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設計方案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方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道學校的名稱和自己是一年級幾班的學生。
2、初步學會大膽地向老師、同學介紹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及自己的愛好。
3、懂得要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培養學生見到老師、同學主動問好的習慣。
教學重點:進行禮貌教育,學會禮貌用語;能作自我介紹,學會說完整的句子。
教學難點: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怎樣做一個好學生,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欲望。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你們有兩個名字,一個是自己的姓名,另一個就是大家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小學生(出示帶拼音的課題)。跟老師讀“我是小學生了”。當了小學生,說明你們已經長大,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學生更多的本領,這是光榮的。
二、認識校名、年級、班級
開學第一天,大哥哥大姐姐把小紅花戴在你的胸前,這說明,全校的老師和同學歡迎你們來到我們這所學校。我們這所學校的校名誰知道?(請學生回答)
1、出示帶有拼音的校名小黑板
3、教師邊畫邊講年級與班級
4、說一說:
我是( )小學( )年級( )的學生。
誰能看著小黑板,看著圖連起來大聲、清楚地說一遍?(請預先準備好的學生講)
三、自我介紹
我們這個班有( )小朋友。大家今后要一起學習、一起生活、一起玩耍,那就得互相認識一下。
1、示范引路
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姓名,家住哪里?(請先預習過的學生示范,教師評議)
2、介紹愛好
小朋友有許多愛好,有的愛唱歌,有的愛跳舞,有的愛畫畫,有的'愛講故事,還有的愛下棋。誰能把自己的愛好大聲地向大家介紹一下?
(1) 起來介紹
現在請小朋友把自己的姓名、家住哪里,自己喜歡什么連起來講給全班小朋友聽。講的時候人要站正,聲音要響亮,說話要清楚,用普通話講。(請預先準備好的同學先講,教師評議)。
(2)“開頭車”介紹,比比哪列火車開得好。
4、課堂小結
四、說、演、練,體會情感
早晨,如果老師或同學見到你問“你早”,你應該怎樣回答?平時見到老師或同學應該怎么說呢?放學了,怎么和老師、同學道別?
1、報名說一說
2、創設情境,進行表演
五、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知道了自己是××學校.一(×)班的小學生,在學校里,老師教我們學文化,學做人的道理,老師愛小朋友,小朋友也愛老師。我們每天見到老師都要問好,同學之間也要講文明、講禮貌,團結在一起快樂地學習。
設計方案 篇2
經局領導和業務技術人員認真篩選,決定把××鎮××山及與之毗鄰的胡崖山、檔子溝山確定為我縣20xx年度林業生態示范工程基地。按照科學規劃、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提出如下工程規劃設計。
一、工程建設內容及規模
工程規劃設計總面積1751畝,全部為人工造林。根據××鎮××山一帶的立地條件和樹種的生物學特性,選擇造林樹種為大葉女貞、黃連木、五角楓、核桃和塔柏五種,其中女貞與黃連木混交林410畝,女貞與五角楓混交林1107畝,核桃純林243畝,塔柏1071株。
二、 工程建設地點與樹種選擇
工程位于××鎮××山、檔子溝和上胡崖山一帶共3個山頭8面坡,涉及蘇莊、金竹河、杜崗、小草峪、葛家溝五個行政村。其中檔子溝東至胡崖山上半部即1小班營造大葉女貞與黃連木混交林,面積410畝;上胡崖山下半部即3小班栽植核桃純林,面積243畝;××山東坡、南坡上半部和西坡(即2、4、5小班)營造大葉女貞與五角楓混交林,面積1107畝。
三、工程建設時間與驗收
工程自20xx年10月中旬正式開工,11月中旬完成整地,11月底完成造林等所有工程。根據工程進展,進行三次驗收,分別是整地驗收(11月10日前),栽植驗收和綜合驗收(20xx年8月)。
四、技術規程
本著適地適樹的原則,合理規劃,科學造林,高標準完成工程建設,具體技術標準為:
1、 樹種選擇:工程區多為石灰巖,土層薄,肥力差。根據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條件,在立地條件較差的荒山荒坡栽植大葉女貞、黃連木和五角楓,在土層深厚的坡耕地栽植核桃,在××山上山路兩側和觀摩臺周圍點綴栽植塔柏。
2、 造林密度:大葉女貞與黃連木混交林、大葉女貞與五角楓混交林密度設計均為每畝56株(株行距3米×4米),核桃密度設計為每畝34株(株行距4米×5米),塔柏3米一株,路兩側各栽一行。
3、 整地規格:在盡量減少原生植被不被破壞的情況下,大葉女貞、黃連木、五角楓、核桃、塔柏均采用魚鱗坑整地,其中大葉女貞、核桃、塔柏整地規格為60cm×60cm×60cm,五角楓、黃連木整地規格為30cm×30cm×30cm(后附各樹種造林模式)。
4、 苗木質量要求:優質壯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關鍵,造林苗木全部使用二級以上苗木,大葉女貞根徑、高為3cm/1.5m;五角楓根徑、高為2cm/0.8m;黃連木根徑、高為0.5cm/0.6 m;核桃,優質薄殼核桃,根徑、高為1cm/0.8m,塔柏根徑、高為5cm/1.8m-2m。
5、幼林撫育管理:包括中耕、除草、補植補造、松土等確保苗木成活率,達到驗收標準。
五、附屬配套設施
1、道路:在××山沿山脊線自南向北修3.5米寬二級沙石路1400米,并在道路兩側各栽植一行塔柏,株距3米。
2.護林房:在××山南坡下半部建護林房一座,面積60平方,一室一廳、磚混結構。
3.宣傳標牌:修標牌五個,其中上胡崖山西半坡四個,××山上部一個。標準3米*4米,磚混結構。
4、停車場和觀摩臺:××山上部修簡易停車場及觀摩臺,
停車場面積500平方米(10米×50米),要求鏟平,墊碎石子,東邊壘高50cm石擋。在觀摩臺周圍栽植一行塔柏。
5、壘石圈與刷白:在觀摩臺視力范圍內沿穴外圍壘石圈及刷白,石圈規格為:半圓形,長1.2m,寬30cm,中間高30cm。
六、需苗量
1小班設計大葉女貞與黃連木混交,面積410畝,并考慮10%的苗木損耗,大葉女貞和黃連木各需苗木12628株;2、4、5小班設計大葉女貞與五角楓混交,總面積1107畝,考慮10%的苗木損耗,大葉女貞和五角楓各需苗木34095株;3小班設計核桃純林,面積234畝,考慮10%的苗木損耗,共需核桃苗8752株;路兩側與觀摩臺周圍需塔柏苗1071株,合計共需苗木103269株。
七、投資概算
工程共需投資137.71936萬元,其中種苗費33.77425萬元,整地費34.1982萬元,栽植、澆水、刷白28.1646萬元,標牌費1萬元,道路維修費5.6萬元,護林房3萬元,觀摩臺修建需投資1萬元,壘石圈與刷白30.98106萬元。(詳見造林單價與投資預算表)
附圖:1、××縣20xx年××鎮××山基地施工設計圖
2、各樹種造林圖式
附表:1、××鎮××山基地需苗量表
2、××鎮××山基地造林單價及投資預算表
××縣林業局
二00九年十月一日
設計方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1、鍛煉大家與人交流的能力;
2、了解現代大學生的獻血意識。
二.活動時間:20xx年5月9日(校外) 和5月13日(校內)
三.活動地點: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及其周圍院校
四.活動籌劃:
1、4月16日至22日,活動策劃,討論相關細節;
2、4月23日至30日,搜集獻血的相關資料并制作調查問卷;
3、5月4日至7日,活動前期宣傳階段;
4、5月9日,外校調查活動實踐;
5、5月13日,校內調查活動實踐;
6、5月13日后,活動總結及后期宣傳。
五.活動流程:
5月9日
1、早上8:30,云餐北門集合,集體分成兩組,分別乘車趕往明德學院和三資學院;
2、9:00——11:00,通過采訪和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所在學校的學生進行獻血知識的`調查;
3、11:30在指點地點集合,集體返回學校;
5月13日
1、10:10上完課后,全班同學集合布置活動相關事宜;
2、10:40——12:30在云天苑餐廳北門對本校學生進行獻血知識的調查
六.職能分配:
1、策 劃 組 負責整個活動的策劃組織
劉偉超 李相權
2、前期宣傳組 負責制作宣傳傳單進行前期宣傳
尤 浩 侯圣文 朱鵬飛
3、工 作 組 負責發放和回收調查問卷
05020705班全體同學
4、后期宣傳組 負責活動總結及其后期宣傳
呂召燕 洪水金 侯圣文
七.活動預算:
1、宣傳資料和調查問卷:50元;
2、交通費用:60元;
共計:110元。
八.注意事項:
1、做調查時,一定要注意交流方式,切忌起沖突;
2、在外校做調查時,大家務必要注意個人的隨身物品安全。
設計方案 篇4
一、活動目的
1.緬懷革命先烈,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2.豐富學生課外生活,培養社會實踐能力。
二、活動時間
20xx年4月1日星期五下午2:30分
三、活動地點
烈士陵園廣場
四、參加對象
五(3)中隊(負責人中隊輔導員曹靜)
五、活動準備
1.參加活動班級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活動前的革命傳統教育、安全教育和紀律教育等各項教育工作。因此次活動來回步行約六千米,特殊體質的學生若不能參加,請上交該生家長的書面申請給班主任,可以不到校參加集體活動。
2.班級內選出兩名主持人;兩名鮮花代表;向烈士獻詞的.一名隊員代表;帶領全班宣誓的中隊長。
3.每人準備一束黃色的鮮花或者自己制作的精美黃花。
4.活動后寫一篇參加活動日記,選部分復印后交到大隊部。
5.備用車輛(以防個別學生身體不適)照相楊岳飛負責。
6.活動錄像云科偉。
7.活動方案、協調參加班級和烈士陵園趙小培。
六、活動安排
1.活動當天2:20分:班主任進行活動前紀律、安全教育,帶好鮮花。2.活動當天2:30分:班主任和帶班老師帶領學生在學校前操場整隊出發。3.活動當天2:50點:到達烈士陵園后舉行祭掃儀式。
4.祭掃活動程序由五年級三班準備5.活動流程
(1)宣布活動開始;
(2)隊員代表敬獻花;
(3)默哀一分鐘;
(4)隊員代表獻詞;
(5)班級中隊長領全體同學宣誓;
(6)結束。
設計方案 篇5
一、比賽目的:
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積極建構“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的課堂教學模式,大力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促使教師樹立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基本技能,充分調動我校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熱情。
二、參賽對象:
1979年1月1日后出生的所有青年教師。
三、比賽方式和比賽地點:
分組分科命題,賽后集中評比。語文、數學、英語在崇德樓3樓計算機房1,其它學科在機房2,具體座位到時見座位表。
五、比賽時間:
1月7日(周三)下午3:00開始。
六、比賽要求:
(一)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符合課程標準要求、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狀況,體現對學生知識、能力、情感與思維等方面的'發展要求。行為動詞使用準確。
2.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把握準確,分析清楚;學生學習水平表述、學習習慣和能力分析準確、切合實際。
3.教學過程設計層次分明,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在各個教學流程之間有設計意圖的表述,能反映教學內容、師生互動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4.教學方法選用適當,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有利于教學難點的解決,有利于教學重點的突出,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激發。
5.注重形成性評價,能夠合理地設計出衡量學生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學評價方法和手段。
6.文檔內容完整,條理清楚,格式美觀整齊;文字、符號、單位和公式符合國家標準,文字敘述簡潔、明了,字體和圖表等運用恰當。
(二)課件制作
1.參賽教師自己準備U盤拷入相關教學課件資源,比賽時計算機房網絡關閉;
2.課件的取材適宜,內容科學、正確、規范。
3.課件的設計新穎,使用恰當,在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啟發性,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4.操作簡便、快捷,交互方便,適用于教學。
5.畫面設計美觀,有一定的藝術性。
七、考核評分:
1、由教務處組織評委評分(評委名單另行通知)。
2、評分時課件去掉老師真實信息,采用編號;
3、根據比賽成績評比出一、二等獎。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11-11
設計方案11-03
設計方案11-08
經典設計方案12-01
[經典]設計方案08-05
(精選)設計方案08-06
設計方案(經典)08-14
設計方案[經典]10-28
設計方案11-04
設計方案[精選]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