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試題教學設計

時間:2021-10-21 10:36:56 試題 我要投稿

化學實驗試題教學設計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需要跟試題打交道,借助試題可以更好地考查參試者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你知道什么樣的試題才算得上好試題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化學實驗試題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化學實驗試題教學設計

化學實驗試題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物質的檢驗、分離、提純和溶液配制等實驗技能。

  2.樹立安全意識,能識別化學品安全使用標識,形成良好的實驗工作習慣。

  3.能夠獨立或與同學合作完成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完成實驗報告,并能主動進行交流。

  4.認識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條件控制、數據處理等方法在化學學習和科學研究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混合物的分離與離子的檢驗。

  教學難點物質檢驗試劑的選擇,蒸餾、萃取的操作,分離與提純過程的簡單設計。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知識梳理

  1.化學實驗的安全

  一、實驗操作規程

  (一)遵守實驗室規則

  1.學生進入實驗室后,須按指定座位就坐,不準大聲喧嘩,不得亂扔紙屑、雜物等,保持室內安靜清潔。

  2.實驗課前,學生要預習實驗內容,明確實驗目的、原理和方法、步驟。

  3.學生實驗前要認真聽教師講解實驗目的和所用儀器、藥品的性能,弄清實驗步驟;實驗時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細心觀察,認真分析,做好記錄,寫好實驗報告。

  4.要節約水電和化學藥品,愛護儀器設備。違反操作規程,損壞、拿走公物要按情節輕重和有關規定作相應處理,并記錄在冊。

  5.實驗完畢后,要認真整理和清洗儀器,并放回原處;打掃實驗室并關好水、電、門、窗,經老師或實驗員驗收后方可離開。

  (二)了解安全措施

  1、劇毒藥品要單獨專柜保存。

  2、實驗中主要做到五防:a.防爆炸;b.防暴沸;c.防失火;d.防中毒; e.防倒吸。

  其具體操作如下:

  ①點燃可燃氣體H2、CO、CH4、C2H2、C2H4等之前先檢驗純度,防止不純氣體點燃爆炸。

  ②H2還原CuO和CO還原Fe2O3等實驗,在加熱CuO或Fe2O3之前應先通入H2或CO,將實驗裝置內的空氣排出后,再加熱,防止H2或CO與裝置的空氣混合受熱爆炸。

  ③制備有毒的Cl2、CO、SO2、H2S、NO、NO2等應在通風櫥中進行,尾氣應用適當試劑吸收,防止污染空氣。

  ④若加熱方法制取氣體,用排水法收集氣體,在收集氣體時,先將導管從水中拿出,再熄滅酒精燈,防止倒吸。

  ⑤一些特殊實驗,還需加裝安全瓶。實驗室易燃、易爆、有毒化學試劑應有專人妥善存放。廢水、廢液應妥善處理。

  二、常見事故的處理方法

  (1)酸液濺到皮膚上,立即用較多水沖洗,若濃硫酸濺到皮膚上,應先用布拭去,再用水沖洗并涂上3%~5%的NaHCO3溶液。濃堿液濺到皮膚上,用較多有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大量酸灑到桌上,可加適量NaHCO3中和,然后水洗。大量堿灑到桌上,可加適量稀醋酸中和,然后水洗。

  (3)液溴、苯酚沾到皮膚上,應用酒精擦洗。

  (4)向酒精燈里添加酒精時,不能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在使用酒精燈時,有幾點要注意:

  ①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②絕對禁止向酒精精引燃另一只酒精燈。

  ③熄滅酒精燈時,必須用酒精燈冒蓋滅。不可用嘴去吹。

  ④不要碰倒酒精燈,不慎碰倒起火,應立即用濕抹布蓋滅

  (5)金屬鈉、鉀、鎂起火,用沙子蓋滅或濕布蓋滅。

  (6)一般的割傷處理:應保持傷口干凈,傷口內有異物應立即取出,然后用酒精棉球清除傷口周圍的污物,涂上外傷藥物或消炎粉。不要用手觸摸傷口或用水沖洗傷口。

  (7)溫度計水銀球碰破,可用硫磺粉覆蓋吸收。

  (8)誤服銅鹽、汞鹽等重金屬鹽,可喝豆漿、牛奶或雞蛋清解毒,再服用瀉藥MgSO4等。

  (9)制備有毒氣體(例如Cl2等)可在通風櫥中進行。

化學實驗試題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知識:了解用過濾和結晶的方法分離混合物的原理。

  能力: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思維能力。

  思想教育: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嚴謹求實的學習方法和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用過濾和結晶的`方法分離混合物的原理。

  教學方法

  實驗討論法。

  教學用具

  儀器:燒杯、漏斗、玻璃棒、試管、試管夾、鐵架臺、鐵環、濾紙、酒精燈、藥匙。

  藥品:硝酸鉀、氯化鈉、明礬、膽礬。

  其它:投影儀、火柴、粗鹽、溶解度曲線圖。

  教學過程

  附1:課堂練習一

  1.粗鹽提純的主要步驟有XX、XX、XX,使用的主要儀器有XX、XX、XX、XX、XX、XX、XX、XX、XX、XX。

  2.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將渾濁液過濾,留在濾紙上的是XX。

  3.欲從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氧氣(充分反應)的剩余固體物質中提取氯化鉀并得氯化鉀晶體,實驗步驟有①加熱蒸發,②過濾,③溶解,上述操作正確順序是XX。

  附2:課堂練習二

  4.把食鹽水放在敞口容器中,讓水分慢慢蒸發,溶液先達到XX,繼續蒸發就會有XX析出。對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固體物質,一般就用XX的方法得到固體。

  5.多數物質熱的飽和溶液降溫后,就會有XX析出,對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大的固體物質,要得到晶體一般就采用XXXX的方法。

  6.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一定是XXXX溶液。

  附3:課堂練習答案

  1.溶解、過濾蒸、發燒杯、玻璃棒、漏斗、鐵架臺、藥匙、量筒、天平、砝碼、蒸發皿、酒精燈

  2.碳酸鈣

  3.3 2 1

  4.飽和晶體蒸發溶劑

  5.晶體冷卻熱飽和溶液

  6.飽和

  附4:隨堂檢測

  1.某溫度時,從飽和溶液中得到晶體一般有兩種方法。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的固體,一般采用XXXX的方法。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小的固體,一般采用XXXX的方法。

  2.采用XX方法可以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和液體分開。

  3.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將一瓶氯化鈉飽和溶液蒸發部分溶劑,有氯化鈉晶體從溶液中析出,則[ ]

  A.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

  B.溶液仍是飽和溶液

  C.溶質的溶解度減小

  D.溶液中溶劑質量不變

  4.能用結晶方法分離的一組混合物是[ ]

  A.氯化鉀和二氧化錳

  B.食鹽和硝酸鉀

  C.氯化鈉和氯化鉀

  D.銅粉和鐵粉

化學實驗試題教學設計3

  實驗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知道空氣是由氧氣、氮氣、二氧化碳、水蒸氣等多種氣體混合而成的。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實驗內容:

  實驗名稱:空氣的成分的測定

  實驗器材:水槽、玻璃片、蠟燭、玻璃杯、紅色的水、火柴。主要實驗材料:大玻璃杯、蠟燭、火柴

  教學重點、難點:空氣的成分測定

  實驗對達成教學目標所起的作用:能夠讓學生更清晰的看清實驗現象,實驗操作簡單易行。

  實驗類型:演示實驗

  主要教學策略:產生式教學策略

  實驗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演示實驗:點燃蠟燭,用杯子罩上,觀察有什么現象?(過一會兒,蠟燭慢慢熄滅。)

  2、討論:為什么罩上杯子后,蠟燭會慢慢熄滅?你怎樣解釋這種現象?

  3、講述:到底杯子里有沒有空氣呢?蠟燭究竟為什么會滅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通過實驗分析空氣的成分

  實驗1:燃燒要消耗一部份空氣

  (1)講述:為了弄清蠟燭罩上玻璃杯后為什么會熄滅,我們來做個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①把粘有蠟燭的玻璃片放在水槽中,往水槽中倒入紅色的水,水不要太多,能淹沒蠟燭下部即可,倒水時不要弄濕燭心。②不點燃蠟燭,用杯子把蠟燭扣上,觀察水能進入杯子嗎? (2)分組實驗。

  (3)匯報實驗結果。(水一般不能進入杯子,即使進去也很少。) (4)討論:為什么水不能進入杯子?(因為杯內的空間被空氣占據著。)

  (5)講述:接著實驗。把杯子拿起來(注意不要弄濕燭心),點燃蠟燭,再用杯子把蠟燭扣上,觀察有什么現象? (6)分組實驗。

  (7)匯報實驗結果。(蠟燭慢慢熄滅,水涌進杯子。) (8)討論:

  ①水涌進杯子的現象說明什么?(說明杯內的空氣少了,“騰”出了一部分空間。

  ②為什么杯內空氣會減少了?是空氣跑了嗎?你認為這與什么有關系?為什么?((通過與前一次“不點燃蠟燭,水進不了杯子”的實驗相比較,可以知道空氣的減少與蠟燭的燃燒有關系。)③杯內還有沒有空氣,是不是都燒光了,為什么?(杯內還有空氣,如果沒有空氣,水會涌進更多,占領杯內的全部空間。) ④通過以上分析,你認為燃燒與空氣有什么關系?

  (9)教師小結: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燃燒要消耗(或說用去)一部分空氣。

  (10)實驗2:燃燒剩下的氣體不能支持燃燒

  (1)講述:杯內燃燒剩下的氣體有什么性質呢?火在這些氣體中能不能燃燒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再接著做實驗。實驗步驟是:

  ①一只手托住玻璃片,另一只手按住杯子,倒過來放在桌子上。 ②點燃火柴,把杯口的玻璃片掀開一個小縫兒,將燃燒的火柴伸進杯子里觀察有什么現象? (2)分組實驗

  (3)匯報實驗結果。(火柴的火焰頓時熄滅.) (4)討論:

  ①以上現象說明燃燒剩下的氣體有什么性質?(說明這些氣體不能支持燃燒。)

  ②進而可以知道被燒去的氣體有什么性質?(能支持燃燒。) ③根據以上研究,你認為空氣是一種單純的氣體嗎?其中至少含有幾種氣體?他們各有什么性質?

  (5)教師小結:通過以上研究可以知道,空氣中至少有兩種氣體:一種氣體是支持燃燒的,只有這種氣體在支持燃燒才能進行;另一種氣體不能支持燃燒。

  2、指導學生認識空氣的成分

  (1)講解:空氣是由多種氣體混合而成的。其中能支持燃燒的氣體叫做氧氣,不能支持燃燒叫氮氣,此外,還有二氧化碳、水蒸氣、氫氣等在空氣中,這些氣體的多少是不同的。 (2)觀察:看課本中的空氣成分比例圖。

  (3)講解:組成空氣的各種成分是混合在一起的而不是彼此分割的。

  教師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的是關于空氣的成分(板書課題)的知識。提問:

  (1)空氣是由哪些氣體組成的? (2)支持燃燒的是什氣體?

  說明

  實驗操作簡單易行,學生小組實驗可以鍛煉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本實驗與書上的演示實驗不同,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

【化學實驗試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關于小學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07-06

九年級化學期中試卷09-10

二年級語文單元試卷試題08-10

小學美術版畫教案設計11-12

三年級語文測試試卷試題11-12

二年級語文單元試卷試題3篇08-10

三年級語文測試試卷試題4篇11-12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試題09-10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期末試卷試題07-10

工業設計材料與工藝試卷參考08-2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 午夜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产 | 一色屋手机视频在线 | 亚洲色精品V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