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網絡實施方案3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扎實開展,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網絡實施方案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網絡實施方案 篇1
為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推進網絡教研工作的開展,根據市教研室關于開展網絡教研工作的指導意見,結合我校教研實際和教育技術水平,特制定《實驗一小網絡教研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市教育局關于開展“網絡教研”的會議精神,積極動員和組織全校教師投入網絡教研試點工作,旨在提高我校教研信息化水平,探索數字化教研新路,拓寬校本教研途徑、創新校本教研形式。我校將開展網絡教學研究活動,利用校本研究網,建立開放、動態的網絡教研平臺,為教師參與教研提供更為便捷的方式,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促進教師教學教研水平的提高。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為新課程改革實驗做出更大貢獻。
二、實施步驟:
網絡教研是一項基于現代教育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校本教研模式,是學校常規教研的一種有效載體,能促進教研跨時空交流和資源共建共享,放大教研功能。為促使()網絡教研工作在我校順利開展和深入進行,學校將分階段組織實施:
第一階段:宣傳學習、成立組織機構。
(一)宣傳學習。
通過教工大會、教研組活動向全校教師積極宣傳網絡教研會議精神,學習宣傳《實驗一小網絡教研實施方案》。隨著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教育教學工作越來越多地要利用和依靠信息技術手段,各項工作手段的網絡化是必然的趨勢。所以無論是學校,還是區域,教研工作的網絡化也是必然的發展趨勢。通過學習和宣傳,要使全體教師充分認識到網絡教研的現實意義和運用前景,轉變觀念、積極參與,將常規教研和信息技術有效整合,誰能夠在這方面先走一步,誰就會占先機,先得益。
(二)成立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
組 長:xx
副組長:xx
成 員:xx
2、中心教研小組:
組 長:xx
副組長:xx
成 員:xx
3、網絡技術指導小組:
組 長:xx
副組長:xx
成 員:xx
4、領導小組職責:
①制定《實驗一小網絡教研實施方案》。
②組織全校教師進行通識培訓和業務進修。
③制定學校網絡教研各個階段的任務和目標。
④出臺相關運行機制、激勵機制和保障措施,定期評比優秀教研組、備課組和任課教師。
⑤總結學校網絡教研階段性成果和經驗。
⑥完善學校教育信息化環境,加強教育技術投入和硬件建設。
⑦根據老師上傳資源的數量和有效回帖數量進行量化考核并計入績效工資考核當中。
5、中心教研小組職責:
①組內成員應積極參加學科在線研討活動。結合主題活動,發表相關評論。
②每一學期每人必須上傳5件以上的教學資源,包括教學論文、教學設計、教育敘事、優質課例等,每月至少一篇。
③組內成員負責上傳教師資源的分工如下:
6、網絡技術指導小組職責:
①根據學校網絡教研計劃和制度,制定網絡技術指導小組職責。
②完善學校現有信息技術手段,改進網絡教研硬件環境。
③負責網絡教研技術培訓和各學科教研組長的技術指導。
④創建網絡教研平臺,提供教育技術支持。
第二階段:培訓學習、落實課題任務。
所謂網絡教研,通俗地講,就是教研工作的信息化、網絡化,就是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搞教研。網絡是教研的.工具和手段,如何利用網絡搞教研是教師()首先要解決的方法問題和技術問題,為此,學校網絡教研技術指導組將組織相關培訓和技術指導。
1、對學校中層領導干部、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分批進行校本教研網平臺運用、后臺管理和資源建設等技術培訓。指導教師在網絡中實名注冊和在線交流。
2、對骨干教師開展教育技術實用項目培訓活動,以點帶面,逐步擴大技術層面。這些實用技術有:多媒體操作平臺的使用、簡單的視音頻處理和圖片處理、掃描儀和打印機的使用等。
3、落實湖北省《校本研究理論與實踐》課題組申請的課題《信息技術與課程改革的整合研究》,積極上傳各種資源。
第三階段:推動常規教研網絡化。
網絡教研不是區別于常規教研的一種新型方式,而是常規教研的有益補充,它不能完全替代常規教研的傳統性和多樣性。開展網絡教研需要技術裝備和教育技術能力的支撐。基于我校良好的技術環境和教師計算機中、高級水平,推動網絡教研是可行的。在本階段,將以各學科教研組為單位開展任務驅動。
網絡實施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為積極貫徹貫徹落實《江蘇省第五屆中小學網絡讀書活動的通知》及泰州市教育局《關于組織參加江蘇省第五屆中小學網絡讀書活動的通知》精神,充分發揮網絡資源優勢,引導我校學生閱讀優質圖書文獻,構建“人人有書讀,班班飄書香”的學習型、和諧型校園,培養人人閱讀、終身學習的良好風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進一步推進我校“三進”工作,現決定開展本次活動。
二、活動主題。
我們愛科學。
三、參賽對象。
我校四、五年級學生。
四、參賽方式。
1、學生利用國慶長假。
2、參賽者點擊“江蘇省第五屆中小學網絡讀書活動”專欄,注冊真實信息并將作品發布上傳,參賽作品必須為讀后感,每位參賽者限傳一篇作品,500字左右。
五、活動時間。
6月1日上午9:00活動專欄正式開通,10月20日上午9:00作品上傳截止。
六、注意事項。
1、參賽年級班主任全面負責本班網絡讀書活動的組織實施,所在班級語文老師負責指導學生習作,確保活動質量。
2、參賽年級每班推薦五至六篇佳作,組織學生注冊信息并發布上傳。
3、根據專家評審情況,每組設金獎、銀獎、銅獎、優秀獎若干名。獲得金、銀、銅獎學生的指導教師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
網絡實施方案 篇3
網絡教研是一種以網絡為基礎開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它借助網站、論壇、博客和各種網絡通訊工具,不受時空和人員限制,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了內容豐富、理念新穎、技術先進、實用便捷的優秀課程資源,創設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專業人員及時交流、平等探討的活動平臺和環境,促進課程改革實驗的決策者、設計者、研究者與實施者的多元對話,發揮教師在教研活動中的主體作用,使城鄉學校和教師能夠平等獲取信息資源和對話交流,彌補傳統教研模式的不足。開展基于網絡的教學研究,是創新教研形式,拓寬教學研究途徑,縮小城鄉教育資源差異,實現教育均衡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為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推進網絡教研工作的開展,結合我校教研實際和教育技術水平,特制定學校網絡教研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滿足教師對教學問題隨時探討和及時了解教研信息的要求,拓寬校本教研途徑、創新校本教研形式。我校將開展網絡教學研究活動,利用成長博客,建立開放、動態的網絡教研平臺,為教師參與教研提供更為便捷的方式,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促進教師教學教研水平的提高。
二、目的意義
1、網絡教研具有開放性、共享性和互動性的特點,它使得校本教研可能突破時空限制,使教師更加廣泛地參與進來。
2、網絡教研有利于促進校本教研工作的大眾化普及,促使學校人人參與教研的局面,從而構建良性的學校教研文化。
三、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學習宣傳,成立組織機構。
1、組織教師參加網絡教研動員及培訓會議。
2、成立“網絡教研指導小組”,做好督導工作。
3、明確開展網絡教研目的和意義,并在教師中大力宣傳。
第二階段:完善設施,進行校本培訓。
1、完善學校信息系統的建設,為教師利用網絡進行教研提供支持。
2、利用本校信息技術教師的技術與專業力量,為本校開展網絡教研提供技術與專業支持。指導教師開展培訓,提高教師的網絡教研水平。
3、做好典型教師的培養工作,以點帶面。
第三階段:組織實施,落實網絡教研。
1、加強教師的培訓和引導,組織全體一線教師注冊博客,引導教師充分認識博客技術是我們提高備課、教學、教研水平和實施有效教學反思的重要手段。
2、要求一線教師每人申請一個博客,組成學校教師群組,每人一個電子信箱,并將其公布。
3、指定科組的網絡教研負責人,負責組織指導學科的網絡教研工作,把科組網上教研開展工作列入科組計劃。以學科教研組的網絡教研成為學校教研的基本單位,把“校本教研的基礎在學科教研”的理念滲透到日常教研工作當中,成為每位教師建設教研組和發展自我的根本途徑。
第四階段:評價表彰,階段性總結。
通過對網絡教研資料的整理與收集,形成相應的資源庫。對教師的網絡教研成果進行評比,并表彰先進以資鼓勵。
總之,網絡教研是傳統教研形式的創新和拓展,是常規教研活動的有效載體,它有旺盛的生命力,必將在我校取得實效,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在傳統教研的基礎上,結合我校校本教研和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完善網絡校本教研計劃和制度,突破教研力量不足和課程資源匱乏瓶頸,提高網絡資源效益,構建一個基于網絡、虛實相融的開放、合作、分享的研訓平臺,激活教師教研熱情,加大教師群體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學習型組織的形成,最終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為我校新課程改革實驗注入活力,也為推進寧夏區域網絡教研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網絡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網絡研修實施方案08-05
網絡實施方案六篇05-03
網絡實施方案5篇05-04
網絡實施方案四篇05-03
網絡實施方案3篇05-01
【精選】網絡實施方案三篇06-17
【精選】網絡實施方案四篇06-14
精選網絡實施方案4篇06-13
【精選】網絡實施方案3篇06-13
【精選】網絡實施方案4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