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古詩的作文合集10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詩吧,狹義的古詩,是指產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的作文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古詩的作文 篇1
我喜歡古詩。小時侯,經常浸泡在古詩的韻律里。每天晚上,聽著錄音機里播放的古詩,伴隨著窗外蟬鳴聲,一陣微風吹過,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樂。
伴隨著古詩,我詩意的生命開墾出豐美的田園。我會背的第一首古詩是《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我問爸爸“綠絲絳”是什么意思,爸爸說,“綠絲絳”是柳條垂下來像一條條絲帶,就像妹妹頭上扎的綠色蝴碟結,這就是“綠絲絳”了,哦,懂了。
我就這樣一首首背了下來,讀了許多有關春天的詩,“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這首詩讓我們看到了:春天陽光普照,江山秀麗,春風拂面,春風送來了花草香氣,春回大地,泥土松軟,燕子來飛飛去銜泥做巢,鴛鴦在暖和的沙地上睡著了,這一定是一幅非常甜美的春景圖啊!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這首詩仿若把我們帶到了黃師塔前,望著滔滔江水向東流去,心中的煩憂也隨之而去,春風吹來,頓覺又懶又困,我明白了人們常說的“春困秋乏”。
古詩不僅給我的生命田園抹上了綠色,而且讓我的心靈騰飛,融入那千年唐風宋詞中,遙望天外云卷云舒,聆聽海天相接處漁歌唱晚,更讓我這個北方少年感受到了塞外大漠孤煙壯闊。
古詩,讓我的生命豐富多彩!我愛古詩!
古詩的作文 篇2
很久以前,在我上幼兒園的時曾經發生過一件奇葩的事件。直到現在,只要我一想起來還會不由自主地哈哈大笑。
上大班的一天,臨放學時,老師布置了背誦五首古詩作為晚上的作業,說明天來學檢查。我最頭疼的是背古詩了,可是這畢竟還是老師給我們布置的作業,總不能不完成吧!所以就只好硬著頭皮回到家里。
到了家里,媽媽就問我你那五首古詩什么時候背呀?我不耐煩地說:“等晚上我再背。”可等吃完了飯,又洗漱完,很快就到了睡覺的時候,我正想要假裝迷迷糊糊,一副非常想睡覺的樣子,準備飛速地跑上樓,可誰知媽媽一把抓住了我,說:“拿五首古詩卡片拿上樓背吧。”我雖然心里一萬個不愿意,但也只好乖乖地聽話,因為要知道小孩子是拗不過大人的,否則就是自討苦吃。可是我晚上睡覺前才背會了三首古詩,那是因為我剛背到中間就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第二天,媽媽問我你古詩背會了嗎?我說:"沒有,還剩下二首古詩。"媽媽只好讓我邊走邊背,媽媽騎的是電動車,可能是因為我昨天睡太晚了,腳就一直踩不穩,直到一個紅綠燈口,腳一不小心伸進了車輪子里,腳被狠狠地別了一下非常痛,還讓媽媽摔了一跤,車也摔壞了,媽媽只好推著車把我送到學校。
從此以后,我長了記性,老師布置的任務,總是早早完成,再也沒有被老師批評過,也沒讓媽媽操過心。
古詩的作文 篇3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 白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朗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折斷的戟沉埋在沙子中,雖長滿了銹,但還是沒有爛掉,把它放在水中洗一洗,磨一磨,顯示出它是三國時期留下的兵器。詩人聯想當初,在那里發生了赤壁大戰,那時要不是起了東風,讓周瑜有機可乘,火攻成功,那么東吳就會失敗,連大喬小喬也會變成曹操的俘虜,鎖在銅雀臺上讓他盡情享受玩樂了。
這是一首詠史詩,詩的前兩句,寫的是詩人在長江邊散步偶爾發現一只斷了的戟,從這只斷戟聯想到了那次赤壁大戰。后兩句寫詩人對這次大戰的看法。人們都認為周瑜在這次戰爭中的偉績可佳,而詩人卻全面地看問題,如果當時沒起東風助周,那么東吳就會失敗,曹操便會大獲全勝,歷史就會改寫。
詩人用以小見大的方法,使詩篇既有韻味又讓人深思。 折斷了的戟,使人深思,大戰中的東風,更讓人難忘。若真的沒有那東風,周瑜能贏嗎?打贏一場戰爭是多種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同樣,我們看待事物要客觀全面地分析,任何事情的結局都與多種因素聯系在一起。這首詩的寓意告訴我們,要做成功一件事,離不開必需的條件,否則,結果就會完全不一樣。 這首詩雖短,確讓人讀后很有回味,可見詩人敏銳的洞察力和非凡的描寫水平,我深深欽佩古詩人。
古詩的作文 篇4
我最喜歡《明日歌》這首古詩。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東流水,幕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這首詩告訴我們,今天的事就要今天做完,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我卻有過一回“明日復明日”的事,我來跟你們說說吧。
那天,是星期五,我放學后一回到家,就把書包扔在地上,要出去玩。媽媽問:“你不寫作業了?”我高興的回答:“今天是星期五,明天再做吧。”說完,我走出了家門。
星期六了,早晨媽媽上班去了,我自己在家玩,心想:“作業咋辦啊?沒事,下午再做吧!”下午了,吃飽了飯,又有點困了,于是又在心里勸自己:“先睡會午覺休息休息。作業還是明天再做吧。”
結果星期天要給爺爺過生日去,這下我著急了:完了,完了,這可怎么辦呀?只能下午做吧。下午了,我做起作業的時候,沒想到那么多作業,哎呀,只能熬夜加班了。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該做的事一定要提前做完,能今天做完的不要拖到明天。
小朋友們,千萬不要“明日復明日”哦!
古詩的作文 篇5
讀了十幾年的華夏經典,背了那么多的古詩詞,我們是否會有些感悟呢?當然!是對理想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呢?不管是什么,我們總是有自己的看法,范仲淹說的好:“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這些先賢的靈魂融入了這些樸實無華的古詩詞中,向我們展示著一個個人生哲理。想要擁有一個像先賢們那樣的別樣人生,我們難道不應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寬闊胸襟嗎?樹立理想,難道不應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氣度嗎?追求理想,難道不應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恒心嗎?人生路,不可能是一路平坦的,面對困難,我們怎能退卻?“不經嚴冬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沒有像梅花這樣的人生態度,又怎能擁有一個別樣人生呢?
人生,網。人的一生不可能只為了自己,我們也要擁有歐陽修“與民同樂”的氣度。面對邪惡勢力,更應有賈島的“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的勇氣。對待朋友,難道能少得了一顆真誠的心嗎?“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對待朋友,正應像曹操所寫下的《短歌行》中的胸襟啊!我們不僅應當真誠對待朋友,更應當像范仲淹那樣勸告朋友,讓朋友從你身上得到高尚的人生態度,“噫!微斯人,吾誰與歸”。一個正義的人,應當有一顆愛國之心,就應像文天祥那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應有這樣為國而死,置生死于度外的愛國情懷。危難時刻,我們更應像陳毅爺爺那樣: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對敵人,要像岳飛那樣:“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做到了這些,你就會發現,你的別樣人生,就像那句古詩詞一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仰慕中華文明的人有千千萬,感悟也自然有千千萬。還是那句話——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古詩的作文 篇6
說實話,在我很小的時候真的不怎么喜歡讀書。但隨著認識的字越來越多、理解能力越來越強,書中那一個個小故事和一段段優美的文字,總能把我深深吸引,讓我陶醉于其中。
這段時間,正好趕上“中國詩詞大會”這個電視節目火爆全國,學校對于古詩特別重視。班里的同學們一時之間都對古詩情有獨鐘,常常搖頭晃腦地引經據典,用“古詩迷”這個詞來形容再恰當不過。我也迷上了一本關于古詩的書——《帶著孩子,跟著唐詩去旅行》。這本書帶我穿越時空,來到了中國歷史上最繁盛、最著名的唐朝。不僅陪伴我欣賞了許多千古傳誦的詩篇,還游歷了許多著名的山水風光,娓娓講述了一個個關于詩人寫作背景和人生經歷的小故事。
其中,有幾個故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書中記載:李白,字太白,其詩作氣勢磅礴,豪邁大氣,是唐朝最負盛名的浪漫主義詩人。當時,曾任禮部侍郎、太子賓客的老人家賀知章非常欣賞李白的才華,與他結為“忘年交”,對李白的詩作贊嘆不已,稱呼他是“謫仙人”,認為李白是一個從天上降落人間的仙人,只有詩仙才能寫出這樣的曠世佳作。于是,李白“詩仙”的雅號便流傳開來。兩人常常相聚飲酒作詩,有一次因為沒帶足酒錢,賀老先生竟然取下皇帝御賜的金龜來作抵押,鬧出了“金龜換酒”的趣聞。
不過,大詩人李白也有自嘆不如的.時候。有一次,他途經黃鶴樓,登樓遠眺詩興大發,想題詩一首。忽然,他看到樓壁上已經有一首寫黃鶴樓的詩了:“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這正是崔顥所寫的《黃鶴樓》。李白一看連連搖頭嘆息,無法下筆。可他又不服崔顥比他大詩仙寫得好,便在旁邊題了一首打油詩:“一拳打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呵呵,原來大詩人李白也有幽默搞笑的一面。
晚唐詩人徐凝也和李白一樣不服人家的詩,只不過他不服的是李白的大作《望廬山瀑布》。結果,寫出來的“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比起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在氣勢上差了不止一點點。后來,還因此遭到了大詩人蘇軾的譏諷:“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哎,真是自不量力呀!徐凝萬萬沒想到,他這一寫竟會招致千載罵名,遺臭萬年。
每一首唐詩,都是一幅用漢字繡成的山河畫卷;每一次品讀,都仿佛在傾聽祖先們的訴說。誦讀唐詩經典,不僅能豐富靈感,也能體味到不同的時代風物和歷史變遷。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沉浸于詩的海洋,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
古詩的作文 篇7
改寫《贈汪倫》
河北省保定市容城縣容城小學四(三)班 朱禹冰 指導教師:朱金英
汪倫對李白仰慕已久,這一天,終于鼓起勇氣,給李白發送了一封電子郵件。李白這邊打開郵箱一看,只見上面寫著:我這邊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盼先生來賞花飲酒!
李白看了立刻披衣上馬,直奔汪倫家鄉。汪倫早在村邊等候,見李白策馬揚鞭飛奔而來喜得手舞足蹈。
進了家門,汪倫妻子父母早已備好茶飯,請李白上座。酒過三巡,李白問道:“老兄,哪兒您說的十里桃花萬家酒店呢?我這一路上怎么沒有見到?”汪倫臉上帶著歉意說:“這……這個嘛,是這樣的……請跟我來吧!”于是李白跟隨汪倫來到院門外。汪倫手指前面一帶碧水藍天說:“其實這十里桃花,是十里之外的一個渡口,叫桃花渡:萬家酒店是一個姓萬的人開的酒店。”“好啊,汪倫老兄,你竟敢欺騙我啊!”“要不是這樣,您肯來嗎?”
李白在汪倫住處逗留了幾日,兩個人流連山水,吟詩作賦,建立了兄弟般的情誼。但李白是個呆不住的人,有更美的風景在召喚他。這天,他決意離開。
為了避開汪倫的挽留,李白決定不辭而別,天還沒亮,李白就來到桃花渡,踏上了一條等候在江邊的客船。船夫撐起長篙,正要開船,忽然岸上傳來洪亮的歌聲。李白回頭一看,只見汪倫帶全家老小,正在為他踏歌送行。李白的眼淚自然流了下來。他向岸上使勁揮了揮手……
回到家,李白打開了電腦,見汪倫QQ上的頭像是亮的,就把自己在船上醞釀而成的詩,發送了過去——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古詩的作文 篇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古詩,它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最喜歡的古詩。
這首古詩看起來只有短短的四行,但立意卻很豐富,它表現了遠行游子在月圓之夜思念家鄉的情感,并巧妙地寫出了作者在八月十五中秋節時,眼望著一輪明月,思念遠方的故鄉和親人。
這首古詩也成為我和爸爸心與心之間溝通的橋梁。那是在四年前,當時我還是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咱家離學校很遠,所以每天爸爸用單車送我去上學,在一個寒冷的早晨,爸爸送我到學校后,他就去上班了,在昏黑的路上,一輛大燈都壞了的農用車,一下就把爸爸“頂”到了幾米外,頓時車翻人倒,不久,爸爸就被送到了縣人民醫院的搶救室。為了我能安心學習,媽媽將這個令人傷心的壞消息隱瞞了下來,我在家中好幾天看不到爸爸的身影,就問奶奶:“爸爸去哪兒了,我想爸爸。”奶奶低著頭,嘆著氣說:“你爸爸出差了。”又過了幾天,媽媽實在拗不過我的一再糾纏,便帶我去醫院,一路上媽媽囑咐我:“見了爸爸可不許掉眼淚,要做個堅強的男子漢!”到醫院后,我看到爸爸滿臉的血痂,不由自主地鼻子酸了,不爭氣的眼淚還是流了出來。爸爸看到我的表情反而風趣地說:“孩子,別哭,爸爸只不過想休息幾天。你把鼻子哭沒了,就不帥氣了。”看到樂觀又堅強的爸爸,我擦干了眼角的淚花。
快過新年了,爸爸還沒有回家,我特別想念他。手工課上,同學們在做新年賀卡,但我卻想給尚未康復的爸爸寫封信,于是《靜夜思》就成了信的主要內容,當媽媽把這封信捎給爸爸的時候,他流淚了,原來爸爸看著我歪歪扭扭的字,不會寫的還用拼音標注著,雖然有錯字、別字,但爸爸還是讀懂了我的心思,這些我也是后來才知道的。
每當想起這首詩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爸爸的笑,爸爸的淚,我的嘴角就會泛起一絲欣慰的微笑,我喜歡這首詩就不言而喻。
古詩的作文 篇9
春天百花盛開,夏天驕陽似火,冬天大雪紛飛,大自然的四季豐富多彩,我喜歡古詩中的四季。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你看柳樹垂下了,它那綠色長發。哇!那葉子是多么細呀!原來是春風剪刀,把它剪成了這樣。“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就連黃鸝也在樹上鳴叫呢,白鷺也飛到空中做游戲了。
夏天,我到奶奶家玩。只見一個牧童,正在牛背上唱歌,我頓時想”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我媽媽公司搞活動,要去玄武湖劃船,湖上有大片大片的蓮蓬,好美呀!有些小蓮蓬已經結出果實了。我想到了一首詩“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夏天真是好玩呀。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秋天真是太美了,秋天的代表就是楓葉了,每到這個時候人們總會三三兩兩的去欣賞楓葉。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可見冬天是多么寒冷呀!山里一只鳥都沒有,一個人都沒有,冬天唯一盛開的花就是梅花,它的生命力是多么強呀!
古詩中的世界是多么美呀,我真的很愛它。
古詩的作文 篇10
在中國數千年的燦爛輝煌的古典文學長河中,詩歌無疑是最璀璨瑰麗的一顆明珠。其涉及的社會生活之廣泛、深入,對國家民族影響之深遠、巨大,恐怕是世界其他民族所無法睥睨的。它為后世的我們提供了無比豐富的可資借鑒學習的知識,其中不乏作文之道。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這是宋代陸游告誡自己兒子的肺腑之言。無論作詩、寫文章,若要筆底生花、文采斐然,沒有寬厚的知識基礎和豐富的社會閱歷,是行不通的。他還明確地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這更是對自己文學創作活動的生動總結。想寫什么事情,想抒什么情感,想議什么問題,缺乏實踐的態度,沒有設身處地的思考、研究過程,紙上談兵,常常只會打擦邊球。要“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做一個見多識廣的人!
“忽有好詩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難尋。”宋朝陳與義的這兩句詩,形象反映了靈感在文學創作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捕捉靈感?著名作家莫言說,我始終保持著一個好習慣,就是隨身總帶著一個小本和一支筆,隨時把想到的、見到的可寫的東西記下來。是呀,常常積累,時時做有準備的頭腦,何須等到“安排句法”時的苦思冥想呢?朱熹也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現實生活的積累是靈感不竭的源泉,是創作活動的土壤。要隨時積累,做一個勤于觀察、善于準備的人!
“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唐盧延讓)有了好的材料、好的題旨,還須有好的語言來表達。煉字的功夫,一向為中國文人注重,更有甚者“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唐賈島),如此煞費苦心,怎不令人感動!那么煉字的標準是什么呢?是不是生僻怪誕的才叫好?元好問說得好:“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最能反映事物本質,最能表達寫作意趣的,即是最好的字眼。但生活語言與寫作語言畢竟是兩種不同風格的語體,如實輯錄生活語言,那只是一種記錄而非藝術,對生活語言加以適當的再創作才是藝術。因此寫作須講求煉字,但也須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境界。要善于煉字,做一個對語言精益求精的人!
“刪繁就簡三秋樹,標新立異二月花。”清代的龔自珍不愧是文章大家,他善于從宏觀上總結作文之道,明確要求寫文章要結構明晰,主線分明,如秋天的喬樹,枝是枝葉是葉;文章的主旨要鮮明有個性,充分表現自己的主張,不可穿新鞋走舊路、取新瓶裝陳酒,人云亦云。他的文章就很好地反映了他的創作主張,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因此,要講究謀篇布局表達個性,做一個獨立思考、有大寫人格的人!
藝術都有其相通之處,古詩中的這些道理,雖多就詩而言,但對于我們的作文同樣有啟示作用。把每一篇文章都當做詩一樣作,那么每一篇文章便都會有一顆詩的靈魂!
【關于古詩的作文合集10篇】相關文章:
關于立春的古詩合集02-10
關于描寫古詩的作文合集7篇04-11
關于描寫古詩的作文合集六篇04-10
關于春天的古詩合集15篇12-28
關于立春的古詩合集5篇02-09
關于古詩詞的作文合集6篇11-03
關于改寫古詩作文合集10篇03-02
關于古詩詞的作文合集七篇11-15
關于古詩詞的作文合集十篇10-18
關于送別古詩合集15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