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土壤里的小動物同步試題
第1節土壤里的小動物
教學目標:
目標:1.概述土壤里動物種類
2.說出蚯蚓適應土壤生活的主要特征以及他們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目標:通過實驗和觀察等探究活動,提高實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加強保護蚯蚓等動物的情感,強化“與其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課前準備:
調查表、筆、放大鏡、白瓷盆、小鏟子、透明有蓋的小瓶子。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調查土壤中的生物種類
我們的腳下的土壤中有些什么生物呢?先請大家觀察一下,書本94頁圖12-1中的動物,你見過這些動物嗎?你能辨認一下嗎?
今天我們打算帶同學們走出教室到室外現場調查一下,我們校園里的土壤生物種類。
指導:
1. 全班同學4~5人組成一個調查小組,在我們學校的某處選擇一個地方,
2. 用小鏟子掘取少量土壤,放在白瓷盤內,用手弄散土壤,捕捉土壤里的小動物,放入小瓶里,并加以辨認。每種動物收集3~4只,帶回實驗室。要注意安全和減少對土壤生態環境的破壞。
3. 參考下表的檢索表,在的指導下查找,設法認識從土壤離捕捉的小動物。通過觀察,要找出這些動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將它們初步歸類。認真記錄你觀察到的每一種動物,并將有關內容填在下表中。
班級 組員 記錄員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環境特征
動物名稱 數量 形態特征
4.觀察完畢后,別忘了把這些小動物送回土壤中去。
第二課時:探究蚯蚓適應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導言:小小的蚯蚓,泥水里有,花鳥市場有,漁具商店有,甚至飯桌上也會有,人們用它來喂雞、喂魚、做藥,直至人類食品?梢娝厔菖c人類關系密切,是人類的朋友;此外,蚯蚓在生物演化史上還占有一席之地,它的許多形態結構在更高等的動物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因此,研究蚯蚓和生活習性,有關蚯蚓的知識,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一章我們土壤中生活的動物,就是以蚯蚓為代表的。
提出主題,指出探究領域。
蚯蚓是大家熟悉的小動物,但大家未必仔細觀察過。本節課我們著重觀察蚯蚓的外部形態、運動、對刺激的反應等,找出蚯蚓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主要特征,培養多方面的能力。
創設情景
課前自己采集活蚯蚓,說出采集的地點及方式,用什么方法帶到學校來。
看課本19頁的圖,歸納出蚯蚓的生活環境——陰暗、潮濕、富含有機物的土壤中。
食性如何?菜葉也行。大家是怎么樣把蚯蚓帶來的?
評價:用裝有濕潤泥土的廣口瓶帶最好,思考為什么?
補充:模擬了蚯蚓的生態環境。
提出要求:在的基礎上用實驗臺上準備好的實驗器具 初中政治。完成觀察蚯蚓的實驗。觀察時思考討論下列講義上的問題。
1. 蚯蚓的身體呈什么形狀?有什么意義?
2. 它的身體組成有什么特點?
3. 所有體節的大小、顏色、光滑程度有區別嗎?
4. 如何區別蚯蚓身體的前端和后端?
5. 用放大鏡觀察身體前端的口和后端的肛門。
6. 如何區別蚯蚓身體的背面和腹面?
7. 用手來回觸摸蚯蚓的體表,有什么感覺?說明體表有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8. 手指沾點水后,輕輕地觸摸蚯蚓的腹面,有何感覺?為什么?可用放大鏡觀察。
9. 活蚯蚓放在粗糙的草紙上,觀察它的運動(應注意隨時用浸過水的棉球輕觸體表,為什么?)蚯蚓運動時哪一端最先移動?移動時有沒有聲音?想一想為什么會有聲音?
10. 再把蚯蚓移到光滑的玻璃板上,你看到了什么現象?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與第9題作比較,說明了什么?
11. 用手指輕輕觸動蚯蚓身體的各部分,看它分別有什么反應?思考為什么?
12. 把浸過醋的棉球放在蚯蚓身體的前端附近,然后再把棉球放在蚯蚓身體的后端附近,看它分別有什么反映?想一想為什么?再用這個棉球觸及蚯蚓的體壁,看它有什么反映,與水螅相比,蚯蚓對刺激的反映有什么特點?
13. 用手電筒照射蚯蚓身體的前端、后端和中央,看它分別有什么反應,想一想,蚯蚓有眼睛嗎?為什么?
14. 實驗臺上還有紙盒、沙土、黏土,你能用它們自己設計一些觀察蚯蚓行為的小實驗嗎?試試看!
15. 如果在觀察學習中發現什么問題,歡迎提出,大家一起討論,而且,發現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可貴
學習效果評價
可作補充、糾正,并作出及時適當的評價,以鼓勵為主,表揚有創新意識的。
學生小組合作,選代表發言,匯報觀察結果,注意引導組間交流
師生共同歸納蚯蚓適于土壤生活的主要特點:
1. 體形呈長圓柱形,減少鉆土的阻力
2. 體表有粘液,有潤滑作用并完成呼吸,減少鉆土時的摩擦力
3. 剛毛可協助運動,肌肉的收縮是運動的動力。
4. 沒有眼睛,身體表面有大量感光細胞,尤其前端特別多
5. 神經系統比水螅發達,對刺激的反應靈敏而準確,身體后端神經細胞多,進一步指出還有一些特點下節課討論
八年級生物試題之微小膜殼絳蟲
【—八年級之微小膜殼絳蟲】,絳蟲頭節實際上是吸附器官,又稱附著器,其結構有吸盤型型和吸葉型等。一般頭節的頂端具有吻突,吻突上有的具鉤。
簡述微小膜殼絳蟲的生活史特點和對人體的危害,應如何對該病進行防治?
微小膜殼絳的生活史特點是既可以不經過中間宿主而完成生活史,也可以經過某些節肢動物中間宿主而發育和傳播。成蟲寄生在鼠類或人的小腸內,脫落的孕節或蟲卵隨糞便排出,蟲卵若被另一宿主吞食,則在小腸內孵出六鉤蚴,約經4d發育為似囊尾拗 初中歷史,然后附著在腸壁上發育為成蟲。此外,當孕節在所寄生宿主的腸中被消化而釋放出蟲卵時,亦可孵出六鉤蚴、再經過似囊尾蚴發育為成蟲。實驗證明,多神蚤類幼蟲和面粉甲蟲和擬谷盜等也可作為微小膜殼絳蟲的中間宿主。當這些昆蟲吞食該絳蟲卵時,卵內六鉤拗可在昆蟲血腔內發育為似囊尾蚴,當鼠或人吞食了這些含似囊尾蚴的中間宿主昆蟲時,亦可受感染。該蟲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由于成蟲頭節小鉤和體表微毛對宿主腸壁的機械損傷以及蟲體的毒性分泌物所致。感染數量少時,一般無明顯癥狀,感染嚴重時,尤其是兒童可出現胃腸和中性粒細胞浸潤,及神經癥狀,如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痛、腹脹及頭暈、頭痛、煩躁和失眠,甚至驚厥等。有的患者還可以出現皮膚瘙癢和蕁麻疹等過敏癥狀。對該病的預防和治療原則是徹底治療患者,以防止傳播和自身感染,宣傳教育,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注意環境衛生,消滅鼠類,注意營養,提高個體抵抗力是預防本病的重要措施o驅蟲藥可用吡喹酮15~25mg一次頓服,治愈率達90%~98%,亦可用阿苯達唑等。
總結:絳蟲,是一種巨大的腸道寄生蟲,普通成蟲的體長可以達到72英尺。扁形動物門的1綱。全部營寄生生活。成蟲寄生于脊椎動物,幼蟲主要寄生于無脊椎動物或以脊椎動物為中間宿主。
八年級生物復習資料之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八年級生物之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下面是老師對八年級生物復習資料之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的總結學習,供大家參考學習。
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吸氣時膈肌收縮,胸腔上下徑增大,肋間肌收縮,胸腔前后徑、左右徑增大,肺擴張,肺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 中考,氣體由外界進入。呼氣則相反。
吸氣和呼氣末時肺內氣壓等于外界氣壓。
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擴散實現的。
以上就是老師對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做的復習資料,同學們一定要把老師提供的復習資料認真復習,相信大家一定會考出好成績的。
初二生物教案:動物的社會行為
一、社會行為的特征
1、社會行為的特征:群體生活的動物具有一系列的社會行為。具體地說就是: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有的群體還形成等級。
2、白蟻和狒狒的群體生活。
引導分析討論白蟻、狒狒群體的社會行為特點。
(1)白蟻群體成員有哪些?它們的職能分別是什么?P37
、俅葡:專職的"產卵機器",也叫后蟻。
、谛巯:負責與雌蟻交配。
、酃は:筑巢,喂養雄蟻、雌蟻和兵蟻,照料雌蟻產下的卵。
、鼙:專司蟻穴的保衛。
(2)在狒狒的群體中哪一個是首領?為什么?
在狒狒群體中,個頭最大、力量最強、狀況最好、兇猛程度最高的雄狒狒才能當首領。因為它要指揮整個群體的行動,還要負責整個群體的安全。所以必須要比一般的雄狒狒要出類拔萃,才能領導其它的狒狒。
推測:為什么牧羊人放牧時管好領頭羊就可以?頭羊一般也具有首領中所具有的個頭大、力量強、健康狀況好高素質。
二、群體中的信息交流
1、動物群體中存在信息交流嗎?(提問)學生:動物內部只要有分工合作,就一定要有隨時可以進行的信息交流。
2、探討:人類有語言,還有文字,所以在進行信息交流時很方便 中考。如果我們現在不用語言,也不用文字如何交流呢?(提問)學生:我們可以通過表情、動作和氣味進行信息交流。如:用聞花香的氣味辨別花的種類。又如,我們可以做各種表情和動作讓同學去猜一猜所表達的意思。
通過學生親身體驗明確人類除了可用語言進行交流外,還可以通過動作、表情、氣味進行信息交流。
同樣道理,動物群體(沒有語言更沒有文字)可以通過動作、表情、氣味進行信息交流。
例:P39黑長尾猴發現蛇、豹、鷹發出不同的叫聲。而其它長尾猴聽到同伴不同的叫聲,會做出不同反應。
小結:黑長尾猴結群生活的信息交流方式有動作、聲音,這種交流使群體間保持聯系,共同取食和御敵。對個體及種族的延續有重要的意義。
探究:螞蟻的通訊錄 P39
:觀察螞蟻取食時,一只螞蟻發現食物,會迅速返回巢穴,一會兒,一大群螞蟻排著長長的隊伍奔向食物所在。問題:螞蟻沒有發出聲音,是靠什么傳遞信息的?領路的螞蟻為什么總是要經過曲折的路徑再次找到食物,并沒有走一條捷徑呢?
作出假設:螞蟻是靠氣味傳遞信息的。
提示:
1、螞蟻喜歡吃什么?
2、怎樣飼養螞蟻?
3、觀察螞蟻的取食行為時饑餓狀態和吃飽的狀態哪一個效果好?
4、怎樣能更好地控制螞蟻的行為?
5、能不能用其它的一些物體代替紙片?
讓學生換位思考,設想如果自己是一只小螞蟻會有什么感受?我們應該怎么樣對待動物?體驗生命的脆弱,培養學生珍愛生命的情感。在此基礎上自然而生熱愛生命的情感。
小結:學生一起朗誦屏幕上的一段文字:"仁慈地善待生命進化低于人類的動物,應該是人類的一種責任,人性的光輝將通過人類自身照亮同樣有喜怒哀樂的動物世界"。升華情感,體驗人性的美。
初中生物:生物圈 課堂訓練
1.生物圈的范圍為………………………………………………………………………( )
。粒髿馊、水圈和巖石圈的全部
。拢髿馊退Φ娜、巖石圈的上部
C.大氣圈的底部、水圈和巖石圈的全部
D.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
2.對于一只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蟲來說,它的生活環境是指…………………………( )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動物 B.陽光、空氣、溫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C.A與B的總和 D.A與B的總和再加上田野中的其它蝗蟲
3.以下哪項不是仙人掌生存需要的基本條件…………………………………………( )
A.陽光 B.水分 C.空氣 D.有機物
4.下列能構成生物圈的是………………………………………………………………( )
A.森林中的所有樹木 B. 湖泊中的所有生物 C.地球上的所有人類 D.地球及生物
5.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成功發射,楊利偉成功繞地球飛行20小時,你認為“神舟五號”的太空倉中,應攜帶哪些維持生命所需的物質…………………………( )
A.空氣 B.食物、水 C.空氣、食物、水 D.水
6.1960年科學家在水深為11022米的馬里亞納海溝進行考查時,發現海底沒有綠色植物生長。這是為什么?
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為了深入探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美國科學家于1984年開始興建一個完全封閉的生態實驗室—&mdash 初中政治;“生物圈Ⅱ號”。該實驗室有半個足球場那么大,在巨大的鋼架玻璃罩內,有微型的森林、草原、沙漠、農田、海洋和溪流等;還放養了家禽和家畜等。1993年1月,八位科學家進入實驗室。他們計劃在完全與世隔絕的情況下,自給自足生活兩年。但是,僅僅過了一年多,這個實驗室內的氧氣含量大大減少,糧食也嚴重減產,八位科學家只好提前撤出。更令人意外的是“生物圈Ⅱ號”運行三年后,實驗室中對人體和動物體有害的'一氧化氮含量大幅度增加。
。1)“生物圈Ⅱ號”模擬的是什么?
。2)設想科學家是如何維持“生物圈Ⅱ號”的?分析導致實驗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初中生物: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課堂訓練
1.線粒體是細胞的“動力車間”,在線粒體上有機物與氧氣結合經過復雜的反應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將有機物中的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研究發現不同的細胞內線粒體的數目不同。請推測:在人的下列細胞中含線粒體最多的是………………&hellip 初中政治;…()
A.心肌細胞 B.腹肌細胞 C.角質層細胞 D.脂肪細胞
2.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植物的葉肉細胞時,不易觀察到的結構是……………………()
A.細胞壁和細胞膜 B.葉綠體和線粒體 C.細胞膜和線粒體 D.細胞核和液泡
3.下列結構屬于動物體細胞中能量轉換器的是…………………………………………()
A.細胞核 B.線粒體 C.葉綠體 D.葉綠體和線粒體
4.能夠把細胞中的有機物分解,同時釋放能量供給細胞利用的結構是………………()
A.細胞核 B.葉綠體 C.線粒體 D.液泡
5.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10min,沸水便成了含菠菜味的菜湯,假如把菠菜浸在冷水中,冷水不會變成菜湯,試解釋此現象。
6.下圖是動物細胞或植物細胞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為細胞,作出此判斷的依據是此細胞具有[ ]、[ ]和[ ]等結構。
(2)結構⑥的名稱是,它能利用太陽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等合成有機物。
(3)結構①的名稱是,它能將細胞內的有機物分解并釋放能量,供給細胞的各種生命活動利用。
(4)結構⑤的名稱是,它是細胞中最重要的結構,對細胞的生命活動起著控制作用。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之染色體變異
【—初一生物上冊之染色體變異】,染色體變異是可遺傳變異的一種。根據產生變異的原因,它可以分為結構變異和數量變異兩大類。
染色體結構變異的發現
染色體結構變異最早是在果蠅中發現的。遺傳學家在1917年發現染色體缺失,1919年發現染色體重復,1923年發現染色體易位,1926年發現染色體倒位。人們在果蠅幼蟲唾腺染色體上,對各種染色體結構變異進行了詳細的遺傳學研究。
染色體結構變異的發生
染色體結構變異的發生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外因有各種射線、化學藥劑、溫度的劇變等,內因有生物體內代謝過程的失調、衰老等。在這些因素的作用下,染色體可能發生斷裂,斷裂端具有愈合與重接的能力。當染色體在不同區段發生斷裂后,在同一條染色體內或不同的染色體之間以不同的方式重接時,就會導致各種結構變異的出現。下面分別介紹這幾種結構變異的情況。
總結:在真核生物的體內,染色體是遺傳物質DNA的載體。當染色體的數目發生改變時(缺少 初中英語,增多)或者染色體的結構發生改變時,遺傳信息就隨之改變,帶來的就是生物體的后代性狀的改變,這就是染色體變異。
【初中生物土壤里的小動物同步試題】相關文章:
《土壤里的小動物》同步練習題06-20
初一生物土壤里的小動物教案06-10
土壤學試題及答案03-19
語法同步練習試題06-12
Theweather同步試題及答案06-12
同步What will I be 的試題06-14
生物同步練習試題06-11
《燕子》課文同步試題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