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和贊美皖南的詩參考
皖南,位于安徽省南部,北與沿江平原相連,東南與江蘇、浙江交界,西南與江西為鄰,包括銅陵、蕪湖、馬鞍山等市的部分地區和池州、宣城、黃山全域,總面積3.12萬平方千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描寫和贊美皖南的詩參考,歡迎閱覽。
(第一首)
云,
在藍色天空流淌,
水,
在墨色河谷低語,
山上的大樹靜靜佇立,
山川之間,
白色墻面黛色屋檐,
而時間,
在車輪下吱吱轉動。
流星劃過天際,
消失在藍色星空。
我這顆流星,
迫于自行車的速度無比緩慢的,
劃過路邊的每一株大樹,
漸漸消失在皖南山區。
經過一條小河,
河水清澈見底,
卵石河床。
這里的水流,
因河床上沙洲而分成數支,
水網交織,
在光作用下閃閃發光,
邊上水草隨風搖晃,
白鳥優雅飛翔,
自然的神作,
美麗極了。
山路百轉,
光影在山間幻化無盡。
有朵云追著我,
為我遮擋著陽光。
云很低,
在山川上,
形成大片陰影,
在風作用下緩緩移動。
那是天空之城,
唯美的想象力,
依托于,
傳統的童話故事,
開始構思新的世界。
風,
從山谷深處的樹木花草里,
帶來異香,
撫過凌亂發梢。
汗水,
在胸口凝結成鹽,
風也不能給我清爽。
(第二首)
皖南是我,
一生的牽掛,
一停留,
總要屢屢回眸。
一山一水的牽絆,
腳步,
便在點點的記憶中,
帶上些許溫暖。
在那里,
山之后是山,
水之后是水。
片片綠意里,
是我兒時的身影,
和母親的低喚聲。
田畈上,
弟弟穿著開單褲,
奔跑,
向著,
陽光行走的方向。
不,
這時,
皖南與雪花親昵,
冬天的冰霜,
打焉了胡蘿卜,
冰凍的土壤里透著,
層層生機。
一閉眼,
冬打了嗝,
冰雹敲響屋頂的瓦片,
述說著,
這個季節的不同。
我,
鉆入溫熱的火桶,
暖暖的如,
母親的懷抱。
(第三首)
秋收時分,
皖南的雨纏纏綿綿,
密密的銀線似的,
在我們的心靈,
包裹城市的塵垢時,
她已悄悄,
接近這里的山水松嶺,
當蝴蝶帶走,
最后一縷油菜花香的時候,
厚厚的石板,
悄悄涌起雨的汗滴。
粉壁、青瓦,
高脊飛檐、曲徑回廊。
細雨從這里路過,
水,更清了,
樹,更綠了,
山,更偉岸了,
橋,更輕盈了,
心,更神怡了。
雨,更急切的跳舞,
晶亮亮的雨珠,
在光滑的青石板上敲打,
叮叮咚咚,
一場春天的協奏曲,
在蔥綠間回響。
雨,仿佛美麗的流蘇,
在天空中搖曳,
密密麻麻,
掛滿了春之觀音,
仔細擦拭大山的脊背、
仔細擦拭綠樹的細頸、
仔細擦拭稻田的面龐,
一洗如練、澄明如鏡,
頃刻間,迷蒙了雙眼,
從心底涌起一絲清涼,
掉入溪水里,
撒著歡兒奔去。
云霧,
從大山的肩膀緩緩爬上來,
在瓦藍的天空里搖啊搖,
不斷變幻著,
她娥娜的身姿,
時濃時淡,時隱時現,
一如晨醒的少女,
與靜謐的山村若即若離。
肅穆的佛堂,
舒緩的音樂在周圍流淌,
撫慰奔波的疲憊,
思緒隨著旋律攀升,
繞梁不絕,
如花瓣雨,
紛紛落落,
打開僵滯的身體,
沒有什么,
比這聲音,
更加真實感動,
在潺潺流動的清響里,
找回丟失的心。
雨,從天井里射下,
匯聚成團,
一股股力道的水線,
在屋角循環往復,
就這樣蓬蓬勃勃,
佛說,去吧,
幸福就在你的手掌里。
拓展:皖南行的散文
安徽,簡稱皖。曾是重要的革命根據地,為建立新中國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重大貢獻。
在讀書時,我就對這塊紅色土地充滿了想往,早想一游啦。在1981年4月下旬,我終于與單位(芙蓉酒樓)同事(小張、小方)一起,送退休的安徽籍老師傅程灶奎(原籍安徽績溪縣)回家鄉,曾到皖南一游。
我們一行4人乘江輪,首先到了蕪湖市,來到程師傅兒子家(其在蕪湖師專任教)。他們父子相見,格外親熱。忙把我們迎進家中,并安排了一桌豐盛的'晚宴。餐畢,程老師泡了一壺黃山毛峰茶,只見杯中茶葉似白蓮花,根根豎起,香氣氳氤。他給我們講了蕪湖的歷史:明代后期是著名的漿染業中心。近代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被辟為通商口岸,因之:長江巨埠,皖之中堅。有“云開著樹色,江靜聽潮聲”之美譽。如今蕪湖港是長江水運第5大港,為國家建設作出了貢獻。
我們當晚看了市容市貌,城市不大,但整潔美觀,華燈初上,也別有一番夜色闌珊的感覺。
第二天,我們乘班車向程老師傅的家鄉而去。經過一個白天的旅程,我們到了目的地,那是一個小山村,群山環繞,只見山青水秀,松木蔥朧。他家是徽式老宅,古木布瓦,門前有小溪流淌,青石板路,煞是幽雅。在他家盤桓了一天,看了村旁的小山林,林木蔥郁,鳥語花香,頗有江南水鄉的風貌。空氣中都彌漫著一股清新的氣味,真是賞心悅目啊!
告別了程家,我們乘車去黃山觀賞,天下名山,值得一游。
黃山山脈東起績溪縣的大峰山,西接黟縣的羊棧嶺,北起太平湖,南臨徽州山區。徐霞客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我們的汽車沿著山間公路盤旋而上,約莫二個小時到了黃山的前山停車場,天已黃昏。在旅社歇宿一晚,準備次日登山。
第二天清晨,我們隨登山的人們,一起向前山道上行去。山間的臺階開始尚很寬闊,約半小時后,路窄了,坡也陡了。我們拾級奮力而上,陣陣山風吹來,覺到些許寒意。遙望天都峰,想像中的鯽魚背,那腳下的萬丈深淵,略覺恐怖。我們登爬著,一步一個腳印。只見前方山坡上,到處生長的松樹,峰頂懸崖峭壁,峽谷溝壑,郁郁蔥蔥,生機勃勃,奇松長在怪石之上,那無比頑強的生命力,讓人驚嘆不已。
黃山的主旋律是在云霧中,云海煙云,奇特壯觀,云霧彌漫,波瀾壯闊,變幻萬干!一路上,只見登山的游客都袖采奕奕,精神矍鑠,生命如風穿越的是人的心靈。我們邊奮力攀爬,邊見山邊奇松林立,云蒸霞蔚,風姿獨秀。經過4個多小時的行程,我們終于登上了天都峰頂。望著對面的蓮花峰,似船行在海上,飄拂不定。白云在我們腳下游蕩。這奇景如夢如幻,耳旁似乎響起張明敏的歌: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那戰爭年代,革命先烈英勇戰斗的畫面也似乎浮現在眼前。這奇景,這壯麗,讓我對祖國秀麗河山崇敬從心中升騰,美矣,大中華,壯哉,我的祖國。黃山,讓我們感觸美麗,感悟快樂,幸福感由然而生。
十來天的皖南行,深深地印在腦海中,不時讓我回想,回味,也給我的工作歷程增添了力量和動力。
【描寫和贊美皖南的詩參考】相關文章:
描寫樹的古詩和現代詩08-15
贊美楊玉環的詩10-07
元稹贊美僧人的詩10-15
李賀贊美馬的詩10-24
描寫竹的詩11-19
描寫思鄉的詩02-14
描寫思鄉的詩09-02
描寫荷花的詩03-02
經典贊美泰山的詩14篇12-28
描寫竹的詩_寫竹的詩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