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輸復習試題匯編
1. 給加橫線字注音
1.墨翟( ) 2.郢( )都 3.文軒( )
4.敝輿( ) 5.犀兕( ) 6.守圉( )
2. 分角色朗讀課文,說說下面句子應讀出的語氣
1.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
2.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
3.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 ( )
4.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5.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
3. 找出下列語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公輸盤不說。“ ”通“ ”,意即:
2.子墨子九距之。“ ”通“ ”,意即:
3.已持臣守圉之器。“ ”通“ ”,意即:
4.公輸盤詘。“ ”通“ ”,意即:
4. 解釋句中加橫線的古今異義的詞
1.鄰有短褐而欲竊之。
古義: 今義:
2.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
古義: 今義:
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古義: 今義:
4.吾知所以距子矣。
古義: 今義:
5. 哪句話交代事情的起因?請用原文回答。
6. 公輸盤的觀點是什么?墨子怎樣給予一擊的?
7. 在與公輸盤的較量中,從墨子的語言又可看出他有什么特點?
8. 宋何罪之有?譯文:
9. 夫子何命焉為? 譯文:
10. 胡不見我于王?譯文:
11. 片段寫作
學習本文敘事明理的方法,不改變原作的基本意思,合理想像,適當擴充情節,材料可以作必要的取舍.以“墨子救宋”為題編寫一則故事。
12.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墨翁者,吳槐市里中人也。嘗游荊楚間,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資讀書,奚汲汲①四方乎?”乃歸,署門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雖龜手黧②面,而形貌奇古,服危③冠大襦。人望見,成異之。時磨墨沈④數斗,醉為人作徑尺字,殊偉。所制墨,有定直。酬弗當,輒弗與。故他肆之屨⑤恒滿,而其門落然。
客有誚⑥之曰:“子之墨雖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難,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茍作以眩俗,卑賈以餌眾,視之雖如玄圭⑦,試之則若土炭,吾竊恥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為,則是以古墨號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內,其可乎?且吾墨雖不售,然視篋中,則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為!”客聞之曰:“吾儕⑧誦圣人之言,以學古為則,不能以實德潮⑨其中,徒飾外以從俗徼⑩譽者,豈不愧是翁哉?”嘆息而去。 (高啟《墨翁傳》,有刪改)
注①奚汲汲:奚,哪里。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②黧(lí):色黑而黃。③危:高。④墨沈:墨汁。⑤屨(jù):用麻、葛等制成的鞋。⑥誚(qiào):譏諷。⑦玄圭:黑色的玉。⑧儕(chái):同輩。⑨硼(péng):充滿。⑩徼(jiǎo):求。
1.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躬操杵臼(彎腰)
B.人望見,成異之(感到……怪異)
C.所制墨,有定直(價錢)
D.使吾欲售而效彼之為(仿效)
2.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
A.而以今墨售于內 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
B.雖龜手黧面,而形貌奇古 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C.視之雖如玄圭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D.則是以古墨號于外 苛政猛于虎也
3.對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①人望見,咸異之 ②客有誚之曰 ③試之則若土炭 ④客聞之曰
A.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4.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時磨墨沈數斗,醉為人作徑尺字,殊偉。
(2)徒飾外以從俗徼譽者,豈不愧是翁哉?
5.本文善于運用對比的寫法來刻畫人物形象。文中的“墨翁”與“逐利者”的區別是什么?請根據文意,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
13.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于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予墨子之守固有余。
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問其故。
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固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
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1.解釋下列加橫線的詞語。
(1)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 ( )
(2)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 ( )
(3)雖殺臣,不能絕也 ( )
(4)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意思。
(1)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
(2)公輸盤詘 ( )
(3)子墨子九距之 ( )
3.選出加橫線字含義相同的一組( )。
A.胡不見我于王 于是見公輸盤
B.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C.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 鄰有敝輿而欲竊之
D.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
4.翻譯下列句子。
(1)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3)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4)雖殺臣,不能絕也。
5.“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輸盤怎樣的心理狀態?
6.墨子揭露了公輸盤“不言”的內容,請問是什么?
7.分析這段文字的大意,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
14.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畫工棄市
元帝后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①案②圖召幸③之。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匈奴入朝,求美人為閼氏。于是上④案圖,以⑤昭君行。及去,召見,貌為后宮第一,善應對,舉止閑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國,故不復更人。乃窮⑥案其事,畫工皆棄市⑦,籍⑧其家資皆巨萬。
(《西京雜記》)
注 ①圖形:畫像。②案:按照。③幸:幸寵。④上:皇上。⑤以:讓。⑥窮:追究到底。⑦棄市:陳尸街頭示眾。⑧籍:抄家。
1.請用三個逗號將文段第一句“元帝后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案圖召幸之。”正確斷開。
2.請翻譯文段最后一句,即“乃窮案其事,畫工皆棄市,籍其家資皆巨萬”。
3.除了王昭君、楊玉環因貌美分別被譽為“落雁”“羞花”以外,你知道我國古代與她們齊名的西施和貂禪分別有怎樣的美譽?
4.文中說“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請你根據所學到的知識分析一下:王嬙為什么不肯賂畫工以取皇上之寵幸?
5.按照線索去尋找事物是“按圖索驥”,元帝娶妃則是 。(仿照“按圖索驥”在橫線上寫一四字詞語)
6.常言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畫工”依仗皇上的美差,收受賂,玩忽職守,終自取其咎。在我們現代生活中,也不乏此類“畫工”,請你寫一句話予以勸誡。
15. 材料一
[香港《經濟導報》周刊5月2日文章(作者:王建民)]連戰率領的中國參訪團于4月26日至5月3日訪問大陸,實現國共兩黨60年來一次歷史性的握手,揭開國共兩黨互動與兩岸關系發展的新一頁。連戰的大陸“和平之旅”,不僅是要為臺灣前途尋找出路、為臺灣經濟找活路、為中國尋求發展生存之路,而且要開創海峽兩岸和平、和解、和諧、合作之路,開創兩岸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材料二
[時評]2005年5月8日,60多個國家的首腦和聯合國秘書長飛抵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5月9日,莫斯科紅場將舉行儀式,紀念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主題是反對戰爭、珍惜和平,緬懷歷史、面向未來。60年前,漫天烽火還未熄滅,人類歷史上最殘酷的一場大戰進入終局。橫行一時的法西斯走向墳墓,無數英雄犧牲生命迎來了最后的勝利。人類總結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得出“以史為鑒”,維護和平、謀求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
1.根據材料一的內容,擬一個題目填在下列的橫線上。(15個字以內)
2.材料二中有一個病句,請找出來改正。
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60年之際,我們再次想起了那尊豎立在聯合國大廈北花園里的青銅雕塑“鑄劍為犁”。 請你簡單分析它創意。
4.請你圍繞材料二中提到的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維護和平、謀求發展”,就材料一中連戰大陸行發表自己的一點看法。
16. 班會課上,班長鄭重其事地在黑板上寫了一個“足”字旁,又在右邊添了一個“隹”字,然后轉過身問:“誰認識這個字?”“duī”“zhuī”“根本沒這個字!”大家七嘴八舌地說。“難怪大家不認識,”班長說,“這是我造的字,它讀作‘tuī’,是咱們班專用的‘推門’的‘推’字。今天的班會就請大家談談這個問題。”
探究結果: 。
17.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伍)子胥入船,漁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尋之津。
子胥既渡,漁父乃視之有其饑色,乃謂曰:“子俟我此樹下,為子取餉。”漁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潛身于深葦之中。有頃,父來,持麥飯、鮑魚羹、盎漿,求之樹下,不見,因歌而呼之,曰:“蘆中人,蘆中人,豈非窮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蘆中而應。漁父曰:“吾見子有饑色,為子取餉,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屬天,今屬丈人,豈敢有嫌哉?”
二人飲食畢,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劍;以與漁者:“此吾前君之劍,上有七星北斗,價直百金,以此相答。”漁父曰:“吾聞楚王之命.得伍胥者,賜粟五萬石,爵執圭①。豈圖取百金之劍乎?”遂辭不受,謂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為楚所得。”子胥曰:“請丈人姓字。”漁父曰:“今曰兇兇,兩賊相逢,吾所謂渡楚賊也。兩賊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為?子為蘆中人,吾為漁丈人。富貴莫相忘也。”子胥曰:“諾。”既去,誡漁父曰:“掩子之盎漿,無令其露。”漁父諾。子胥行數步,顧視漁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注 ①執圭:春秋時楚國設囂的爵位名,它是楚國的最高爵位。
1.寫出下列加橫線詞在句中的含義。
(1)乃渡之千尋之津( )
(2)為子取餉,子何嫌哉( )
(3)價直百金( )
(4)賜粟五萬石,爵執圭( )
2.下列句中的代詞,指代的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求之樹下,不見之(子胥)
B.如是至再是(歌而呼之)
C.此吾前君之劍此(前君之劍)
D.掩子之盎漿,無令其露其(漁父)
3.下列句中“相”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價直百金,以此相答 B.相看兩不厭,惟有敬亭山
C.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 D.富貴莫相忘也
4.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子急去,勿留!且為楚所得。
(2)何用姓字為?
5.請你用一句話概括漁父的品行。
18.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公子①聞趙有處士②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賣漿家。公子欲見兩人,兩人自匿不肯見。公子聞所在,乃間步往與此兩人游,甚歡。平原君聞之,謂其夫人曰:“始吾聞夫人弟公子天下無雙,今吾聞之,乃妄從博徒賣漿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謝夫人去,曰:“無忌自在大梁③時,常聞此兩人賢,至趙,恐不得見。以無忌從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為羞,其不足以游。”乃裝偽去。夫人具以語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謝,固留公子。
公子留趙十年不歸。秦聞公子在趙,曰夜出兵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請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戒門下:“有敢為魏王使通者,死。”賓客皆北魏之趙,莫敢勸公子歸。毛公、薛公兩人往見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趙,名聞于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④先王之宗廟,公子當何面目立天下乎?”語未及卒,公子立變色,告車趣⑤駕歸救魏。
注①公子:魏公子無忌,魏王同父不同母的弟弟。②處士:隱居的人。③大梁:魏國都城,現在河南開封市。④夷:鏟平。⑤趣:通“促”,急促。
1.解釋句中加橫線的詞語。
(1)平原君乃免冠謝( )
(2)公子乃謝夫人去( )
2.下列各句中加橫線的“之”與“賓客皆北魏之趙”中“之”的用法相同的項是( )。
A.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B.先天下之憂而憂
C.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D.吾欲之南海
3.翻譯下列句子。
公子所以重于趙,名聞于諸侯者,徒以有魏也。
4.文段通過結交毛公薛公和歸救魏國兩件事,表現了公子 。
5.文章中寫平原君的作用是 。
6.下列敘述不符臺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公子在魏國時就聽說毛公薛公是賢能之士,到了趙國,就主動去與兩人交往。
B.平原君聽說公子主動結交地位低下的毛公薛公,很不以為然;公子因此認為平原君不值得交往,于是就離開了趙國。
C.秦國趁公子不在,出兵伐魏,魏王派人請公子回國,公子擔心魏王怪罪于他,不想回魏國去。
D.毛公薛公果然才識出眾,在眾門客莫敢勸的情形下,他們挺身而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三言兩語激起公子的`愛國心,說服了公子歸救魏國。
19. 《公輸》選自 。墨子,名 ,是春秋戰國之際
家學派的創始人。
20. 給加橫線字注音
犀( )兕( ) 鮒( )魚文梓( ) 楩( )楠
守圉( ) 公輸盤( )不說( ) 請說( )之
胡不見( )我于王 臣之弟子禽滑( )厘 宋無長( )木
21. 研讀下面的幾段文字,完成習題。
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于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
公輸盤不曰。
子墨子曰:“請獻十金。”
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1、解釋句子“起于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中兩個加點的“于”字。
2、選文第一節哪一句交代了事件的起因?
3、選文第一節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幾個動詞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樣的心態和精神?
4、墨子見到公輸盤,就請他幫助自己去殺人,而且進一步說可以‘“獻金”,其真正的意圖是什么?
5、聯系全文思考,第一段為什么略寫?
22. 閱讀《終不知車》,完成習題
越①無車,有游者得車于晉楚之郊,輻②腐而輪敗,輗折而轅毀,無所可用。然以其鄉之未嘗有也,舟載以歸而夸諸③人。觀者聞其夸而信之,以為車固若是,效而為之者相屬④。他日,晉楚之人見而笑其拙,越人以為紿⑤己,不顧。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車御之。車壞,大敗,終不知其車也。
注:①越:越國。②“輻(fú)”與下文的“輗(ní)”、“轅(yuán)”均是古代大車上的部件。③諸:相當于“之于”。④相屬:-個接著一個。⑤紿:dài,欺騙。
1、解釋下列句子加點詞語的意義。
①輻腐而輪敗 敗: ②以為車固若是 固:
③效而為之者相屬 效: ④越人以為紿己,不顧 顧:
2.翻譯下列句子。
①舟載以歸而夸諸人
譯文:
②及寇兵侵其境
譯文:
3、讀了這則故事后,你從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訓?
答案1. 1.dí2.yǐng 3.xuān 4.yú 5.sì 6.yù
2. 1.傲慢 2.仗勢欺人 3.言_不由衷 4.威脅 5.自信
3. 1.說 悅 高興 2.距 拒 拒絕 3.圉 御 抵擋4.詘 屈 折服
4. 1.粗布衣服 褐色 2.雖然如此 即使 3.入侵土匪4.用來……方法表因果
5. 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6. 吾義固不殺人 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7. 鎮定自若、從容自信、大義凜然、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8. 宋國有什么罪呢(在古漢語中,表疑問的疑問代詞要提前,正確的語序是“宋有何罪”.“之”,賓語前置的標志)
9. 你(有)什么見教呢(本句中,本來沒有謂語,在翻譯時應該補充出來。“焉為”表示疑問語氣)
10. 為什么不把我引見給大王呢
11. 略
12. 1.A 2.A、B 3.C 4.(1)經常磨很多墨汁,愛好給他人寫一尺見方的字,所寫的字非常壯美 (2)僅僅是裝飾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譽的人,面對這位墨翁,難道不感到羞愧嗎
5.逐利者以假冒真,迎合世俗,而墨翁則臨財不茍,潔身自好,堅守道德準則
13. 1.(1)木片 (2)巧妙的方式 (3)盡 (4)入侵
2.(1)“圉”通“御”.抵擋 (2)“詘”通“屈”,理屈 (3)“距”通“拒”,抵御
3.C 4.(1)公輸盤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戰術(2)墨子的守城辦法還綽綽有余 (引我知道你用來對付我的辦法,可是我不說(4)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殺盡(宋國的抵抗者)啊5.公輸盤兩戰皆敗,已經惱羞成怒,動了殺機 6.“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7.這段話寫墨子與公輸盤進行實力較量而大獲全勝,迫使楚王放棄攻宋
14. 1.元帝后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案圖召幸之
2.(元帝)就將這件事情追究到底.畫像的人都被陳尸街頭示眾,抄了他們的家,家中都擁有巨額資產
3.沉魚 閉月
4.說法一:窮人出身,無錢行;說法二:自持貌美,不屑行;說法三:被迫入宮,不愿做皇后、皇妃(開放題。有理有據即可)
5.按圖索美 6.別讓貪婪吞噬你的靈魂,不以天下為公將引火自焚
15. 1.連戰大陸“和平之旅”
2.聯合國秘書長和60多個國家的首腦飛抵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3.和平是人類生活的主旋律
4.維護和平、謀求發展、消除隔膜、共同進步
16. 班長的意思是有同學用腳踢門.而不用手推門,這樣不化破壞公物而且影響大家。班長提出討論的初衷是要求大家愛護公物,舉止要文明,不要有這種不文明的行為
17. 1.(1)古代長度單位(2)猜疑(3)值(4)賜爵位
2.D3.B
4.(1)你趕快離開,不要停留!(否則)將要被楚國人抓獲(2)為什么還要知道姓名呢
5.重諾輕生(重義輕生、舍生取義)(意思對即可)
18. 1.(1)道歉(2)辭別 2.A D 3.公子所以被趙國看重,聞名于諸侯,只是因為有魏國的存在啊 4.禮賢下士的謙遜作風和熱愛祖國的精神 5.反襯公子禮賢下士的美德6.B
19. 《墨子公輸》 翟 墨
20. xī sì fù zǐ pián yù bān yuè shuì xiàn gǔ zhàng
21. 1、從 到 2、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3、幾個動詞是“聞”“起”“行”“至”。這一連串的動詞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態和為了阻止楚宋之戰不辭勞苦的精神。4、真正的意圖在于步步激怒公輸盤,逼使他說出“吾義固不殺人”一類的話來。因為墨子料到公輸盤雖然在積極準備血腥的戰爭,但表面上必然會裝出堅持正義的樣子。公輸盤果然中計。5、文章各部分的詳略應隨主題的需要而定。本文是表現墨子怎樣以自己大智大勇的精神止楚攻來的。所以不能過多地渲染楚國的準備情況和墨子赴楚的詳細經過,否則不僅會使行文顯得雍腫,而且容易沖淡主題。
22. 1、①壞、毀壞;②本來;③模仿、仿效;④理睬。 2、①用船運回家并向別人夸耀。②等到敵人侵入他們的國境。
3、①不要不懂裝懂,胡亂吹噓①不要輕信,不能盲目模仿③不能憑主觀判斷事物,應認識事物的本質 ④不要自以為是⑤要聽從勸告,接受正確的建議
【公輸復習試題】相關文章:
公輸復習題目精選06-13
孟子公輸古文復習題06-13
英語復習的試題精選04-09
“公輸”翻譯01-20
公輸教案08-02
《公輸》課件03-27
《公輸》說課稿11-29
《公輸》說課稿04-19
《公輸》教案精選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