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的串聯(lián)詞

時間:2024-03-21 17:25:04 秀雯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木蘭詩的串聯(lián)詞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還在苦苦尋找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木蘭詩的串聯(lián)詞,歡迎閱讀與收藏。

  《木蘭詩》

  北朝民歌 磊明/誦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北朝樂府民歌《木蘭詩》,記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zhàn)沙場,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作者借此表達出對古代婦女潛在智慧與卓越才能的充分肯定與敬佩。讓我們走進木蘭的世界,看她替父從軍之旅。

  木蘭詩鑒賞

  北朝長篇敘事民歌。它的產(chǎn)生年代及作者,從宋代起,就有不同記載和爭議。始見于《文苑英華》,題為《木蘭歌》,以為唐代韋元甫所作。《古文苑》題為《木蘭詩》,以為“唐人詩”。宋代程大昌《演繁露》據(jù)詩中“可汗大點兵”語,認為木蘭“生世非隋即唐”;而南宋嚴羽《滄浪詩話》則認為“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之類,“已似太白,必非漢魏人詩”。此后,歷代都有人持“隋、唐人作”之說,但宋代黃庭堅已指出此詩并非韋元甫所作,而是韋“得于民間”(《題樂府〈木蘭詩〉后》)。《樂府詩集》列入《梁鼓角橫吹曲》,亦題《木蘭詩》,云是“古辭”,并引陳釋智匠《古今樂錄》說:“木蘭,不知名。”按《舊唐書·韋元甫傳》載,韋曾任浙西觀察使、淮南節(jié)度使等職(黃庭堅謂韋任朔方節(jié)度使,誤)。又據(jù)《舊唐書·音樂志》所載,可知梁代和北朝樂府歌曲中都存有“燕、魏之際鮮卑歌”,且多“可汗之辭”。因此,《木蘭詩》原先也可能是一首鮮卑歌。流傳江南,譯為漢語,曾入梁代樂府,后又散落民間,而到唐代為韋元甫重新發(fā)現(xiàn),并擬作《木蘭歌》一首(《文苑英華》)。至于“朔氣”二句這樣的對偶詩句,齊、梁詩中已經(jīng)習見,自是文人加工痕跡。所以現(xiàn)代學者大多認為《木蘭詩》產(chǎn)生于北魏,創(chuàng)作于民間。

  《木蘭詩》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在戰(zhàn)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后不愿做官,顯然也沖擊了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的偏見。它“事奇詩奇”(沈德潛《古詩源》),富有浪漫色彩,風格也比較剛健古樸,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木蘭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對后世都有深遠影響。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載,黃州黃岡縣(今湖北黃陂)有木蘭山、木蘭草原、木蘭湖,木蘭天池等木蘭八景,并引杜牧《木蘭廟》為證。其后,據(jù)地方志所載,在今安徽亳州、河南商丘、河北完縣等地,都曾立廟奉祀木蘭,反映出《木蘭詩》的深刻影響。直到今天,舞臺銀幕上的木蘭形象仍然激勵人們的愛國情操。同時,早在韋元甫擬作之前,杜甫《草堂》詩抒寫遷居草堂的歡欣情景,已明顯汲取了《木蘭詩》描述全家歡迎木蘭歸來的表現(xiàn)手法。

【木蘭詩的串聯(lián)詞】相關文章:

《木蘭詩》07-04

木蘭詩木蘭從軍的詩句03-28

《木蘭詩》全詩賞析02-01

《木蘭詩》教案02-16

木蘭詩說課稿06-27

木蘭詩教案11-08

《木蘭詩》說課稿11-23

木蘭詩的注音07-25

木蘭詩出征04-23

木蘭詩翻譯01-0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一级淫片免费看99久久 | 亚洲综合国产欧美在线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国服瑶 | 日本欧美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思思热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