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雜詩其一龔自珍
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是自傳式的大型組詩,是宋末汪元量以后這一詩歌體式的新發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己亥雜詩其一 龔自珍讀,歡迎閱讀參考!
己亥雜詩
龔自珍
jiǔ zhōu shēng qì shì fēng léi
九 州 生 氣 恃 風 雷 ,
wàn mǎ qí yīn jiū kě āi
萬 馬 齊 喑 究 可 哀 。
wǒ quàn tiān gōng chóng dǒu sǒu
我 勸 天 公 重 抖 擻 ,
bù jū yī gé jiàng rén cái
不 拘 一 格 降 人 才 。
【注釋】:
己亥:道光十九年。
九州:指中國。
生氣:活力,生命力。
萬馬齊喑:比喻當時的中國死氣沉沉。
喑:啞。
究:終究、畢竟。
重抖擻:重新振作、奮發起來。
不拘一格:打破常規,采用多種方式。
降:賜給、給予。這里有產生、選用的意思。
【翻譯】:
在九州內生機勃勃要有風雷激蕩,萬馬齊喑的沉悶局面實在可哀。我勸告天公要重新把精神振作,打破一切清規戒律去選用人才。
【簡析】:
《己亥雜詩》這是首借題發揮,極力提倡“更法”,抒發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的詩作。龔自珍生活的時代正當清政府腐敗衰落的時期,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銳。龔自珍用象征的手法,寫了這首感情激越的詩篇。大自然要保持生氣勃勃的狀態就要有風雷的激蕩,如果在死氣沉沉的空氣中則一切都會窒息。同樣,中國要重現勃勃的生機,也必須要實行重大的變革。天公在詩中原指主宰宇宙的玉皇大帝,這里則借指清朝統治者。詩人希望當朝統治者能奮發有為,因而大聲疾呼,不拘一格地選用人才,表達出一種渴望社會變革的急切心情。全詩充滿了詩人關注社會政治的激情,想象奇物,氣勢生動,催人奮進,滿腔愛國熱情躍然詩中。
【品評】:
其中程金鳳評贊說:“行間璀璨,吐屬瑰麗”,“聲情沉烈,悱惻遒上,如萬玉哀鳴。”這和青喬《咄咄吟》內容集中反映鴉片戰爭甬東之役者不同,也和后來黃遵憲《己亥雜詩》的風格有異。這一首是龔自珍《己亥雜詩》中最突出的一首,最能體現作者的精神及對時代的要求。作者就眼前賽神會的玉皇等形象,巧妙地聯系到“天公”、“風雷”進行構思,表現了清王朝統治下人們的`思想十分壓抑,社會一片死寂的“萬馬齊喑”的現實。這一現實是“可哀”的,作者在召喚著巨大的社會變革風雷的到來,期待著生氣勃勃的新局面的出現。新局面是不可能自動出現的,他要依靠人才去破壞舊世界,締造新世界。而人材需要多種多樣,不應嵌在一個框子里。這首詩的重心,前半提出了“生氣”問題,后半提出了人材的“不拘一格”問題,這是個新問題,作者要求人們去重新考慮,振奮起來,以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這詩的啟蒙意義就在于此,這兩詩句當然是健筆拿云的。
《己亥雜詩其一》中的萬馬齊喑究可哀”一句,很是深刻地表現了龔自珍對清朝末年死氣沉沉的社會局面的不滿,因此他熱情地呼喚社會變革,而且認為這種變革越大越好,大得該像驚天動地的春雷一樣。他又認為實行社會變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熱情地呼喚:天公啊!請你抖擻精神,把各式各樣的人才都賜給我們吧。
己亥雜詩解析
這首詩是《己亥雜詩》的第五首,寫詩人離京的感受。雖然載著浩蕩離愁,卻表示仍然要為國為民盡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己亥雜詩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注釋】
1.浩蕩句:浩蕩:廣闊深遠的樣子,也就是浩蕩之意。 白日斜:夕陽西下的黃昏時分。
2.吟鞭:詩人的馬鞭。吟:指吟詩。 東指:東方故里。 天涯:指詩人故鄉杭州,有版本稱這指的是詩人不知今后該何去何從。
3.落紅:落花。花朵以紅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這里比喻自己離開官場。
4.花:比喻國家。
5. 護:保護。
【譯文】 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馬鞭向東舉起,這一起身,從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辭官歸鄉,猶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泥土,還要報效國家,為國家盡自己的一份心力。
總結: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五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浩蕩離愁,指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己亥雜詩其一龔自珍】相關文章:
龔自珍己亥雜詩02-08
龔自珍《己亥雜詩》拼音版12-25
己亥雜詩龔自珍拼音版03-17
龔自珍寫《己亥雜詩》的背景10-12
龔自珍《己亥雜詩》拼音版及賞析12-26
《己亥雜詩九州》翻譯及賞析03-05
陶淵明 《雜詩》其一全詩及賞析12-28
己亥雜詩·其五原文翻譯及賞析03-22
雜詩其一陶淵明帶拼音版古詩10-11
小學五年級語文《己亥雜詩》優秀教案范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