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方案3篇[推薦]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么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實施方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施方案 篇1
一、數學口算的重要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歷來非常重視計算教學。無論從長遠來看,還是從整體來考慮,計算能力應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口算也稱心算,它是一種不借助計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維、記憶,直接算出得數的計算方式。新大綱指出: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表明,口算速度快的,筆算速度也快,正確率高,反之,口算速度慢的,筆算速度也慢,正確率低。“計算要過關,必須抓口算”,這是科學結論,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條規律。學生在進行口算時,需要集中注意力,記數目,選算法,在頭腦中緊張的思維運算,因此口算能促進學生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的發展。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要從口算能力著手。但在教學過程中,這些內容容易被教師忽視,一是在考試中這部分內容尚未很好體現,因此不便于教師和學生進行量化考核;二是教師和學生的著重點都在“重、難點”的基礎知識上,而忽視了計算能力的提高,這反映了總體要求和具體實施上的矛盾。縱觀我校各班級學生的現狀,數學教研級針對本校的實際情況,制訂本方案
二、數學口算目標要求
探索能夠提高學生數學計算速度和計算正確率的教學策略,在切實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努力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培養學生的口算、心算能力,促使學生在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學習中慢慢喜歡數學,對計算產生興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及綜合素質。1、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自覺地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使學生學會自主分配時間,課內和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并相互滲透,相互促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及整體素質。
3、努力尋求能切實減輕學生負擔,有效培養口算能力和創新能力,促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學習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并逐步形成個人教學風格,形成教研組特色。
三、數學口算主要內容
1、促進學生良好計算習慣養成的研究。有的學生計算能力低,主要是沒有真正理解算理、沒有熟練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沒有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審題習慣差,有的書寫不規范,數字、運算符號寫得潦草,抄錯數和符號;有的沒有驗算習慣,題目算完了事。針對這些現象,我們認為,要想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讓學生掌握一些方法。
2、利用課堂教學,尋找能夠提高學生數學計算速度和計算正確率的教學突破口和教學訓練方法等策略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在強化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力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3、發揮家庭教育對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積極作用的研究。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獨特的功能,加強家校聯系,與家長互相溝通、互相促進,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對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支持作用。四、數學口算具體做法:
1、按計劃長期訓練在教學中,堅持每天用3~5分鐘進行口算訓練,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同時,教師對訓練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盲目的沒有計劃的訓練,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2、重視基礎性內容基礎性內容的口算訓練十分重要。第一學段的口算訓練內容: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100以內的加減法等。這些口算內容都是第二學段四則運算的基礎。第二學段增加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簡單常用的分數加減法等,只有這些基本口算掌握扎實了,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口算能力。
3、有選擇地記憶一些常見的運算在現實生活和平時作業中經常遇到,這些運算有的無特定口算規律,必須通過強化訓練來記憶,讓學生在練習中牢固掌握。大致有:在簡便算法中用到的特殊積,如:5×2=10,25×4=100;分母是2、4、5、10、20、40的最簡真分數的小數值;個位是5的兩個相同的數相乘;十幾和十幾的兩個數相乘;幾十一和幾十一的兩個數相乘。
4、定期檢查和檢測
按工作安排,數學口算列入教學常規檢查,期中和期末各檢查一次,是否按時按質完成口算訓練。每月進行檢測一次,查找原因,有效提高口算能力。
1.上學期5分鐘,完成25個及格,40個優秀。
2.本學期5分鐘,完成40個及格,60個優秀。
3.海口市海秀中心小學60個及格,80個優秀。
4.數學科年級組長:六年級李蓉、五年級劉元新、四年級曾秋菊、三年級李實英、二年級溫玉菊、一年級顏倩。
5.監考改卷:一年級到二年級,二年級到三年級,三年級到一年級,四年級到五年級,五年級到六年級,六年級到四年級。
實施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按照“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徹底斬斷貧困鏈條”的要求,以幫扶家庭困難學生為重點,以提高貧困村學校辦學水平為關鍵,以強化技能培訓促進學生成才為根本,上下聯動、精準施策、定向發力,力促貧困家庭早日脫貧致富。
二、目標要求
把推進精準扶貧作為全縣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構建覆蓋全縣所有貧困戶教育發展的傾斜扶持、扶志脫貧工作機制,確保家庭困難每位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一)搞好調查摸底工作。抓好精準扶貧調查摸底工作,為貧困學生建檔立卡,確保全縣所有貧困學生無一遺漏。
(二)創新扶貧工作模式。以“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為出發點,創新教育精準扶貧舉措,開展特色精準扶貧工作,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
(三)健全幫扶工作機制。構建覆蓋全縣所有學段貧困學生幫扶工作機制。
(四)拓展職教脫貧途徑。建立職業教育脫貧救助、技能培訓機制,讓有接受職業教育需求的'貧困家庭子女全部獲得職業學歷教育,并掌握一技之長。
三、重點工作
(一)摸清貧困學生,建立扶貧臺賬
按照文件要求,逐村逐戶摸底核查,摸清各學段貧困學生底子,逐一建檔立卡,對享受資助情況進行全程跟蹤,并針對貧困戶及家庭困難學生實際制定行之有效的“濟困、扶技、勵志、育才”措施,確保教育扶貧工作精準施策、定向發力。
(二)用好資助政策
學前教育階段,對貧困村家庭困難兒童實施資助全覆蓋,對其中特困家庭兒童減免保教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園長負責全園精準扶貧組織、管理、督導和考核工作,下設辦公室,制定實施方案,并建立信息臺賬。同時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的溝通協調與配合,積極落實教育扶貧支持政策,確保教育扶貧工作扎實開展。
(二)強化資金統籌。貧困學生資助金和貧困家庭子女職業學歷教育補貼等做到公開透明、及時撥付,為推進教育精準扶貧工作提供堅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實施方案 篇3
為了進一步加強市屬國有改制和困難企業離休干部醫療費管理工作,方便離休干部就醫,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市屬國有改制和困難企業離休干部持卡就醫實施方案:
一、實施范圍
居住在新羅區的市屬國有改制和困難企業離休干部(含“5.12”退休干部)。[以下簡稱企業離休干部]
二、實施原則
企業離休干部醫療經費來源渠道不變,實行持卡就醫,單位盡責,部門配合,財政保底。
三、實施辦法
1、根據市委老干部局提供的企業離休干部名單,市醫保中心負責制卡,企業離休干部在定點醫院(不含院外診所)就醫。
2、企業離休干部在定點醫院持卡就醫所發生的醫療費經醫保中心和企業離休干部主管部門(或托管單位,下同)共同審核后,由企業離休干部主管部門與醫院結算付費。需轉外就醫者按規定辦理,醫療費經醫保中心審核后,回原單位報銷。
3、為確保企業離休干部持卡就醫管理機制正常運行,由企業離休干部主管部門分別與醫保中心、定點醫院簽訂醫療費支付協議,對困難企業無法支付定點醫院的醫療費由醫保中心負責擔保。
4、企業離休干部主管部門收到醫院和醫保中心的繳款通知后,須在三十天內向醫院支付醫療費。逾期未支付醫療費的,醫保中心將通知醫院停止使用該單位離休干部就醫卡。
5、需財政補助的困難企業和企業改制預留資金不足的企業,按照市政府有關規定和程序辦理資金補助。
6、居住在新羅區外的.企業離休干部原則上按現有就醫模式實行,如需在新羅區實行持卡就醫,由企業離休干部本人提出申請,經市委老干部局和企業離休干部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可在新羅區實行持卡就醫。
7、要求維持原有管理辦法的單位,必須做好企業離休干部的思想工作,征得每個企業離休干部簽字同意后,以主管單位名義向市政府作出承諾。同時,健全完善相關管理措施,努力為企業離休干部提供醫療保障。
四、職責分工
1、市委老干部局負責把企業離休干部名單提供給市醫保中心,由醫保中心與定點醫院建立管理網絡,對企業離休干部醫療費進行監督審核,便于企業離休干部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統一向醫療單位結算付費。同時,要加強對企業離休干部主管部門和持卡人執行持卡就醫情況的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2、衛生部門要加強對定點醫院的監督檢查,督促醫院進一步加強企業離休干部持卡就醫管理,提高服務質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
3、企業離休干部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要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市屬國有改制和困難企業離休干部管理服務工作的通知》精神,主動履行職責,切實保障離休干部醫療費用,并確定一名工作人員(管理員)與醫保中心聯系,負責企業離休干部醫療費用的審核和支付工作。
五、實施時間
本辦法于200x年1月1日起實行。
【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安全實施方案實施方案03-27
實施方案【精選】08-14
[經典]實施方案09-04
實施方案(精選)09-08
實施方案(經典)10-19
(精選)實施方案08-20
實施方案(精選)10-09
(經典)實施方案09-19
(精選)實施方案09-27
實施方案【經典】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