你學它們的叫聲,那小動物就不請你了,知道了嗎?
2 )、開始游戲
現在你們都到了小動物家里了,都成了動物寶寶了,老師就請動物寶寶們來做游戲,當你聽到錄音機里是誰的.叫聲,就請這個小動物站起來把你好聽的叫聲叫給大家聽好嗎?一種聲音一次。
放錄音,游戲一遍。
現在,小動物都聽到自己的聲音站起來,那我們再來聽一聽這回錄音機里放的是誰的聲音,聽到是誰的聲音,就請這個小動物一邊發出聲音一邊做動作,坐回自己的家。
放錄音游戲一遍。
四、看圖譜,學兒歌
森林里的其它動物看到你們今天這么能干,它們也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① 老師念兒歌一遍。
② 引發興趣,這首兒歌里有五種小動物的叫聲,是不是有和你一樣的動物呢?
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幼兒跟念兒歌一遍。
小結:今天,動物寶寶學會了自己的叫聲,又學會了好聽的兒歌,現在,請被請到的動物寶寶跟我們到外面去做游戲。但是請到的小動物要一邊學叫聲一做動作到我們這邊來,聽到了嗎?
設計方案 篇6
課題:2.1比零小的數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1)借助生活中的實例引入負數,體會負數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數應用的廣泛性。
(2)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能應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知道有理數的意義和分類。
2過程方法目標
(1)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大量的現實情境中發現、認識負數,把握負數的特點,體會到這種新數的引入是實際生活的需要。
(2)通過小組討論、總結所學過的數,歸納有理數及其分類。滲透數學化歸思想。
3情感態度目標
(1)通過讓學生自己尋找生活中的'例子,并互相出題、答題,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促進同伴間的合作交流,加深同學間的友誼。
(2)使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發現數學,掌握數學和應用數學,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與周圍世界的聯系,逐步領悟學習數學與個人成長之間的關系,熱愛數學、熱愛生活。
二教學重點
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
三教學難點
如何應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教師操作多媒體,出示教材上第14頁圖像,提出問題。
1.在這張天氣預報上有你不認識的數嗎?你知道這些數的含義嗎?
學生觀察圖形,回答問題。
2.在這張地圖上“-155”表示什么? 資料卡片中的“-117.3” 表示什么? 新聞中的“-0.03﹪” 表示什么? (師出示一張試卷)
3.在這張試卷上,老師批閱的“—5”是什么意思?
4.這種帶有“—”號的數你還在其他地方見過嗎? (注:學生看一看、想一想、議一議用較貼切的語言回答,初步感受負數。)
(二)、引入正數、負數的定義
(師講解例1,生聽講并記憶) 練一練:(課本第15頁)
(三)、用正、負數表示一對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師提出問題:你對“零上溫度”與“零下溫度”的感受相同嗎? “零上溫度”與“零下溫度”的意義相反,你還能舉出生活中意義相 反的事例嗎?啟發學生共同完成。 議一議:舉例說明怎樣用正數、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例2.(1)在知識競賽中如果用“+10”分表示加10分,那么扣10 分怎么表示? (師板書示范)
(2)某人轉動轉盤,如果用“+5”表示沿順時針方向轉了5圈,那么沿順時針方向轉了12圈怎么表示?
(3)在某次乒乓球質量檢測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標準質量0.02克記做“+0.02”,那么“-0.03”表示什么?
練一練:
(1)你會用正、負數表示一對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嗎?請給同伴出題,并做出評價。
(2)如果零上5℃記作“+5℃”,那么零下3℃記做什么?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11-11
設計方案11-08
設計方案11-03
經典設計方案12-01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 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02-08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教學設計方案范文03-09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11-11
教學設計方案02-28
教學設計方案11-14
實用設計方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