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常用(3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扎實開展,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設計方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方案 篇1
一、陶藝課程的設計:
小學陶藝課是以陶土為制作材料,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塑造的工藝課,是一種體現美術教學新理念,給學生提供休閑創造的藝術教學活動。以藝術性、科學性、文化性、休閑性等融為一體并賦予其獨特的思想內涵和教學基礎。通過陶藝的學習欣賞,嘗試陶藝的工具、材料與制作過程,塑造體驗陶藝學習的樂趣、方法,促進學生藝術的感知與欣賞能力,藝術表現與創作能力,了解人類文明的由來和發展,激發創造精神,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在陶藝課中,通過引導學生運用揉團、搓、捏、接等方法自由地改變形體,從而激發其探索陶土塑造新方法的濃厚興趣。這樣,眼、腦、手等三者方面的協調使創新意識、創造思維、實踐能得到和諧的發展。激發學生創作的思維與靈感,特別是通過富有生活情趣的兒童喜聞樂見的創作主題的設置,引導兒童在自由輕松的創作活動中,陶冶性情,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從而使學生對事物的觀察力、空間的想象力、形象的創造力等得到綜合性的鍛煉。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資料的采集與整理,問題的探討與分析等合作與獨創相結合的學習體驗,及對泥料粘合、色彩處理、焙燒溫度、陶坯的保護等初步的認識與嘗試活動,促進學生在藝術創作活動中萌發科學技術的精神。通過對不同時期與不同地區及同學之間作品的評價,對創作過程中的情節交流,形成互相學習、互相關愛,不斷超越的人文精神。
二、陶藝校本課程的開發:
在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和鼓勵鞭策下,在新課程理論的指導下,我校于20xx年起,著手進行《陶藝》教學的嘗試。從20xx學年度起,我校逐步開設一~~六年級陶藝課程,并開始把《陶藝》作為校本課程來開發。逐步編寫了教材。在教材的內容方面,遵循新課程標準,符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與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相融合,與人文精神相融合,逐漸向綜合方面發展,使陶藝校本課程富有時代感。教材的編寫還體現了對學生的個性潛能充分挖掘,為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打下基礎,促進學生的個性全面和諧的發展。在開發的過程中我們實施了以下策略。
1、構建民主、開放的課程開發組織。
建立一支民主、開放的組織機構是保證校本課程開發渠道順暢的重要因素。從20xx年起,我校專門成立了課程開發組。由三位美術教師和校分管領導對校本進行了理論方面的認證和指導,一線教師進行陶藝教學方面的探究和實踐,搜集適合學生發展的課例形式,定期匯總教研。做到邊實施,邊開發,邊挖掘,邊總結的同步進行的有效方法,在實踐過程中動態生成課程。我們先后改編寫了教材,并逐步生成了適合我校師生的教材。同時為保證組織機構民主、順暢運行,學校強調三個意識,即校長要有協調意識,分管領導要有服務意識,實驗教師要有精品意識,為課程開發的順利實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2、創設良好的外部開發環境。
為推進陶藝教學,學校做了大量的工作。配齊、開設了高標準的陶藝教室、作品陳列柜,設置了專門燒制陶器的窯爐,一些配套設施將得到更全面的配置。
3、科學合理課時課程安排
陶藝校本重在普及,使學生在陶藝教學的大文化背景下受到教育。學校全校一至六年級全部開展陶藝課。在現有的條件下讓盡量多的學生參與陶藝教學體驗,做到“人人動手,個個玩陶”。每學期每人有8次陶藝教學,每次2課時,課時安排還和美術課教學相結合。陶藝教學和美術教學中的手工、泥塑、面塑、雕塑、兒童畫等教學的整合,開發陶藝校本課程,構建大綜合的陶藝教學特色之路。
三、我校陶藝校本課程開發的成效
一所學校的生命力在于特色,要想打造品牌學校,必須凸現特色,“特色課程的構建是實現學校辦學特色的'重要載體”。我校作為一所城郊結合部的學校,學校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機遇和挑戰。陶藝校本課程開發地進行,恰恰為學校提供了一條特色化發展的道路,并提高了學校的辦學質量,凸現了學校的辦學特色。校本課程開發使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轉變。在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過程中,教師扮演著課程的編制者、課程的實施者和課程的評價者的三位一體角色,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是以現代課程理論為指導,要求教師不但要系統學習現代課程論和教學論,具備較高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我校陶藝校本課程的實施,促進了我校美術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升。同時學生也有很大的收獲:
1、陶藝課程培養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陶器的產生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創造,它標志著人類文明和文化的開始。陶藝有著深邃的文化精神和十分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涵,可以說中華民族將它最內在的本質、對生命的感悟、對自然精神的心領神會完美地表現在了它的精深博大的陶瓷藝術中了。同學們通過參觀博物館、欣賞中國古代陶器和制陶活動,了解了我們祖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感受到了深厚宏博的中華民族文化精神,開拓了視野,增長了知識,由此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例如,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陶藝作品,并輔以講解每件陶藝作品所表現的藝術特征和歷史故事,學生普遍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隨后,以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為創作題材讓學生進入實踐操作,并在創作過程中充分展現屈原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生平事跡。且不論學生的創作的作品如何,這一教學過程,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潛移默化中受到了愛國主義的熏陶和教育。
2、陶藝課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陶藝作品雖然會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點,但每件作品都會有自己的特別之處,每個學生都會有成功的收獲,只要適當給予鼓勵,學生就會因此而高興,因此而自豪,從而產生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就會增強他們的自信,這份自信,會有力促進其他各門功課的進步。
3、陶藝教學提升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陶藝教學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十指要不間斷地作多種方式地運用和配合,從而使雙手變得靈巧,這一切都有利于學生大腦的使用程度和使用方式得到充分地開發和改善,使人變得有創造力。而創造力本身是人人都有,時時可見,處處存在的,只要注意強化學生的創造意識,生活中就會有發揮創造才能的機會,在陶藝課的教學中,泥料的選擇,作品的構思設計,陶藝制作技法的運用等,都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可以說創新是陶藝的本質內涵,喜愛質樸無華的泥土是學生的天性,每周一節的陶藝課都在彰顯同學們的潛能,表現自己心中所想,腦中所思的陶藝作品。陶藝教學為學生張開想像的翅膀提供了空間,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
4、陶藝課程錘煉了學生的心理素質
陶藝教學作為藝術教育的一種形式,是一種形象直觀教育,在調動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心理活動和外部環境的協調,促進學生的心理活動和生理特征的協調,促進學生心理活動內部之間的協調,從而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這是因為,學習陶藝,學生必須學會觀察生活,分析生活,發現陶藝造型的源泉,進而表現生活,此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要求十分活躍,注意力要求比較集中,整體心理素質因此將得到逐步提高。
5、陶藝教學引導學生的相互協作
隨著21世紀人才培養模式的多元化發展趨勢,“合作學習”方式正日益成為教育教學研究與探討的熱點。《美術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自主、探究與合作是學生學習美術的重要方式。”
陶藝中的合作是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來創作完成作品。馬克思說過:“個人的發展取決于和他直接或間接進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資源。”學生在發展中存在差異并不可怕,合作學習能把這種差異轉變為一種教學資源。如果教師能把這種差異因素構成的矛盾轉化為動力,就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技能,讓他們學會各展所長,達到“1+1>2”的效果。
陶藝教學提倡合作,不僅因為陶藝活動由于受時間和陶泥的特殊性(易干)的限制 ,在課堂內難以單獨及時地完成作品,必須利用小組的形式來合作完成,還因為合作能集思廣益,加強互動。學生們需要根據內容一起構思,一起制作,一起探討創作的形式和制作的方法等,還要進行合理分工和相互協調,齊心合力共同完成作品。這種合作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增強學生間的交流,有助于學生間的友好相處。這些都將會對學生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例如:朱藝丹、陸志花同學共同完成的兩幅作品《我的所愛》、《美麗家園》不再是較單一的畫面,兩位同學從構思到制作到完成,一直把各自的想法講出來,共同探討,于是才有了這兩幅畫面較豐富,而且能給予我們更多思考的作品。
“用雙手和智慧實踐知識,用團隊精神制造作品”,這是我們陶藝實踐內容的一個基本點。在這個基點上,我們有效地解決了學生朦朧的學習目的和混亂的學習方法,也在很大程度上適應了學校的硬件限制,幾個人一組協作,互相交流,既完成了學習的目的,也在學習中得到應有的體驗。
6、陶藝課程發現了學生的個性特質
在藝術教育中評價目的主要是為了改善和促進學生的發展。評價標準應體現多維度性和多級性,以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幫助學生發現各自的個性物質,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在陶藝教學中,每個學生的作品都會表現出不同的思路、不同的審美觀,教師不能簡單地用一把尺子來衡量學生水平。如上《陶罐》一課,學生所用的陶藝制作方法較多,有的學生徒手捏;有的用泥板成形法;有的用泥條盤筑法。學生們的陶罐各具特色,很難判定誰好誰壞。實際上,準確與否、像不像,在藝術課程是相對的,關鍵看其是否大膽、是否觀察、是否表現、是否思考。只要學生大膽地表現出自己的個性和感覺,就應當受到鼓勵,受到肯定,讓學生在這自由創作空間里,體味到了更多成功的喜悅,促使他們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7、陶藝課程提高了他們的審美能力
陶藝作品自身具有美的特征,優秀的陶藝作品可以打動人的情感、人的精神、凈化和陶冶人的心靈,使人從中獲得美的享受。我國著名藝術家豐子愷先生曾這樣說過:“人們每天瞻仰著這樣完美無缺的藝術品,不知不覺中精神們蒙其涵養,感情受其陶冶,自然養成健全的人格。”
在開展陶藝教育教學中,通過創造陶藝形態的過程中,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陶藝課中“壺”、“罐”、“人物”、“動物”等的創作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可以讓學生親近自然之美,親近生活之美,發現自然之美,發現生活之美,培養學生藝術的感知與欣賞能力,藝術表現與創造能力。在教學中注重把日常生活和學生真實的環境,作為陶藝學習的最初起點,把陶藝教學與情操的陶冶、文化的修養、科學技術的探究結合在一起,陶中有藝,藝中有思想、有情感、有文化、有科學。“創造美于自我,施潔凈于人心。”
四、陶藝課程的實施效果
1、陶藝課程的有效實施,進一步豐富完善了學校的課程體系。在多年的探索與實踐中,學校充分挖掘課程資源,通過邊實踐邊開發的策略過程,不斷提高課程開發的能力和水平。陶藝課程的成功開發,有利于學校課程管理和決策的民主化及課程資源的優置化,提高了學校的辦學質量,逐步成為了學校的品牌課程,凸現了學校的辦學特色。
2、陶藝課程的有效實施,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升。陶藝,是古老而嶄新的藝術。我們學校參與校本的美術老師,以前都沒有搞過陶藝,可以說對陶藝只是看了幾本書,玩過幾次陶吧,在陶藝上還是門外漢。我們及時邀請專家來我校對美術教師進行現場培訓,在陶藝專家三天的親自輔導下,我們才初識陶藝,才對陶藝教學有了自己的一點想法。
3、陶藝課程的有效實施,滿足學生自我發展的需求。激發兒童對陶藝的學習興趣、發展感知能力和三維形象思維能力、培養創造精神和解決問題問題的能力。總之陶藝課程著眼于發展學生的興趣、需要和特長,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在玩泥巴中培養了審美情趣,享受到了成功和快樂,真正落實了“為每個學生一生的幸福和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
總之,在陶藝課堂中,學生可以研究文學,探討幾何體,可以進入動物世界,可以與古人對話,可以奇思妙想,可以用陶泥捏成自己任意想捏的東西。一句話,學生可以用陶泥捏出自己整個的世界。教學證明,陶藝教學是素質教育非常有效的載體之一,它讓學生捏出了自己豐富多彩的世界,讓他們盡情地體會著創造的樂趣,學習的快樂。
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組織學生玩、吹泡泡游戲,要求學生邊玩邊觀察泡泡的形狀、影射和顏色的變化,欣賞泡泡的美。
2.引導學生想象泡泡飛起來的時候,透過泡泡會看到各種什么樣的情景,通過討論交流,啟發,逐步形成創造性構思。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大膽創作,表現自己的構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由學生喜歡的玩具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了一件秘密武器,是什么呢——哦!是一把槍!(拿出泡泡槍)
師:不過,這槍可沒有子彈。那它射出的是什么呢?(師試玩)
生:泡泡。
師:對了。是一串串的泡泡!你喜歡吹泡泡么?
生:喜歡。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玩泡泡,畫泡泡,好不好?
生:好!
師:板書課題:泡泡飛呀飛。
二、學習新課
1.做“吹泡泡”的游戲:
師:同學們都吹過泡泡了,誰能來說說你記憶中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齊答)是圓的。
師:泡泡真的只有圓形一種嗎?現在我們再來玩一玩。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了的泡泡工具再觀察(邊玩邊引導學生觀察泡泡被風一吹會變癟的這一現象)。
生:有半圓的、8字形的、彎彎的??
師:我們再來吹一次觀察你吹出的泡泡是什么顏色的?
生:白色的、紫色的、紅色的、綠色的??
師:對,因為光照的原因泡泡是五顏六色的。同學們都玩的很開心吧!師:接下來請同學們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吹一個最大的泡泡,然后透過泡泡你可以發現什么?
生:我的泡泡里有老師、我的泡泡里有同學的眼睛、我的泡泡里有窗外的美景??
師:哇你們發現了這么多有趣的現象!
師:如果泡泡飛到樹林里,那泡泡上會看見什么?飛到城市的上空呢???生:會看見許多大樹、會看見白雪公主、會看見汽車、會看見機器人??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
豐富,等會兒把你想的大膽畫在畫中。
師:如果老師把泡泡吹的足夠大就可以把你裝進泡泡里了,你會和泡泡一起飛,飛啊飛啊??你希望泡泡會飛到哪里去?你希望有誰陪著你一起飛?先同學互相說,再說給大家聽。
生:討論。
生:我想和媽媽一起飛到北京去看長城、我想和同學們一起飛到月球上去考察、我想和老師一起飛到空中旅行??
師:你們覺得泡泡美不美?美在哪里?
生:顏色美、形狀美、泡泡里還看到許多有趣的事??
2.《編兒歌》
師:今天我們不僅玩泡泡還要用泡泡來編一首兒歌,題目就叫《泡泡歌》。(出示兒歌題目)
師:請大家聽老師說句子,然后同學們照著老師說的句子來說,看誰說的最有意思!要是自己動腦筋創作出來的。
師:老師引導:汽球是我吹出的泡泡,蘋果是大樹吹出的泡泡??(出示板書)
生:水泡是小魚吹出的泡泡、雨是云吹出的泡泡、輪子是工人叔叔吹出的泡泡??
3.欣賞
師:下面我們欣賞書中的范作。說說自己最喜愛那一幅,為什么?
生:我喜歡??
4.示范
師:我們怎樣畫泡泡可以使畫面更加的美呢?看看老師是怎樣做的。(邊示范邊說明畫中的泡泡要有大有小錯落有致,并介紹幾種涂色方法)
生:觀察、理解。
三、學生作業
展示學生作品。學生介紹作品創意,老師評點。
四、課后拓展
1.展示作品
師:實際上我們除了用畫的方法表現泡泡,還可以用許多其它的材料表現泡泡。我們一起來欣賞幾件作品。(出示氣球做的泡泡,塑料袋做的泡泡、圖釘做的泡泡等)
生:欣賞。
2.拓展思維
師:你還想用那些材料表現泡泡呢?
生:我還想用大蘋果做泡泡、我還想用舊報紙用做泡泡、我還想用廢泡沫做泡泡??
師:世界上除了泡泡可以飛以外還有很多東西可以飛,比如說飛機、太空船等。大家有時間可以在家里也學今天這樣畫一畫、做一做。
設計方案 篇3
(1)溝槽開挖和回填:
1)溝槽開挖
①本工程室外消防管線大部分埋地敷設,地質大部分為堅石地基,溝槽采用人工、機械開挖相接合的方式。由于現場場地較大,將開挖的管溝土石方就地堆放。
溝底寬度滿足一下要求:
管道一側的工作面寬度(mm)
B=D1+2(b1+b2+bs)
其中B――管道溝槽底部的開挖寬度(mm)
D1――管道結構的外緣寬度(mm)
b1――管道一側的工作面寬度(mm)
b2――管道一側的支撐厚度,可取150~200mm
②本工程室外溝槽部位設計標高處若為未經擾動的天然地基,經平整后管道可直接敷設;若為松軟地基,在設計溝標高下挖0.7米,然后回填素土,分三層夯實,然后用50毫米厚砂墊層找平至設計標高,再敷設管道。
③溝槽每側臨時堆土或施加其他荷載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不得影響建筑物、各種管線和其他設施的安全。
(2)不得掩埋消火栓、各種閥門、雨水口、測量標志以及各種地下管道的井蓋,且不得妨礙其正常使用。
(3)人工挖槽時,堆土高度不宜超過1.5m,且距槽口邊緣不宜小于0.8m。
(4)溝槽的開挖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5)未經擾動天然地基或地基處理符合設計要求:槽壁平整,邊坡坡度符合施工設計的規定;溝槽中心線每側的凈度不應小于管道溝槽底部開挖寬度的一半;槽底高程的允許偏差:開挖土方時應為±20mm。
2)溝槽支撐
本工程溝槽深度均較淺,且地基較堅硬,所以不考慮溝槽支撐。
3)溝槽回填
①管道的溝槽應在水壓試驗合格后及時回填。
②回填土時,槽底至管頂以上50cm范圍內,不得含有機物、凍土以及大于50mm的磚、石等硬塊:回填時回填土須夯實,兩側高差應相差不大。
③回填土的每層虛鋪厚度為250mm。
④溝槽回填時,磚、石、木塊等雜物應清除干凈。
⑤回填土或其它回填材料運入槽內時不得損傷管節及其接口,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根據一層虛鋪厚度的用量將回填材料運至槽內,且不得在影響壓實的范圍內堆料。
(2)管道兩側和管頂以上50cm范圍內的回填材料,應有溝槽兩側對稱運入槽內,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時,應均勻運入槽內,不得集中推入。
(1)回填壓實應逐層進行,且不得損傷管道。
(2)管道兩側和管頂以上50cm范圍內,應采用輕夯實,管道兩側壓實面的高度差不應超過30cm。
(3)分段回填壓實時,相鄰段的接茬應呈接梯形,且不得漏夯。
(4)管道溝槽位于路基范圍內時,管頂以上25cm范圍內回填土表層的壓實度不應小于87%。
(2)管道安裝與鋪設:
1)根據現場測繪草圖,在選好的棺材上畫線,按線斷管。
2)用砂輪鋸斷管,應將棺材放在砂輪鋸卡鉗上,對準畫線卡牢進行斷管。斷管時壓手柄用力要均勻,不可用力過猛,斷管后要將管口斷面的管膜、毛刺清除干凈。
3)用手工鋸斷管,應將管材固定在壓力案的壓力鉗內,將鋸條對準畫線,雙手拉鋸,鋸條要保持與管材的軸線垂直,推拉鋸用力要均勻,鋸口要鋸到底,不得扭斷或折斷,以防管口斷面變形。
4)將斷好的管材,按管徑尺寸分次套制絲扣,一般以管徑15~32mm者套二次;40~50mm者套三次;70mm以上者套3~4次為宜。
5)用套絲機套絲,將管材夾在套絲機卡盤上,留出適當長度將卡盤夾緊,對準板套號碼,上好板牙,按管徑對好刻度的適當位置,緊住固定扳機,將潤滑劑管對準絲頭,開機推板,待絲扣套到適當長度,輕輕松開扳機。
6)用手工套絲板套絲,先松開固定扳機,把套絲板板盤退到零度,按順序號上好板牙,把板盤對準所需刻度,擰緊固定扳機,將管材放在壓力案壓力鉗內,留出適當長度卡緊,將套絲板輕輕套入管材,使其松緊適度,而后兩手推套絲板,帶上2~3扣,再站到側面扳轉套絲板,用力要均勻,待絲扣將套成時,輕輕松開扳機,開機退板,保持絲扣應有的錐度。
7配裝管件時應將所需的管件帶入絲扣,試試松緊度(用手帶入3扣為宜),在絲扣處涂鉛油、纏麻絲后帶入管件,然后用管鉗將管件擰緊,使絲扣外露2~3扣,去掉麻頭,擦凈鉛油,編號放到適當位置等待調直。
8)管段調直:將已裝配好管件的管段,在安裝前進行調直。
①在裝好管件的管段絲扣處涂抹鉛油,連接兩段或數段,連接時不能只顧預留口方向而要兼顧到管材的彎曲度,相互找正后再將預留口方向轉到合適部位并保持平直。
②管段連接后,調直前必須按設計圖紙核對其管徑、預留口方向、變徑部位是否正確。
④對于管件連接點處彎曲過死或直徑較大的管道可采用烘爐或氣焊加熱到600度~800度時,放在管架上將管道不停的轉動,利用管道自重使其平直,或用木板墊在加熱處用錘輕擊調直。調直后在冷卻前要不停的轉動,等溫度降到適當時在加熱處涂抹機油。凡是經過加熱調直的絲扣,必須標記好,卸下來重新涂鉛油纏麻絲,再將管段對準印記擰緊。
⑤配裝好閥門的'管段,調直時應先將閥門蓋卸下來,將閥門處墊實再敲打,以防震裂閥體。
⑥鍍鋅碳素鋼管不允許用加熱法調直。
⑦管段調直時一般不允許損壞管材。
(3)鍍鋅鋼管溝槽連接施工方法:
1)管材切割
用鋼管切割機將鋼管按所需長度切割,切口平整,切口端面與鋼管軸線應垂直。切口處若有毛刺,應用砂紙、銼刀或砂輪機打磨。建議使用套絲機的管刀進行切斷,其優勢在于管道的端面垂直平整,毛刺很少。常規的無齒鋸進行斷管時,由于其鋸片出廠時端面不平整、用力過猛、管道轉動等因素造成斷面錯位、毛刺多。2)溝槽加工
①選取符合實際要求的管材,管材的端口無毛刺,光滑,壁厚均勻,鍍鋅層無剝落,管材無明顯缺陷。
②應保證三人為一組進行。一人控制滾槽機的開關及千斤頂的升降,一人觀察調整滾槽機處管道的轉動,一人在滾槽機尾架上觀察調整管道的位置。③將需要加工溝槽的鋼管架設在滾槽機和滾槽機尾架上。④用水評議測量鋼管水平度,保證鋼管處于水平位置。
⑤將鋼管端面與滾槽機胎膜定位面貼緊,使鋼槽軸線與滾槽機胎膜定位面垂直。⑥啟動滾槽機電機。徐徐壓下千斤頂,使滾槽機壓模均勻滾壓鋼管。用游標卡尺檢查溝槽深度和寬度,使之符合廠家溝槽規定尺寸,然后停機。⑦將千斤頂卸去荷載,取出鋼管。
3)鋼管開孔及機械三通、四通安裝
安裝機械三通,機械四通的鋼管應在接頭支管部位用開孔機開孔。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①用鏈條將開孔機固定于鋼管預定開孔位置處(開孔位置不得位于管道焊接處)。
②選取合適的孔鉆鉆頭安裝在開孔機卡頭上。
③啟動電機轉動鉆頭。
④操作設置在立柱頂部的手輪,轉動手輪緩慢向下,在鉆頭與鋼管接觸處添加適量潤滑劑(以保護鉆頭),完成鉆頭在鋼管上開孔。
⑤開孔時要均勻施力,并加水冷卻,嚴禁戴手套操作,開孔后將周圍d(孔徑)+16mm范圍內清理干凈(包括毛刺、鐵屑、鐵銹、油污等)。孔洞有毛刺,需用砂紙、銼刀或砂輪機打磨光滑。
⑥檢查機械三通墊圈是否破損(若破損一定要及時更換)、三通內的螺紋有無斷絲、缺絲等不合要求之處。將機械三通及配套卡箍至于鋼管孔洞上下,注意機械三通、橡膠密封圈與孔洞中心位置對正。把螺栓插入孔內并用手上緊兩邊螺栓,確認卡箍件的弧形完全嵌入外殼的凹槽,均勻擰緊螺栓,直到外殼表面和墊圈套接觸嚴密。
4)管道安裝
安裝必須遵循先裝大口徑、總管、立管,后裝小口徑、支管的原則。安裝過程中不可跳裝,必須按順序連續安裝,以免出現段與段之間連接困難和影響管路整體性能。
①準備好符合要求的溝槽管段、配件和附件,并將管內雜物清除干凈。
②檢查橡膠密封圈是否完好;將其套在一根鋼管的端部。
③將另一根鋼管靠近已卡上橡膠密封圈的鋼管端部,兩端處應留有一定的間隙。我們施工中間隙一般保持在2mm左右。
④將橡膠密封圈套在另一根鋼管頂端,使橡膠密封圈位于接口中間部位,并在其周邊涂抹潤滑劑(無特殊要求時可用洗潔精或肥皂水)。
⑤兩根管道的軸線應對正。
⑥在接口位置橡膠密封圈外側安裝上、下卡箍,并將卡箍凸邊卡進溝槽內。
⑦用手力壓緊上下卡箍的耳部,并用木榔頭錘緊卡箍凸緣處,將上下卡箍靠緊。
⑧在卡箍螺栓位置穿上螺栓,并均勻擰緊螺母,防止橡膠密封圈起皺。
⑨檢查確認卡箍凸邊全圓周卡進溝槽內。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11-11
設計方案11-08
設計方案11-03
經典設計方案12-01
(經典)設計方案07-28
設計方案【精選】07-29
設計方案(經典)08-14
設計方案(精選)07-27
(精選)設計方案08-06
【經典】設計方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