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檢測試題

時間:2023-05-27 09:24:02 詩琳 試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二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檢測試題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我們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試題,試題可以幫助參考者清楚地認識自己的知識掌握程度。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自己的試題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二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檢測試題,歡迎大家分享。

初二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檢測試題

  初二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檢測試題

  一、(本大題共10分,每小題2分)

  1.根據拼音,寫出的漢字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潺潺流淌、滋潤甘chún( )的清泉,那是仁厚的土地母親從自己血管里擠給生民的玉液qióng( )漿。有了水,chán( )弱的植物就會蓬蓬勃勃,焦渴的動物就會起死回生。有了水,就有了大山的wěng( )郁,湖海的浩蕩。

  A.純 瓊 讒 蓊 B.醇 瓊 孱 蓊

  C.醇 穹 孱 翁 D.純 穹 孱 翁

  2.下列詞語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

  A.橋墩 序幕 雕刻 就地取材 B.口吻 襯托 矯健 前瞻后顧

  C.回廊 寂寞 芭蕉 別出新裁 D.殿試 肅穆 啜泣 迥然不同

  3.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刪去后不影響句意的一句是( )

  A.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

  B.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

  C.這些橋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

  D.《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

  4.將下面的句子調整為語意連貫的一段話。

  灞橋位于陜西省西安市東的灞水上。 。

  ①橋長386米,一共有64個橋洞。 ②灞橋,由于當時地處長安附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來,就是連接長安和長安以東廣大地區的交通要道。 ③是我國歷史上最古老而又久負盛名的一座石梁橋。 ④解放后,為了便于載重車輛通行,橋面由原來的石板改為鋼筋水泥板。 ⑤唐人送別親友,也多送至灞橋,有“灞橋折柳贈別”的習俗,故又稱銷魂橋。 ⑥修建于漢朝,后幾經毀建,如今的灞橋是清道光十三年(1833)修建的。

  5.用“|”劃分文段的層次,并提取其中的兩句話作為分層的理由。

  石拱橋自身的結構就很美:圓的橋洞、方的石塊、弧的橋背,方、圓之間相處和諧、得體,力學的規律往往與美感的規律相拍合。不過我之愛橋,并非著重于將橋作為大件工藝品來欣賞,也并非著眼于自李春的趙州橋以來的橋梁發展,而是緣于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二、(本大題共40分)

  (一)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4分)

  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6.全段首句與其他句子間構成 關系。(1分)

  7.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2分)

  8.假山堆疊的特點是: 。說明此特點的句子是: 。(3分)

  9.池沼的特點是: 。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布置石頭或種花草的目的是: 。(3分)

  10.“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一句中“藝術”與“技術”不能互換的原因是: 。(2分)

  11.這段文字運用的最主要的說明方法是: ,這種說明方法的主要作用是: 。(3分)

  (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2分)

  ①中國園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組合而成的一個綜合藝術品,富有詩情畫意。

  ②中國園林的樹木栽植,不僅為了綠化,而且要具有畫意。窗外花樹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間古樹三五,幽篁一叢,乃模擬枯木竹石圖。重姿態,不講品種,和盆栽一樣,能“入畫”。拙政園的楓楊、網師園的古柏,都是一園之勝,左右大局,如果這些饒有畫意的古木去了,一園景色頓減。樹木品種又多有特色,如蘇州留園原多白皮松,怡園多松、梅,滄浪亭滿種箬竹,各具風貌。可是近年來沒有注意這個問題,品種搞亂了,各園個性漸少,似要引以為戒。宋人郭熙說得好: “山水以山為血脈,以草為毛發,以煙云為神采。”草尚如此,何況樹木呢?我總覺得一個地方的園林應該有那個地方的植物特色,并且土生土長的樹木存活率大,成長得快,幾年可茂然成林。

  ③中國園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尋味。立峰是一種抽象雕刻品,美人峰細看才像。九獅山亦然。鴛鴦廳的前后梁架,形式不同,不說不明白,一說才恍然大悟,竟寓鴛鴦之意。奈何今天有許多好心腸的人,唯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裝了人工大魚,熊貓館前站著泥塑熊貓,如做著大廣告,與含蓄兩字背道而馳,失去了中國園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風景。魚要隱現方妙,熊貓館以竹林引勝,漸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過去有些園名,如寒碧山莊、梅園、網師園,都可顧名思義,園內的特色是白皮松、梅、水。盡人皆知的西湖十景,更是佳例。亭榭之額真是賞景的說明書。拙政園的荷風四面亭,人臨其境,即無荷風,亦覺風在其中,引人遐思。

  ④遠山無腳,遠樹無根,遠舟無身(只見帆),這是畫理,亦造園之理。園林的每個觀賞點,看來皆是一幅幅不同的畫,要深遠而有層次。“常倚曲闌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具體點說:建亭須略低山巔,植樹不宜峰尖,山露腳而不露頂,露頂而不露腳,大樹見梢不見根,見根不見梢之類。但是運用上卻細致而費推敲,小至一樹的修剪,片石的移動,都要影響風景的構圖。真是一枝之差,全園敗景。拙政園玉蘭堂后的古樹枯死,今雖補植,終失舊貌。至此深深體會到,造園困難,管園亦不易。一個好的園林管理者,他不但要考查園的歷史,更應知道園的藝術特征,等于一個優秀的護士對病人作周密細致的了解。

  (選自《說園》,有刪改)

  12.文章開篇說中國園林是“一個綜合藝術品”,文章從哪幾個角度說明了它“富有詩情畫意”?(3分)

  13.②③段中的畫線句分別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4.精讀第②段,回答問題。(4分,每小題2分)

  (1)用原文回答:中國園林的樹木栽植有哪些特點?

  (2)作者為什么認為“一個地方的園林應該有那個地方的植物特色”?

  15.自選角度賞析第④段中的畫線句。(2分)

  (三)閱讀下文,回答下列問題。(14分)

  會呼吸的建筑

  ①當你穿行于城市的鋼筋混凝土森林時,當你遠途旅行卻發現“千城一面”時,越來越多的建筑正在以其優雅的造型、豐富的空間感受和人性化的使用方式努力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其中仿照生物的功能、組織、形象構成來修建的建筑物,就是“仿生建筑”。

  ②仿生建筑的類型十分豐富,有些仿生建筑不僅擁有與生物相仿的優美外形,而且還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樣“呼吸”著,擁有無與倫比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大大縮短了人與自然的距離。它們中有的能夠像向日葵花盤一樣旋轉,有的能夠像仙人掌一樣開花,有的能夠像盛開的馬蹄蓮一樣迎風招展。

  ③眾所周知,向日葵從發芽到花盤盛開這一段時間,其葉子和花盤會一直追隨著太陽的位置以獲得最充足的陽光。向日葵式的仿生建筑也能夠隨時跟蹤太陽的方向進行旋轉,太陽落山以后,控制程序會讓房屋自動恢復初始位置。其旋轉的動力全都來自于自身的“光合作用”,即由屋頂的太陽能光電板和小型的太陽能電動機提供動力,十分節能。加上其外表面安裝了大量的太陽能光電板,它每天生產的電能遠遠大于旋轉所消耗的,于是住戶便將多余的電能存入社區電網,冬天或者陰天時再拿出使用,剩余的還能賣錢。“向日葵建筑”中還擁有眾多“葵花子”,比如客廳電燈、浴室加熱器等,它們的能量都來自于屋頂的太陽能光電板。陽光下,“向日葵”就像璀璨的寶石一樣閃閃發光,周圍植物的影子由玻璃透到室內去,光影縱橫,仿佛置身于樹蔭之下;黑夜里,“葵花子”們熠熠生輝,五彩斑斕,十分動人。

  ④仙人掌一般生長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會竭盡全力吸收、儲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住戶們將各種植物種植在自己大面積的戶外陽臺上,整個建筑就像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廠,能夠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氣體,并且釋放新鮮的氧氣,緩解城市的熱島效應,為住戶提供清新、優雅的居住環境。每當花朵盛開的時候,紅、黃、藍、綠等色彩交相輝映,在白色建筑表面的映襯下,猶如一幅美麗的百花圖,加上天光云影的點綴和追逐嬉戲的飛鳥,其中的住戶宛如身處森林之中,十分愜意。

  ⑤花梗是馬蹄蓮的中軸部分,除了作為結構主體,還作為整株植物的主要能量傳送帶,可以將水分、養分及時地在根、花、果實之間運輸。“馬蹄蓮建筑”的塔樓作為整支“馬蹄蓮”的花梗,在其底部設有集熱棚,利用溫室效應加熱空氣,將熱量通過中心煙囪的內部氣流,源源不斷輸送給整座建筑。此外,塔樓主體的外表面并不平整,像折過的紙張一樣,這樣能夠保證經過氣流的最大化,從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風能。而且,為了提高頂部風力發電機組的效率,“花”被設計成雙弧形截面,將風速提高到環境風速的4倍之多。風兒吹過,“馬蹄蓮建筑”迎風招展,散發著蓬勃的生機。

  ⑥其實大自然還有很多神秘之處,蘊藏著無限可能,啟發著建筑師的設計靈感。

  16.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2分)

  A.仿生建筑就是“會呼吸的建筑”。

  B.“向日葵建筑”能夠隨時跟蹤太陽的方向進行旋轉。

  C.“仙人掌建筑”可以緩解城市的熱島效應。

  D.塔樓是“馬蹄蓮建筑”的結合主體。

  17.第③④⑤段的順序為什么不能顛倒?(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簡要說明第③段加點文字的語言特點。(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⑤段畫線句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未來或許會出現怎樣的仿生建筑?試舉一例。(文中例子除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題共10分)

  (一)綜合性學習。(5分)

  你們班想開展一次調查家鄉古建筑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如果你是本次調查活動的負責人,請完成下列任務。

  21.請你為本次活動擬寫一則宣傳標語。(2分)

  22.請你為本次活動確定幾種活動方式。(至少寫出三種)(3分)

  (二)名著閱讀。(5分)

  23.《朝花夕拾》中刻畫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婦女形象有________和________。(2分)

  24.魯迅的《二十四孝圖》一文,對古時的所謂“孝”持有怎樣的態度?(3分)

  四、(本大題共40分)

  25.根據要求作文。

  以“橋”為話題作文,題目自擬,文體自定,不少于600字。

  初二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檢測試題

  一、閱讀文言文《與朱元思書》(吳均),回答問題。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1)從流飄蕩( )(2)急湍甚箭( )(3)猛浪若奔( )(4)橫柯上蔽( )

  2、翻譯句子: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總領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水時,作者抓住了水的_____和________的特點。

  4、寫山奇,分別從________覺和________覺來寫景,這樣寫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

  5、作者在欣賞了奇山秀水后發出了怎樣的感慨?

  二、比較閱讀

  (甲)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乙)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劉禹錫《陋室銘》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①以:②期:③勞:④之:

  2、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現作者性格和品質的語句是。

  乙段文字中統領全文、點明作者品德的語句是。

  4、甲、乙兩段文字表現了作者共同的情懷和志趣,試加以概括。

  三、閱讀《馬說》片斷,回答問題。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食或盡粟—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A、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B、且欲常馬等不可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其真無馬邪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D、只辱于奴隸人之手執策而臨之

  2、將下列文言文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食之不能盡其材

  3、文中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作者對此表現出強烈的之情。

  4、文中“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一句強調了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華不被人發現,完全可以(填相關成語),把自己的才華積極主動地顯露出來;而在位者也應(填相關成語)正確識別、選拔和任用人才。

  四、閱讀《送東陽馬生序》選段,回答問題。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

  (1)無從致書以觀致:__________(2)走送之走:__________

  (3)援疑質理質:__________(4)俟其欣悅俟:__________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每假借于藏書之家公與之乘,戰于長勺

  B、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先帝不以臣卑鄙

  C、或遇其叱咄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D、益慕圣賢之道孔子曰:“何陋之有?”

  3、下列句中文言虛詞“以”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無從致書以觀

  A、以是人多以書假余B、計日以還C、俯身耳以請

  4、下列選項中的文言句式與“弗之怠”一句相同的一項是( )

  A、每假借于藏書之家B、何陋之有C、馬之千里者

  4、翻譯下列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

  ③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5、選段分別從哪兩方面敘寫了作者的求學之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八年級下冊語文試題之5月月考試卷及答案

  1.本試卷共七大題,20小題,滿分120分。考試用時120分鐘。

  2.答題前,請將姓名、學號、學校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卷上指定的位置。

  3.所有答案全部做在答題卷上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

  4.考試結束,監考人員只收答題卷,試卷請自行保存。

  預祝你取得優異成績!

  第Ⅰ卷〔選擇題30分)

  一、(共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加點字讀音和字形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鄙夷(yí)翕(xī)動遐想不計其數

  B.寒噤(jīn)屏(píng)氣徜徉事在必行

  C.愕(è)然藐(miǎo)小屏蔽耐人尋味

  D.貯(zhù)蓄嗤(chī)笑惘然沁人心脾

  2.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都如我的_______而生活,也不愿意他們都如閏土的_____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別人的______而生活。

  A.辛苦恣睢辛苦麻木辛苦展轉

  B.辛苦麻木辛苦展轉辛苦恣睢

  C.辛苦展轉辛苦恣睢辛苦麻木

  D.辛苦展轉辛苦麻木辛苦恣睢

  3.下面各項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A.楚才作文競賽對提升青少年人文素養、彰顯武漢文化軟實力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B.市民將可通過電視、短信、廣播、網絡等渠道提前24小時獲知“霾”的行蹤。

  C.“兩艦一艇”的首航,標志著武漢首條以軍事旅游元素為主的水上旅游線路正式開動。

  D.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

  4.將“這種情況與一架天平的來回擺動很相像,所以稱為‘天平動’或‘枰動’”這句話還原到下面語段中,最恰當的一處是

  為此,奧尼爾提出兩個地點。(A)它們位于月球環繞地球運行的軌道上,一個在月球前,另一個在月球后,每個點都可以與地球、月球組成一個等邊三角形,其邊長等于月地之間的距離,即384400千米。(B)早在1772年,法國天文學家拉格朗日就己證明,位于這兩個點上的小物體所受的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恰能使之處于穩定平衡狀態。(C)也就是說,如果小物體位置稍有偏離,那么地球與月球的引力聯合起來又會把它拉回到這兩個點上,于是,該小物體就會在平衡位置附近往返擺動。(D)太空中的這兩個點則稱為“秤動點”或“拉格朗日點”。

  二、閱讀下面的短文,完成5-7題。(9分,每小題3分)

  “天坑”是如何形成的

  2010年5月31日,瀕臨加勒比海的中美洲國家危地馬拉發生了一樁駭人聽聞的怪事:其首都危地馬拉城出現一個巨大的深坑,深度達到60米!有目擊者稱當時一幢3層建筑墜入坑中,造成至少1人死亡。

  2008年3月25日凌晨,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紅橋鎮五閣村突然出現3個形狀大小不等的巨型塌陷坑,呈直線展開,目擊者稱這些塌陷坑足有兩個籃球場那么大,此后,類似事件不斷出現,在附近又出現多個大大小小類似的塌陷坑,共計11個。

  2010年3月以來,廣西省東蘭縣武篆鎮那論村的稻田中多處泥土下陷,出現大大小小十多個新坑,加上前幾年已經出現的,總共超過30個。不過這些坑規模不大,小的直徑1米,大的有6米,深度最大的為6米。因不解其因,人們習慣稱之為"天坑"。

  想起這可怕的一幕幕,我們會忍不住去思考:誰,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至于"天坑"的說法,有時候是不正確的。當人們發現了地面無緣無故出現一個大坑時,因不解其因便稱其為"天坑",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我國從事洞穴科學研究的著名專家朱學穩指出,"天坑"是指寬度和深度不小于100米的塌陷漏斗,并由直立的周壁構成陡峭的剖面。此外,從觀賞方面來說,是否壯觀、雄奇、險峻,而且具備生物多樣性等綜合屬性,也往往被認為是鑒別天坑與一般漏斗、洼地或豎井的重要標志。所以說,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天坑"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坑。有時候可能是因為過量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或地面塌陷,有時候是人工采礦活動將地下掏空誘發的地表塌陷,也有的是因為曾經開挖過地面而在回填時未填實,當流水滲入地下時帶走泥沙,結果導致上部土體陷落。而此次危地馬拉城的巨大塌陷坑,很可能是由于熱帶風暴"阿加莎"帶來的持續暴雨和城市地下排水系統不夠完善所致。

  那么,真正巨大的"天坑"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巖溶作用強烈的地方,長年累月的發展,地下形成的空洞一旦造成頂部巖層坍塌,便會在地表形成坑的形狀,若規模和形狀達到一定程度,便可稱為"天坑"。所以說,天坑就是發育成熟的一種喀斯特地貌。

  當這種地質現象發生在有人類活動的地區時,便可能成為一種地質災害,即為"天災"。如果發生在無人居住區,則一般不具有危害性。倘若人們能夠在保護的基礎上開發利用,還能成為風景優美、魅力無窮的旅游勝地,吸引大批學者和"探洞"愛好者前往探險,尋找大自然的神秘和美麗。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喜歡探秘的朋友一定要在當地導游或向導的指引下前往,千萬不要獨自行動,畢竟安全始終是最重要的。

  五、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直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舍,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本文是____________(朝代)著名文學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所作。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其岸勢犬牙差互其如土石輟B、而不知日之入耕之壟上

  C、雜然而前陳蒼然暮色D、以其境過清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3、翻譯

  (1)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3)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4、作有從 和 兩方面來描寫游魚:時而 , ;時而 , 。作者觀魚時的心情也是 的。

  六、《醉翁亭記》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這個片段寫了四種情況。從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種情況的短句、依次填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各組句中的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A、往來而不絕者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B、臨溪而漁蒞臨指導

  C、宴酣之樂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D、泉香而酒洌雜然而前陳者

  3、將“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翻譯成現代漢語。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聯系全文看,對作者在這個片段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山水之樂B、與民同樂

  C、被貶后的抑郁心情D、“醉”與“樂”的和諧統一

  5、從作者所表達的思想境界,我們可以感受到他一樣具有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一文中所展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曠達胸襟。

  6、下列句子理解正確的有( )

  A.“滁人游”的歡悅情景側面反映了太守治下的政治清明;寫“滁人游”,襯托了“太守醉”。

  B.“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一句的意思是:一個面容蒼老,滿頭白發的老人,昏昏欲倒的坐在眾人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C.“醉能同其樂”表現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

  D.“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意為:太守說的誰?就是廬陵歐陽修。

  七、

  (甲)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乙)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下列劃線字注音錯誤的一項是( )

  A、浩浩湯湯(tāng)B、銜遠山(xián)

  C、互相軒邈(miǎo)D、泠泠作響(líng)

  2、解釋句中劃橫線的詞。

  (1)橫無際涯(2)先天下之憂而憂

  (3)猿則百叫無絕(4)窺谷忘反

  3、對下面句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為外物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B.微斯人,吾誰與歸(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C.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我嘗試著探求古代仁人的思想感情)

  D.或異二者之為(也許不同于以上兩種心情)

  4、翻譯句子。

  (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對甲段文字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勸導謫守巴陵郡的友人滕子京忘記個人得失。

  B.抒發作者寬闊的情懷和政治抱負。

  C.批評文中描述的遷客騷人。

  D.闡述不應當追求個人快樂的道理。

  6、在景物描寫方面,甲段主要從視覺角度進行描寫,突出洞庭湖的景色特點。乙段則從視覺和角度進行描寫,體現從富陽至桐廬沿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作答)的特點。

  八、閱讀《岳陽樓記》選段,回答問題。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薄:景:

  2、把下面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3、請從選文中找出概括“遷客騷人”“悲”、“喜”情感的語句。

  4、“遷客騷人”情感變化的原因是和。

  九、閱讀《醉翁亭記》(選段),完成問題。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下列詞語中“回”字與“峰回路轉”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妙手回春B、驀然回首

  C、回復短信D、回環往復

  2、解釋選段中加點的詞語。

  (1)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輒: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

  (1)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①表現作者春游滿井輕松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寫波光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描寫山巒為晴雪所洗后的鮮艷明媚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譯文不正確的是( )

  A、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譯文:高大的柳樹夾著河堤,肥沃的土地有點濕潤,一眼望去天地顯得很開闊,(我感到自己)好像是一只從籠子里飛出來的天鵝。

  B、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譯文:(河水)亮晶晶的,好像剛打開鏡子,冷光突然從匣子里閃射出來一樣。

  C、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

  譯文:柳條有舒展開的,沒舒展開的,柔嫩的梢頭像一件披風披在柳樹上,麥苗出土了,剛一寸左右。

  D、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來之知也。

  譯文:(我這)才知道郊田外面未嘗沒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卻不知道啊。

  3、文中表現“閑適滿意”的一個詞語是:_____________。

  4、“游人雖未盛……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幾句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從哪兩個方面寫出了“春”的信息?

  _____________。

  中學生八年級語文試題

  一、知識積累與運用(16分)

  1.給下面加粗的字注音。(4分)

  勻稱( )洨河( )軒榭( )

  鏤空( )額枋( )水藻( )

  蟠龍( )傖俗( )

  2.根據拼音填漢字。(3分)

  嶙xún( )斟zhuó( )shā( )風景

  帷mù( )hú( )形獨占áo( )頭

  3.文學常識填空。(3分)

  (1)《中國石拱橋》的作者是________,江蘇鎮江人,他是________、________。他主持修建了錢塘江公路、鐵路兩用橋。

  (2)《蘇州園林》的作者葉圣陶是現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名紹鈞,字圣陶,他創作的童話________被人們廣為傳譯。

  4.指出下列各句的說明方法。(3分)

  (1)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 )

  (2)“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 )

  (3)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

  5.根據下面句子內容,寫出相應的成語。(3分)

  (1)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妥善辦法。( )

  (2)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

  (3)相差雖小,而造成的誤差或錯誤極大。( )

  二、閱讀(44分)

  (一)閱讀《中國石拱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問題。(14分)

  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這座橋的特點是:(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于車馬上下。(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做成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四)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就連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唐朝的張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云,長虹飲澗”。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橋的主要設計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橋頭的碑文里還刻著他的名字。

  語文試題6.概括趙州橋的4個特點。(5分)

  7.在介紹趙州橋第一個特點時,“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一句中的“可算”一詞可否去掉?為什么?(5分)

  8.文中引用張嘉貞的贊語是為了說明趙州橋的什么特點?(2分)

  9.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是什么?(2分)

  (二)現代文閱讀(30分)

  你好,對手

  ①狼常到一個牧場叼羊。牧場主用了整整一個冬季,請獵手圍獵狼群,狼患總算解除了。過了不久,羊群開始流行疫病,羊大批死掉,比遭受狼患的損失還大。牧場主又請來醫生對羊群行進防疫治病。但是,不知為什么,疫病還是不斷發生,沒辦法,只好請來一批專家會診。專家的結論卻是去請幾只狼來,放回到附近的山里去。

  ②原來,狼先生先前的光臨,對羊群有著天然的“優生優育”的作用。狼的騷擾使羊群常常驚悸奔跑,羊群因之格外健壯,老弱病殘填入狼口,疫病源也就不復存在了。

  ③這件真實故事,十分耐人尋味。

  ④在生物鏈中,狼是羊的天敵。沒有了狼這個對手,羊群就面臨著災難。現在,人類之所以保護生物,就是讓動物鏈不致隔斷,換句話說,就是讓每種生物都有對手。

  ⑤有對手,保有警惕,便不失活力。這個道理人類亦然。當年七國稱雄,秦便圖強自新;一旦六國并入秦的版圖,沒了敵人,秦也就英雄末路二世而亡了。現在,我們公認競爭是個好東西,就是因為競爭使參與者都有了對手,逼著你銳意進取,否則就會自毀長城。

  ⑥人生如登山,只要有高峰還在前頭,人的腳步就不會停下。一旦把千山萬壑踩在腳下,真正的對手便是自己了。美國拳王泰森稱霸拳臺,擊垮了一個又一個挑戰對手。不想,勝利和鮮花帶給他的是驕狂、麻木和縱欲,終而因罪下獄。美國輿論驚呼“拳王自己打倒了自己”。可見,視自己為對手,戰勝自己,超越自己,是人生的十八盤,是最艱難的選擇。

  ⑦在人生漫長的征途上,對手是同行者,也是挑戰者,是對手喚起我們挑戰的沖動和渴望,失去對手,我們或許將失去一切。從這個意義上我們不妨說一聲:“你好,對手。”

  10.給下面加粗字注音。(2分)

  叼( )驚悸( )疫病( )千山萬壑( )

  11.本文第二段未句中“請幾只狼來”的“請”字是作者用心選擇的詞語,聯系下文看,選擇這個詞是因為什么?(4分)

  12.簡要分析第3段中“十分耐人尋味”一語所包含的意思。(4分)

  13.為了體現文章主旨,本文選取了幾件事?試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4分)

  14.你對本文作者所表示的觀點是否認同?如認同,請闡述理由。(8分)

  15.在你的生活中有對手嗎?請將你與對手之間的故事講一講,并闡述對手對你人生有何觸動。(8分)

  三、作文(40分)

  16.下列兩個文題,任選其一,寫一篇文章。

  (1)我的世界

  (2)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既有陽光,也有雨水;既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坎坷的小路。然而,陽光既讓我們感到溫暖,也讓我們感到灼熱;雨水既讓我們感到泥濘,也讓我們體味清新;大道既讓我們快速前行,也易忘乎所以;小路既讓我們行走艱難,也讓我們體驗奮斗的快樂。生活就是如此……

  請你自己命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

  參考答案

  一、1.chèn xiáo xiè lòu fāng zǎo pán cāng

  2.峋 酌 煞 幕 弧 鰲

  3.(1)茅以升 中國橋梁學家 教育家

  (2)作家 教育家 《古代英雄石像》

  4.(1)列數字 (2)舉例子、作比較 (3)打比方

  5.(1)因地制宜 (2)維妙維肖 (3)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二、(一)6.(1)全橋只有一個大拱,像一張弓。(2)大拱兩肩各有兩個小拱,增加過水量,減輕橋身重量。(3)拼成大拱的28道拱圈,能獨立支撐重量。(4)全橋結構勻稱,石雕古樸美觀。

  7.不能去掉。“可算”一詞表示估計,作者在說明趙州橋大拱的長度時,雖然依據了不少資料,但又顧慮掌握不全,故說得留有余地。“可算”用在這里,表示對所下的結論不作絕對肯定。

  8.設計精巧,制造奇特。

  9.列數字、引用、打比方

  (二)10.diāo jì yì hè

  11.狼先生先前的光臨,對羊群有著天然的“優生優育”作用。

  12.狼要吃羊,但是羊群沒有狼這個對手,災難也會到來。

  13.(1)羊群的興衰;(2)秦朝的滅亡;(3)拳王的勝敗。

  14.同意。在人生的征途上,對手是同行者,也是挑戰者,有了對手的挑戰、競爭,才能激發人的斗志,努力超過對手,在拼搏的過程中,也就使自己的實力得到充實,生存能力增強,如沒有對手的挑戰,人往往安于現狀,安于享樂,使自己失去斗志,失去進取心,失去生存能力。如:中國跳水健將在國際比賽中屢屢奪冠,那是因為有世界各國跳水能手的挑戰,才使他們刻苦訓練自己的體能和技巧,使自己穩穩地站在領獎臺上。

  15.可舉出學習上的對手,生活中的對手,把對手對你某一方面知識、技能、能力的激發及真實體驗感受寫出來即可。

【初二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檢測試題】相關文章:

初二語文上冊第三單元試題06-17

語文上冊第三單元試題06-12

初二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試題06-17

人教版初二語文第三單元檢測試題答案06-20

初二上冊語文單元試題07-08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檢測試題04-11

人教版初二語文上冊第五單元過關檢測試題及答案06-17

語文第三單元試題及解析06-11

初二檢測單元試題答案06-2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熟女50岁一区二区 |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 日本乱码伦视频免费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 日韩一本在线视频 | 三上悠亜国产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