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范文600字(精選17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跡了吧,事跡屬于事務公文的一種,有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的作用。什么樣的事跡才是規范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范文6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 1
宛xx,男,漢族,1960年11月出生,安徽大學教授。家庭成員三代10人從事教育工作:祖父朱光潛曾在北京大學任職,是現當代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外祖父宛敏灝曾任安徽師范大學圖書館館長,是我國著名詞學家;父親朱陳曾先后在東北人民大學、安徽師范學院、安徽中醫學院任教,1982年起,在安徽大學中文系從事外國文學教學工作;母親宛新彬,先后在東北人民大學、安徽師范學院、合肥六中任教,后任安徽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曾參加《漢語大詞典》編寫工作。
宛xx研究領域主要為朱光潛與現當代中國美學。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和一般項目5項;擔任中華書局出版《朱光潛全集》(共30卷)執行編委;出版《朱光潛年譜長編》等著作8部;獲安徽省社科優秀成果獎、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獎4項。在國內學術刊物《哲學研究》《文學評論》《哲學動態》《學術月刊》《中國翻譯》《文藝理論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80余篇,其中14篇全文為人大復印資料轉載,在加拿大《文化中國》、臺灣《鵝湖》《哲學與文化》、香港《人文中國》等發表十余篇;主講本科生課程3門,研究生課程9門,指導博士研究生近10名碩士研究生近50名。
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 2
黎xx,男,漢族,1982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安徽農業大學副教授。家庭成員四代13人從事教育工作:一位太公是我國畫壇一代巨匠,也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徐悲鴻大師;另一位太公是中國著名教育家、科學家、愛國民主人士,有“一代完人”之稱的王星拱;祖母徐靜斐曾任安徽農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系主任;祖父黎洪模歷任安徽農學院農學系黨總支副書記、系副主任、黨總支書記、系主任、副院長等職,1981年3月任安徽勞動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父親黎群是安徽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退休教師;叔叔黎志康,是國際知名的水稻遺傳學家,教育家,2019年被安徽農業大學按講席教授引進,成立水稻分子育種團隊,培養青年教師和研究生。
黎xx作為重要參與人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次,二等獎1次,校級教學成果獎6次;以第一指導教師獲安徽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1次;為本科生及研究生講授專業課程5門,累積評教“優秀”4次;主持及參與教研項目5項,發表教研論文7篇;在Nature、Molecular Plant、生命科學等國內外著名期刊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指導在讀碩士研究生4名。
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 3
小誠,男,漢族,1949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皖西學院教授。家庭成員五代9人從事教育工作:曾祖父盧世綸,字元音,于光緒丙子入太學后,開館授徒;祖父盧大祿,字錫初,解放前夕是私塾先生;父親盧本端、母親鮑碧如,解放前后一直在中、小學教書;姐姐盧曼麗現在阜陽市利辛縣實驗小學教書,小學特級教師;弟弟盧風1977年考入安徽師范大學數學系,現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大女兒盧潔,安慶師范學院中文系畢業,現在六安市城南小學教書,副校長,正高職稱,特級教師;小女兒盧凈,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后考入浙江大學讀碩士,現在上海醫藥學校教書,校長助理,教務處長,高級講師。
小誠1977年恢復高考后考入安徽師范大學六安教學點中文系(現皖西學院),畢業后留校任教。所授“中國文學批評史”課程,被安徽省教育廳評為省級精品課程。先后主持完成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桐城派與皖派”和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桐城派古文理論比較研究”。曾被授予六安地區優秀教師、安徽省模范教師、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 4
小谷,男,漢族,1984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安徽工商職業學院副教授。家庭成員四代9人從事教育工作:祖父谷超曾擔任全椒一中校長;外祖父程亞柱曾在八十年代初期擔任安徽供銷學校副校長;父親谷建華曾長期擔任合肥八中高三重點班語文教師并兼任合肥八中校刊編輯工作;母親程眾曾擔任安徽財貿學院學院辦公室主任,信息學院總支書記;大舅程合是安徽財貿學院首任黨委書記;小舅程思是安徽工商職業學院首任院長;姐姐程競和姐夫秦慈楓均在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任職。
小谷開發講授的《表格之道》課程是安徽省首門職業類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該課程是網易云課堂職業技能類知名課程,擁有四十余萬在線用戶,2015年獲得網易星云獎突出貢獻講師稱號。2016年獲安徽省教壇新秀稱號。2017年出版《革故鼎新》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教材,為教育信息化在一線教師群體中的推廣起到了積極作用,同年信息化推廣成果——《“五維一體、分層遞進”,職業院校信息化教育教學改革發展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獲得2017安徽省教學成果特等獎(排名第二)。2018年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二),2020年獲得安徽省教學能力比賽專業大類第一名,全國教學能力比賽二等獎。
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 5
小麗,女,漢族,1968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阜陽市第三中學正高級教師。家庭成員三代9人從事教育工作:父親張杰,中共黨員,原阜陽市第六中學教師;母親程家惠,原安徽省阜陽市泉河小學教師;公公牛宗漢,中共黨員,原阜陽市潁泉區教育局工作人員,19xx年,《人民日報》《安徽日報》均對牛宗漢的先進事跡作了報道,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2011年獲“安徽者‘四好’離退休干部黨員”,2020年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2021年受到“光榮在黨50年”表彰;大哥張曉林,中共黨員,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教授;女兒牛詩雨,阜陽市第五中學教師。
小麗曾獲2008年安徽省教壇新星、2009年阜陽市學科帶頭人、2011年阜陽市“第六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016年安徽省特級教師、2016年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十一五以來,主持并結題省級以上課題5個;是安徽省2006版、2012版中小學《信息技術》教材分冊主編或主要編者,安徽省“國培計劃”首席學科專家、全國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安徽項目組專家。2020年疫情期間,作為安徽省線上教學視頻資源審核專家,工作室承擔了大量的視頻課例錄制任務,支持全省線上教學的.開展。
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 6
小靜,女,漢族,1968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蕪湖市鳩江區湯溝中心小學書記、校長。家庭成員三代9人從事教育工作:祖父鄒春浦,生前曾在無為二中、湯溝中學、湯溝中心小學執教;外祖父夏先福,原無為縣牛埠鎮東汪村小學教師;父親鄒廣榮,湯溝初級中學校長;母親夏玉蓮,中共黨員,原無為縣牛埠中心小學教師;哥哥鄒科武,中共黨員,無為市三河小學教師;姐姐吳桂榮,無為縣牛埠初級中學教師;婆婆潘菊華,湯溝初級中學教師;丈夫鄒文軍,中共黨員,蕪湖市湯溝三汊河初級中學教師;家族里的9名教師,在教育的生涯中,熱愛祖國,熱愛學校,熱愛自己從事的'教育事業,依法執教,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祖孫三代扎根基層育桃李,初心不改譜芳華。在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長河里,一家人用接力棒似的方式,詮釋著教育工作者的情懷。
小靜先后獲得“蕪湖市學科帶頭人”“蕪湖市少先隊事業熱心支持者”、蕪湖市首屆“江城最美教師(德耀杏壇)”、“蕪湖市優秀教師”“蕪湖市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2021年9月被評為安徽省最美教師。
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 7
小俊,男,漢族,1952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宿州市楊山縣黃集初中退休教師。家庭成員四代7人從事教育工作:父親張先望,黨員,原碭山縣官莊壩鎮中心小學教師;1950年在本村辦起了第一所小學,并帶領全校教職員工將這所小學發展為完小,師范學校進修畢業后,先后在碭山縣幾所學校任教,直至退休;三兒子張傳征,黨員,現為碭山縣曹莊初中教師;小兒子張傳文,現為碭山縣官莊初中教師;孫女張蕊,現為碭山縣西城幼兒園教師;他的妹妹、兒媳等也都是教師。
小俊1973年當了民辦教師,1978年考入宿州師專,畢業后回到家鄉,先后在碭山縣官莊初中、碭山縣黃集初中任教。退休后于2016年被任命為官莊壩鎮關工委常務副主任,2019年開辦《綠葉黃花》報。通過辦報來教育影響孩子。小俊曾被授予全省農村中小學幼兒園優秀教師、宿州市十大“孝老愛親”人物、 宿州市“五老”先進個人、宿州市關工系統脫貧攻堅,關工助力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享受市政府津貼。.
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 8
小林,男,漢族,1955年12月出生,廣德市祠山崗學校退休教師。家庭成員三代6人從事教育工作。父親步行寬,中共黨員,原廣德市獨山鎮學區教師;姐姐步愛云,原廣德市祠山崗學校教師;妹妹步愛萍,畢業于蕪湖師范專科學校,現任廣德市桃州中學教師,廣德市骨干教師;兒子步家政,中共黨員,現任廣德市流洞小學支部書記、校長,廣德市教體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兒媳黃靜,現任廣德市流洞小學教師,廣德市骨干教師、宣城市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父親從教40余年,為農村教育事業耕耘了一輩子。
小林和父親一樣,“嚴于律己,寬厚待人”,在農村教育事業上堅守38年。38年里用心教書育人,從不放棄學習與提高。從民辦教師到公辦教師,從普通教師到一級教師,他是十里八村人人敬重的——步老師。小林老師一家,扎根一線,教書育人,他們不是名師,也不是教育專家;他們是農村教 育工作崗位上的普普通通一員。雖然沒有顯赫的功績,沒有令人羨慕的收入,然而能扎根鄉村,播種知識,為了農村的孩子,為了農村的教育事業貢獻著自己微薄的'力量,實現自己“站三尺講臺,想千秋偉業,教一班學子,拂兩袖清風”的夙愿,他們感到很滿足。他們是鄉村教育事業最普通的點燈人。
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 9
小文,女,漢族,1967年1月出生,黃山休寧徽匠學校高級講師,家庭成員三代8人從事教育工作:祖父吳天俊,剛解放就當上小學教師,擔任過多所村小校長,1958年參與創辦休寧縣石田中學,后在石田中學工作直到退休;外公金問滄師專畢業后就從事教育事業,歷任新鳳小學、甌山小學校長,后因病過早去世;外婆吳素貞,畢業于歙縣師范,一輩子扎根僻遠山區任教直至去世;父親吳德偉,20歲參加工作,輾轉于休寧五區14所鄉村小學和農業中學任教,在石田中學工作28年,擔任校長12年。他積極提升學校教學質量;大力發展素質教育,改善辦學條件;在全縣同等學校各項工作排位前列,至今仍退而不休,積極參加縣科協退協工作;母親金咸迪,35年教齡30年擔任班主任,多次榮獲縣優秀班主任、縣優秀教師稱號,教學成績突出,曾獲縣語文學科優秀獎;丈夫王仲范多年來擔任過縣一職高、縣教師進修學校、縣黨校的副校長。1988年10月,他們家榮獲了縣人民政府頒發的“教師之家”匾額。
小文先后在溪口中學、萬安初中任教,從事鄉村教育15年。2001年至今,先后在教師進修學校、休寧徽匠學校任教,從事職業教育20年。3次被評為縣優秀班主任;2次被評為縣優秀教師。學科教研論文獲省三等獎和市中等職業學校精品課評比獲一等獎,曾被評為黃山市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個人。
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 10
他是一名小學高級教師,長期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在幾十年教育教學工作中,愛崗敬業、任勞任怨、教學經驗豐富,業績優異。作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深刻地領會到教師的人格和品行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與學生建立起了平等、尊重、和諧的師生關系。
每當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他總是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的真誠去打動他們,帶領學生們走出人生的一片片荒漠,讓他們重新得到快樂,在陽光下健康的成長。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及習慣的培養,強調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和自主性學習,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開展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活動,使學生樂學,學有所得,教學深受學生歡迎。近五年來,所任班級參加學區教學質量驗收,均獲一、二等獎;指導學生參加學區各類競賽獲一、二、三等獎達幾十人次。
在搞好常規教學的同時,還樂于思考教育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勤于學習、思索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珍惜每一次學習培訓的機會,及時總結教育教學經驗,積極參加各類課改活動,努力提高業務素養,成果豐碩。2019年5月,本人參加莆田市骨干教師培訓,獲得市骨干教師光榮稱號,撰寫的論文《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受同行好評并收入骨干教師論文集交流發表。
工作的盡職盡責,教育教學成績的出色,使他在學校贏得了廣泛的贊譽。昨天已經過去,未來在于耕耘,雖然腳下的泥土并不肥沃,開拓事業的鏵犁還很沉重,但他堅信:只要努力耕耘,施肥澆灌,收獲定會一年勝過一年。
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 11
xx,xx溫滴樓中學一名普通而平凡的教師,從事教育二十年,堅持以勤學、善思、求實為指南,認真務實的走過每一天。
一、努力鉆研,超越自己
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學習新課程改革理論,更加注重對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堅持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模式上好每一節課。在20xx年的中考中,所帶的班級英語平均分在xx排名第三。
二、關愛學生,大愛無疆
作為班主任,面對的不僅是學生的學習,同時也要面對他們的成長,把學生當作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所以他們也愿意把自己的喜怒哀樂來和你一起分享。
三、恪盡職守,任勞任怨
每天早上走進教室,我先看看學生有沒有到齊;遇到天冷或天熱時候,提醒同學們增減衣服;早上上學是不是注意安全了,中午看護孩子們午睡,放學孩子們是否平安到家看似一樁樁平常的小事折射出一顆愛心。作為班主任,把班級的幾名學生帶到家里,開始長達兩個月的義務輔導。當孩子們把錄取通知書放到我手中時候,這一切我真的覺得值了。
四、克服自身困難,無怨奉獻青春
為了方便教學,雖家住市內,卻將女兒帶鄉鎮的小學去上學;年邁的父親和婆婆患重病住院期間,沒有耽誤一節課,得到了校長和家長的稱贊。而自己卻深知,我是一個不孝的女兒和兒媳。
五、做孩子們的貼心人,做家長們的知心人
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我與家長建立了一個班級群,線上線下我們互相聯系。他們的困惑有我來幫忙,我的困難有他們施以援手。被家長親切的稱為知心妹妹,我再一次體會到做老師的幸福。
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 12
人們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師德則是教師的靈魂。教師就應當用自己的良知去履行教師這一神圣的使命——敬業愛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王迪老師在學生面前就是一桿言行一致的標尺,一面表里一致的透鏡。
在事業上,王老師無怨無悔、默默奉獻。在師生交往中,他善解人意、幽默隨和,善于用贊許和激勵來鼓舞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他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時時做學生的表率。他還從未間斷過自我學習,每年都參加市、縣組織的暑期業務培訓。他主動參與聽課、評課,力爭盡善盡美地上好每一節課,獲得了師生們的一致好評。
“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教好書、育好人,將是王老師永遠的追求。
2003年9月,帶著青春的激情,滿懷對教育事業的真誠,他踏入了三尺講臺,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時光流逝,轉眼間從事教師工作已經八年了。十年如一日,在三尺講臺上無私奉獻著自己的青春。
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他一直把“愛崗敬業,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他從2003年參加工作,一直教英語,成績突出。
尊重學生,熱愛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八年的'教學工作,使他更加明白,熱愛學生才能教好學生。
從參加工作至今他始終沒有停止學習。盡管工作繁忙,他還是參加了自學考試拿到了本科畢業證書,使自己的文化素質上了一個新臺階。
人生的意義在于奮斗,在今后的歷程中,他將繼續用執著和熱愛續寫人生的新追求,用拼搏和實干獲取事業的新輝煌。
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 13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只有用愛去換取學生的心,才能能贏得教育的成功。xx就是這樣一個用愛心去對待學生的人。
他用愛心感染學生。老師的工作是瑣碎的,他對學生的心也體現在瑣碎的小事之中。學生的一日三餐,學習用品的管理,衣服的多少,他都去過問。學生感動,家長也感動。
他用信心激勵學生。學生有了自信,在課堂才會暢所欲言。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他一直注重運用激勵機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他教育下,大膽,自信,陽光。
他用真心引領學生成長。學生怕家長,怕老師,有心里話不敢講。他在工作中,以心換心!十幾年來,他對學生進行入情、入理、入境、入心的教育。他用心換心的這份真誠,感動著學生,學生都把他當著無話不談的朋友。
他用恒心鉆研業務。在教學中,他潛心研究教材、教法和學法,精心處理好教學的每個環節,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用愛燃起孩子心中求知的火焰,就會取得教育的成功。這就是他的教育理念。
教師的.職責與幸福是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他把這句話始終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他從踏上工作崗位以來,多年擔任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卓有成效。
“德為師之本”,作為一名教師,自身的師德修養是最重要的。他注重自身的完美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動人、感染人,樹立為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崇高理想和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擔任班主任工作期間,他注重班風學風建設,思想上關心學生,感情上親近學生,生活上關懷學生,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師生關系特別融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帶班級班風正、學風濃。深得學生家長的青睞,深得領導同仁的好評。
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 14
從事教育工作十八年來,她始終以“做人勤為本,做事實為基”為人生信條,勤勤懇懇教書,得到學生、同事和家長的好評。
一、堅定信念,獻身教育,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養
該同志恪守教師職業道德,在工作中,尊重領導,團結同事,敬業奉獻。遵守學校各項紀律,認真履行崗位職責。
二、愛校如家,工作兢兢業業
該同志愛崗敬業,總是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學校和學生身上,幾乎每天都是很早到辦公室、教室,第一時間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
三、尊重關愛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愛心成就教育。她注重用愛心和耐心感染學生,主動熱情地幫助學生,特別是單親家庭、品行不正的學生,以“愛心、責任心、耐心、”去感染他們,使他們感受到班級這個大家庭的溫暖。班里田素榮同學從小父母離異,父親整天酗酒,該學生只能依靠奶奶打工掙錢上學,該生由于從小缺乏父母的愛,在初二青春期到來時變得十分叛逆,奶奶年齡太大與孩子進行思想溝通困難,作為班主任,在假期及開學的時間里,一直對這個孩子進行思想上的溝通,到現在為止孩子思想行為學習狀態有了明顯好轉。我的一言一行都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充公肯定和好評。
四、經常與家長取得聯系, 積極做好合力教育工作
定期召開家長會,經常通過電話、微信等形式與家長進行聯系、交流,密切學校、家庭和社會的`聯系,形成了教育合力。
總而言之,她用樸實的人格,踏實的工作作風,堅定的人生信念,捍衛著“教師”這一神圣職責 。
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 15
黎xx,男,漢族,1982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安徽農業大學副教授。家庭成員四代13人從事教育工作:一位太公是我國畫壇一代巨匠,也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徐悲鴻大師;另一位太公是中國著名教育家、科學家、愛國民主人士,有“一代完人”之稱的王星拱;祖母徐靜斐曾任安徽農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系主任;祖父黎洪模歷任安徽農學院農學系黨總支副書記、系副主任、黨總支書記、系主任、副院長等職,1981年3月任安徽勞動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父親黎群是安徽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退休教師;叔叔黎志康,是國際知名的水稻遺傳學家,教育家,2019年被安徽農業大學按講席教授引進,成立水稻分子育種團隊,培養青年教師和研究生。
黎xx作為重要參與人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次,二等獎1次,校級教學成果獎6次;以第一指導教師獲安徽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1次;為本科生及研究生講授專業課程5門,累積評教“優秀”4次;主持及參與教研項目5項,發表教研論文7篇;在Nature、Molecular Plant、生命科學等國內外著名期刊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指導在讀碩士研究生4名。
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 16
“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深知教師的甘苦。粉筆染白了鬢發,鈴聲送走了青春。作為教育工作者,不管如何艱難困苦,只要一走進教室,看到那一雙雙閃爍著智慧光華的眼睛,看到那一張張充滿無限憧憬的笑臉,我就會認真而又執著地在這塊清貧而又富有的園地上默默耕耘。”這是老邱執教23年的深切感言。
老邱是最早一批投身寶安教育的拓荒者,1984年大學畢業分配到寶安中學任教,此后一直扎根教育最前線,先后參與了寶安區兩所重點中學(寶中、寶高)的創建。連續執教16屆高三畢業班,所教班級的高考化學成績始終名列寶安第一。
老邱的愛心不僅體現在教學上的循循善誘,也滲透于課外的言傳身教,關懷入微,甚至連學生家里有了喪事,他也會在第一時間跑去慰問,幫助料理。老邱家庭經濟并不寬裕,七年來,他先通過希望工程牽線后直接匯款,不間斷地悄悄資助著湖北、江西三位貧困地區的學生。
作為學校的管理者,他十分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在將各種教育理論、教學經驗與自己多年實踐進行融合之后,摸索了一套先進的教學方法,用以指導組內的青年教師和結對徒弟。這種教法的實施,取得了突出教學效果,他培養的學生基礎扎實,思維活躍,在各級競賽中頻頻獲獎。他本人也先后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及寶安區“首屆勞動模范”、“深圳市學科帶頭人”、“寶安區首席教師”并多次榮獲“深圳市先進工作者”、“深圳市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
老邱治校有三個特點。一個是理念先進,一個是富有創新精神,一個是身體力行。老邱提出的“寬基礎,強素質,可持續發展”的辦學指導思想,對教育教學起到了引領作用,對學校個性拓展課程建設起到了促進作用。老邱提出的“教師發展是學校質量重要組成部分”的觀點對學校積極開展校本研修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學校具體工作如陽光體育運動、藝術教育、拓寬教師研修渠道等方面,都閃耀著老邱校長創新的光芒。老邱長期保持平易近人的本色,對工作耐心細致,身體力行。他的品格和能力成為學校快速發展的重要推力。
在老邱看來,師德包括三個層次:首先專業情誼是師德的基石。當中包括專業理想、情操和性向;其次專業素養是師德的核心。作為一名教師要學會認真、學會研究、學會學習;再次是要培養和享受職業幸福。在老邱看來,教師最大的幸福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 17
我是劉XX,男,1981年出生,祖籍河南省濮陽縣,其實我的大家庭成員先后有四代共五人從事教育行業,曾祖父劉XX生前先在XX縣堌堆完小(后搬至五星鄉改名為五星完小)、慶祖完小教學;爺爺劉XX,1947年參加工作時在子岸鄉高寨中心校教學,后濮陽縣開辦掃盲班,調至掃盲班任教,結束后在縣教育局工作直至離休,現已故;伯父劉XX曾在安陽地區學校教授物理課程,后調至濮陽,于XX市第一中學退休;母親張XX,于河南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后在安陽市第二十中學任教,1991年調至XX市XX學任教直至退休;我本人于2005年從XX師范學院物理系本科畢業后,在XX外國語學校教高中物理至今。
我的成長與家庭先后四代五人投身教育一線是密不可分的,從小就看著家人頭天在燈下備課、改作業,第二天上課,由于當時家就位于校內一處公房里,學生平時也經常來家里送作業本、問問題,偶爾天氣惡劣時也會有留下來在家里吃飯,感覺其樂融融,從小就對教師這個職業充滿了向往,后高考報志愿時毅然選擇師范專業,并且于在校期間積極向黨靠攏,于2002年在校期間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參加工作后,刻苦鉆研業務,多次獲得過校內”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教學明星”、“愛崗敬業標兵”、“優秀共產黨員”、“最受歡迎教師”、“優秀班主任”等稱號。現正逐步引導孩子,爭取讓下一代也可以投身教育,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出一份力。
【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范文11-17
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精選16篇)11-19
教育世家簡要事跡材料(通用21篇)09-05
教育世家事跡材料12-04
優秀教育世家家庭事跡材料11-26
優秀教育世家家庭事跡材料(精選40篇)08-09
優秀教育世家家庭事跡材料范文(精選7篇)11-22
家庭典型教育簡要事跡材料(通用7篇)11-17
員工簡要事跡材料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