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第三單元試卷人教版
一、積累與運用(21分,1-9題各2分,第10題3分)
1、下列各組加點字讀音無誤的一項是 ( )
A.魚鳧(fù) 賈(jiǎ)人 錚(zhēng)錚 恬(tián)然
B.飛湍(tuān) 遷謫(zhé) 餓莩(piǎo) 嘲哳(zhā)
C.逡(quān)巡 鈿(tiàn)頭 迸(bèng)裂 捫(mén)參
D.數罟(gū) 暮靄(ǎi) 教坊(fáng) 崤(yáo)函
2、只有一個錯別字的一項是 ( )
A.癢序之教 側身西望長資嗟
B.轉軸拔弦 坐中泣下誰最多
C.良將勁駑 故不積跬步
D.雖有稿暴 度長契大 比權量力
3、選出加點詞與現代漢語意義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 ( )
①鐵騎突出刀槍鳴②暮去朝來顏色故③恬然自安
④曲終收撥當心畫⑤整頓衣裳起斂容⑥曲罷憫然
⑦相逢何必曾相識⑧老大嫁作商人婦⑨今漂淪憔悴
A.①③④⑦ B.②⑤⑥⑧ C.③⑥⑦⑨ D.④⑤⑦⑧
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去來(助詞,無意)江口守空船 B莫辭(拒絕)更坐彈一曲
C卻(退回)坐促弦弦轉急 D聲非加疾(快)也
5、將下面的詩句按春、夏、秋、冬排列,順序正確的一組是 ( )
①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
③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A.③④①②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6、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 或師焉,或不焉 B.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C. 振之以威怒 D. 句讀之不知
7、下列名句及其作者對應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 B.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韓愈
C.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李白 D.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
8、對下面詩句的意象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這首詩首聯共寫了六種景物:風、天、猿、渚、沙、鳥。分別用“急” “高” “嘯哀”“清”“白”“飛回”來描寫。十四字寫六種景,極為凝練。
B“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慘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
C“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中“瑟”雖只是樂器,在我國詩歌中已濃縮為“哀婉”的特殊意象,就象“楊柳”已濃縮為“離別/送別”意象一樣。
D<<登高>>寫出了去國懷鄉、骨肉分離、病魔纏身、漂泊憔悴、落魄潦倒、冷酷辛酸,全詩句句充滿著凄楚悲涼和傷感孤獨。
9、下面對詩句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兩句既表達了對琵琶女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發了自己謫居江州的郁悶心情。“天涯淪落”寫出了人們對苦難生活的共同感情體驗,隱含了社會變化、政治衰落給人造成的痛苦。
B、“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兩句敘述江邊送客的環境。秋夜的江水,楓葉獲花,色調暗淡。‘“瑟瑟”二字點情,景物成了溢滿悲涼感情的意象,疊加在一起構成清晰如畫的意境,渲染了送別時的凄涼愁慘的氣氛。
C“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中“千呼萬喚”呼應上文的“忽聞”、尋聲“暗問”“移船”,直到“邀相見”,可見琵琶女出場是不得已。“半遮面”的肖像描寫表現了她由于身世低微,怕人瞧不起,不好意思,不愿見人的心理。 :
D“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沉吟”的神態與詢問有關,反映了琵琶女欲說還休的內心矛盾。“放撥”“插弦中”“整頓”“起…‘斂容”,一系列動作表現了她克服內心障礙,一吐為快的心理活動。
10、閱讀下面從《高老頭》中節錄的片斷,回答問題。(3分)
“一個也不來”A(大學生)嚷道,“讓我寫信給她們。”“一個也不來,”老人坐起來接著說,“BC她們有事,BC她們在睡覺,BC不會來的。我早知道了。直要臨死才知道女兒是什么東西!朋友,你別結婚,別生孩子!你給他們生命,他們給你死。你帶他們到世界上來,他們把你從世界上趕出去。她們不會來的!我已經知道了十年。有時我心里這么想,只是不敢相信。”
高老頭死了,BC兩個女兒誰也沒有來,他的錢都給女兒花光了,到死連入殮的衣服都沒有,是A(大學生)賣了自己的表才給他入殮的。”
選文中的A指 ;B指 ;C指 。
二、課內閱讀題(21分,11-15題 各3分,16題6分)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1-15題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1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 )
A.奮六世之余烈 烈:功業
卻匈奴七百余里 卻:擊退
B.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言:言論,這里指著作
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踐:削平 因:憑借
C.隳名城,殺豪杰 隳:毀壞 銷鋒鏑 鏑:箭頭
D.振長策而御宇內 策:馬鞭子。
12、對下列加點詞語解說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②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
③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
④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A.兩個“以為”意思相同,兩個“兵”意思相同。
B.兩個“以為”意思相同,兩個“兵”意思不同。
C.兩個“以為”意思不同,兩個“兵”意思相同。
D.兩個“以為”意思不同,兩個“兵”意思不同。
13、下列解說有誤的一項是(3分) ( )
A.奮六世之余烈 六世:指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
B.履至尊而制六合 六合:東西南北天地,天地四方。
C.南取百越之地 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每個部落都有名稱,
而統稱百越。
D.以愚黔首 黔首:古代稱老百姓。
14、下列加點的詞語沒有活用現象的一項是(3分) ( )
A.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B.以愚黔首。
C.以弱天下之民。
D.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15、解釋下列加線詞語(3分)
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
②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
16、翻譯下列語句(6分)
⑴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3分)
⑵七十者衣帛食肉,移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
三、閱讀下面古文,完成17——20題:(共15分)
昔周人有仕數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問之:“何為泣乎?”對曰:“吾仕數不遇,自傷年老失時,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對曰:“吾年少之時,學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為武,武節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嘗一遇。”
(注)武節,泛指武藝兵法。
17、指出下列句中加橫線詞的含義(4分)
自傷年老失時( ) 是以泣也( )
18、“昔周人有仕數不遇”中的“遇”詞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 遇事不慌 B 隨遇而安 C 知遇之恩 D 不期而遇
19、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人或問之:“何為泣乎?”
譯文:
武節始就,武主又亡。
譯文:
20、導致“周人”可悲結局的自身原因是什么?(2分)
答:
四、默寫(15分,每空1分,錯一個字不給分)
1、連峰去天不盈尺, 。
劍閣崢嶸而崔嵬, 。
2、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3、 ,塞上風云接地陰。
4、《師說》中定義教師職責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師說》)
5、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 ;身死人手,為天下 笑者,何也? 。
6、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
。
7、 ,此時無聲勝有聲。
8、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
9、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則何如?
10、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
。
五、語言綜合運用(8分)
1、下面這副對聯有明顯對的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動字句的前提下,請分別調整上下聯詞
語順序,使上下聯對仗工整,合乎對聯的要求。請將修改后的對聯寫在下面橫線上。(4分)
縱目登閣鳶飛魚躍千帆競
覽勝抒懷水木清華萬類榮
改后的對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中學生中流行的詠物詩,請仿照其寫法,任選一種事物(如“月亮”“玫瑰”……),寫出兩句話。上下句字數要大致相等。(4分)
示例: 竹
(1)褒揚:每攀登一步,都要做一次小結。
(2)批評:過分地虛心,終不能成為棟梁。
題目: ____________
(1)褒揚:__________________
(2)批評: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70分)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詩詞名句膾炙人口,百讀不厭。讀名句,可以知古鑒今,可以暢想未來,可以體味情趣哲理,可以涵養道德品行;名句,或許能開啟你的心扉,或許能激活你的靈感……
請你以“讀詩詞名句隨想”為話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注意:①引發“隨想”的名句,可以是古詩詞中的,也可以采自中外現當代詩作;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④題目自擬。
參考答案:
一、(21分)
1.B(A賈gǔ C鈿diàn D崤yáo-xiáo)
2.C(A癢-庠,資-咨,B 撥弦,座中C駑→弩D稿→槁,契—)
3.C 4.D(疾-強,宏大) 5.B
6、D 7、C 8、D(第二聯有豁達和坦蕩,) 9、C
10、 A拉斯蒂捏 B雷斯多 C但斐納
二、(21分)11.B 12.C 13.D 14.D 15.華山,黃河,比喻邊疆上的屏障。
16、文言翻譯
①(3分)(一方面)不通曉句讀,(另一方面)不能解決疑惑,有的(句讀)向老師學習,有的(疑惑)卻不向老師學習;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放棄(不學),我沒看出那種人是明智的。
②(2分)七十的人能夠穿絲織的衣服,吃上肉食,百姓不挨餓,不受凍了,這樣不能統一天下稱王的情況,是不曾有過的事。
三、(15分)17(4分)悲哀;因此 18、C (3分)
19(6分)有人問他:“你為什么哭呀?”
剛練好武藝,重用武士的君主又死了。
20(2分)學習本領不專一(1分);盲目跟隨君主的好惡而決定自己的行動。(1分)
四、(15分)1、枯松倒掛倚絕壁 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3、江間波浪兼天涌
4、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5、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6、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7、別有幽愁暗恨生
8、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9、以五十步笑百步
10、東船西舫悄無言 , 唯見江心秋月白
五、(8分)調序后的對聯為:登閣縱目鳶飛魚躍千帆競;覽勝抒懷水清木華萬類榮。(4分)(“縱目”“登閣”須調序,二者存在先后關系,下面是“縱目”所見,若理解為目的性的,即為了“縱目”去“登閣”顯然是不合理的;從平仄上看“覽勝”“抒懷”不能顛倒,因為 “縱”(仄聲)對 “抒”(平聲)可,若對 “覽”(仄聲)則不可;“鳶飛”“魚躍”主謂式結構,為了對仗,“水木”“清華”須做相應調整,改為“水清”“木華”,若改為“木華”“水清”亦可。每改對一處得2分。)
【高中語文第三單元試卷】相關文章:
語文第三冊單元試卷12-28
第三單元測試卷精選01-17
第三單元復習測試卷01-17
高中語文第三單元的教學計劃06-14
高中語文第三單元教學設計范文12-11
語文必修三第三單元作業試卷12-24
語文第三單元檢測試卷07-04
高中語文第三單元教學設計方案06-23
蘇教版初二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試卷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