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郭給事》原文及譯文

時間:2022-04-11 09:25:08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酬郭給事》原文及譯文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指古代中國人創作的詩歌作品。廣義的古詩包括詩、詞、散曲,狹義的古詩僅指詩,包括古體詩和近體詩。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酬郭給事》原文及譯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酬郭給事》原文:

  王維〔唐代〕

  洞門高閣靄馀輝,桃李陰陰柳絮飛。

  禁里疏鐘官舍晚,省中啼鳥吏人稀。

  晨搖玉佩趨金殿,夕奉天書拜瑣闈。

  強欲從君無那老,將因臥病解朝衣。

  注解:

  1.郭給事:郭承嘏,字復卿。“給事”,即給事中,是唐代門下省的要職,常在皇帝周圍,掌宣達詔令,駁正政令之違失,地位是十分顯赫的。

  2.洞門:指深宮中重重相對相通的門。

  3.靄余輝:遮蔽住落日的光輝。

  4.陰陰:枝葉茂密的樣子。

  5.禁里:禁里:禁中,即皇宮中。

  6.省:指唐門下省。

  7.玉佩:官員身上佩帶的玉石飾物。

  8.趨:小步而行。

  9.奉:“捧”的本字。

  10.天書:皇帝的詔書。

  11.拜瑣闈:指畢恭畢敬地離開宮門。瑣闈,宮門。因宮門上刻著連瑣圖案并以青色飾之,故得名。

  12.強:勉強。

  13.從君:喻在朝做官。

  14.無那:無奈。

  15.臥病:生病臥床。

  16.解朝農:喻不再做官。

  韻譯:

  門庭樓閣沐浴著夕陽的余暉,

  桃李繁榮茂盛柳絮乘風紛飛。

  禁宮中官舍的晚鐘稀稀落落,

  門下省里鳥鳴吏少無事可為。

  凌晨身佩玉飾進詣鑾殿朝拜,

  傍晚捧著詔書退朝拜別瑣闈。

  我想隨您進退無奈年邁體衰,

  將因常常臥病解脫朝衣引退。

  《酬郭給事》譯文:

  高高的宮門和樓閣沐浴在夕陽的余暉中,桃李技葉茂密,柳絮隨風飛舞。

  皇宮里鐘聲稀疏,官舍中辦公的官吏已經很少,門下省里只聽見鳥鳴。

  早晨步入金殿時玉佩搖晃,夜晚捧著皇帝的詔書拜別宮門。

  想勉強跟著您一同進退,無奈我已衰老,會因病臥床而解下我這身官袍。

  《酬郭給事》賞析:

  王維的后半生,雖然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然而在官場上卻是“昆仲宦游兩都,凡諸王駙馬豪右貴勢之門,無不拂席迎之。”(《舊唐書·王維傳》)因此,在他的詩作中,這類應酬的題材甚多。這首詩,既頌揚了郭給事,同時也表達了王維想辭官隱居的思想。寫法上,詩人又別具機杼。最突出的是捕捉自然景象,狀物以達意,使那頌揚之情,完全寓于對景物的描繪中,從而達到了避俗從雅的藝術效果。

  首聯“洞門高閣靄余暉,桃李陰陰柳絮飛”是寫郭給事所在門下省的暮春晚景。門下省官署較大,其間門戶重疊,樓宇高聳,在落日余暉的籠罩下,顯得十分壯麗。時當暮春,院中的桃李已成綠蔭,柳絮在輕輕地飛揚。郭給事在這樣幽雅的環境中居官,想來是很可樂的。

  詩的前兩句著意寫郭給事的顯達。第一句“洞門高閣”,是皇家的寫照,“余暉”恰是皇恩普照的象征。第二句“桃李陰陰”,突顯出郭給事桃李滿天下,而“柳絮飛”意指那些門生故吏,個個飛揚顯達。前后兩句,形象地描繪出郭給事上受皇恩之曝,下受門生故吏擁戴,突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頷聯“禁里疏鐘宮舍晚,省中啼鳥吏人稀”是寫郭給事在省中值晚班的悠閑自在。宮禁里晚鐘敲響,官吏散歸,留下一片清靜給郭給事,他怡然自得地欣賞著鳥鳴。作為門下省的副長官,他掌管著審核政令的重大職事,倘若有心于國事,如何能有此閑心欣賞鳥鳴?聯系杜甫在門下省值班時“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春宿左省》)的情景,便可知道這位郭大人是位怎樣的官吏了。此聯的“官舍”、“省中”均指門下省,重復用詞,也表現出作者的無話強說之狀。

  此兩句寫郭給事居官的清廉閑靜。如果說前兩句的景狀是華艷的,這兩句就轉為恬淡了。一個“疏”字,一個“稀”字,正好點染了這種閑靜的氣氛。詩人描寫“省中啼鳥”這個現象,意味甚濃。一般說,官衙內總是政務繁忙,人來人往,居然可以聽到鳥兒的鳴叫聲,正活畫出郭給事為官的閑靜。

  王維作詩,善于抓住自然界中平凡無奇的景或物,賦予它們某種象征意義。“省中啼鳥”,看起來是描寫了景致,其實,是暗喻郭給事政績卓著,時世太平,以致衙內清閑。雖是諛詞,卻不著一點痕跡。

  頸聯“晨搖玉佩趨金殿,夕奉天書拜瑣闈”是寫郭給事官職的顯要。早朝時搖弄出玉佩的美音去金殿朝見皇帝,傍晚時捧著皇帝的詔書回到門下省給官吏們宣讀。他那恭謹的樣子,有一個“趨”和一個“拜”字生動地描寫出來了。“晨”、“夕”兩字,則使人感到他時時緊隨皇帝左右,處于一種令人囑目的地位。從全詩結構看,這里是極揚一筆,為最后點出全詩主旨作好準備。

  詩的末兩句作了一個急轉,從謙恭的語氣中寫出了詩人自己的意向:我雖想勉力追隨你,無奈年老多病,還是讓我辭官歸隱吧!這是全詩的主旨,集中地反映了詩人的出世思想。唐人的很多酬贈詩中,往往在陳述了對酬者的仰慕之后,立即表達希冀引薦提拔的用意。然而王維此詩,卻一反陳套,使人感到別開生面。

  創作背景

  《酬郭給事》是唐代大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七律。首聯寫郭給事的顯達。第一句寫皇恩普照;第二句寫他桃李滿天下,門生顯達。頷聯寫郭給事奉職賢勞,居官清廉閑靜,所以吏人稀少,訟事無多,時世清平。頸聯直接寫郭給事本人,早晨盛裝朝拜、傍晚捧詔下達,不辭辛勞。尾聯感慨自己老病,無法相從,表達了詩人的出世思想。此詩頌揚了郭給事,也表達了詩人想辭官隱居的思想。

  這首酬和詩,是王維晚年酬贈與給事中郭某的。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潔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酬郭給事》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酬郭給事 / 贈郭給事原文及賞析10-15

《酬張少府》原文及譯文02-02

酬郭給事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1-06

王維——《酬郭給事》12-01

《感事》原文及譯文10-13

《元史·郭侃傳》原文及譯文解析03-10

贈郭給事王維的詩詞及譯文07-19

岑參《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見呈》原文、譯文、注釋11-02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原文、譯文及解讀08-2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洲日本午夜一级精品 | 日韩1区2区3区蜜桃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一级字幕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颜射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