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詩歌中的西域歌舞情結的鑒賞

時間:2021-06-09 15:48:08 詩歌 我要投稿

李白詩歌中的西域歌舞情結的鑒賞

  西域樂舞東傳之后不僅把唐代樂舞藝術推向一個高峰,而且對唐詩宋詞元曲的創作也起到催化作用。具有極高藝術情趣的唐代詩人以敏銳的眼光捕捉到這一外來的事物,引發出他們的創作熱情:一大批描繪西域樂舞詩應運而生。

李白詩歌中的西域歌舞情結的鑒賞

  1李白對西域意象的獨特偏愛

  李白詩歌中的西域元素是歷來研究者關注的熱點之一。西域風光、西域歌舞、西域服飾、胡客、胡姬、胡馬、胡雁、胡鷹、胡床、胡麻色彩各異的西域元素,都曾出現在李白的詩歌中。經筆者粗略統計,李白作品中,涉及西域風物的詩歌高達45首之多。他在詩歌中表現出對西域由衷的向往與喜愛,寄寓著對邊疆民族氣質的欣賞與贊嘆以及對邊塞安定統一的向往。終其一生,西域在李白的心中、詩歌中都積淀了極為重要的意義。關于李白出身,歷來眾說紛紜。郭沫若曾認定李白生于碎葉,李陽冰的《草堂集序》中說李白隴西成紀人,中葉非罪,滴居條支,易姓與名。這一說法比較普遍。李白祖籍隴西成紀隋末多難,一房被竄于碎葉。那時中原大亂大業末,華民多奔突厥。李白的先輩流徙到西域,也將漢文化帶到西域;同時也接受西域文化的`影響,甚至與西域人通婚。由此可見,在李白身上很可能有西域人的血緣,而且接受西域文化的影響。證據之一便是李白通曉西域梵語。范傳正說李白在翰林院時論當世務,草答蕃書,辯如懸河,筆不停輟。李白也說魯編如玉霜,筆題月支書。

  2李白詩歌當中的歌舞元素:樂與舞

  盛唐時期,胡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民的生活。商業發達,城市經濟繁榮,文學重心移向都市。都市生活呈現出兩個基本特征,一是音樂的昌盛;一是樂工歌伎的增長。以西域樂舞為表現客體的作品。首先,有西域之樂器、樂曲。唐詩中出現的古代樂器名目眾多:琵琶、箏、橫笛、簫、琴、笙等,《舊唐書音樂志》載自周隋以來,管弦雜曲將數百曲,多用西涼樂,鼓舞曲多用龜茲樂。其曲度皆時俗所知也,惟彈琴家猶傳楚漢舊聲。在李白所作涉及樂器聲音的詩歌中,笛聲值得注意。笛其元出于羌中,屬西域樂器的一種。李白作品中寫笛之作共有五篇《春夜洛城聞笛》《金陵聽韓侍御吹笛》《觀胡人吹笛》《情溪半夜聞笛》《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司馬將軍歌》等。西域樂曲東來,不僅是形式上的文化融合,它與中原傳統的人文情懷也緊緊相連。前所舉笛之例即為典型:笛聲悠揚,詩人很容易將其作為抒發思念之情的載體,這樣,笛聲就成了特定情感的符號。其次,有樂舞之場面。李白詩歌不僅注重聽,同樣注重視,視聽結合才更具韻味。李白作品中的西域樂舞場而眾多,如伏拜祝千歲壽,周舍為之辭,描寫西域胡人進獻祝壽之樂舞情景的《上云樂》;描寫西北邊疆少數民族舞蹈青海波舞的《東山吟》;以及描寫當坊笑春風之胡姬的《前有蹲酒行二首》(其二)。再次,有佛音與梵曲。佛教音樂即于佛寺中進行的唱誦儀式活動,如《廬山東林寺夜懷》,繪寫了天香生虛空,天樂鳴不歇為典型的凈土音樂場景。任半塘說:弄婆羅門一體,今但知《舍利弗》戲為最早。此原梵戲,今日關于此戲之我國資料,厥為樂曲《舍利弗》與《摩多樓子》二調,而此二調之傳辭則以李白之作為最早。

  3西域樂舞與李白詩歌的藝術構思

  李白詩歌當中提及的西域胡人、胡姬、名物、地名等,是表而可觀的文化互動,而西域文化尤其是西域歌舞在靈魂、精神、氣質上對李白的吸引則是本質上的影響、深層次的融合。

  3. 1西域樂舞與詩歌節奏

  西域樂舞中新奇的旋律和關妙的韻味,在李白的詩歌創作中反映出來。葛景春認為李白的一些長篇樂府歌行和盛唐的一些大曲、法曲一樣,其結構布局、節奏的韻律,縱橫開闔,富于變化。例如,著名的《蜀道難》一詩,就是這樣。從結構布局上來看,此詩像一曲宏偉的交響樂,既結構完整,又富有變化。既有主調,又有變奏;既有豐富多彩的變化,又有主題的一氣貫通它節奏鮮明,靈活多變,極富有音樂舞蹈流轉變化的動態關。唐代大曲,以西域大曲為主,是胡漢融合而成的新型樂舞形式。就總體而言,唐大曲的體制可分為三段式慢板(散序)略快(中序、拍序或歌頭)極快至慢下來結束(破或舞遍)。這種節奏在李白的詩歌中也有十分顯著的表現。

  3.2與中庸背道而馳的張揚基調

  中原樂舞由于受儒家關學影響,講究音律平和的中庸關,而西域樂舞則不同。西域樂舞的激情和癡狂、矯健和奔放,與中原傳統欣賞模式形成鮮明對比,適應了漢民族藝術審關追求,因而胡風大盛,西域樂舞在中原迅速流行。

  (1)飛躍流動之關。西域樂舞的基本律動特征,是通過一系列舞姿的組合、變化、交替來表現樂舞內容與精神。以對唐朝樂舞影響最大的西域龜茲樂舞為例:它格外注重旋轉、跳躍,時而含情嬌媚,時而粗獷奔放,在律動中展現風情萬種。而騰躍與旋轉方而更為典型的,便是《胡旋舞》與《胡騰舞》。與此近似的美感特色在李白山水詩中并不少見六朝山水詩中所缺乏的,而被李白緊緊抓住的,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詩歌形象的飛躍感,或者說是流動感。例如《望廬山瀑布二首》其一。全詩氣勢奔流直下,飛揚激蕩,代表了詩人內心壯闊的想象與夸張,洽與西域樂舞中飛躍旋轉的特色高度吻合。類似詩歌還有《劍閣賦》《秋日登揚州西靈塔》《登錦城散花樓》《登梅崗望金陵,贈族侄高座寺僧中孚》《渡荊門送別》《蜀道難》等。

  (2)鏗鏘磅礴之勢西域樂舞東來,不僅在節奏上對唐代詩歌造成影響,也改變了清樂舊曲清淡嫻雅的風格。以西域健舞為例。健舞剛健有力,與李白詩歌中澎湃的激情、奮發的力量是一致的。在李白的戰爭詩中就很能夠得到說明,如《送外甥鄭灌從軍三首》一詩:作者以奮發昂揚的筆調敘說勝利的輝煌,用以鼓舞軍隊作戰之士氣,極具鏗鏘的音樂特征《登邯鄲洪波臺置酒觀發兵》《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登廣武古戰場懷古》等都有這種特征的表現。

  4總結

  西域樂舞在傳入中原之后,就成為眾多詩人筆下的常見元素,也打破了以往的詩歌風格與創作傳統。并采用了二者兼具的表演方式。在李白身上,這種不拘泥于傳統的創新精神必然是不會少的。就詩歌而言,不僅表現在西域元素的運用上,更加表現在,其詩歌構造在西域樂舞文化的影響下打破常規,以昂揚不羈的姿態為世所矚目。可見,西域樂舞對李白在詩歌的創作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李白詩歌中的西域歌舞情結的鑒賞】相關文章:

白居易《歌舞》詩歌鑒賞10-27

白居易《歌舞》詩歌鑒賞 11-19

余光中詩歌尋李白鑒賞08-29

余光中的“李白情結”11-18

芭蕉情結何時了詩歌鑒賞08-27

李白的詩歌評析與鑒賞11-12

岑參詩歌中的西域08-29

論李白詩歌的月亮情結09-01

李白詩歌中的勾踐滅吳鑒賞11-1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成AV人影院在线观看网 | 亚洲日韩va中文字幕 | 日韩字幕一中文在线综合 |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网站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熟女91 | 亚洲精品另类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