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年級下冊生物期末試卷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試卷了,作為學生,想要成績提升得快,那么平時就一定要進行寫練習,寫試卷,還在為找參考試卷而苦惱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下冊生物期末試卷,歡迎大家分享。
七年級下冊生物期末試卷 1
一、選擇題: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入下表的答題框中(每題2分)
1、下列不是生物特征的是
A、能進行呼吸 B、能生長繁殖
C、會活動 D、能對刺激發生反應
2、下列屬于生物的是
A、機器人 B、鐘乳石
C、珊瑚蟲 D、珊瑚
3、“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這種生命現象說明:
A、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B、生物能適應環境
C、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D、生物能對刺激作出反應
4、含羞草的葉片受到觸動時會自然下垂,說明它
A、害羞 B、具有應激性
C、怕碰撞 D、在進行呼吸
5、七(5)班同學在《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境因素》實驗中,甲、乙、丙、丁四組同學所使用的鼠婦數量依次是3只、2只、1只、10只,使用鼠婦數量比較科學的小組是
A、丁 B、丙
C、乙 D、甲
6、“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描述的是
A、捕食 B、合作
C、競爭 D、食物網
7、世界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A、海洋生態系統 B、陸地生態系統
C、生物圈 D、森林生態系統
8、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
A、生長 B、新陳代謝
C、應激性 D、發育
9、在做“響尾蛇是根據什么標記去追尋中毒的獵物的”實驗時,將一只沒有被蛇咬過的死老鼠用于實驗的目的是
A、作為重復實驗以減少誤差
B、將它與響尾蛇咬過的'死老鼠形成對照
C、研究響尾蛇是習慣襲擊死的還是活的老鼠
D、將響尾蛇咬過的死老鼠作為實驗組
10、下列哪項不是影響小麥生長的非生物因素
A、陽光 B、害蟲
C、溫度 D、水
11、生物形成物種多樣性的一個主要原因是
A、生態系統多樣性 B、分布多樣性
C、環境多樣性 D、遺傳多樣性
12、我國科學家通過努力,終于摸清了野生東北虎的數量。這項活動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A、觀察法 B、調查法
C、實驗法 D、分類法
13、2005年10月12日9時,由中國自行研制的“神舟六號”飛船載著宇航員費俊龍、聶海勝升入太空,并在太空遨游數日,實現了中國幾代人的夢想,請問下列哪項不是宇航員必須攜帶的維持生命的物質
A、鮮花 B、淡水
C、 營養物質 D、氧氣
14、生物的多樣性不包括
A、生物數量的多樣性 B、生物基因的多樣性
C、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D、生物種類的多樣性
15、具有凈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態系統是
A、森林生態系統 B、濕地生態系統
C、荒漠生態系統 D、草原生態系統
16、含羞草的葉子被碰后會合攏,這說明生物具有
A、生長現象 B、應激性
C、繁殖 D、呼吸
17、下列關于生物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動物能呼吸、植物不能
B、動、植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機物
C、動、植物都能排泄體內廢物
D、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18、魚必須生活在水里,離開水一段時間就會死亡。對此最恰當的解釋是
A、生物影響環境 B、生物適應環境
C、生物改變環境 D、生物依賴環境
19、 在稻田中,影響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①陽光 ②雜草 ③水 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氣 ⑦蝗蟲 ⑧稻螟
A、①②⑤⑥ B、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⑥ D、②⑤⑦⑧
20、下列不能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的是
A、一棵桃樹 B、一片果園
C、一條小溪 D、一塊稻田
第Ⅱ卷(共60 分)
二、判斷題:( 對的打“√”,錯的打“×”)(共10分)
1、“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句成語揭示了動物之間的捕食關系。 ( )
2、植物不進行呼吸,動物進行呼吸。 ( )
3、植物具有應激性。 ( )
4、所有的生物都能夠進行新陳代謝。 ( )
5、某一個生態系統中的水受到污染,對其他生態系統沒有什么影響。( )
6、生物圈就是一個生態系統。 ( )
7、“蟻穴潰堤”這一成語主要揭示了生物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 )
8、用鼠婦做完實驗后,一定要將鼠婦消滅掉。 ( )
9、李時珍在研究藥物時,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觀察法。 ( )
10、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所以我們就可以過度地利用它。 ( )
三、連線題(共9分)
請將左右兩列中相關聯的內容用線段連接在一起
1、 A林奈 a DNA分子雙螺旋結構
B沃森和克里克 b生物分類系統
C哈維 c 物種起源與生物進化的理論
D達爾文 d血液循環
2、 A老虎吃野豬 a應激性
B向日葵向太陽 b繁殖
C植物開花結果 c新陳代謝
D 人體 的排汗 d生長
E小虎長成大老虎 e競爭關系
F田里的水稻和雜草 f 捕食關系
四、填空題:(每空1分,共29分)
1、綠色植物通過 制造“食物”,動物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排出 和 ,這些現象都是
2、生物的特征包括 ,其中 是最基本的。
3、環境中影響生物形態、生理、分布的因素稱為 。它又分為和
4、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是 ,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
5、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中,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和
6、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它的范圍包括 和 的上層。
7、我們把 多樣性、多樣性和 多樣性統稱為生物多樣性。
8、生物的分類按大小和從屬關系可排列 等分類單位。
五、實驗題(共12分)
如果你翻動花園、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塊,常常會看到一些身體略扁、長橢圓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動物在爬行,這就是鼠婦,又叫潮蟲。當你搬開花盆或石塊,鼠婦很快就爬走了。這是 為什么呢?是因為環境變明亮了嗎?某同學對此進行了探究,請你將他探究活動的過程寫完整。
(1)提出問題:鼠婦會選擇陰暗的環境嗎?
(2)作出假設: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制訂實施探究方案:在鐵盤內放上一層濕土,一側蓋上不透光的紙板,另一側蓋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鐵盤兩側中央處各放5只鼠婦,觀 察鼠婦的行為。這樣,在盒里就形成了
_____ 和 兩種環境。該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______。
如果在鐵盤兩側中央各放1只鼠婦 (填:是、否)可以得出準確的結論?為什么?
(4)分析結果,得出結論:該同學對上述實驗重復了5次,結果如下表。
環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陰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為了使實驗結論更準確,應對上述數據作怎樣的處理?
(5)結論: 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鼠婦喜歡在 的環境中生活。
( 6)為什么實驗結束后要洗手?(2分)
七年級下冊生物期末試卷 2
1.下列哪種動物屬于無脊椎動物()
A.魚B.蝙蝠C.螃蟹D.烏龜
2.夏天的雨后,常有一些蚯蚓爬出地面,這是因為蚯蚓()
A.爬出地面呼吸B.喜歡在潮濕的地面上爬行
C.爬出地面取食D.爬出散熱
3.下列哪種動物不屬于魚類()
A.小丑魚B.海馬C.娃娃魚D.中華鱘
4.海豚用胎生的方式生育后代,用乳汁哺育后代,因此它是()
A.變溫動物B.特殊的魚C.哺乳動物D.陸生動物
5.下列詞語體現了生態系統和生態平衡原理的是()
A.大雁南飛D.狡兔三窟C.老馬識途D.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6、蝗蟲用于氣體交換的器官是()
A.氣管B.氣囊C.氣門D.肺
7.家兔適于草食生活的特點中,不正確的是()
A.盲腸發達B.臼齒發達C.犬齒發達D.門齒發達
8.下列一系列動物行為中,哪一組的行為全為先天性行為()
①蜘蛛結網②晨雞報曉③貓抓老鼠④蜜蜂舞蹈⑤嬰兒吃奶⑥老馬識途
A.①②⑨④B.①②④⑤c.①④⑤⑥D.①②④⑥
9、下列不具有社會行為的昆蟲是()
A.蜜蜂B.蝗蟲C.螞蟻D.白蟻
10、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是由()組成的。
A.骨和肌肉B.骨骼和肌肉C.關節和肌肉D.骨和關節
11、下列關于狒狒群體中的“頭領”的敘述,錯誤的是()
A.優先享用食物和配偶B.優先選擇筑巢場地
C.是一個生殖能力強的雌性狒狒D.負責指揮整個社群的行為
12、袋鼠的前肢短,后肢長,與其相適應的運動方式是()
A.跳躍B.爬行C.行走D.蠕動
13.鳥類動物的體內有發達的氣囊與肺相通,它們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是()
A.肺和氣囊B.氣囊C.肺D.氣管
14.人類“制造”出乳房生物反應器,是通過改造牛羊的()
A.乳房B.遺傳基因C.乳汁D.消化系統
15.科學家受到變色龍的啟迪,設計了廣泛應用于軍事和野外活動的迷彩服,這一成果利用的是()
A.生物反應器B.仿生學C.生物與環境的適應D.動物對自然界的作用
16.下列不屬于生物防治的實例的是()
A.嚙小蜂將卵產在美國白蛾的幼蟲體內B.瓢蟲吃蚜蟲
C.蘇云金桿菌毒殺松毛蟲D.飛機噴施藥物滅蝗
17.無脊椎動物中能夠飛行的動物是()
A.甲殼動物B.昆蟲C.軟體動物D.環節動物
18.骨骼肌具有的特性是()
A.分泌B.堅韌C.興奮D.收縮
19.家兔的四肢上可以使運動更加靈活的結構是()
A.肌肉B.骨骼C.皮膚D.關節
20.下列屬于學習行為的是()
A.剛出生的野雁就會追隨母親B.雞孵蛋C.鸚鵡背單詞D.蛇冬眠
21.下列動物中學習能力最強的是()
A.蚯蚓B.老鼠C.牛D.黑猩猩
22.下面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征與防止水分蒸發無關的是()
A.獅子的體表有毛B.蛇的體表有鱗
C.蝗蟲的體表有外骨骼D.龜的體表有甲
23.下列骨骼肌附著骨的模式圖中正確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4.用性引誘劑誘殺農業害蟲是利用()
A.昆蟲之間的通訊B.昆蟲的取食行為
C.昆蟲的學習行為D.昆蟲的遷徙行為
25、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包括()
A.維持生態平衡B.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C.動物的捕食使生物數量的減少D.幫助植物傳粉、播種
七年級下冊生物期末試卷 3
一、試卷內容分析
(一)試卷命題分析
本次試卷的命題依據是《初中生物課程標準》,在試題結構、題量、取材、情景、命題思路等方面都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試卷的難易度適中,基礎知識占主導地位。
1、試題量方面:題量比較適宜,試卷共四大題。選擇題25小題(50分),判斷題(20分),識圖作答20小題(20分),閱讀背景資料,回答問題(10分),滿分100分。
2、三維目標方面:①主要考查主干知識,全卷所涉及的知識點均為課本中的核心內容;②注重知識理解能力和生物技能的考查;③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發展情況。
(二)試題特點
1、關注對生物學基礎知識的考查
從試題來看沒有怪題、難題和偏題,難易適中,主要考查生物常識,注重對學生生物文化素養的考查。但在往年的基礎上略有變化,有所創新。如:選擇題的第13小題,考查了怎樣畫細胞結構簡圖;16題考查了有機物的組成;還有17題考查了人體細胞的成分含有鹽;第25小題考查了種子植物更適應陸地環境的原因。總得來說,選擇題和判斷題占70分,涵蓋了全書的方方面面。
識圖題中,花的結構依然是作為一個重要的知識點來考查。今年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內容,氣孔的組成以及其作用。比分也挺大,占9分。
2、關注社會熱點,突出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考查
試卷關注社會熱點,如最后一道是對生命健康的關注,對生活環境的關注,關注了生命課堂。使學生意識到從自身出發應該怎么做!
3、試卷印制有一定失誤,判斷題少印兩個括號。
(三)考試情況:
這次考試總的來到說不是很理想。參加考試的約有110人。沒有滿分,90多分的也不多,主要是一些新題的出現學生沒有見過,而他們自己的知識容量又有限。不及格的約有10人。選擇題得分約為40分左右,判斷題得分約為15分,識圖題得分約為15分,閱讀題得分約為8分。
二、對今后教學的打算
1、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
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是學好生物學科的前提,教師在教學中要以課標為依據,使學生熟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比較知識的異同,能分析、綜合和應用重點的概念、原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掌握生物學的基礎知識。
2、注重能力的培養
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應加強對學生理解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綜合運用能力、識圖能力等的培養。
3、加強實驗內容的'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的加強實驗內容的教學,逐步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探究能力。
4、注重科技和社會熱點的教學
這一理念是新課程所倡導的,生物教學應緊密聯系實際問題。如環境、人口、人類、轉基因技術、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5、注重學法指導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的指導,教會學生及時復習、對比、歸納、梳理知識,讓新學的知識迅速建構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
【七年級下冊生物期末試卷】相關文章: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07-31
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12-21
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03-14
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03-23
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設計01-30
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設計03-23
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總結04-09
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根的形態08-25
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計劃08-26
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