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資考試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試題了,通過試題可以檢測參試者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你知道什么樣的試題才是好試題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資考試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單選題
1.“發展適宜性原則”是基于什么背景提出來的( )。
A.中國傳統專制背景 B.美國幼教界的小學化傾向
C.提高認知全球化 D.“預成論”被打破
1.【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的一般原則。發展適宜性原則是針對美國幼教界普遍出現的幼兒教育“小學化”等傾向而提出來的。學前教育的出發點和最后歸宿都是促進兒童身心和諧發展,促進每一個兒童在現有的水平基礎上獲得充分的最大限度的發展。因此AC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擇B選項。
2.小明在聽課時不注意聽講,老師讓小明在教室外面站著反省,這違背了( )原則。
A.發展適宜性原則 B.主體性原則
C.整合性原則 D.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和合法權益原則
2.【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的一般原則。A選項:發展適宜性原則是針對美國幼教界普遍出現的幼兒教育“小學化”等傾向而提出來的學前教育的出發點和最后歸宿都是促進兒童身心和諧發展,促進每一個兒童在現有的水平基礎上獲得充分的最大限度的發展。發展適宜性原則有兩層含義:個體差異的適宜和年齡特征的適宜。B選項: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兒童積極參與、主動建構,課程才能內化為他們的學習經驗,促進其身心發展。C選擇整合性原則是指將學前教育看作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保證學前兒童身心整體健全和諧的發展,綜合化的整合課程的各要素,實施教育。D選項: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幼兒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人與人的關系。教師要將兒童作為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來對待,尊重他們的思想感情、興趣、愛好、要求和愿望等。教師的言行中要處處體現對兒童的尊重,注意傾聽兒童的想法,尊重他們的意愿。保障兒童的合法權益兒童是不同于成人的正在發展中的社會成員,他們享有不同于成人的許多特殊的權利,如生存權、受教育權、受撫養權、發展權等。題干中老師讓幼兒在教室外站立,剝奪了幼兒受教育權,所以違背了該原則。故本題選擇D選項。
3.教師在制定授課內容時,想帶小朋友唱一首最近自己喜歡的“童話鎮”歌曲,這違背了( )原則。
A.整合性原則 B.主體性原則
C.目標性原則 D.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原則
3.【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的一般原則。目標性原則指出教育目標的最終實現,是一切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不能任憑自己的愛好興趣或喜怒哀樂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實施教育的所有過程必須緊緊圍繞教育目標進行。題干中教師想教授幼兒自己喜歡的歌曲,是根據自己的主觀想法選擇歌曲,而沒有根據學前教育目標來選擇教育內容,違背了教育的目標性原則,因此AB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擇C選項。
4.花花老師在組織幼兒進行美工活動時,尋求家長的幫助,希望家長能帶來一些紙殼制作小汽車模型,這符合( )。
A.目標性原則
B.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堅持開放辦學的原則
C.保教結合原則
D.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原則
4.【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的一般原則。在學前教育中,學前教育機構必須是“開放的”,必須與家庭、社區緊密結合。這既是社會發展對學前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又是學前教育自身發展的內部需求。題干中教師結合家長的資源完成教育活動,符合該原則,因此AC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擇B選項。
5.我國特有的一條原則是( )。
A.整合性原則 B.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
C.保教結合原則 D.教育的活動性和直觀性原則
5.【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的特殊原則。保教結合的原則是我國學前教育特有的一條原則。把握這個原則應明確以下幾點:保育和教育是幼兒園兩大方面的工作;
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聯系,互相滲透;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過程中實現的。因此AB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擇C選項。
二、簡答題
1.簡述學前教育的特殊原則。
【答案要點】
(1)保教結合的原則
(2)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
(3)教育的活動性和直觀性原則
(4)生活化和一日活動整體性的原則
2.簡述學前教育的一般原則。
【答案要點】
(1)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和合法權益的原則
(2)發展適宜性原則
(3)目標性原則
(4)主體性原則
(5)科學性原則
(6)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堅持開放辦學的原則
(7)整合性原則
(8)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原則
三、論述題
論述學前教育的原則
【參考答案】
學前教育的一般原則:
(1)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和合法權益的原則
①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
幼兒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人與人的關系。教師要將兒童作為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來對待,尊重他們的思想感情、興趣、愛好、要求和愿望等。教師的言行中要處處體現對兒童的尊重,注意傾聽兒童的想法,尊重他們的意愿。
②保障兒童的合法權益
兒童是不同于成人的正在發展中的社會成員,他們享有不同于成人的許多特殊的權利,如生存權、受教育權、受撫養權、發展權等,這反映了人類對兒童在社會中的地位和權利的認可與尊重。家庭、學校、社會應當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2)發展適宜性原則
發展適宜性原則是針對美國幼教界普遍出現的幼兒教育“小學化”等傾向而提出的。學前教育的出發點和最后歸宿都是促進兒童身心和諧發展,促進每一個兒童在現有的水平基礎上獲得充分的最大限度的發展。按維果斯基的理論來說,即是要找準每個孩子的“最近發展區”,使每個孩子通過教學活動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即“跳一跳,摘個桃”。
(3)目標性原則
教育目標的最終實現,是一切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不能任憑自己的愛好興趣或喜怒哀樂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實施教育的所有過程必須緊緊圍繞教育目標進行。
(4)主體性原則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兒童積極參與、主動建構,課程才能內化為他們的學習經驗,促進其身心發展。
(5)科學性原則
由于學前兒童教育的啟蒙性特點,著重在兒童學習的興趣、方法、情感態度的養成教育上,其教育目的是促進兒童身心和諧發展,富有個性的成長,所以學前兒童教育必須保證它的科學性。
(6)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堅持開放辦學的原則
在學前教育中,學前教育機構必須是“開放的”,必須與家庭、社區緊密結合。這既是社會發展對學前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又是學前教育自身發展的內部需求。
(7)整合性原則
整合性原則是指將學前教育看作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保證學前兒童身心整體健全和諧的發展,綜合化的整合課程的各要素,實施教育。
(8)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原則
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原則指的是教師在制定教育計劃、設計教育活動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①兒童的發展是整體的發展而不是片面的發展;
②兒童的發展應是協調的發展;
③兒童的發展是有個性的發展。
學前教育的特殊原則:
(1)保教結合的原則
保教結合的原則是我國學前教育特有的一條原則。把握這個原則應明確以下幾點:
①保育和教育是幼兒園兩大方面的工作
②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聯系,互相滲透
③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過程中實現的
(2)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
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游戲最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最能滿足幼兒的需要,有效地促進幼兒發展,具有其他活動所不能替代的教育價值。
(3)教育的活動性和直觀性原則
幼兒園教育應從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水平出發,以活動為基礎展開教育過程。同時,活動形式應多樣化,讓幼兒能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得到發展
①教育的活動性
a.以活動為中介,通過各種活動促進兒童的發展;
b.教育活動的多樣性。
②教育的直觀性
由于學前兒童思維的具體形象性和第一信號系統占優勢的特點,使得他們只有在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才能理解事物。學前兒童主要是通過各種感官來認識周圍世界的,是通過直接感知認識周圍事物的,形成表象并發展為初級的概念。對學前兒童的教育應考慮體現直觀形象性。
(4)生活化和一日活動整體性的原則
由于學前兒童生理、心理的特點,對兒童的教育要特別注重生活化并發揮一日活動的整體功能。
①教育生活化
生活化首先就是指教育生活化,也就是說要將富有教育意義的生活內容納入課程領域。
②生活教育化
生活化還有一種含義就是指生活教育化,也就是將學前兒童日常生活中已獲得的原有經驗,加以系統化、條理化,在生活中適時引導,促進學前兒童發展。
③發揮一日活動整體功能
幼兒園應充分認識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種活動的教育價值,通過合理組織、科學安排,讓一日活動發揮一致的、連貫的、整體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動之中。
四、材料分析題
亮亮小朋友剛來到幼兒園,不會自己穿衣服,老師在每次午睡后都幫助亮亮進行穿衣,但是老師認為這是一項自己需要獨立做的事情,于是老師開設了關于“生活小能手”的課堂活動,小朋友們在本節課中學會了很多生活中的技能,并且該教師還開展了“看誰做的對”等卡牌游戲幫助大家鞏固學到的生活技巧,小朋友們能更加熟練的照顧自己了,獨立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結合材料分析,該教師做法是否正確,是否符合教育的特殊原則?
(2)需要遵守教育的特殊原則還有哪些?
【參考答案】
(1)該教師做法正確,符合教育的特殊原則,具體原因如下:
①該教師符合保教結合的原則,保教結合的原則是我國學前教育特有的一條原則。把握這個原則應遵守:保育和教育是幼兒園兩大方面的工作;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聯系,互相滲透;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過程中實現的。案例中教師能夠為不會穿衣服照顧自己的亮亮穿衣服,將保育內容和教育內容進行結合,符合該原則。
②該教師符合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游戲最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最能滿足幼兒的需要,有效地促進幼兒發展,具有其他活動所不能替代的教育價值。案例中教師能夠結合卡牌游戲鞏固幼兒的生活技能,將教育內容寓于游戲之中,符合該原則。
③該教師符合生活化和一日活動整體性的原則,由于學前兒童生理、心理的特點,對兒童的教育要特別注重生活化并發揮一日活動的整體功能。①教育生活化:生活化首先就是指教育生活化,也就是說要將富有教育意義的生活內容納入課程領域。②生活教育化:生活化還有一種含義就是指生活教育化,也就是將學前兒童日常生活中已獲得的原有經驗,加以系統化、條理化,在生活中適時引導,促進學前兒童發展。③發揮一日活動整體功能。案例中教師將亮亮不會穿衣服的生活技能教授成課程,正是將教育內容生活化,符合該原則。
(2)除此之外,需要遵循的特殊原則有:教育的活動性和直觀性原則
幼兒園教育應從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水平出發,以活動為基礎展開教育過程。同時,活動形式應多樣化,讓幼兒能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得到發展
①教育的活動性:以活動為中介,通過各種活動促進兒童的發展;教育活動的多樣性。
②教育的直觀性:由于學前兒童思維的具體形象性和第一信號系統占優勢的特點,使得他們只有在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才能理解事物。學前兒童主要是通過各種感官來認識周圍世界的,是通過直接感知認識周圍事物的,形成表象并發展為初級的概念。對學前兒童的教育應考慮體現直觀形象性。
【教資考試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相關文章:
教資考試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解析03-22
教資模擬試題參考答案解析02-07
教資模擬試題參考答案解析2篇02-07
教資考試初中生物《尿液在腎單位中形成》模擬試題及答案02-15
教資筆試成績查詢時間11-05
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10-19
教資考試的說說04-05
教資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試題答案01-13
中考語文知識模擬試題及答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