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勞動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時間:2024-11-15 22:10:16 志彬 實施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學校勞動教育活動實施方案(通用6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勞動教育活動實施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校勞動教育活動實施方案(通用6篇)

  學校勞動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1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有關文件精神,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主要目標

  總體目標。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勞動品質和積極的勞動態度、勞動精神,明白“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的道理,培養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精神和勞動實踐能力,理解和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

  具體目標。用3年左右時間統籌資源,推動建立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模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形成普遍重視勞動教育的氛圍。重點打造1所本科高校教學實驗農場、10個職業院校實習實訓基地;遴選10個勞動教育示范縣(市、區),遴選立項100個省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300所省級勞動教育項目試點學校,以點帶面,實現“校校有場地、縣縣有基地”,帶動全省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深入開展。

  二、實施途徑

  1、在課程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

  發揮學校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幼兒園階段要在生活中注重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鼓勵幼兒承擔力所能及的勞動任務。義務教育階段要將勞動與技術、信息技術課程以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勞動實踐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結合當地資源開發開設家政、烹飪、手工、園藝、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特色等勞動實踐類拓展課程。普通高中應結合當地產業和學生需求,開發豐富的職業技能類選修課程。職業院校應結合學生專業特點及當地產業發展需求,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在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生產實習、工業勞動、志愿者服務、社會實踐中加強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能力的培養。普通高校要結合學校自身培養定位,根據學科專業特點,將大學生專業實習實踐活動與勞動教育結合起來,服務社會,不斷推進勞動教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明確勞動教育培養目標,設置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結合學科專業課程特色,融專業教育、生產勞動教育、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公益勞動和創新創業教育于一體。探索實施勞動實踐教育,可邀請農技人員、農業種植能手等到學校面對面、手把手傳授農業生產知識和技能。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設創客空間,引導學生以項目學習的方式,進行創意制造實踐。

  2、在校內活動中嵌入勞動教育。

  在學校日常運行中滲透勞動教育。設立宿舍管理、食堂幫廚、快遞收發、校園綠化等勤工助學崗,引導學生走進勞動一線。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衛生保潔和綠化美化,把學校草地、花壇、食堂、餐廳、宿舍、文體設施等作為學生接受勞動實踐的場所,明確學生承擔力所能及的學校日常管理、清潔衛生事務,參與校園綠化管理、文體設施清潔、學生宿舍整理、食堂餐廳保潔、餐具清洗等。有條件的學校可開辟“校園農場”,設立校本勞動技能培訓基地或“田園課堂”,適當開展種養勞動實踐。結合植樹節、學雷鋒紀念日、五一勞動節、農民豐收節、志愿者日等,組織學生開展與勞動實踐有關的活動,或到“校農結合”基地開展勞動實踐。高校應當設置勞動實踐月或實踐周,在實訓實踐中積極開展勞動教育,明確學分計算方式。各級各類學校要廣泛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班團隊會、勞模報告會、手工勞技展演,提高學生勞動意識。

  3、在家庭生活中強化勞動教育。

  發揮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家長要引導和鼓勵孩子主動承擔家務勞動,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幫著做,弘揚優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幼兒園要引導幼兒掌握自主穿衣、吃飯、如廁、收拾玩具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協助家長完成擇菜、澆花、擺放碗筷等簡單的家務勞動。中小學可根據各年齡階段學生特點,安排學生適量的勞動家庭作業,保障中小學1至2年級家庭勞動實踐每周不少于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于3小時。職業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學生生活中的`勞動事項和時間,納入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勞動家庭作業以鼓勵學生在家庭中立足自己的事自己做,并適當幫助父母或其他長輩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為主。小學低年級學生家務勞動以整理內務為主。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和中學生以內務整理、洗菜、煮飯、炒菜、洗碗、洗衣、家庭衛生保潔、購物、器具修理等日常家務勞動為主。中小學生每學年有針對性地學會1至2項生活技能。學生參加家務勞動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況要按年度計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密切家校聯系,轉變家長觀念,讓家長成為孩子家務勞動的指導者和協助者,形成勞動教育合力。

  4、在社會實踐中拓展勞動教育。

  將社會實踐納入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小學、初中、高中每個學段都要安排一定時間的農業生產、工業體驗、商業和服務業實習等勞動實踐。小學高年級以上校外勞動每學年不少于1次;高校結合專業實習實踐開展校外勞動每學期不少于1次。中小學每學年設立“千村萬戶”勞動實踐月或勞動體驗周,讓學生利用寒暑假走進田間地頭與農民一起勞動。充分利用勞動實踐教育基地、素質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社會資源,結合團隊日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城鄉學生交流,組織學生學工學農。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走出教室,參與社會實踐,如公益活動、志愿服務、勤工儉學、職業體驗活動等。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要立足自身的辦學定位,結合鄉村振興、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重大戰略以及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需要,積極探索適應當前環境和條件的勞動教育內容和方式;發揮學生專業特長,以勞動互助和服務社會的方式,設立促進學生勞動情感養成、勞動能力提升的系列勞動教育品牌引領項目。

  三、基本要求

  1、統籌課程設置。

  義務教育階段1至4年級學生每學期分別至少完成1個主題活動,5至9年級學生每學期分別至少完成2個主題活動。普通高中一年級開展學生發展指導教育,二年級和三年級上學期開展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等主題活動,每個主題活動要盡可能兼顧多種活動方式,整合實施。普通高校應圍繞或依托專業實踐、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等開展各種勞動教育活動。職業院校應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專題勞動教育。

  2、統籌課時安排。

  中小學勞動教育必修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總課時中,安排一半以上時間采取社會服務、設計制作、職業體驗等方式開展勞動實踐活動。職業院校專題勞動教育必修課不少于16學時。普通高等學校可在已有課程中設立勞動教育模塊,也可以專門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本科階段不少于32學時。在保證課時總數的前提下,根據實際需要,分散或集中安排課時,相關專題活動可以與地方課程、學校課程融合實施。小學三年級以上可設勞動日,每月1次;也可設勞動周,每學年1次。

  3、統籌專業融合。

  堅持與各學科教育教學融合推進,積極推進跨學科實踐教育,結合學校發展特色和課程建設計劃,對綜合實踐活動主題進行組合、優化和再開發,建構具有地域及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中小學要加大對學生勞動觀念和態度培養,動手操作和勞動技能訓練。職業院校要結合專業人才培養,圍繞就業創業,注重培養“干一行愛一行”的敬業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普通高校要將勞動教育與專業學習、專業實驗、生產實習、工程實訓、畢業設計、社會實踐、創新創業、田野調查等有機結合起來。

  4、統籌成果呈現。

  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學生每學年完成1次社會服務和1種職業體驗活動,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集體勞動,鼓勵高年級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作品,積極參加家務勞動和公益勞動;初中學生每學年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至少2份較完整的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勞動技術作品,完成至少2次社會服務和2種職業體驗活動,積極進行家務勞動和公益勞動。高一年級學生結合學生發展指導開展職業體驗;高二、高三年級學生須自主(或合作)完成完整的課題研究報告或項目設計方案;高中三年期間,學生須參加至少1次志愿服務,并有完整的活動成果報告(或記錄),選擇至少一門專題教育內容,納入綜合素質評價。普通高校學生必須完成至少2次社會勞動教育活動。職業院校學生跟崗實習和頂崗實習的考核結果計入學生學業成績。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統籌領導。

  縣級以上黨委、政府要加強對勞動教育的領導,明確勞動教育責任主體和責任部門。加強縣級統籌,支持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參與型服務性勞動,確保勞動教育的時間、師資、經費、場地、設備等落實到位。加強校內統籌,既要發揮班主任、任課教師的積極性,也要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學生社團的作用。加強校外協調,積極借助家庭、社會,特別是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以及各類公益基金會、社會福利組織等力量,為學生參加志愿服務、開展公益勞動、參與社會治理提供機會和平臺。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家長配合支持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大力弘揚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主旋律,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

  2、加強經費投入。

  各市(州)、縣(市、區)要統籌中央補助資金、省級相關專項資金和自有財力,以及通過接受社會捐贈等多種形式籌措資金,加快建設校內勞動教育場所和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立學校勞動教育器材、耗材補充機制。學校可按照規定統籌安排公用經費等資金開展勞動教育。各地要將勞動教育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目錄,并由主管部門在部門的購買服務目錄中進行細化,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促進社會力量提供更優質的勞動教育服務。

  3、加強師資建設。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學校勞動課教師在工資待遇、績效考核、職稱評聘、評優選先、專業發展等方面的待遇。多渠道多舉措加強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師資隊伍建設,根據勞動實踐教育基地的規模和特點,配備專兼職結合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支持普通中小學、普通高等學校與職業院校建立師資交流機制,充分發揮職業院校教師的專業優勢,承擔普通學校勞動教育教學任務。建立勞動課教師特聘制度,聘請能工巧匠、專業技術人員、勞動模范、有一技之長的學生家長等擔任勞動教育兼職教師。加強對勞動教育教師的專業培訓,配備專兼職教研員,組織經常性的教研活動,開展教學競賽,不斷提高勞動教育教學質量。

  4、加強資源開發。

  各地要把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納入“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積極創造條件,因地因校制宜,扎根本土,充分挖掘、運用所在區域自然、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資源,結合當地生產實際和社區建設需要,加強勞動實踐教育場地或實踐基地建設。依托“校農結合”生產基地打造一批勞動教育教學實踐基地,積極開展具有區域特色和學校特點的勞動體驗教育。通過自建或利用社會資源,建立以生存體驗、素質拓展、科學實踐、創新創業等為主要內容的規模適當、富有特色、功能完備的勞動教育基地、勞動技術實踐教室,滿足勞動教育需要。農村地區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支持,確認一批土地、山林、草場等作為學農實踐基地,確認一批廠礦企業作為學工實踐基地,認定一批城鄉社區、福利院、醫院、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等事業單位、社會機構、公共場所作為服務性勞動基地。城鎮地區要統籌建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或利用現有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青少年宮和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開展勞動實踐教育。涉農涉工高校、職業院校要優化教學實驗農場和教學實訓中心教育教學功能,向全省大中小學開設勞動體驗營。啟動省級勞動實踐教育和高校實驗區創建工作。

  5、加強安全保障。

  以縣為單位建立完善勞動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強化勞動安全教育,著力提高學生安全勞動意識。強化勞動實踐活動安全風險評估,完善風險防控措施。依據學生身心發育情況,科學合理安排勞動實踐活動。貫徹落實《貴州省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支持各地各學校依法妥善處理學生人身傷害事故糾紛。完善校方責任險和無過失責任險,探索開發與學生勞動安全密切相關的保險產品,發揮保險在化解學校安全風險方面的積極作用。

  6、加強督導檢查。

  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開展勞動教育督導,對市(州)、縣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保障勞動教育情況進行督導,將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情況納入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內容,并建立長效機制。學校要建立學生勞動教育評價制度,將學生參加勞動實踐次數、勞動實踐態度、實際操作、勞動實踐成果等具體勞動實踐情況和相關事實材料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

  學校勞動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2

  一、指導思想:

  為了加強同學的勞動觀念,全面推動素養教育,使同學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在勞動實踐中,激發學習愛好,培育制造力量,教育同學學會關愛他人,力所能及地關心他人,激發同學喜愛家鄉,喜愛自己生活的家園的情感,培育同學“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責任感。

  二、目標及任務:

  1、提高基地的示范作用。

  2、提高基地育人功能和社會服務水平。

  3、提高基地的建設水平,使基地美觀、有用。

  4、加強專業老師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專業老師的業務水平和科研力量。

  5、“以育人為主、創收為輔”,從小培育同學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提高勞動技能。

  三、領導機構:

  為保證基地建設有序高效的運行。學校建立了以一把手為組長,班子人員和專業老師為成員的領導機構,詳細如下:

  西新學校勞動實踐基地建設領導機構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xx

  四、建設方案:

  1、我校將建設兩塊勞動實踐基地:操場東側和西側。共計3畝。

  2、今年我校將教學樓東側的空地改造成勞動實踐基地。接下來將對其進行規劃設計。南園內預備種植北方常見的蔬菜和糧食作物。北側墻邊建藤架一排,采納竹竿穿插。種植爬山虎、絲瓜、南瓜、葫蘆等攀爬植物,西邊地帶種植一些草花。

  3、北樓后將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強土壤改良,施以農家肥。各種作物分畦種植,以苗木花卉為主,以北方常見農作物為輔。本年度將聘請有種植閱歷的老師對同學進行種植、除草、除蟲等方面的輔導。促使各種作物能夠豐收,并讓同學體會父母日常勞動的艱辛,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建成后這將成為我校的一處亮點,集欣賞、休憩、教學、勞動實踐、科研為一體教育休閑場所。

  4、加強專業老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專業老師的業務水平和科研力量。學校將加大專業老師的培訓工作力度,為專業老師制造學習進修和外出學習的機會,使其理論水平與實踐力量更加適應學校專業課教學的進展需要。同時,不斷開發和完善校本課程,用已獲得的理論學問和實踐閱歷,充實基地校本課程開發的內容。

  5、將勞動實踐基地建設納入老師評優評先考核方案,班級評比優秀班集體的重要依據。學校將進一步完善各種考核方案,老師分管的勞動實踐基地管理的好壞將作為評優評先的一個方面納入考核細則;班級承包的地塊,平常記錄、管理、使用的結果將作為優秀班集體的評比拒絕條件;“三好同學”、“優秀班干部”必需是能帶領同學共同實踐、動手操作、擅長鉆研的同學。以此來調動全校師生的樂觀性。

  學校將在新的一年里開拓創新,強化管理,力爭在基地建設上,取得制造性的進展。

  學校勞動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3

  一、活動背景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漸表現出對勞動的忽視和自理能力的欠缺。為了使學生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樹立“勞動最光榮”的觀念,培養獨立生活的自立能力,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我校決定組織全體學生深入廣泛開展“勞動最光榮”主題教育。

  二、活動目標

  全面發展學生素質,鍛煉學生自理能力和勞動能力,培養良好的勞動習慣,明確勞動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勞動是無上光榮的.。

  使學生通過實踐獲得一定的勞動技能和勞動知識,明白勞動不只是動動手腳,而是手、腦、心、神并用的一種技能和技巧,有利于開發智能,促進大腦發育。

  參加一些社會公益勞動,定期參加勞動基地的活動,通過實踐得到知識和技能。

  三、活動時間

  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

  四、活動內容與安排

  宣傳動員階段

  利用周一升旗儀式做好“勞動最光榮”主題教育月動員工作,向全體學生發出倡議,要求大家能積極行動起來,做學校里的熱愛勞動小標兵,做家里的熱愛勞動小成員。

  實施階段

  母親節家庭勞動實踐活動:在母親節這天進行“今天我當家”的家庭勞動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家長的辛勞。

  主題班隊會:組織一次主題班隊會,主題為“勞動最光榮”,讓學生分享勞動的心得體會。

  黑板報:各班出一期以“勞動最光榮”為主題的黑板報,宣傳勞動的重要性。

  社會公益勞動:組織一次以“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為主題的中隊活動,讓學生參與社會公益勞動,增強社會責任感。

  總結階段

  心得交流:圍繞本月的主題教育,各班組織學生交流心得感受。

  評選勞動之星:各中隊推薦評選2名“勞動之星”,樹立榜樣,激勵其他學生。

  總結報告:各中隊上交一份“勞動最光榮”主題教育總結,整理活動照片素材。

  五、活動要求

  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按學校要求有序開展工作。

  要充分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確保活動收到實效,避免走過場。

  活動形式要多樣,并及時總結,所有活動都請形成文字材料,并積累相關的活動照片素材。

  學校勞動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4

  一、活動背景

  根據《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的精神,我校決定加強勞動教育,通過勞動實踐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度,使他們明白“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的道理。

  二、活動目標

  讓學生通過勞動實踐掌握必要的勞動知識和技能,同時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有效發揮學科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勞動教育功能,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形成勞動光榮、勞動偉大的.正確觀念。

  讓學生直接參與勞動過程,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活動時間

  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

  四、活動內容與安排

  課程設置

  開設勞動與技術、信息技術課程以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勞動實踐教育的重要渠道。

  結合當地資源開發開設家政、烹飪、手工、園藝等勞動實踐類拓展課程。

  家庭勞動

  教育學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幫著做,弘揚優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

  安排適量的家務勞動的項目化學習內容,如擇菜、洗碗、洗衣、掃地、整理等。

  校內勞動

  設立宿舍管理、食堂幫廚、快遞收發、校園綠化等勤工助學崗,引導學生走進勞動一線。

  開展手工制作、班務整理、書包整理、隊角裝飾等實踐活動。

  設立志愿者服務崗位,招募學生志愿者參與其中。

  校外勞動

  安排一定時間的農業生產、社區服務、服務業實習等勞動實踐。

  組織學生參觀工廠、農場、紀念館等,了解不同行業的勞動過程。

  五、活動要求

  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活動有序進行。

  做好活動前的安全教育和勞動技能培訓。

  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活動質量和效果。

  及時總結活動經驗,不斷完善勞動教育體系。

  學校勞動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5

  一、活動背景與目的

  隨著物質生活的提升,當代學生逐漸表現出對勞動的輕視,自理能力和勞動意識相對薄弱。為了弘揚“勞動最光榮”的傳統美德,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成果的情感,特制定本次勞動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二、活動主題

  勞動最光榮,培養勞動意識與技能。

  三、活動時間

  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

  四、參與對象

  全校師生

  五、活動內容

  宣傳動員階段

  利用升旗儀式進行“勞動最光榮”主題教育月動員,向全體學生發出倡議,鼓勵學生成為校園和家中的勞動小標兵。

  實施階段

  家庭勞動實踐活動:母親節進行“今天我當家”活動,鼓勵學生完成家庭日常勞動,如打掃衛生、整理房間、烹飪等。

  主題班會:各班召開“勞動最光榮”主題班會,分享勞動經驗和心得。

  黑板報:各班以“勞動最光榮”為主題,出一期黑板報,宣傳勞動的重要性。

  公益勞動: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公益勞動,如社區服務、公園清潔等,體會勞動帶來的滿足感。

  總結階段

  心得交流:各班組織學生交流勞動心得,分享勞動過程中的感受和收獲。

  評選勞動之星:各班推薦評選2名“勞動之星”,并給予表彰。

  總結報告:各班提交一份“勞動最光榮”主題教育總結,并整理相關活動照片。

  六、活動要求

  各班主任需高度重視,確保活動有序開展。

  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確保活動實效。

  活動形式需多樣,注重實效與總結。

  活動過程中,形成文字材料并積累相關照片素材。

  七、預期效果

  通過本次勞動教育活動,預期達到以下效果:

  學生能夠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學生的自理能力和勞動能力得到鍛煉,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學生能夠體驗到勞動的艱辛與樂趣,懂得珍惜勞動成果。

  學校勞動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6

  一、活動背景與目的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勞動教育逐漸成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勞動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特制定本次勞動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二、活動主題

  實踐育人,體驗勞動之美。

  三、活動時間

  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

  四、參與對象

  全校師生

  五、活動內容

  1.課程設置

  在常規課程中增加勞動教育模塊,通過課堂教學向學生傳授勞動知識和技能。

  2.校內勞動實踐

  衛生保潔:將校園衛生保潔工作交由學生參與,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

  勞動基地:設立校內勞動基地,如種植園、花池等,組織學生參與種植、澆水、除草等勞動活動。

  3.校外勞動實踐

  社區服務:組織學生參與社區服務活動,如幫助敬老院老人、清理公共場所等。

  農業體驗:安排學生到農村進行農業勞動體驗,了解農作物種植、收割等過程。

  4.家校合作

  家庭作業:布置與勞動相關的家庭作業,如家務勞動、家庭種植等,鼓勵學生在家中進行勞動實踐。

  家長講座:定期舉辦家長講座,向家長宣傳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引導家長積極配合學校勞動教育工作。

  六、活動要求

  各科室需明確職責,確保活動有序進行。

  教師應以身作則,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勞動活動。

  活動過程中要注重安全教育,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活動結束后,要進行總結與反思,不斷改進活動方案。

  七、預期效果

  通過本次勞動教育活動,預期達到以下效果:

  學生的.勞動知識和技能得到全面提升。

  學生的勞動觀念和勞動習慣得到培養。

  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責任感得到增強。

【學校勞動教育活動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06-21

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精華】03-28

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范文02-22

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模板05-06

(熱)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07-18

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精選13篇)04-17

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精選15篇)04-16

學校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方案10-30

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大全10篇)12-1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久久99狠狠综合久久 | 思思久热精品视频 | 在线a免费播放v |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 午夜三级理论在线观看时 | 亚洲网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