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實施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實施方案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施方案 篇1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xx]4號)、《教育部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意見》(教高[20xx]9號)和xx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湘教發[200]11號)等精神,建立健全校內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管理水平,在20xx年和20xx年評價實踐的基礎上,修訂完善本方案。
一、評價的對象和內容
全校各教學院(部)的本、專科教學工作。
二、評價的目的和意義
通過對教學院(部)教學工作的評價,調動教學院(部)的教學質量管理積極性,促進教學院(部)進一步明確教學工作思路,加強教學基本建設,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促進教師教學及各級教學管理工作逐步實現規范化和科學化;使學校領導和教學管理部門及時準確地掌握教學工作有關信息,更好地對學校教學工作進行宏觀管理;建立常態的教學質量監控機制,進一步完善我校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三、評價的原則
始終貫徹“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20字方針。體現“四個結合”,即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經常性檢查與定期性評價相結合、核實數據與重點考察相結合。
四、評價的組織領導
學校成立以主管教學工作副校長為組長,教學評估處、教務處、人事處、高等教育研究所、就業指導處、實驗室建設與設備管理處等主要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全面領導教學院(部)教學工作評價。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在教學評估處,具體組織實施教學院(部)教學工作評價。
五、評價的方法
院(部)教學工作評價每年進行一次,主要通過聽取匯報、審核數據、實地考察等方法實施。其中偶數年不進行集中匯報,也不到各院(部)進行實地考察,只審核數據。
1聽取匯報:由各院(部)領導匯報本院(部)教學工作理念、思路、工作特色等內容,校領導、專家組及相關職能部門領導聽取匯報,并給予評價。
2審核數據:學校建立教學工作狀態數據庫,由專家組及相關職能部門核實有關數據,評定相應等級。
實地考察:由專家組深入各院(部)查閱相關材料、了解有關情況,在此基礎上對有關指標進行評價。
六、評價指標體系
本方案共設6個一級指標和附加項目,26個二級指標,9個觀測點,其中重要觀測點11個。(詳見附表)
七、評價結果的確定及應用
1各觀測點的評價采用等級制與排名制兩種。
采用等級制評價的觀測點根據等級標準確定相應的等級,分為A、B、、D四等,高于不足A的為B,不足的`為D。在確定每個觀測點的等級時,必須首先達到等標準要求,才能評為B等或A等。
采用排名制評價的觀測點根據院(部)排名情況等差確定得分,最大值為滿分,最小值為滿分的60%,包括221教學督導評教、222學生評教、41考試試卷檢查、1畢業設計(論)檢查四個觀測點。
2將等級換算成分數并統計總得分,計算公式為:
。+附加分
其中:
Z為院(部)總得分;
pi為采用等級制評價的第i個觀測點的滿分;
qi為第i個觀測點的等級標準值,其中A=10,B=08,=06,D=04;
r為采用排名制評價的第個觀測點的得分。
當某些院(部)與某指標無關時,去掉本項指標后統分。如某學院今年沒有本科畢業生,二級指標“畢業設計(論)工作”與該院無關,則去掉該項指標分,該院9分為滿分,其最后得分為X=[+]÷9%+附加分。與每項指標都相關的學院,其最后得分X=Z。
4將最后得分從高到低排名(最后得分相同時,滿分大者排前),在全校范圍內公布。對最后得分排在第一至第五名,且評為D等或排在最后一名的重要觀測點不超過1項的教學院(部)授予“教學工作先進單位”的榮譽稱號,并給予經費獎勵,其中前三名分管教學工作的院領導,其年度考核為優秀。最后得分排在最后兩名的教學院(部)及其黨政主要領導、分管教學工作的院領導當年不能評優評先。
設置教學工作單項獎。對221教學督導評教、4考試工作、畢業設計(論)工作三項指標得分名列全校第一名的教學院(部)分別授予“堂教學先進單位”、“考試工作先進單位”、“畢業設計(論)工作先進單位”的榮譽稱號,并給予經費獎勵。
實施方案 篇2
近年來,按照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總體要求,我市積極開展市鎮一體化管理試點,建立了市人民醫院聯合白云湖、水寨、黃河衛生院和市中醫醫院聯合曹范、垛莊、文祖衛生院等兩個醫療聯合體,實施了口腔醫療、產科醫療市鎮一體化管理,提升了醫聯體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
20xx年9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xx?70號),提出了統籌城鄉、創新機制,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逐步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為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根據山東省和濟南市實施意見有關精神,在前期市鎮醫聯體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市鎮醫療聯合體管理工作,特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總體思路
按照上下聯動、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原則,統籌整合市鎮醫療衛生機構資源,建立以市級醫院為主體、鎮(街道)衛生院為成員單位的醫療聯合體。醫聯體以醫療業務統籌管理為重點,逐步實施更加緊密的人、財、物一體化管理,最大程度的發揮市鎮醫療衛生資源效益。
二、工作目標
(一)整合市鎮醫療衛生資源,促進市、鎮(街道)兩級醫療機構聯動發展,整體提高醫療資源利用率。
。ǘ┨嵘墟偅ń值溃┽t療服務能力,減少住院病人外流,實現“縣域病人就診率90%以上”的醫改目標。
。ㄈ┙⑹墟偅ń值溃┓止f作機制,逐步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
三、管理模式
以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市婦幼保健院為主體單位,21個鎮(街道)衛生院為成員單位,建立三個醫療聯合體,鎮(街道)衛生院依據其功能定位、專業特色、雙方意愿分別納入某一醫聯體。
市人民醫院醫療聯合體,成員單位包括明水、雙山、繡惠、刁鎮、辛寨、水寨、黃河、白云湖、相公莊、寧家埠、棗園衛生院。市中醫醫院醫療聯合體,成員單位包括圣井、龍山、文祖、高官寨、普集、埠村、曹范、垛莊、官莊衛生院。市婦幼保健院醫聯體,成員單位包括黨家衛生院。
醫聯體成員單位隸屬關系不變、單位法人不變、產權歸屬不變、法律責任不變、功能定位不變、職工身份不變、監管機制不變。在成員單位加掛“××分院”的牌子。
對于?铺厣容^突出的基層醫療單位,若醫聯體主體單位不能滿足成員單位對某一專業的幫扶合作需求,成員單位也可與其他上級醫療單位建立合作關系。
醫聯體成員單位每2-3年調整一次。
(一)實施人員上下流動,提高基層服務能力
建立醫聯體內部人員合理流動機制,促進衛生技術人員上下流動。主體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晉升、聘任中高級職稱前到醫聯
體成員單位服務。主體單位組建若干個專家服務團隊,根據需要,到成員單位開展專家坐診、會診、手術示教、教學查房等幫扶服務。成員單位制定計劃,定期選派具備培養潛質的衛生專業技術骨干到主體單位進修、輪訓,不斷提高基層醫療單位服務能力。
(二)推廣適宜技術項目,拓寬基層服務項目
醫聯體主體單位在充分調查了解成員單位醫療技術服務現
狀的基礎上,醫基層需求為導向,醫技術推廣為手段,從安全性、有效性、規范性和適宜性出發,以常見病、多發病防治實用技術為重點,科學合理選擇適合基層實際的適宜技術,加強疾病篩查、急診急救、診療規范、康復保健等方面的技術推廣應用,突出基層中醫藥特色和優勢,扶持特色?平ㄔO。
(三)共享優質醫療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充分利用醫聯體主體單位優質醫療資源的優勢,補齊成員單位醫療資源短板,提高優質醫療資源利用率。以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為基礎,醫聯體主體單位成立遠程會診中心,開展遠程醫療服務。逐步建立醫學影像、醫學檢驗、消毒供應、消毒監測、臨床用血等醫療資源共享制度和流程,解決基層醫療單位因醫療資源配置不足造成的不規范、不達標問題。
(四)廣泛開展業務培訓,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建立多渠道業務培訓途徑,為基層醫療單位培養一批擅長診治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的醫務人員。主體單位定期安排資深定期到成員單位查房、坐診、會診、講座等多種形式的'業務指導,不斷鞏固基本技能。醫聯體主體單位將成員單位醫務人員列入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對象,成員單位按照培訓計劃安排醫務人員參加,不斷更新醫學知識和技能。
(五)完善雙向轉診機制,建立分級診療制度
建立醫聯體主體單位與成員單位之間的雙向轉診機制,簽訂雙向轉診協議,制定雙向轉診流程。按照患者自愿、分級診治、連續治療、安全便捷的原則,制定合理、便捷、暢通的雙向轉診細則。成員單位將因條件所限不能救治的急危重癥患者轉往主體單位,主體單位將康復期和慢性病患者轉回成員單位。對需上轉、下轉的病人,建立雙方聯系人制度,提供“一站式”轉診服務。
(六)定期組織指導考核,提高綜合管理水平
主體單位將醫院管理考核延伸到成員單位。主體單位組建醫療、中醫、護理、院感、醫技、藥劑等側面的專家組,指導成員單位規范操作、規范運行、規范管理。主體單位定期對成員單位進行綜合考核,并指導成員單位制定并落實整改措施。幫助成員單位完善醫療服務管理制度,優化醫療服務工作流程,整體提高基層醫療單位綜合管理水平。
四、工作步驟
。ㄒ唬╅_展對接調研(7月10日前)。醫聯體主體單位與成員單位進行對接,主體單位對成員單位的人員配備、設備配置、技術項目、運營狀況等進行全方位調查,并建立臺帳。
。ǘ┖炗喓献鲄f議(7月31日前)。在摸底調查的基礎上,根據成員單位的不同情況,主體單位與每個成員單位商定一個適宜的醫聯體合作模式,并協商簽訂醫聯體合作協議。
協議可以吸收鎮(街道)政府(辦事處)參與,三方簽訂,齊抓共管,提升本區域醫療服務能力。
協議具體到每個基層醫療機構要有明確目標,2-3年內干哪些事,辦成哪些事要具體化。
(三)落實下派人員(7月31日前)。根據成員單位的需求,主體單位落實下派人員,報市衛生計生局備案,并制定下派人員管理規定,協商確定下派人員待遇。
參考:1、手術指導費(高級職稱500元/例,中級職稱300元/例);2、坐診、會診、查房、講課(高級職稱200元/天,中級職稱100元/天)。費用由基層單位承擔。
(四)全面組織實施(8月1日起)。自20xx年8月1日起,根據協議內容,醫聯體主體單位和成員單位全面落實人員調配、技術推廣、資源共享、業務培訓、雙向轉診、指導考核等工作。
。ㄎ澹╅_展總結評價(定期)。市衛生計生局牽頭,每季度調度、匯總、分析醫聯體運行情況,每半年進行一次總結通報,每年進行一次總結評比,總結經驗,完善提高。
五、保障措施
。ㄒ唬└叨戎匾,加強領導。推進醫療聯合體管理,逐步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是國務院提出的深化醫改的重大舉措,有利于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提高基層服務能力,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為此,市衛生計生局成立推進市鎮醫療聯合體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見附件),將推進市鎮醫療聯合體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各單位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成立專門的工作班子,分工協作,確保這工作順利實施。
實施方案 篇3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開展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專項治理驗收工作的通知》(安委辦〔20xx〕8號,附件1)要求,進一步鞏固近年我省開展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專項治理成果,全面加強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安全生產綜合治理,堅決遏制涉氨制冷企業重特大事故的發生,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落實“三個必須”的.要求,全面加強我省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安全監管工作。
(二)目標任務。對全省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專項治理情況開展全面驗收,徹底消除作業場所采用氨直接蒸發制冷的空調系統和快速凍結裝置未設置在單獨作業間內的兩類重大事故隱患(以下簡稱“兩類重大事故隱患”),全面提升企業液氨使用本質安全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二、驗收對象和內容
本次驗收對象是涉及包裝間、分割間、產品整理間等人員較多作業場所或有快速凍結裝置的涉氨制冷企業(以下簡稱企業)。
(一)重點驗收內容
兩類重大事故隱患整改情況。
1.包裝間、分割間、產品整理間等人員較多作業場所嚴禁采用氨直接蒸發制冷的空調系統。
2.快速凍結裝置必須設置在單獨的作業間內,且作業間內作業人員不得超過9人。
(二)其他驗收內容
1.涉氨制冷企業建設符合城市規劃要求;
2.特種設備設施符合相關規定要求;
3.從事涉氨制冷生產企業是否依法登記注冊,領取營業執照;
4.消防設施與應急設施符合消防安全規定要求;
5.防雷設施符合相關規定要求;
6.有關特種工作業證、操作證符合法規政策規定要求。
各地級以上市和順德區督促企業組織驗收,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在企業驗收基礎上,各地級以上市和順德區按照《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專項治理驗收表》(附件2)對轄區每一家涉氨制冷企業進行驗收,并可結合實際在驗收表的基礎上增加驗收內容。
三、方法步驟
(一)完善臺賬(3月至4月中旬)
各地級以上市和順德區要全面掌握本轄區涉氨制冷企業監管底數,進一步完善“一地一冊、一企一檔”監管臺賬,明確每一家涉氨制冷企業市、縣、鎮三級監管責任人,認真填寫《涉氨制冷企業基本情況匯總表》(附件3),并于4月15日前上報省安委辦。凡是漏查、漏報,沒有檔案名單而發生事故的,將依法追究屬地監管責任。
(二)企業自行驗收(4月下旬至5月中旬)
各地組織轄區內涉氨制冷企業對照驗收內容組織自行驗收。企業可聘請專家開展自行驗收工作。自行驗收工作完成后,填寫《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專項治理自行驗收表》(見附件4),并承諾已完成“兩類重大事故隱患”整改,驗收結果屬實,愿意承擔驗收結果不屬實所帶來的法律責任。自行驗收表由企業主要負責人(法定代表人)簽名,并在表上加蓋企業公章,報縣(區)級安委辦備案。
(三)市、縣組織驗收(5月下旬至7月中旬)
1.各地級以上市和順德區負責組織對轄區內企業進行全覆蓋驗收,確保消除兩類重大事故隱患。按照分級屬地管理原則,每一家企業都要明確一個縣級以上監管部門負責驗收,做到“一企一驗收表”,并由驗收人員簽字確認。在本次未驗收之前已確認兩類重大事故隱患整改到位并已驗收的企業,可不再重復驗收,原驗收檢查表有效。驗收表和原驗收檢查表(復印件)由省安委辦負責歸檔備查。
2.各地級以上市和順德區要對驗收工作全面總結,連同每個企業的《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專項治理驗收表》、《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專項治理驗收匯總表》(見附件5)于7月20日前報送省安委辦。《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專項治理驗收匯總表》應由所在縣(區、鎮街)政府負責人簽名確認后報送各地以上市和順德區安委會,地以上市和順德區安委會負責人簽名、蓋章。
(四)省級核查(7月下旬至8月底)
省安委辦組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公安廳消防局、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廳、省商務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安全監管局、省氣象局等9部門,組成5個核查組,對各地市驗收工作進行核查。5個核查組分別由省公安廳消防局、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安全監管局牽頭,相關部門人吊員及專家參加,每個核查組由3-5名(含專家)人員組成,具體核查任務安排見《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專項治理驗收工作省級核查安排表》(附件6),具體核查安排另行通知。各核查組根據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專項治理驗收匯總表,至少每個地市隨機核查3家企業(涉氨制冷企業多的地市,可由核查組增加1-2家),并于8月15日前將核查工作總結報送省安委辦。企業總數量少于3家的,應全部納入核查范圍。上報摸底調查數據為零的地區,檢查組應進行核實。
(五)國家核驗(9月至11月底)
根據國務院安委辦工作部署,江蘇省核驗組將代表國務院安委辦對我省自行驗收情況進行核驗,屆時將至少隨機核驗2個地市和10家企業。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驗收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扎扎實實抓自查,認認真真抓整改,確保在國家驗收工作中萬無一失。要抓緊組織實施,認真研究制定驗收方案,明確工作要求,細化工作措施,確保驗收工作科學嚴謹,順利開展,落到實處。省將各地驗收工作進展情況、相關總結和報表報送情況等將納入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內容。
(二)加強協作配合。各地要加強驗收工作統籌協調,各監管職能部門要強化協作配合,落實監管職責,對驗收發現存在兩類重大事故隱患以及相關違法行為的企業,要依法從嚴處理,責令停產整頓,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并納入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不良記錄“黑名單”管理。其中,公安消防部門負責核查消防設施與應急設施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規定要求;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城鄉規劃部門)負責核查涉氨制冷企業建設是否符合城市規劃要求;工商部門負責核查從事涉氨制冷生產企業是否依法登記注冊,領取營業執照;質監部門負責核查特種設備設施是否符合相關法規規定要求;氣象部門負責核查防雷設施符是否合相關規定要求;安全監管部門牽頭負責核查“兩類重大事故隱患”是否整改落實到位;質監、安全監管部門負責對核查特種作業人員是否取得相關資格;經信、農業和商務等監管職能部門依照部門職責做好核查工作。
(三)認真做好核查。各地要抽調精干力量組成核查組,認真完成核查工作。被核查地市要積極配合核查組,全面真實展示驗收情況,提供有關資料,確保核驗查工作順利開展。
(四)強化責任落實。各地要按時保質完成自行驗收。采取措施鼓勵群眾通過“12350”安全生產投訴舉報電話等方式舉報涉氨制冷企業“兩類重大事故隱患”。自9月份起,在核驗工作中發現或者被舉報、媒體反映并經核實有企業存在兩類重大事故隱患的,將依法依規追究有關監管部門、相關企業的責任。
(五)鞏固治理成效。各地要以此次驗收工作為契機,堅持標本兼治,構建長效機制,將專項治理工作納入日常監督執法,并融入標準化建設、隱患排查治理和較
【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安全實施方案實施方案03-27
實施方案04-24
實施方案(經典)08-17
(經典)實施方案08-15
實施方案【精選】08-14
(經典)實施方案09-19
[經典]實施方案09-04
實施方案(精選)10-09
實施方案[經典]07-28
[精選]實施方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