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綜合實習報告范文推薦
一、實習的目的與任務
1、實習目的
通過對交城縣水峪貫鎮的榆林溝、寺溝、陳臺溝、王文溝、大水溝、小水溝等地的地層觀察以及剖面測量和地質填圖,再結合歷史資料進行對比分析,了解實習區內的地形、地層巖性、巖漿巖體、地質構造、氣象水文條件、古生物、地下水補給及徑流排泄條件和地質災害等。
通過野外實習,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把我們所學的知識靈活應用到實際中,加深對教材知識的應用,體會學以致用的意義。另外,要通過實習培養野外實習的方法和技能,學會一定的觀察要領和細節,以及提高分析周圍自然環境形成原因和過程、各種地形地貌現象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奮斗、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相關聯系,增加同學們考察地理和各種典型地質地貌的興趣和熱情,增強對大自然的熱愛,為我們進行后續專業課學習打下基礎。
2、實習任務
綜合課程實習是水文水資源專業教學實踐的重要環節,具體要求如下:
(1)能夠熟練地使用羅盤測量巖層的走向、傾向、傾角,學會閱讀和使用地質圖;
(2)學會在野外肉眼鑒定和描述巖石巖性的方法,熟悉實習區內的地層特征,掌握地層層序的劃分;
(3)分析實習區內地質構造類型,找出判斷其類型的依據并分析其特點;
(4)區分沉積巖、變質巖、巖漿巖,并且對不同巖石的特點進行了解;
(5)通過巖石的特點判斷巖層的.時期,并且可以推斷巖層在當時所處的環
境;
(6)分析區內的地形地貌特征,探究各種物理地質現象的成因類型;
(7)實測地層剖面,畫出剖面圖;
(8)對區域巖層不同時期的劃分,填圖;
(9)對當地水文地質環境進行評價,了解巖溶水、裂隙水等水文地質特點;
(10)對當地災害地質環境進行評價,了解滑坡等地質災害的特點、預防措施及處理措施;
(11)最后編寫實習報告,表達對此次實習的感受。
二、實習具體安排
1、階段劃分: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第二階段:野外踏勘;
第三階段:實測地層剖面;
第四階段:野外地質填圖;
第五階段:編寫實習報告和圖件
2、日程安排
7月02日:學習使用地質羅盤儀,用羅盤測量巖層的走向、傾向和傾角三要素,用羅盤的方位角在地形圖上交會定點,并觀察山坡露頭巖體的巖性及地質構造。登上水峪貫鎮西冶川河口南側小坡,登高望遠,觀察整個實習地區的地形地貌。
7月03日:沿榆林溝行進至太古界界河口群地質出露點,并沿路返回觀察了太古界界河口群(Ar3)區域變質巖系、元古界長城系霍山組(Z1h)、下古生界
寒武系徐莊組(∈2x)和張夏組(∈2z)、寒武系崮山組(∈3g)長山組(∈3c)和鳳山組(∈3f)、下古生界奧陶系下統(O1)、奧陶系中統下馬家溝組(O2x)、奧陶系中統上馬家溝組(O2s)以及奧陶系中統峰峰組(O2f)等地質觀測點。了解各個
【地質綜合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地質地貌學綜合實習報告06-16
地質地貌學綜合實習報告范文01-06
普通地質地貌學綜合實習報告06-16
地質的實習報告08-23
地質實習報告01-13
地質實習的報告02-05
地質實習報告06-11
地質實習報告03-19
地質實習報告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