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心理試題及答案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需要跟試題打交道,試題是命題者根據測試目標和測試事項編寫出來的。你知道什么樣的試題才算得上好試題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育學心理試題及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育學心理試題及答案 1
1.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以德國學者馮特( )年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實驗室為標志的。
A.1879
B.1903
C.1789
D.1924
2.青年初期是世界觀( )。
A.形成時期
B.初步形成時期
C.初步成熟時期
D.成熟時期
3.對黑猩猩做“頓悟實驗”的是( )。
A.苛勒
B.托爾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4.學生學習“功一力×距離”,這種學習屬于( )。
A.辨別學習
B.符號學習
C.概念學習
D.規則或原理學習
5.個體的成就動機中含有兩種成分:追求成功的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傾向
B.避免失敗的傾向
C.回避困難的傾向
D.追求刺激的傾向
6.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學形成了獨立的理論體系,并注重與教育實際相結合。這一時期是教育心理學的( )。
A.初創時期
B.成熟時期
C.發展時期
D.完善時期
7.埃里克森認為,12~18歲個體的心理社會性任務是發展( )。
A.自主性
B.主動性
C.自我同一性
D.勤奮感
8.乘坐校車時,系好安全帶就可以中止刺耳的提示噪音,這種強化屬于( )。
A.負強化
B.正強化
C.替代強化
D.自我強化
9.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下列選項中屬于缺失需要的是( )。
A.自我實現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認知的需要
D.審美的需要
10.高中階段學生關于“元素周期表”的學習,深化了他們對初中階段“元素化合物”等知識的理解,這種遷移屬于( )。
A.順向正遷移
B.順向負遷移
C.逆向負遷移
D.逆向正遷移
【答案及解析】
1.A【解析】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第一個研究心理學的實驗室,這是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
2.B【解析】青年初期是個體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時期。所以青年初期是世界觀初步形成時期。
3.A【解析】格式塔心理學家苛勒對黑猩猩的問題解決行為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研究,并提出了“頓悟說”。
4.D【解析】規則或原理學習指學習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之間的`關系。
5.B【解析】成就動機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認為個體的成就動機可分為追求成功的動機和避免失敗的動機。
6.B【解析]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是教育心理學的成熟時期。
7.C【解析】埃里克森認為,12~18歲個體的心理社會性任務是發展自我同一性。
8.A【解析】撤銷厭惡刺激而提高反應概率增加的是負強化,故選A。
9.B【解析】馬斯洛把低級的四種需要稱為缺失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是高級需要,包括認知、審美和創造的需要。
10.D【解析】后學習的內容對前面學習的內容起到遷移作用,是逆遷移,并且促進深化了前面的學習,因此是逆向正遷移。
教育學心理試題及答案 2
一、單選題
1.下列哪種心理屬于健康心理( D )
A.抑郁情緒 B.不愿與人交往
C.經常感覺自己無能 D.遇到困難時,能積極克服困難
2.健康的概念是指哪種狀態?(D)
A.身體健康 B.生理無殘疾
C.心理健康 D.身心健康
3.心理健康表現心理的耐受力方面為(C )
A.過去的痛苦的體驗經常浮現在自己的腦海里,但不影響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B.遇到困難,能夠忍受
C.把克服困難當成一種樂趣,而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挫折
D.對于同事外入的議論并不在意
4.心理咨詢時,在講話上,最常見的阻抗表現形式是(B)
A.寡言 B.沉默
C.贊言 D.抵觸
5.人們遭遇不良情緒時,以下處理方式正確的為(D )
A.喝酒 B.吃大量的東西
C.壓抑負性的情緒 D.和朋友傾訴
6.大學生應對挫折的消極反應不包括(C )范圍外
A.攻擊 B.焦慮
C.沉默 D.固執
7.關于考試焦慮癥的處理,以下哪種說法是不正確的(C )
A.考試焦慮癥必要時可以心理治療配合抗焦慮的藥物來處理
B.學業壓力和考試焦慮會形成惡性循環,令考試焦慮癥越來越嚴重
C.考試焦慮癥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學生內部的壓力,所以只要處理好學生的心態和觀念就可以了
11.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夜晚工作效率高,這是指( A ) A.人的心理活動的周期節律性B.環境適應力
C.心理自控能力 D.社交能力
12.催眠療法不適用于( A )
A.保健 B.治療神經衰弱恐怖癥
C.治療癔癥性遺忘 D.可治療藥物依賴,戒煙等
13.不是積極心態的作用的是(D)
A.內心的平靜 B.信心
C.成功的意識 D.浮躁
14.下列屬于對人際交往的不良認知的是(D)
A.“人都是自私的,不可信任的。”
B.“接受了他人的幫助,應該立即予以回報。”
C.“朋友之間應該坦誠,相互不應有保密是事,他有事瞞著我,就是對我不信任的一種表現。”
D.以上三項都是
15.當發現身邊的人有自殺傾向時首先要做的是(A ) A.穩定當事人的情緒并對其開導B.及時上報學院領導
C.報告校,院心理咨詢室 D.啟動緊急干預
16.人們更容易喜歡那些對社會上重大事件的看法與自己比較一致的人,在感情上更加融洽的人。這符合下列影響人際吸引的哪一個條件(C)
A.熟悉性 B.接近性
C.相似性 D.互補性
17.交往雙方能否成為知己,關鍵在于各自能否(D)。范圍外
A.改善交往情境 B.向對方施以恩惠
C.增加交往頻率 D.向對方作自我表露
18.在下列影響人際關系相似性的因素中,對人際關系影響最大的是(D)
A.興趣 B.性格
C.知識水準 D.價值觀念
19.下列何種感情障礙易伴發明顯心跳加速.呼吸困難.尿頻等癥狀(C)
A.情感淡漠 B.情緒低落
C.焦慮 D.情感脆弱
20.按照心理學的觀點,大部分心理問題來源于(D ) A.家庭內部 B.社會環境
C.人際關系的處理 D.自身的內部沖突
21.哪一個是個體產生挫折的主要原因(A)
A.主觀原因 B.客觀原因
C.自然因素 D.社會因素
22.第一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在華盛頓召開的時間(
B ) A.1935年 B.1930年
C.1908年 D.1909年
23.“好勝心強,事業心強,雄心勃勃,有強烈的時間緊迫感,凡事求成”,這是(B)人格的典型表現。
A.B型 B.A型
C.內向型 D.外向型
24.判斷一種行為是屬于正常還是變態,首先必須考慮以下哪個要素(D)
A.家庭 B.職業
C.信仰 D.文化
25.如果雙方在沖突中作出讓步,這種調適方式叫(A)
A.和解 B.妥協
C.容忍 D.調解
26.妄自尊大并總是需要得到別人注意和贊美,這些特點是哪一種人格障礙類型的表現(A)
A.自戀型 B.反社會型
C.偏執型 D.控制型
27.下列哪一種治療中最強調角色扮演(A)
A.心理劇 B.意識訓練 C.家庭治療 D.交朋友
28.你認為“大一綜合征”(即大一學生產生的空虛,焦慮,失眠等癥狀)下列不是產生誘因的是(D )
A.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B.對新環境的適應力弱
C.優勢地位的喪失 D.生活過度揮霍而產生罪惡感
29.咨詢師與來訪者的咨詢關系在行為方式的表現為(C ) A.支配——服從 B.獨立——依賴 C.平等——平等 D.主動——被動
30.吃不著的葡萄是酸的,得不到的東西是不好的,這種心理防衛方法,稱為(B )
A.否認作用 B.合理化作用
C.投射作用 D.幻想作用
31.考試焦慮主要屬于(A)方面的問題。
A.情緒 B.氣質 C.性格 D.行為
32.最先提倡對來訪者進行無條件的積極關注的是(B)。
A.阿德勒 B.羅杰斯
C.馬斯洛 D.弗洛姆
33.有的同學害怕在社會交場合講話,擔心自己會因為發抖.臉紅.聲音發顫或口吃而暴露出自己的焦慮情緒,或是覺得自己說話不自然,因而不敢抬頭.不敢正視對方眼睛,這種心理癥狀是(B)
A.抑郁癥 B.恐怖癥
C.焦慮癥 D.強迫癥
34.小莉很害怕火,以致于不能擦亮一根火柴,甚至不能參加燭光晚會。她很可能患有:(D )
A.廣泛性焦慮障礙 B.驚恐障礙
C.強迫性障礙 D.恐怖障礙
35.“走極端.以偏概全.消極思維.敏感多疑.自卑心理.自罪自責.自我評價過低”主要描述是(A )
A.抑郁癥 B.自負 C.躁狂癥 D.強迫癥
36.下列不是情緒健康的主要標志的是(D)
A.情緒穩定 B.情緒愉快
C.經常開心 D.喜樂無常
37.由于缺乏準備,不能駕馭或擺脫某種可怕或危險情景時所表現的情緒體驗是(D)
A.快樂 B.悲哀
C.憤怒 D.恐懼
38.智力是以(B)為核心。
A.觀察力 B.思維力
C.注意力 D.記憶力
39.心理健康的教育應該從何時做起(A)
A.優生計劃 B.胎兒時期
C.新生兒 D.嬰幼兒期
40. C型性格的人與下列哪一種疾病有關(C)
A.冠心病 B.腦出血
C.冠心病 D.濕疹
二、是非題
1.判斷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不能簡單的根據一時一事下結論。一個人偶爾出現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為,并非意味著這人就一定有心理疾病。(√)
2.心理健康與心理障礙是相對的概念,二者相比較而存在,其中沒有絕對的界線。(√)
3.心理健康是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
4.心理不健康與心理健康并非涇渭分明的對立的兩極,而是一個連續的狀態。(√)
5.健康的人就是沒有任何心理異常現象。(×)
6.來做心理咨詢的人都是心理有毛病的人。(×)
7.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以預防為主。(√)
8.心理壓力總是有害的。(×)
9.心理咨詢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堅持“助人自助”。(√)
10.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可以靠自我壓抑,不要找心理咨詢老師。(×)
11.自殺無法預防,之前沒有任何征兆。(×)
12.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而且更應包括心理健康。(√)
13.多疑是一種完全由主觀猜測產生的不信任心理,是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的重要因素。(√)
14.如果一個人有抑郁情緒,與他提及自殺會導致他產生自殺的想法。(×)
15.考試之前越放松越容易考出好成績。(×)
16.成就感高的人更容易去嘗試非常有挑戰性的任務。(×)
17.心理咨詢師只有在求助者同意的情況下才能對咨詢過程進行錄音、錄像。(√)
詢師也是普通人,咨詢時難免也會有各種情緒反應,這是正常的。(√)
18.不愉快的情緒由外界引起,自己是無法控制的。(×)
19.心理咨詢是運用心理學的知識、理論和技術,通過咨詢者與求詢者的交談、協商、指導過程,幫助求詢者達到自助的目的.(√)
20.心理健康就是一個人能夠充分協調自己的知、情、行,使之達到良好的社會適應,并能夠充分發掘自身的潛能。(√)
21.酗酒也是一種心理障礙。(√)
22.當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機體現有的平衡或超過了個體的能力所及,個體就會感受到壓力。(√)
23.心理咨詢場所應選取安靜的地方,因為心理咨詢見不了光。(×)
24.心理咨詢服務的內容為:幫您解決在自我意識、人際交往、環境適應、學習應試、情緒情感、擇業求職、心身衛生等方面的困擾與煩惱;幫您克服和緩解緊張、焦慮、失眠等常見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
25.說自己有心理問題的人都是在無病呻吟。(×)
26.人際吸引最強烈的形式是愛情。(√)
27.智力水平與心理健康的高低有顯著相關。(×)
28.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不斷奮斗、不斷追求的過程。(√)
29.上網成癮全稱是“互聯網成癮綜合癥”,是一種心理障礙。(√)
30.我校面對大學生的心理咨詢是免費的。(√)
三、多選題
1.人格包括一個人的(BC)
(A)能力 (B)氣質 (C)性格 (D)情緒和情感
2.人的心里能反映事物的本質和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所以只有人的心理才能叫(CD)
(A)心理 (B)思維 (C)意識 (D)精神
3.構造心理學的特點是(AB)
(A)認為心理學的任務是探討意識經驗由什么元素組成
(B)用實驗內省的方法來研究心理現象
(C)主張從整體上來研究心理現象
(D)用信息加工的觀點來研究心理現象
4.機能主義的創始人(BC)
(A)馮特和鐵欽納 (B)杜威 (C)安吉
爾 (D)維特海默
5.皮膚感覺包括(BC)
(A)觸覺和壓覺 (B)溫覺和冷覺 (C)震動覺和痛覺 (D)平衡覺
6.韋伯定律(AD)
(A)說的是差別閾限與標準刺激強度的比例是一個常數
(B)說的是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的對數成正比
(C)可以用公式表示為:S=KLgR
(D)可以用公式表示為:I/I=K
7.痛覺是(ABC)
(A)是機體受到傷害時產生的痛苦感覺
(B)雖痛苦卻對機體具有保護性的意義
(C)的感受器分布在機體所有的組織中
(D)的感受性是不會發生變化的
8.深度知覺產生的單眼線索包括(ABC)(A)線條和空氣的透視
(B)對象的重疊
(C)運動視差和明暗與陰影
(D)視軸的輻合
9.從大腦中提取知識和經驗的過程包括(BCD)(A)記憶(B)再認(C)回憶(D)再現
18.長時記憶遺忘的原因主要有(ACD)
(A)自然衰退(B)感覺定勢的作用(C)前攝抑制(D)倒攝抑制
10.外部言語包括(ACD)等幾種形式
(A)對話言語(B)非交際性言語(C)獨白言語(D)書面言語
11.在快速眼動的睡眠階段里,(BCD)
(A)能覺察到外界刺激(B)出現類似于清醒狀態下的高頻低幅的腦電波(C)眼球開始上下左右快速轉動(D)夢境開始出現
12.原始情緒包括(AB)等幾種
(A)快樂和悲哀(B)憤怒和恐懼(C)愛和恨(D)喜.怒.哀.樂.愛.欲.恨
13.動機沖突的形式主要有(ABCD)
(A)雙趨式沖突(B)雙避式沖突(C)趨避式沖突(D)雙重趨避式沖突
14.人格的特性包括(ACD)
(A)獨特性和整體性(B)認知性和情緒性
(C)穩定性和功能性(D)自然性和社會性的統一
15.氣質類型有(ABCD)等學說
(A)體液說(B)體型說(C)血型說(D)激素說
16.桑代克和斯金納所研究的條件反射叫(CD)
(A)經典條件反射(B)防御性條件反射(C)操作條件反射(D)工具條件反射
17.關于自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包括(ABC)
(A)自我是心理學的古老課題 (B)又稱自我意識或自我概念
(C)是個體對自己存在狀態的認知(D)是個體對其社會角色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
18.詹姆士的經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負,意思是說,自尊取決于(CD)
(A)自信 (B)成功的社會價值
(C)成功 (D)獲得成功對個體的意義
19.社會知覺包括個體對(BCD)的知覺
(A)環境 (B)自己
(C)群體 (D)他人
20.在有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極的性質,會使人對某些群體的成員產生(BC)
(A)態度 (B)偏見
(C)歧視 (D)距離
21.根據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個體歸因時遵循的主要原則包括(ABD)
(A)不變性原則 (B)折扣原則
(C)情感一致性原則 (D)協變原則
22.關于一個人的抱負水平,下列說法中正確的包括(ABC)
(A)個體的抱負水平取決于其成就動機的強弱
(B)以往的成敗經驗影響抱負水平
(C)個體的抱負水平與實際成就往往有差異
(D)個體的抱負水平與成就動機是一種倒U型關系
四、辨析題
1.去心理咨詢表明這個人一定有毛病。
答:錯。心理問題是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就這些問題進行心理咨詢表明這個人具有較高的生活目標,希望通過心理咨詢更好地自我完善,而不是回避和否認問題,渾渾噩噩虛度一生。
2.心理問題和精神病是一回事。
答:錯。心理問題是心理學范疇,屬于咨詢與治療的對象;精神病是醫學范疇,必須藥物治療。兩個概念有交叉,但精神病更重一些。“心理問題”與“精神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來咨詢的人不一定是精神病。
3.心理咨詢就是聊天。
答:錯。心理咨詢是以聊天為主要形式,但不是普通的聊天,是融合心理咨詢專業技術在里面的專業對話。(外)
4.有人認為:學了心理學未必能當一個好教師,不學心理學也照樣可以當好老師。
答:這種說法不正確。心理學的學習不是做一個好教師的唯一條件,但卻是必要的條件。在教育實踐領域,心理學的知識顯然十分重要。對人的教育和培養,不論是內容的確定、任務的分配、順序的安排、方法的選擇,還是效果的鞏固和檢驗等,都要以學習者的心理活動規律和心理特點作為重要依據,違背學習者心理活動規律和特點的做法,勢必導致教育和學習的失敗。
5.學習成績越好,說明學生能力越強。
答:錯。學習成績好只是代表一個人掌握的知識較多,知識的多少可以說明一個人對自然、社會的了解程度,但不能代表他能力的強弱。因為,知識水平與能力水平是不能等同起來的。
答: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心理問題的形成有復雜的原因,絕非一兩件事誘發所致,因此,其解決自然需要一個過程。心理咨詢一次50分鐘,一般需要3到4次才能見效。
6.習得性無力感與人們對失敗的歸因有關。
答:此觀點是正確的。習得性無助是當個體感到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會對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產生影響時所體驗到的一種抑郁狀態。一個總是失敗并把失敗歸于內部的、穩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學生會形成一種習得性無助的自我感覺。
7.負強化就是懲罰
答:此觀點是錯誤的。負強化和懲罰是兩個不同概念。負強化是通過厭惡刺激的排除來增加良好行為反應在將來發生的概率,而懲罰則是通過厭惡刺激的呈現來降低不良行為反應在將來發生的概率。
8.對于大多數學習而言,集中復習的效果優于分散復習。
答:此觀點是錯誤的。分散復習與集中復習是針對兩個方面而言的,一是時間,二是內容。集中復習就是集中一段時間一下子重復學習許多次,分散復習就是每隔一段時間重復學習一次或幾次。從時間上講,分散學習的效果優于集中復習。對于大多數學習而言,分散復習的效果優于集中復習,尤其是難度大的學習材料更適合于分散復習。
【教育學心理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02-08
教育學試題及答案05-07
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參考答案08-24
考研教育學試題及答案09-24
2018教育學試題及答案09-24
教育學基礎試題及答案09-24
教育學原理試題及答案08-26
自考教育學試題及答案08-27
學期教育學試題及答案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