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設計方案4篇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設計方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積累字詞、優美語句、修辭方法并了解作者,感受文章思路。
2 學習誦讀方法,聲情并茂朗讀,以讀求知,以讀悟情。
3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環境,熱愛社會生活,充滿朝氣與活力并且積極向上的個性品格。
【學習重點】
學會輕重緩急,抑揚頓挫,聲情并茂朗讀;審美賞美。享受語感默讀
【學習難點】
領悟文章的詩畫意境,感悟作者對春天的熱愛、歌頌與贊美之情,陶冶個性。
一、自學環節:
1、 注音并在課本相應位置劃出該詞語:
醞釀( ) 黃暈( ) 披著蓑衣( ) 漲起來( )
宛轉( ) 應和( ) 戴著斗笠( ) 抖 擻( )
應和( ) 撐起傘( ) yùng niàng( )
2、 朱自清先生抓住了春天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來描寫春天的?描繪了幾幅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二、合作環節:
。ㄒ唬┰僮x課文,注意文中運用比喻和擬 人修辭手法的句子。
(二)結合語境,品味下面句子,注意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1、盼望著 ,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2、“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3、小草偷偷的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ㄈ┰诖翰輬D、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 中,作者也寫了人的活動,請寫出這幾幅圖中有關人的活動的句 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ㄋ模.課文以三個比喻句結尾,請讀讀這三個比喻句,說說贊美了春的什么,并說說這樣的排列順序與文中的春景描寫有什么內在聯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展示環節,學生展示自學及合作環節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四、提升環節:
仿寫句子:(按結尾3句的形式)
春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方案 篇2
一、課題名稱:
課題:培養學生計算準確率的研究
二、課題的提出:
1、我們原有的數學課堂教學在新一輪課程改革大潮的沖擊下,逐漸顯露出它對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無耐和乏力。在這種形勢下,我們教育工作者渴求有力的支撐。無論從何種角度講,我們都呼喚并迫切的想找到一把能解開這種困惑的鑰匙。
2、計算是中學數學中一基重要的基礎知識,學生的計算能力強弱與否,直接關系到他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多年的中學數學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計算的正確率一直是影響學生成績的主要問題?梢哉f,提高中學生的計算能力,已經成了當前中學數學教學的一個突出問題。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1、培養中學生數學計算的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智力是中學數學教學的目的和任務之一,也是人全面發展的需要。因此,在中學階段給學生打好數學初步基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對于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提高全民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培養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是數學課堂教學現狀的需要。
數與計算是人們生活、學習、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數學方法。在當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科學中各個領域都有非常巨大的變化,但是,基本的計算方法卻沒有多大的變化。這充分說明中學數學中計算的基礎性和工具性。對于每個人來說,僅在中學階段學習實數,進行加、減、乘、除、乘方、開方六則計算及其混合運算。因此,在中學階段學好以上計算,并形成一定的計算能力,這是終身有益的事情。
四、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學生計算錯誤的原因分析
在計算練習中,學生的計算錯誤經常發生:不是看錯數字,就是寫錯數字;不是抄錯數字,就是漏寫符號;加法當減法做,乘法當成了除法,有時甚至會出現一些無法理解的錯誤等。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歸納為知識性錯誤和非知識性錯誤。知識性錯誤是指學生對于計算法則概念或運算順序的不理解。非知識性錯誤是指學生不是不懂得運算導致錯誤,如抄錯數字、不認真審題、注意力不集中、易受負遷移干擾等。
2、概念、法則理解不清
概念和法則是學生思維的基本形式,又是學生進行計算的`重要依據。只有正確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計算法則才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有些錯誤是由于學生對數學概念理解不清而引起的。
3、運算不認真
計算題數據較大,運算步驟過多時,學生就會產生排斥心理,表現為極不耐煩,不認真審題,沒按運算順序進行計算,沒有耐心去選擇合理算法,從而導致錯誤出現。
4、思維遷移的影響
遷移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有積極的作用,也有消極的作用。積極作用促進學生知識的遷移。消極的作用則干擾學生學習新知
5、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也是造成學生錯誤重要原因。首先學生對學習重要性和正確性的必要性認識不足,不感興趣,解題只是為了應付老師的檢查,沒有力求準確的情緒傾向,心不在焉,敷衍了事,結果出現錯誤。其次是耐心不足,在計算時學生都希望很快能算出結果。因此,每當遇到較為陌生的算式或較復雜的算式時,就不能耐心地去審題,選擇合理的算法。在怕難怕繁、耐心不足的情況下進行計算,常會出現錯誤。
五、預期達成的研究目標:
1、通過開展“數學小課題研究”,我們要使學生親身經歷和自我體驗,讓學生體驗研究的過程,掌握研究的方法,感受研究的艱辛,分享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在研究的過程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從而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使他們不僅僅實現在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實現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3、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為學生提供獨立創新的舞臺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1、實踐法
通過數學教學活動親自參與學生“小課題”的研究,對其起引導點撥作用,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調查研究法
調查我校數學教師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及想法,了解學生“小課題”研究的經驗及存在的問題,共同討論解決。
3、上網查詢法
通過計算機網絡查找國際上對這一課題先進的經驗及研究成果,對自己的研究起借鑒作用。
4、經驗總結法
對研究的經驗及結果進行反思梳理,歸納提升積累經驗,修改并確定下一步方案,通過不斷反思改進自己的研究成果
七、研究步驟與措施:
(一)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1)制定計劃要求。(2)制定研究方案
2、試驗階段:(1)實施具體方案。(2)反思經驗與不足。
3、總結階段:(1)根據課題研究,觀察學生在合作交流和,口語表達方面的變化。
。2)對課題進行總結,形成課題研究報告。
。ǘ⿲嵤┐胧
1、創設情境,理解算理。
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因此,教學時要特別注意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感知來理解算理,只有理解了算理,學生的計算的準確性才有保障。
3、開展競爭,形成技能。
開展競賽符合學生好勝、不甘落后,喜歡表揚的年齡特點,競賽中,通過競爭可以促使學生計算技能的形成。
4、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計算得以正確、迅速的保證。許多中學生計算法則都能理解和掌握,計算教學中應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還要培養學生的審題習慣。所以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一看,看清楚數字和運算符號,明確運算順序;二想,想算特點,可否利用運算定律,運算性質進行簡便運算;三算,應用法則計算時要邊算邊檢查,形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性。
5、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法則。
知識和能力是密切聯系相互促進的,培養學生計算能力必須以理解掌握數的概念、四則運算的意義、運算定律和法則為基礎,“理解”要求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應在教學中創設情境,使學生充分感知、理解算理。學生基本掌握法則后,可簡化中間的環節進行計算。學生學習計算法則都是從單個法則開始的,在教學中應進一步將這些法則聯系起來,形成法則系統。
6、精心設計與安排好練習。
要使中學生計算達到正確、迅速、合理、靈活,就需要進行必要的練習。要精心設計練習題,精心安排好練習。首先練習要有明確的目的。要重視練習過程中的思維因素,把計算練習和思維訓練結合起來。一堂課的練習要分層次進行,逐步加深。
八、預期研究結果:
盡量在短期內使學生掌握計算方法和技巧,平時養成認真檢查的習慣,并且靈活運用計算方法快速計算。
九、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1、課題研究的方案及報告。
2、案例分析及論文。
3、論文個案: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途徑與方法研究。
4、調研報告:初中學生不良學習習慣的成因的調查與分析研究。
設計方案 篇3
一、項目位置及規劃范圍
本項目位于江蘇省徐州市銅山新區上海路101號,占地面積約100公頃。校內有一條玉泉河,主要建筑物分布河的兩岸,校區環繞青山,地勢高差明顯。
泉山校區規劃調整及擬建設項目均在已建成的教學區、學生宿舍區、預留用地等校園內。具體規劃范圍詳見本項目“邀請招標公告”附件:徐州師范大學泉山校區平面圖。
二、規劃設計要求
1、功能構成
泉山校區為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學主校區,校行政機關、學院、研究機構均在該校區?傮w規劃應考慮現代高校發展趨勢,體現“方便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理念,重在規劃調整。挖潛、完善校園功能,梳理校園的交通,利用新建項目整合現有建筑群,美化校園環境,提升校園品質。
規劃要求校園與青山山體有機融合,實現校園與山體的無間隔。山坡上的樹林中可適當規劃建筑小品、便道,給學生營造安逸、舒適、優美的學習交流環境。
可適當考慮現有建筑的位置調整及現有建筑的`外形調整,規劃各自方案。
考慮鐘樓外立面改造。
考慮各區功能基本要求,特別是重要建筑的基本功能,色彩和諧。
考慮與該校園相連的道路、交通、大門等因素。
2、擬建項目
本次規劃擬在泉山校區新建設11個項目,名稱和建筑面積分別為:
(1)國際交流教學中心2萬平方米(其中國際留學生宿舍1萬平方米);
。2)圖書館4萬平方米;
(3)校醫院0.3萬平方米;
(4)分析測試中心2萬平方米;
(5)教學綜合樓2萬平方米;
。6)行政辦公樓1萬平方米;
(7)學生宿舍樓5萬平方米;
(8)大學生活動中心1萬平方米;
。9)科文實驗樓2萬平方米;
。10)植物博物館(生物基因館)0.5—0.8萬平方米;
。11)植物園50畝左右(校外圍山坡地)。
3、建筑布局:
充分考慮學校歷史文脈和校園現狀肌理、功能分區、環境、現有建筑等因素,規劃好功能分區,處理好現狀建筑與新功能的關系。
4、建筑風格與體量:
新規劃建筑風格、體量應與現有建筑相諧調。
5、開敞空間:
對建筑物的內外開敞空間、環境進行綜合設計,營造豐富多彩、尺度宜人的空間環境。
6、交通組織:
合理考慮圖書館、國際交流中心、行政辦公樓等建筑及周邊人流和車流,合理設置道路、出入口。按照項目規模要求配置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場,并與現有的道路系統協調。
7、豎向設計:
泉山校區玉泉河兩岸等地塊地勢相對較平坦。()西北側山腳下預留地塊、大學生公寓地塊、科文學院地塊存在較大高差,應做豎向設計。
8、其他:
應提供建設方案經濟分析。
三、成果要求
1、設計說明:
方案設計構思、功能布局說明、技術經濟指標、工程造價估算。
2、圖紙
現狀圖,規劃總平面圖,局部規劃調整圖,建筑設計圖(平、立、剖面圖),鳥瞰圖、夜景鳥瞰圖,主要視角建筑效果圖、夜景效果圖,主要景觀環境及小品設計圖、效果圖。
圖紙應能體現建筑及其周邊環境。
3、多媒體匯報文件:
應采用多媒體方式介紹方案。提供2張光盤,采用VCD或其他影音文件方式,播放時間不少于10分鐘。
文件中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圖像、語音等形式)出現設計單位或責任人的任何信息(如名稱、標記等)。
四、投標文件要求
1、投標文件用語與標識:
。1)投標文件應采用中文書寫或打印。
(2)投標文件中任何地方都不應該出現足以透漏投標單位名稱的任何標識。
2、投標文件提交的份數:
。1)正本一份。
(2)A3縮印本圖冊副本8本。
。3)電子文件光盤2份(內應包含多媒體文件、A3縮印本及相關建筑設計的DWG格式電子文件)。
。4)投標文件正本副本不一致時,以正本為準。
3、其他說明
。1)投標文件應由不褪色墨水書寫或打印,其中不得出現增刪和涂改。
。2)投標文件應裝入信封內并封口。
。3)保密:招標方收到投標方案后,為該方案分配一個新的編號。投標單位編號與上述新編號碼的對應關系是保密的。除相關人員外,評審委員會專家或其他任何機構、成員均無法獲知。
在本項目招標結束前,未經招標方許可,任何單位或機構都無權以任何方式披露、展示和公開投標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內容。
。4)版權:由招標方提供的本次招標活動所涉及的所有資料,包括文字、圖紙及電子文件,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版權法的保護。任何未經授權、對上述內容的復制、改變、發布或其他方式的使用,都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招標方授權投標單位,有權復印及使用上述文件內容,此授權僅限于本次活動中投標單位的相關工作范圍。
投標方案中所有內容均須是投標單位的原創,投標單位保證其提交的方案中不包含任何可能涉及或侵犯第三方知識產權的內容和資料。
招標方有權對所有投標方案內容進行部分或全部復制、展示、印刷、出版或其他形式的使用或發布。
投標單位特許授招標方,有權對其方案中的有關內容使用和修改,并聲明此項特許授權不可撤銷。
五、其他重要說明
1、投標開標評標時間調整如下:
投標時間:20xx年11月2日14:00-14:30
開標評標時間:20xx年11月2日14:30始
2、參加投標的單位均視為已經承認和接受本項目“邀請招標公告”及“任務書”規定的所有要求。
3、招標方有權保留更改本項目有關時間的權利,如有改動,將提前3天以書面形式通知投標單位。
六、評標
由我校招標辦組建的評標專家組負責。衡量方案的基本原則為適用、美觀、品質、經濟。
設計方案 篇4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科學童話。講了小云雀和媽媽一路旅行,看到因為森林被亂砍濫伐帶來的土地沙漠化,洪水泛濫的種種情景。最終小云雀懂得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并有了明年去沙漠植樹的美好愿望。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繩子,綠線中的餓兩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繩子組成的詞語。能用“可以……也可以……”造句。
3、認識森林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以及破壞森林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你有自己的心愿嗎?
云雀也有自己的心愿,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讀這篇童話。
板書課題:云雀的心愿
讀課題(兩種不同的讀法只因為理解的角度不同)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生自讀課文,思考:云雀的心愿會是什么呢?讀一讀相關的句子。
了解課文脈絡,學習分段。
(1)默讀課文,找找小云雀和媽媽都去了哪些地方呢?
她們去了沙漠
。2~4)自然段:講小云雀和媽媽飛到一片沙漠的上空,看到黃沙漫天飛舞,小云雀直埋怨。聽了媽媽的介紹才知道都是人類亂砍濫伐的結果。
她們去了大河上空
。5~10)自然段:講小云雀跟媽媽飛到一條大河的上空,看到洪水泛濫成災,感到害怕,媽媽告訴他這是人們破壞了“森林水庫”的原結果。
。2)指名讀第1自然段,試說出大意。
一(1)寫小云雀跟媽媽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3)云雀的心愿
。14~15)自然段:云雀的心愿就是到沙漠植樹,讓沙漠重新變成綠洲。
。11~13)自然段:媽媽告訴小云雀,森林是一個巨大的空調器,森林里冬暖夏涼。
讀課文
指名讀課文,對照正確、流利、通順的要求,注意及時正音。
對于不能理解的新詞可以通過解決。
隨文學寫“濫”“壤”“垮”“擦”四個字,能發現它們幾個字的書寫共同點。
三、作業
讀課文,看能否讀出疑問。
抄寫書后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以小云雀和媽媽對話的形式,寓環保知識于有趣的故事中,說理形象通俗,語言富有情趣,適于朗讀、復述訓練。
設計理念:
因為本課語言生動有趣,很適合學生在讀中領悟,在讀中體驗。因此,我決定采用以讀促悟,注重體驗的方法。緊扣其中一些關鍵詞語,如“漫天飛舞”“心疼”“咆哮”“淹沒”的理解,結合一些相關的音像視頻資料,幫助學生更深切地感受森林的重要性以及植樹造林的迫在眉睫。
教學目標:
1、在情境中練習說話。
2、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3、知道亂砍濫伐的危害,懂得森林的重要作用。從小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文
小云雀有一個美好的心愿,那就是讓沙漠重新變成綠洲。(板書:沙漠綠洲)
過渡:讓我們也來沙漠看看!
二、 精讀課文
1、走近沙漠
(1)課件:黃沙飛舞的沙漠
這是什么樣的沙啊漠?
過渡:這樣的沙漠是怎樣形成的呢?
。2)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緊扣“亂砍濫伐”一詞,展開想象:你的腦海里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
這些畫面讓我不能不心疼。孩子們,你們心疼嗎?誰來讀讀云雀媽媽的話。
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
。3)課件:資料鏈接,更多了解中國土地荒漠化的嚴重性。
此時,你想說點什么呢?
(設計理念:飛舞的黃沙,只因人類肆意的砍伐而肆虐。在災難面前,我和孩子們將在形象的`畫面里,了解到整個中國沙漠化的進程。這是個嚴峻的問題,也是每個人都不能逃避的現實。在真實的畫面前,在詳實的資料面前,我和孩子們一起心痛,一起沉思。)
過渡:亂砍濫伐使得沙漠肆意地吞噬著我們的綠洲。然而災難并不僅僅是這些。
1、走近泛濫成災的大河
。1)指名讀第五自然段,你看到了一條怎樣的大河呀?(令人心驚膽戰的、咆哮的、洶涌的,甚至是瘋狂的)
。2)看一段洪水泛濫成災的視頻。
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么?
這也是亂砍濫伐惹的禍。那么,森林是如何做到防洪抗洪的呢?
(3)默讀課文第8~10自然段,說說樹的哪些部分能夠儲存水分?
(4)畫“森林水庫”的示意圖。(師畫出一棵大樹)畫完后解說。
。5)讀第10自然段。
。ㄔO計理念:大河里的水泛濫成災只因為森林被破壞引起的森林的蓄水功能的喪失。毫無阻攔的洪水恣意地毀壞著人類的家園,也只是因為人類的功利。讀,說,畫都是為了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森林的防洪功能。)
過渡:沒有了森林,土地荒漠化越來越嚴重;沒有了森林,洪水肆虐;可云雀媽媽說森林還是空調器呢,讓我們來讀讀課文11~13自然段。
2、自由讀課文,然后匯報自己的理解。
過渡:看了這么多,聽了這么多,小云雀心里有了一個心愿,那就是(去沙漠植樹)。
3、學習云雀的心愿
(1)讀小云雀的話。
(2)這也是()的心愿。
。3)這還是()的心愿。
課件出示上面的三句話,一生讀小云雀的,一生讀云雀媽媽的。一生讀我們的心愿。
過渡:正是由于千千萬萬的云雀的共同努力,我國的荒漠化問題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課件,資料鏈接。
關于植樹造林所取得的成績的資料。
四、朗誦小詩。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11-11
設計方案11-03
設計方案11-08
設計方案(精選)07-27
(經典)設計方案08-30
設計方案【精選】07-29
[精選]設計方案08-24
設計方案(經典)08-21
設計方案(經典)08-14
【經典】設計方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