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

時間:2024-04-19 09:54:43 設計方案 我要投稿

(精選)設計方案4篇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設計方案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設計方案4篇

設計方案 篇1

  節目1:心有靈犀

  節目組成員:8人

  所需道具:詞匯卡

  游戲規則:兩人一組,面對面,將各種詞匯分為若干類,選手可自主選擇一類,一人用身體語言比劃,另一人猜,在一分鐘之內才對3個者即過關,選手有兩次放棄權。

  獎勵方法:在一分鐘內猜對3題者獲得2張獎票,3題以上的獲3張獎票。

  節目2:巧力搬物

  節目組成員:8人

  所需道具:兩個筐、氣球

  游戲規則:分2組進行比賽,每組2人,時間為一分鐘。在場地兩端各放置兩個筐(兩個筐中放滿氣球,另兩個不放),從放置球的筐中取出求,用頭和肩膀夾住迅速跑向另一端,將球放入筐中,每次兩人進行比賽,運送球數量多的為勝。

  獎勵方法:一分鐘運3-5球獲2張獎票,6個以上獲3張獎票,參與者1張。

  節目3:“iq”大比拼

  節目組成員:6人

  所需道具:0號圖紙10張、記號筆2支

  游戲規則:本游戲采用抽題的形式。參加者如果能答對題卡上題目,即可獲得獎票2張。(答題后要求交還題卡)

  獎勵方法:答對1題,獲獎票2張。

  節目4:搶凳子

  節目組成員:6人

  所需道具:凳子3張哨子1個

  游戲規則:每輪游戲需5人參加。游戲場地中央會擺有3張*攏的凳子,5人圍著凳子各站定一個點。根據主持人的提示,5人圍著凳子走動或做其他動作,待主持人哨聲響后,能迅速搶做到凳子的'那3人即勝出。可獲獎票3張,其他兩人各獲獎票1張。

  獎勵方法:搶到凳子的3個各獲獎票2張,其他2個參與者各獲獎票1張。

  節目5:運氣球

  節目組成員;6人

  所需道具:氣球20個繩子

  游戲規則:此游戲為兩人制,要求兩人背對背,中間夾著氣球走動。如果兩人能在一分鐘內把氣球運到指定位置即可獲得獎票1張。一分鐘內可運兩個氣球到指定位置,兩人各獲得獎票2兩張,一分鐘內可運氣球叁個的各獲得獎票四張。

  獎勵方法:一分鐘內只運一個氣球獲獎票1張,運兩個氣球獲獎票2張,運叁個氣球獲獎票3張。

  節目6:綁腿

  節目組成員:6人所需道具:3張桌子、20根繩子、3個瓶子(塑料的)

  游戲規則:1)在叁張桌子上分別放上叁個塑料瓶

  2)參賽者在距離桌子十米處準備

  3)每一次由叁個組參加比賽,每組叁個人相互用繩子綁住腿

  4)由十米處開始跑向桌子,拿到瓶子再往回到起點

  5)以速度快慢決定勝負

  獎勵方法:最快的獲獎票各3張,第二的獲獎票各2張,最后的獲獎票各1張。

  節目7:猜謎

  節目組成員:8人

  所需道具:繩子2根

  游戲規則:在規定的時間內,猜一定數目的“謎語”,根據個人所猜該“謎語”的對錯,進行不等的獎券獎勵。本活動謎語總數為500個。

  獎勵方法:答對題目著獲獎票2張。

  節目8:拋球

  節目組成員:5人

  所需道具:籮筐1個籃球4個

  游戲規則:參加人員必須站在指定位置拋球,人與籮筐之間的距離為2米。每一個參賽人員共有3次拋球機會,球一定要投入籮筐不能彈出,方可計分。如彈出不計分,計分方式按籮筐中的球的個數發獎票。

  獎勵方法:筐中有1球的獲2張獎票,有2個球的獲獎票3張,有3個球的獲獎票4張。

  節目9:吹氣球

  節目組成員:5人

  所需道具:氣球XX個秒表1個

  游戲規則:參加比賽人員5人一組,同時吹氣球按吹爆的個數發獎。

  獎勵方法:吹爆1個氣球獎勵2張票,吹爆2個氣球獎勵3張,吹爆個氣球獎勵4張,吹爆4—5個氣球獎勵5張票。

  節目10:吹蠟燭

  節目組成員:5人

  所需道具:蠟燭30支打火機1個

  游戲規則:將點燃的10支蠟燭擺放成一排,蠟燭之間相距10cm,參賽人員必須站在距蠟燭1m處,開始吹蠟燭,參賽人員只能一次性的一口氣吹蠟燭,不允許連續吹兩次,否則無效。

  獎勵方法:一次性吹滅蠟燭1—2支者獎勵2張票,3—4支獎勵3張,5—7張獎勵4張,8—10支獎勵5張票。

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民間美術是中國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眾多門類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讓學生了解幾種民間美術形式(剪紙、皮影、年畫、泥塑),民間美術是由人民群眾創作的、用以美化環境、豐富民間風俗活動和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及流行的美術。

  能力目標:通過學生分析體會民風民俗的積淀,掌握民間美術的精髓--出發于對生活的美好愿望,提高其精神境界和藝術素質及審美能力,為其繼承和發揚民間美術奠定基礎。

  情感目標:理解民間美術中的蘊涵的人民群眾思想感情和審美趣味。弘揚民間美術精華,培養熱愛民間美術的情感。

  [重點和難點]

  民間美術在歷史發展中,形成自己獨有的藝術思想體系和創作經驗的積累。學生容易從專業美術角度挑剔民間美術的不足,幫助學生了解民間美術作品中所包含的豐富的精神內涵、民俗生活內容和植根于民族文化深處的審美理想。

  同時也要指出民間美術中有精華也有封建迷信等方面的糟粕。

  [教學過程]

  導入部分:民間美術:是由人民群眾創作的、用以美化環境、豐富民間風俗活動和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及流行的美術。民間美術貫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個領域,直接反映勞動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審美趣味,顯示出他們的聰明智慧和藝術才能。

  請學生列舉生活中見到的民間美術的形式(如年畫、剪紙、皮影、玩具等等)

  教師講解:民間美術從歷史上看是相對于宮廷美術、文人美術而言的,從現代來看,民間美術是相對于專業美術而言的,它的創造者基本上是從事生產的勞動人民。

  講授新課:民間美術造型分類

  一、平面造型

  出示圖片:學生分析是那種藝術形式。(剪紙、年畫、刺繡織錦、印染花布、木刻版畫)

  教師講授:各種藝術形式的特點,著重講授剪紙藝術。

  學生動手:分組形式,四人一組,男女搭配,制作剪紙窗花。(播放音樂)

  出示剪紙圖片(書上內容、網上下載)

  二、立體造型

  出示圖片:學生分析是那種藝術形式。(泥塑、石雕、陶瓷、面塑、布制品、竹木雕)

  教師講授:各種藝術形式的特點,著重講授泥塑藝術。

  泥塑俗稱“彩塑”。中國民間傳統的一種雕塑工藝品。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摻入少許棉花纖維,搗勻后,捏制成各種人物的泥坯,經陰干,禿上底粉,再施彩繪。

  北方有天津“泥人張”,南方有無錫惠山泥人。“

  出示泥塑圖片(書上內容、網上下載)

  三、綜合造型

  出示圖片:學生分析是那種藝術形式。(皮影、風箏、燈彩、游藝活動)

  教師講授:各種藝術形式的特點,著重講授皮影藝術。

  出示皮影圖片(書上內容、網上下載)

  民間美術造型特點

  學生發言,教師總結

  1、民間美術的實用造物觀念

  2、民間美術的自然性、地域性

  3、民俗性

  4、審美性

  5、創作材料、工藝的影響

  民間美術色彩特點

  學生發言,教師總結

  1、色彩艷麗、對比鮮明

  2、有很強的實用性

  3、學生發言,教師總結

  4、有很強的象征性

  喻意:出示圖片,學生發言

  諧音:出示圖片,學生發言

  符號:出示圖片,學生發言

  民間美術精神內涵

  淺層:對吉祥幸福的渴求:驅災避邪、納福迎祥

設計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訓練幼兒身體的平衡能力。

  2、鍛煉身體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平衡凳、沙包。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教師帶領幼兒在塑膠跑道上練習走平衡木,訓練幼兒的平衡能力。

  二、教師講解游戲玩法。幼兒分成4-6組,在每組旁畫一個圈,圈內放上沙包。請每組第一為幼兒去一個沙包放在頭上,沿地上直線走到末端,把沙包放入籃中,在他上平衡凳,最后雙腳跳在地上。

  三、幼兒游戲。

  1、分組進行游戲。

  2、老師與幼兒一起進行游戲。

  3、教師講評游戲過程。四、放松活動。幼兒聽音樂自由活動結束游戲。

  總結分享:請幼兒說說走平衡木的.感受。

  幼兒園中班體育游戲:靈活的小猴

  功能:

  1、 發展立定跳遠能力和靈敏素質。

  2、 培養競爭精神和遵守規則的習慣。

  玩法:幼兒當小猴,教師或一名幼兒當母猴。“小猴”在“山坡”上(大圓圈)作各種姿勢的立定跳遠。跳躍約20秒后,“母猴”用蹲撐跳進入圓圈追逐“小猴”,“小猴”仍須用立定跳遠躲閃。被追到的“小猴”自動走進場邊的小“籠”子里。追逐30秒后游戲結束。

  規則:

  1、 必須用協定的移動方法追捉躲閃。

  2、 必須在“山崗”上追捉。

  指導建議

  1、 此游戲主要是發展立定跳遠能力。

  在追捉多山石,雙方常常用雙腳連續跳或跑去追捉躲閃。要教育幼兒嚴守規則。

設計方案 篇4

  1歌唱活動

  隨著語言能力的發展,孩子唱歌的音域得到擴展,但許多孩子對歌曲音域、音高的了解、理解不夠,我們利用許多方面的經驗——視覺、觸覺、動作的暗示,并伴之以聽覺等進行教學。如:當教師在鋼琴上演奏出向上或向下的旋律時,要求孩子聯想向上或向下的動作,并伴之以“上樓”或“下樓”的詞語。這樣練習后,當教師再使用鋼琴來表現旋律的進行方向時,要求孩子以動作進行反應,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能準確反應。

  2韻律活動

  孩子肌肉協調能力發展了,孩子更有興趣去進行節奏中空間與動作的體驗,識別和表達音樂節奏要素理解的基礎,培養一種有規律的動作感覺。以發展幼兒的音樂活動能力為主要教育教學目標的韻律舞蹈活動,通過實踐,得出幾點教學方法:

  (1)示范

  通過同伴示范作用,其目的不在于幼兒的模仿,只在于通過示范者的動作,激發自己創作靈感,而教師的示范,主要是向幼兒傳授幼兒無法獨立完成或教師語言描述無法理解的動作。

  (2)提示

  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提問或啟發性語言指導,引導幼兒的創新和創造,而不是引導回憶和再現。

  3欣賞

  可以是教師模仿幼兒的動作作為欣賞,也可以是幼兒園的單獨表演作為同伴學習的例子,還可以在同伴的指導下,進行不為斷的改進。例如:我有一段以跳音為主的樂曲,請幼兒表現會跳的動物,孩子們做出了小兔、青蛙、袋鼠等動物的跳躍形態,這時,有個女孩卻扮公雞跳,大家有點納悶,公雞可不擅長跳啊,小女孩卻理直氣壯地說:“我看到公雞打架就是一跳一跳的。”幼兒的一些創造有時往往令教師始料不及,為之驚喜的新穎獨特的動作,我們應該用欣賞的目光提高他們對音樂活動表現的興趣。

  4表演

  傳統的幼兒園舞蹈表演,往往用了干巴巴地喊一二三四,反復機械地練習基本動作或基本動作或基本動作組合,然后再一部分一部分地學習舞蹈的基本結構,最后再將全部的舞蹈動作連貫起來配上音樂伴奏進行表演。這樣,在能夠完整連貫地表演之前,幼兒往往會不斷地陷入厭煩、苦惱與疲憊的困境之中,而教師也往往很快地感到自己的身心疲憊,從而熱情下降。

  我在對農村幼兒音樂律動活動能力的培養中,根據幼兒園年齡特征,有目的地選擇樂曲,讓樂曲喚起幼兒情緒或肌體的反應,肯定他們的正確反應,并對較遲緩的孩子加以適當的鼓勵,帶動他們與音樂與同伴交流欣賞。讓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自信心、獨立性、熟練性和合作感,同時,允許在嘗試狀態和探索中發生的創造性的錯誤。

  5音樂欣賞活動

  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我們一般采用看圖欣賞、隨樂動作、故事加入等方法,運用這些方法進行單一或綜合的方法進行完整地欣賞活動,了解作品,但并不要求幼兒能聽出音樂較細致的情趣,在日積月累后,再逐步直接或間接地欣賞,寓音樂教育于音樂形象之中,感受音樂的力度、速度、音區、情緒等的變化。如:欣賞活動《獅王進行曲》,教師給孩子們講了個音樂里的故事,接著請他們帶著故事聽音樂,看看是不是像故事里所說的'那樣。這回孩子們聽得可認真了。當音樂放到獅王咆哮的時候,有的孩子兩手緊握,縮起了脖子,小班的珂珂嚇得直往旁邊的小朋友身上躲,孩子們都進入了音樂所表現的意境。后來,每一首曲子都能被他們想象成一個有趣的故事或者一幅美麗的圖畫。

  幼兒音樂教學應著重唱的音準、節拍的配合、肢體與音樂的表現及簡單器樂演奏的能力等綜合的能力,不應只注重音符名稱、符號的意義等學理性的認知評量。有許多幼兒甚至國小兒童可以在認知的紙筆測驗評量拿到滿分,但無法跟著琴聲唱出準確的音高,看著樂譜無法拍出實值的節奏長度。在技能部分無法與認知的能力連結,幼兒的音樂學習則僅止于機械式的知識性學習,并無法達到音樂技能的功能性,因為音樂的符號若僅止于各種符號的認知學習,而不能運用于技能的表現則失去符號的功能性,若能透過聲音的高低、長短將符號的意義呈現出來,則學習音樂符號才有實值意義。而幼兒運用音樂符號表現應有的音樂能力再透過內心對音樂的快、慢、強、弱感受,藉由音樂內化而表現出來的態度、反應則可達到情意方面的評量,音樂教師在情意方面的評量絕對要尊重幼兒對于音樂詮釋的看法與表現,因為在情意方面每個兒童的感受不同時,表達的方式絕對會有差異性,而教師應給于幼兒在情意方面的表達有多元的方式與空間。而幼兒在音樂創造力方面的發展能力與表現能力與教師給予的教學方式和教材當然息息相關,所以評量方式、評量的過程與結果均會影響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及持久性。教師教學必須兼顧認知、技能、情意之學習結果且評量分析「應該怎樣表現」(知識)、「真正表現行為」(實做)之間的差異,方能檢討教學成效與實施補救教學.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11-08

設計方案11-03

經典設計方案12-01

設計方案02-29

設計方案02-29

設計方案02-29

設計方案03-01

設計方案03-01

設計方案03-02

設計方案03-0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2020 | 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久久小说 | 亚洲日韩在线a视频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 伊人网在线观看动态图 | 中文字幕乱偷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