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欣賞《嘎達梅林》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欣賞《嘎達梅林》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欣賞《嘎達梅林》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1
一、導學提綱
1、熟悉歌曲《嘎達梅林》,了解嘎達梅林的傳說。“嘎達梅林”是什么意思?歌曲中為什么演唱鴻雁?“長江”指哪個地方?
2、簡單了解蒙古的民族風情。
提示:
(1)搜集資料的過程是一個拓寬視野的過程,除了老師提供的導學提綱的問題,同學們可以查找和其相關的自己感興趣的任何問題,提倡多思、多看、多想,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2)課堂上展示的時間有限,同學們一定要抓住重點,看我們所提的問題是什么,可以根據問題把自己查找的資料進行整理、合并、概括,取其精華與大家分享,不要面面俱到,要用最凝練的語言表述。
(3)第一、二題要進行課堂小組展示,請小組長安排好發言順序,可以搜集展示相關圖片,將展示時間控制在2分鐘左右,不提倡照著資料讀。
3、用口風琴視吹蒙古民歌《嘎達梅林》的旋律。
4、請用鉛筆為歌曲標注旋律線。
5、歌曲是幾拍子的?強弱規律是什么?了解“中速稍慢”是一個什么速度?
提示:(四——六題)組長可以在下一節音樂課之前,合理安排時間段進行檢查,做好記錄和評價,作為評選“音樂之星”的依據。班長抽查組長的完成情況,做好記錄,作為評選“音樂小組之星”的依據。
6、預習的過程中你遇到的問題或疑惑是:
二、課堂教學實錄(部分):
1、教學鋪墊:《我是人民小騎兵》音樂律動
2、課堂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老師帶領大家簡單預習了歌曲《嘎達梅林》,今天我們就來演唱這首歌曲(出示課題)。一起來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請班長讀一讀。(出示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欣賞演唱中激發學生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知識與能力:
1、學會蒙古民歌《嘎達梅林》,能用自然優美的音色,連貫流暢的氣息演唱歌曲。
2、初步嘗試用口風琴有感情地吹奏歌曲《嘎達梅林》。
⊙過程與方法:借助于情景想象、歌曲的旋律線等方法表現歌曲。
師:首先請大家展示自主學習情況,只展示第一、二題。哪個組來?
生:(展示)我們的展示完畢,哪個組有補充?
師:這個組準備的非常充分,展示得很好。嘎達梅林是蒙古民族英雄,鴻雁就是我們平時所看到的大雁,蒙古人民對鴻雁非常崇敬,這是一首用鴻雁比喻英雄的歌曲。
三、學習新歌
(一)聆聽二遍歌曲,思考二個問題
師:下面我們來聆聽兩遍歌曲,思考二個問題,請大家看大屏幕:
合作探究:
1、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
2、為什么要用“中速稍慢”的速度來表現歌曲?
師:先聽第一遍,可以重點思考第一個問題。第二遍老師來演唱,大家思考第二個問題。
師:下面進行小組討論,因為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答案
也不是唯一的,有分歧的地方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也可以在小組間交流的時候討論。好,開始。
生:
師:哪個組來展示?
生:(展示)我們組展示完畢,哪個組有什么建議或補充說明?
生: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歌曲的情緒是悲壯的、懷念的,還有激動的,大家對音樂的體驗很深刻。第二個問題大家回答的很好,我補充一點中速稍慢的速度符合嘎達梅林的音樂形象。
(二)用“u”哼唱歌曲(2遍)
師:下面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用“u”來哼唱歌曲。誰來評價唱得
怎么樣?或者存在哪些問題?
生:
師:從氣息方面有沒有問題?悠長、連貫的。吸氣要吸到小腹部,用“u”
慢慢的送出,口腔要打開,空出來。再來一遍。
生:
(三)演唱歌詞(2遍)
欣賞《嘎達梅林》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2
教學目標:
1、了解蒙古族的文化,感受悲壯的情緒,在歌曲學唱中,豐富情感體驗。
2、在聆聽欣賞、感受體驗中學習本課內容。
3、能用連貫、悠長的聲音演唱歌曲《嘎達梅林》,并認識馬頭琴,感受其深沉、渾厚的音色和獨特的草原氣息。
教學重點:連貫、悠長的聲音演唱歌曲,并認識馬頭琴
教學難點:準確表達歌曲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學生隨歌曲步入教室,師生律動
師:聽到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生:草原、蒙古包……
師:說得真好,這首歌仿佛把我們帶到了風景如畫的蒙古大草原。可是,你們知道
嗎,就在這里發生過一場戰爭,有一位民族英雄為了捍衛自己的家鄉――草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你知道他是誰嗎?就讓我們在《嘎達梅林》這首歌中尋找答案吧。
二、聆聽學唱、感受體驗
1、初聽感受
師:請大家欣賞歌曲后,告訴老師這位英雄是誰?歌曲情緒、速度分別怎樣?
生:匯報回答問題(嘎達梅林稍慢的悲壯、優美……)
2、背景簡介
師:?早在清朝末期,蒙古族有個王爺,很霸道,他想搶占、沒收3/4思維土地,蒙古族人民只能流浪,在這個時候,有一位英雄——嘎達梅林為了人民的`土地和利益,與封建王爺造反起義,進行斗爭,后來壯烈犧牲的故事。人民為了紀念他,創作了這首蒙古族民歌《嘎達梅林》,這首歌至今還在草原上廣為傳唱。這段歌曲共四段歌詞,今天我們重點學習歌曲前兩段。
3、復聽理解
師:我們再來聆聽一遍,從歌詞歌旋律中進一步感受歌曲悲壯、深情的情緒。
4、在聽升華
師:下面,我們再來感受一下歌唱家是怎樣演繹這首歌的?大家可以小聲哼唱。
師:第一段速度較慢,用敘述的語氣演唱,似講故事的人在向我們娓娓道來,第二、三段音樂有了變化,速度加快,戰爭--英雄--頌揚,用歌頌、贊揚的的語氣演唱。
5、歌曲學唱
師:現在我們模仿歌唱家的狀態,學唱第一段歌詞。在歌曲演唱中注意聲音的位置,還有四拍的長音要拖足。
學唱第一段:
(1)指導生學唱歌曲(及時對難點地方予以指導)
(2)難點點撥:聲音的連貫性、聲音的位置、音準
學唱后三段:
(1)現在我們按照第一段的要求,將歌曲后三段歌詞,完整演唱一遍。
(2)聲演唱歌曲(及時指導)
6、完整演唱
師,唱的真不錯,讓我們懷著對英雄的崇敬之情,再次有感情地完整演唱這首歌曲。
生:演唱有感情歌曲
7、視唱曲譜,分析旋律
師:同學們唱的非常好,充滿了感情。下面請同學們跟老師輕聲視唱旋律。看看歌曲反復運用了哪五個音?
(1)民族五聲調式:歌曲反復運用了哪五個音?(1 2 3 5 6)
〔2〕再唱旋律,體會民族調式特點。
8、感受體驗
師:讓我們隨著音樂,跟著老師的韻律,我們一起體驗一下蒙古族的舞蹈韻律吧。
(師示范,生模仿)
三、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師:大家學得非常認真,蒙古族的舞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表現出來的,希望大家能夠關注民族特色。
認識馬頭琴
(1)導言:這首民歌流傳很廣,也有許多藝術形式都表現了這個題材。在蒙古旅最有代表性的樂器是什么?你見過嗎?馬頭琴是蒙古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樂器之一,因琴桿上雕有馬頭而得名。
2、初聽感受
(1)初聽:下面就請大家聽一聽,由馬頭琴演奏的《嘎達梅林》。又會給我們帶來了怎樣不同的感受呢?
提問1:誰能說說馬頭琴演奏的《嘎達梅林》又給大家帶來了怎樣的感受?
提問2:請同學們對比一下,馬頭琴與歌曲這兩種不同藝術形式表現的《嘎達梅林》,分別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
(2)師總結:作曲家通過不同音樂要素的變化,把嘎達梅林的音樂形象更好地表現出來。
四、再唱歌曲,結束本課
師:嘎達梅林的故事感天動地,他的精神不但鼓舞著蒙古人,也鼓舞了中國人及所有熱愛和平的人們。好今天的音樂課就到這里,讓我們再次隨著音樂離開教室。
欣賞《嘎達梅林》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3
教學思路:
本課是從音樂切入的藝術課,蒙古民族有著動人的歌舞,神奇的樂器,而每一首歌曲、每一段旋律,都常隱藏著一段動人的故事。本課是《來自草原的故事》教學課例之一。
第一課時:馬頭琴的故事:了解馬頭琴的構造及特點,聆聽馬頭琴的故事及蒙古樂曲,引導學生在音樂中用繪畫作品表現草原的美麗。
第二課時:嘎達梅林。在展示學生藝術作品的基礎上用對比的方式引出嘎達梅林的故事,學習嗄達梅林這首歌曲,聆聽和欣賞用多種藝術形式表現的嘎達梅林。引導學生用恰當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第三課時:馬背上的馳騁:學習和欣賞蒙古族舞蹈,根據記憶創作繪畫作品《馬背上的民族》。
本課教學為第二課時:嘎達梅林
教學目標:
(1)學唱蒙古民歌《嘎達梅林》的旋律和歌詞,了解《嘎達梅林》的故事情節。
(2)通過欣賞多種藝術形式表現的《嘎達梅林》,激發學生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1)講述嘎達梅林的故事,學唱歌曲。
(2)通過音樂、美術、舞蹈、影視等多種藝術的綜合,激發學生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熱愛。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在《吉祥三寶》的音樂背景下展示上節課學生繪畫作品。
1、導言(略)
2、引導學生思考:在這美麗的圖畫和動人的歌聲中你感受到了這樣的氣氛?
1、聽賞《吉祥三寶》
2、展示自己課前的繪畫作品,交流自己的情感。
3、體驗今天草原的美麗和牧民的幸福生活。
以音樂電視的形式引入草原的意境。通過展示學生作品,交流草原歌曲,品味今天草原的幸福生活,為《嘎達梅林》的引出打下伏筆。
初聽歌曲《嘎達梅林》(騰格爾演唱)
1、同學生一起聽賞《嘎達梅林》提問:①這首樂曲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②在音樂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聆聽滕格爾演唱的《嘎達梅林》
2、用“LU”來哼唱歌曲旋律感受樂曲情緒。
3、交流對這首樂曲的'最初印象。
利用音樂對比的方式引出本課主題。
通過聆聽和哼唱初步感受樂曲情緒。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情緒。
學唱歌曲
1、教師簡介作品并范唱全曲。
2、學生輕聲演唱全曲。
1、聆聽教師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2、學唱全曲
在聆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自然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在連還畫的背景下講述嘎達梅林的動人故事,欣賞由齊峰和用蒙語兩種形式的演唱。
1、引導學生聆聽用多種形式演唱的《嘎達梅林》。
2、引導學生討論“嘎達梅林”是什么意思?
3、講述嘎達梅林的故事。
4、引導學生觀看連環畫作品《嘎達梅林》。
5、引導學生討論嘎達是一個怎樣的人?
1、談自己對“嘎達梅林”的含義的簡單理解。
2、聆聽《嘎達梅林》的故事及齊峰的演唱。
3、欣賞《嘎達梅林》的連環畫片段。
4、聆聽用蒙語演唱的《嘎達梅林》
5、討論自己心中的嘎達形象。
通過講故事、欣賞連環畫和聆聽多種形式演唱的《嘎達梅林》,引導學生從多個藝術角度去理解和感悟《嘎達梅林》的內涵。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欣賞影片《嘎達梅林》片段
1、引導學生討論,如果要把《嘎達梅林》拍成電影,你會拍哪些場景?
2、觀賞由馮小寧導演的《嘎達梅林》電影片段。
1、學生發揮自己想象力,談自己的創作意圖。
2、學生觀賞電影《嘎達梅林》片段。
通過觀賞電影《嘎達梅林》片段,使學生在把握故事情節、人物表演的基礎上,從多個角度獲得更為深切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關注畫面語言及音樂、表演等多種藝術的綜合運用。
師生創作表演舞劇《嘎達梅林》
1、討論觀后感。
2、引導學生自己表演和體驗人物情緒。
3、師生共同表演小舞劇《嘎達梅林》
1、學生交流自己對影片的感受。
2、學生模仿部分情節片段。
3、師生同演小舞劇。
引導學生在音樂背景下嘗試扮演人物,表達感情,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來表演舞劇,激發學生對英雄的敬仰和對草原的熱愛。
在馬頭琴的音樂中結束本課
1、教師簡單小結本課。
2、播放馬頭琴曲。
3、引導學生跳起蒙古族舞蹈。
師生共同跳起蒙古舞,在音樂聲中結束本課。
1、前后呼應,并為下節課的舞蹈學習做好鋪墊。2、今天我們共同品味昨天的故事,明天我們的故事也會成為草原上最美的傳說,引導學生暢想明天,更加熱愛草原。
【欣賞《嘎達梅林》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07-23
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07-22
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06-08
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精選13篇)10-23
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8篇)02-24
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集合8篇)02-24
教與學轉型難點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06-23
梅林漫步作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