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考試復習題

時間:2021-06-13 19:20:45 試題 我要投稿

環境監測考試復習題精選

  1、 什么是環境監測?

環境監測考試復習題精選

  答:就是通過對影響環境質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測定,確定環境質量(或污染程度)及其變化趨勢。

  2、 環境監測一般包括哪幾方面的監測方法?

  答:1、化學監測(含物理化學方法)2、物理檢測3、生物監測。

  3、 環境監測的過程一般為:

  答:現場調查→監測計劃設計→優化布點→樣品采集→運送保存→分析測試→數據處理→綜合評價等。

  4、 環境監測的對象包括哪三個方面?

  答:1、反映環境質量變化的各種自然因素;2、對人類活動與環境有影響的各種人為因素;3、對環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種成分。

  5、 環境監測的目的是什么?

  答:環境監測的目的是準確、及時、全面地反映環境質量狀況及發展趨勢,為環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環境規劃等提供科學依據。具體可歸納為:

  1、 根據環境質量標準,評價環境質量。

  2、 根據污染特點、分布情況和環境條件,追蹤尋找污染源、提供污染變化趨勢,為實現監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據。

  3、 收集本底數據,積累長期監測資料,為研究環境容量、實施總量控制、目標管理、預測預報環境質量提供數據。

  4、 為保護人類健康、保護環境、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制定環境法規、標準、規劃等服務。

  6、 按環境監測的目的來分,環境監測可分為哪三個方面的監測?

  答:1、監視性監測;2、特定目的監測;3、研究性監測。

  7、 環境污染的特點是什么?

  答:1. 時間分布性;2. 空間分布性;3. 環境污染與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強度)的關系;4. 污染因素的綜合效應。

  8、 環境監測的特點是什么?

  答:環境監測就其對象、手段、時間和空間的多變性、污染組分的復雜性等其特點可歸納為:1. 環境監測的綜合性;2. 環境監測的連續性;3. 環境監測的追蹤性。

  9、 什么是環境標準?

  答:環境標準是標準中一類,它是為了保護人群健康、防治環境污染、促使生態良性循環,同時又合理利用資源,促進經濟發展,依據環境保護法和有關政策,對有關環境的各項工作(例如: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規定的限量閾值和技術規范)所做的規定。

  10、環境標準的作用是什么?

  答:1、執行環境保護法規的基本手段;2、強化環境管理的技術基礎;3、環境規劃的定量化依據;4、推動科技進步的動力。

  11、環境標準可分為哪幾類?分為幾級?

  答:環境標準可分為以下六類:1、環境質量標準;2、污染物排放標準 ;3、環境基礎標準;4、環境方法標準;5、環境標準物質標準;6、環保儀器、設備標準 。環境標準可分為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和行業標準。

  12、制定環境標準的原則是什么?

  答:要有充分的科學依據;既要技術先進,又要經濟合理;與有關標準、規范、制度協調配套;積極采用或等效采用國際標準。

  13、依據地表水水域環境功能和保護目標、控制功能高低依次劃分為哪幾類?

  答:五。1類 主要適用于源頭水、國家自然保護區。2類 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卵場、仔稚幼魚的索餌場等。3類 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魚蝦類越冬場、洄游通道、水產養殖區等漁業水域及游泳區。4類 主要適用于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5類 主要適用于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同一水域兼有多類功能的,依最高功能劃分類別。有季節性功能的,可分季劃分類別。

  14、水的自凈指標主要有哪幾個測定項目?

  答:水的自凈指標是指pH值、生化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化學需氧量。

  15、大氣環境質量標準分為哪三級?

  答:一級標準:為保護自然生態和人群健康,在長期接觸情況下,不發生任何危害影響的空氣質量要求。二級標準:為保護人群健康和城市、鄉村的動、植物,在長期和短期的情況下,不發生傷害的空氣質量要求。三級標準:為保護人群不發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動、植物(敏感者除外)能正常生長的空氣質量要求。

  16、根據地區的地理、氣候、生態、政治、經濟和大氣污染程度劃分為哪三類地區?

  答:一類區:國家規定的自然保護區、風景游覽區、名勝古跡和療養地等。二類區:城市規劃中確定的居民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名勝古跡和廣大農村寨。三類區:大氣污染程度比較重的城鎮和工業區以及城市交通樞紐、干線等。

  17、水體污染類型有哪些?

  答:水體污染類型主要有化學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

  18、地表水監測的對象主要包括哪些水系?

  答:地表水監測的對象主要包括江、河、湖、庫和海洋水。

  19、水污染源監測的對象主要包括哪幾個方面?

  答:生活污水、醫院污水和其他廢水。

  20、水中優先監測的污染物包括哪些方面?

  答:1、標準中要求控制、在環境中難以降解;2、危害大、毒性大、影響范圍廣;3、出現頻率高,有可靠檢測方法。

  21、生活污水的監測包括哪些項目?

  答:生活污水監測項目: 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懸浮物、氨氮、總氮、總磷、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動植物油、細菌總數、大腸菌群等。

  22、醫院污水的監測包括哪些項目?

  答:醫院污水監測項目: pH、色度、濁度、懸浮物、余氯 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致病菌、細菌總數、大腸菌群等。

  23、水質監測分析方法選擇應遵循的四點原則是什么?

  答:1、靈敏度能滿足定量分析的要求;2、方法成熟、準確;3、操作簡便、易于普及;

  4、抗干擾能力強。

  24、制訂地面水水質監測方案時應分哪幾個環節?

  答:1、基礎資料的收集 ;2、監測斷面和采樣點的設置 ;3、采樣時間和采樣頻率的確定 ;4、采樣及監測技術的選擇 ;5、結果表達、質量保證及實施計劃 。

  25、江河湖庫監測斷面的設置原則是什么?

  答:應在水質、水量發生變化及水體不同用途的功能區處設置監測斷面。

  26、背景斷面如何設置?

  答:設置在基本上未受人類活動影響的河段,用于評價一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27、水樣的類型有幾種?

  答:1、瞬時水樣: 瞬時水樣是指在某一時間和地點從水體中隨機采集的分散水樣。 2、混合水樣: 混合水樣是指在同一采樣點于不同時間所采集的瞬時水樣的混合水樣,有時稱“時間混合水樣”,以與其他混合水樣相區別。3、綜合水樣: 把不同采樣點同時采集的各個瞬時水樣混合后所得到的樣品稱綜合水樣。

  28、工業廢水采樣點如何設置?

  答:(1)在車間或車間處理設施的廢水排放口設置采樣點監測一類污染物;(2)在工廠廢水總排放口布設采樣點,監測二類污染物; (3)已有廢水處理設施的工廠,在處理設施的總排放口布設采樣點。如需了解廢水處理效果,還要在處理設施進口設采樣點;(4)在排污渠道上,采樣點應設在渠道較直、水量穩定,上游無污染匯入的地方。

  29、城市污水采樣點如何設置?

  答:(1)城市污水管網的采樣點設在:非居民生活排水支管接入城市污水干管的檢查井;城市污水干管的不同位置;污水進入水體的排放口等。 (2)城市污水處理廠:在污水進口和處理后的總排口布設采樣點。如需監測各污水處理單元效率,應在各處理設施單元的進、出口分別設采樣點。另外,還需設污泥采樣點。

  30、對于工藝連續、穩定的工廠排出的廢水進行監測時,可以采集瞬時水樣。

  答:對。

  31、對于污染組分的濃度隨時間起伏較大的工廠排出的廢水進行監測時,可以采集平均廢水樣(平均混合水樣或平均比例混合水樣)。

  答:對。

  32、采集表層底質樣品采用挖式或錐式采樣器,采樣量視監測項目而定,一般。

  33、采樣時必須認真填寫采樣登記表,每個水樣瓶都應貼上標簽,標簽上應填寫采樣點號 、采樣 日期 和 時間 、 測定項目等 等,要塞緊瓶塞,必要時還要密封。

  34、采集測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機污染物等項目的水樣時,水樣必須充滿容器。 答:對。

  35、測定金屬離子的水樣常用HNO3酸化至pH為 1~2 ,既可防止重金屬離子水解沉淀,又可避免金屬被器壁吸附。

  36、測定硫化物的水樣進行保存時,需加入

  37、水樣為什么要進行預處理?

  答:環境水樣所含組分復雜,并且多數污染組分含量低,存在形態各異,所以在分析測定之前,往往需要進行預處理,以得到欲測組分適合測定方法要求的形態、濃度和消除共存組分干擾的試樣體系。

  38、濕式消解有幾種方法?

  答:1. 硝酸消解法;2. 硝酸-高氯酸消解法;3. 硝酸-硫酸消解法;4.硫酸-磷酸消解法;

  5.硫酸-高錳酸鉀消解法;6.多元消解法;7..堿分解法。

  39、汞及其化合物屬于劇毒物質,主要來源于金屬冶煉、儀器儀表制造、顏料、塑料、食鹽電解及軍工等廢水。天然水中汞含量一般不超過0.1μg/L;我國飲用水標準限值為 0.001 mg/L。

  40、簡述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測定六價鉻的原理。

  答:在酸性介質中,六價鉻與二苯碳酰二肼(DPC)反應,生成紫紅色配合物,于540nm波長處進行比色測定。本方法的最低檢出濃度為0.004mg/L,使用10mm比色皿,測定上限為1mg/L。

  41、在測定某水樣的堿度時,酚酞指示劑所消耗的標準酸體積大于甲基橙指示劑所消耗的標準酸體積,所以水樣中含氫氧化物和碳酸鹽。

  答:對。

  42、溶解氧(DO)的定義。

  答: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溶解氧。

  43、簡述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測定水中氨氮的原理。

  答:在經蒸餾法預處理的水樣中,加入納氏試劑,則與氨反應生成黃棕色膠態化合物,此顏色在較寬的波長范圍內具有強烈吸收,通常使用410~425nm范圍波長光比色定量。本方法的最低檢出濃度為0.025mg/L,測定上限為2mg/L。反應方程如下:

  2K2[HgI2]+3KOH+NH3=NH2Hg2IO(黃棕色)+7KI+2H2O

  44、化學需氧量(COD) 的定義。

  答:化學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氧化1 L水樣中還原性物質所消耗的氧化劑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45、高錳酸鹽指數的定義。

  答:以高錳酸鉀溶液為氧化劑測得的化學需氧量,稱高錳酸鹽指數,以氧的'mg/L表示。

  46、生化需氧量(BOD) 的定義。

  答: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機物的生物化學氧化過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47、指數常被作為反映地表水受有機物和還原性無機物污染程度的綜合指標。

  48、總有機碳(TOC)是指什么?

  答:有機碳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體中有機物質總量的綜合指標。

  49、生物群落法中的指示生物的概念。

  答:生物群落中生活著各種水生生物,如浮游生物、著生生動、底棲動物、魚類和細菌等。由于它們的群落結構、種類和數量的變化能反映水質污染狀況,故稱之為指示生物。 50、1 L曝氣池污泥混合液所含干污泥的重量稱為污泥濃度。

  答:對。

  51、空氣污染對人體的危害途徑1,2,

  3、 。

  52、依據大氣污染物的形成過程來分,可分為 污染物和 污染物。

  53、大氣中的二次污染物是指 發生反應所產生的新污染物 。

  54、粒徑大于μm的顆粒物能較快地沉降到地面上,稱為降塵。

  55、粒徑小于m的顆粒物(PM10)可長期飄浮在空氣中,稱為 可吸入顆粒物 或飄塵(IP)。

  56、什么是光化學煙霧?

  答:當汽車污染源排放到大氣中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達到一定濃度后,在強烈陽光照射下,經發生一系列光化學反應,形成臭氧、過氧乙酰硝酸酯(PAN)和醛類等物質懸浮于大氣中而構成。

  57、什么是硫酸煙霧?

  答:主要是由燃燒煤產生的高濃度二氧化硫和煤煙形成的,而二氧化硫經氧化劑、紫外光等因素的作用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與水蒸氣結合形成硫酸煙霧。

  58、大氣直接采樣法包括 , 真空瓶采樣 。

  59、富集(濃縮)采樣法中吸收液的選擇原則是什么?

  答:1、吸收效率高(反應快或溶解度大);2、吸收后穩定時間長;3、有利于下一步測定;4、毒性小、價格低等。

  60、什么是硫酸鹽化速率?

  答:是指大氣中含硫污染物演變為硫酸霧和硫酸鹽霧的速率。

  61、簡述總懸浮顆粒物(TSP)的測定原理( 濾膜捕集)。

  答:用抽氣動力抽取一定體積的空氣通過已恒重的濾膜,則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被阻留在濾膜上,根據采樣前后濾膜質量之差及采樣體積,即可計算TSP的濃度。

  62、什么是生物監測法?

  答:是通過(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在環境中的分布、發育狀況及生理生化指標和生態系統的變化來研究環境污染情況測定污染物毒性的一類監測方法。

  63、對SO2污染敏感的指示植物之一是(A)。

  A .紫花苜蓿 B.葡萄 C.郁金香 D.向日葵

  64、簡述植物在污染環境中的受害癥狀。

  答:大氣污染物通過葉面上進行氣體交換的氣孔或孔隙進入植物體內,侵襲細胞組織,并發生一系列生化反應,從而使植物組織遭受破壞,呈現受害癥狀。這些癥狀雖然隨污染物的種類、濃度以及受害植物的品種、暴露時間不同而有差異,但具有某些共同特點,如葉綠素被破壞,葉細胞組織脫水,進而發生葉面失去光澤,出現不同顏色(灰白色、黃色或褐色)的斑點,葉片脫落,甚至全株枯死等異常現象。

  65、對NO2污染敏感的指示植物之一是(D )。

  A .紫花苜蓿 B.白楊 C.臘梅 D.向日葵

  66、環境污染中的三致是指 、、

  67、固體廢物的概念是什么?

  答:是指被丟棄的固體和泥狀物質,包括從廢水、廢氣中分離出來的固體顆粒簡稱廢物。

  68、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①;②③。

  69、土壤由什么組成?

  答:土壤組成相當復雜,總體來說,是有礦物質、動植物殘體腐解產生的有機物質、水分和空氣等固、液、氣三相組成的。

  70、土壤背景值的概念是什么?

  答:在環境科學中,土壤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少受人類活動影響,尚未受或少受污染和破壞的土壤中元素的含量,稱為土壤背景值(又稱土壤本底值)。

  71、土壤樣品進行消化的目的是①;②體物質 ;③ 將各種形態的金屬變為同一種可測態 。

  72、我國于1998年公布了“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其中包括 廢物來源和約 626 種常見危害組分和廢物名稱。

  73、飲用水源地全年采樣監測( B )。

  A. 6次 B.12次 C.4次 D.24次

  74、“中國環境優先監測研究”提出的“中國環境優先污染物黑名單”,包括種化學類別共 68 種有毒物質,其中有機物占 58 種。

  75、不屬生物污染途徑的是( A )。

  A .生物傳播 B.生物吸收 C.生物積累 D.表面附著

  76、簡述鉑鈷比色法測定水色的原理,此法適應測定怎樣的水?

  答:原理是用氯鉑酸鉀與氯化鈷配成標準色列,與水樣進行目視比色確定水樣色度,規定每升水中含1mg鉑和0.5mg鈷所具有的顏色為1個色度單位,稱為1度。該方法適應于

【環境監測考試復習題】相關文章:

小升初語文考試復習題06-14

國防考試必備復習題06-16

小升初語文考試復習題精選06-16

小升初語文考試總復習題06-14

小升初數學考試復習題06-15

對口招生考試綜合復習題06-17

政治科考試復習題目06-17

教師招聘考試論述復習題06-16

大學自學考試的語文復習題06-1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不卡 | 亚洲国产gⅴ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怮 |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精品 |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按摩不卡 | 亚洲欧美在线看h片666 | 五月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