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設計方案3篇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設計方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4頁例1、例2及練習一的題目。
[教學目標]
1. 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
2. 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 談話。
師:小朋友們,新年快到了,你們高興嗎?
生:高興!
師: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游園活動,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參加?
生:想!
師:好!老師就帶小朋友們一起去參加游園活動,我們唱著歌出發,好嗎?(唱新年快樂歌)
2. 出示主情境圖。
師:我們來到了游園點,你們看小朋友在做什么?
生:有的在看木偶戲,有的在買面包,有的在……
師:在游園點里有許多數學問題要我們去解決,你們想不想解決這些數學問題?
生:想!
師: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解決問題。(出示課題:解決問題)
二、主動探索,協作交流,領悟解法
1. 出示情境圖(例1情境圖),提出問題。
師:你從這幅圖上看懂了什么?獲得了什么信息?
生:原來有22人在看戲,又來了13人,走了6人。
師:小朋友,你們看得真仔細,通過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
:原來有22人在看戲,又來了13人,一共有多少人在看戲?
生
:原來有22人在看戲,走了6人,還剩多少人在看戲?
對于這兩個問題,讓學生提出后很快就解答。
生
:原來有22人在看戲,走了6人,又來了13人。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生
:原來有22人在看戲,來了13人,又走了6人。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對說出(3)(4)兩題的學生給予表揚。
2. 解決問題。
師:你們會解決“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這個問題嗎?
(1)獨立思考。
(2)交流。
師:和同桌說說你的想法,你是怎樣想的?
讓學生充分地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通過參與學生討論了解情況。
(3)匯報并說想法。
生
:我把原來有的22人和又來的13人合起來就是一共有多少人在看戲,再從35里減去走了的6人就是現在看戲的人數。列式為:22+13=35(人)
35-6=29(人)
生
:我的想法和他(生1)的一樣,但是我把他的兩個算式寫成了一個算式,列式為:22+13-6=29(人)。
生
:我從原來有的22人中減去走了的6人,就是還剩多少人在看戲,再加上又來的13人就是現在看戲的人數。
列式為:22-6=16(人)
16+13=29(人)
生
:我的想法和他(生3)的一樣,但是我把他的兩個算式寫成了一個算式,列式為:22-6+13=29(人)。
生
:我從又來的13人中,讓6個人去補走了的6人的座位,再加上原來有的22人就是現在看戲的'人數。
列式為:13-6=7(人)
7+22=29(人)
生
:我的想法和他(生5)的一樣,但是我把他的兩個算式寫成了一個算式,列式為:13-6+22=29(人)。
3. 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1)22+13=35(人)
35-6=29(人) 22+13-6=29(人)
(2)22-6=16(人)
16+13=29(人) 22-6+13=29(人)
(3)13-6=7(人)
7+22=29(人) 13-6+22=29(人)
4. 師:小朋友,你們真聰明,你們的這些想法都對,都算出了現在看戲的人數。
5. 談話:小朋友們看木偶戲看得多高興呀!你們看這邊發生了什么事情?(出示練習一的第1題)
師:從這幅圖上你看懂了什么?你能把圖意說完整嗎?
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獨立列式解答,再讓幾名學生說解題方法。
6. 師:小朋友們,你們玩得高興嗎?
生:高興!
師:不知不覺到了中午,我們肚子有點餓了。走,老師帶你們到面包房買面包去。(出示例2情境圖)
師:你從這幅圖上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誰能把這個問題說完整?
生:原來面包房里有54個面包,先賣了22個,又賣了8個,現在還剩多少個?
師:誰會解決“現在還剩多少個”這個問題?同桌討論,說說你的想法。
讓學生討論后再匯報。
生
:我從一共做的54個面包中先減去賣了的22個,再從剩下的32個中減去賣了的8個,得到的就是現在還剩多少個面包。列式為:54-22=32(個)
32-8=24(個)
生
:我從一共做的54個面包中先減去賣了的8個,再從剩下的46個中減去賣了的22個,得到的就是現在還剩多少個面包。列式為:54-8=46(個)
46-22=24(個)
生
:我先把兩次賣了的合起來,再從一共做了的54個面包中減去兩次賣了的總數,得到的就是現在還剩多少個面包。列式為:22+8=30(個)
54-30=24(個)
生
:我的想法和他(生3)的一樣,但是我把他的兩個算式寫成了一個算式,列式為:54-22-8=24(個)。
師:你先算什么?
生
:我先算54個面包賣了22個還剩多少個。
生
:我的想法和生2的一樣,但是我把他的兩個算式寫成了一個算式,列式為:54-8-22=24(個)。
師:你先算什么?
生
:我先算54個面包賣了8個還剩多少個。
生
:我的想法和生3的一樣,但是我把他的兩個算式寫成了一個算式,列式為:54-22+8=24(個)。
師:你先算什么?
生
:我先算兩次一共賣了多少個面包?
師:但是列式54-22+8=24是先算什么?
生:先算“賣了22個后還剩多少個?”。
師:在把22+8=30和54-30=24寫成一個算式時你們遇到了什么困難?
生:要先算22+8,但是又要把22+8寫在54-的后面。
師:你有什么辦法來解決這個困難嗎?
四人小組討論、匯報。
生
:……
生
:……
生
:我的方法是在22+8的前面和后面加一個小括號,表示要先算22+8。列式為:54-(22+8)=24(個)。
師:你從哪里知道要加小括號的?
生:我從書上看到的。
師:你真會學習,你是學習的小主人。
師:小朋友們,你們剛才用三角形、波浪線、方框等這些方法來表示要先算,都對。但是我們的數學家在很早以前就約定,像這樣又要寫在后面,又要先算的情況,用小括號把后面的算式括起來,來表示先算。如果在以前,你們也能成為一名數學家,你們真棒!
7. 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1)54-22=32(個)
32-8=24(個) 54-22-8=24(個)
(2)54-8=46(個)
46-22=24(個) 54-8-22=24(個)
(3)22+8=30(個)
54-30=24(個) 54-(22+8)=24(個)
師:你會讀54-(22+8)=24這個算式嗎?
生:54減去22與8的和,差是多少?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師:游園活動快要結束了,你們看小朋友在干什么?(出示練習一的第2題)
生:他們在收集拉罐筒。
師:他們真是環保小衛士。你會把這幅圖的圖意說完整嗎?
讓學生先把題目說完整,再說想法,最后說算式。重點鞏固小括號的用法。
四、歸納小結
1.師:請小朋友說一說在今天的游園活動中你有哪些收獲?
生
:我學會了把兩個算式寫成一個算式。
生
:我學會了如果算式在后面,但是要先算,可以用小括號。
生
:我學會了有小括號表示有先算。
生
:我學會了用我們的知識去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師:請同學們做一名有心人,用課本學習的知識去解決我們身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設計方案 篇2
為了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結合辦公室工作實際,現制定以下節能減排工作措施。
一、辦公室節能減排措施
(一)節電方面
1、盡量使用光驅播放DVD或者VCD,以減少光驅耗電。
2、閑置或兩小時以內不用的電腦,要及時關機,確保“人走機關,機關電斷”。
3、電腦需經常保養、清潔,注意防塵防潮,減少電耗。
4、下班前20分鐘關掉飲水機、電腦、打印機等用電設備,并拔掉插頭,斷開電源。
5、空調使用嚴格執行26°C標準,離開半小時以上務必關掉空調,減少能耗。
6、禁止使用辦公電腦進行娛樂活動。
(二)節能方面
1、文件初稿盡量采用草稿模式,縮小行距,并使用小號字打印,到達省紙、省墨又節電。
2、復印、打印紙使用雙面,單面使用后的復印紙,可再利用空白面影印或裁剪為便條紙或草稿紙。
3、對可回收再利用的公文袋進行重復使用。
4、盡量使用網絡共享,在共享上互傳互閱文件,或用電子郵件代替紙類公文。
5、衛生間根據沖洗污物的用水需要,分別使用大水流和小水流進行沖洗。
6、對“跑、冒、滴、漏”的水龍頭及時更換,減少浪費。
(三)其他方面管理
1、減少或盡量不使用一次性紙杯。
2、使用可更換筆芯的原子筆、鋼筆替換一次性書寫筆。
3、多使用回形針、訂書釘,少用含苯的`溶劑產品,如膠水、修正液等。
二、推薦
(一)完善相關的節能減排管理制度,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工作,加大監督檢查獎罰力度,構成長效管理機制。
(二)大力實施技術革新,用心推廣節能減排使用技術與設備。如用電方面采用變頻節電裝置,用水方面使用“人用即開、人走即停”的節能龍頭或節能用水、排水裝置。
(三)推行電子政務,減少公文數量,提倡無紙化辦公。
設計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訓練幼兒身體的平衡能力。
2、鍛煉身體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平衡凳、沙包。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教師帶領幼兒在塑膠跑道上練習走平衡木,訓練幼兒的平衡能力。
二、教師講解游戲玩法。幼兒分成4-6組,在每組旁畫一個圈,圈內放上沙包。請每組第一為幼兒去一個沙包放在頭上,沿地上直線走到末端,把沙包放入籃中,在他上平衡凳,最后雙腳跳在地上。
三、幼兒游戲。
1、分組進行游戲。
2、老師與幼兒一起進行游戲。
3、教師講評游戲過程。四、放松活動。幼兒聽音樂自由活動結束游戲。
總結分享:請幼兒說說走平衡木的感受。
幼兒園中班體育游戲:靈活的小猴
功能:
1、 發展立定跳遠能力和靈敏素質。
2、 培養競爭精神和遵守規則的習慣。
玩法:幼兒當小猴,教師或一名幼兒當母猴。“小猴”在“山坡”上(大圓圈)作各種姿勢的.立定跳遠。跳躍約20秒后,“母猴”用蹲撐跳進入圓圈追逐“小猴”,“小猴”仍須用立定跳遠躲閃。被追到的“小猴”自動走進場邊的小“籠”子里。追逐30秒后游戲結束。
規則:
1、 必須用協定的移動方法追捉躲閃。
2、 必須在“山崗”上追捉。
指導建議:
1、 此游戲主要是發展立定跳遠能力。
在追捉多山石,雙方常常用雙腳連續跳或跑去追捉躲閃。要教育幼兒嚴守規則。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11-11
設計方案11-03
設計方案11-08
(經典)設計方案07-28
[經典]設計方案08-05
設計方案(精選)07-27
設計方案【精選】07-29
經典設計方案12-01
【經典】設計方案07-22
(精選)設計方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