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實習苗圃的實踐報告案例
篇一:苗圃實踐報告
西安市現代化綜合苗圃實踐
實習時間:
實習地點:
指導老師:
實習目的:觀察苗圃中苗木種植設施,如種植床、溫室、蔭棚,了解溫室中各種溫控設施和灌溉設施;了解苗圃園中各功能區的樹種、產值;觀察記錄苗圃園中各施工要點。
實習內容:
一、相關花卉、植物內容
日光溫室內主要培育的是蝴蝶蘭、鳳梨和紅掌。
1.蝴蝶蘭
蝴蝶蘭是屬于熱帶的一種附生蘭,它的根是龍須根,野生環境是在大樹樹干上的。蝴蝶蘭培育是需要固定枝干,因為花頭重,容易壓倒,相互之間不宜管理,所以需要固定枝干。根據培育經驗可知,蝴蝶蘭的培育一般情況下當它長到有4片葉子時就可以開花了,同時一般在低于18度短光照的情況下就可開花。一般人為控制在春節期間時向外銷售。
2.鳳梨
鳳梨葉杯內要長時間有水,根栽植在草炭上培育,葉子一般是先變黃色,再變紅色,變色的葉子被叫做變態葉。品種多樣,有丹尼斯、蘇紅、白雪公主、黃星、紅星等品種。
大樹移植區
移植區苗木均為行列式種植,移栽苗木匯總:國槐、欒樹、銀杏(行道旁)、大葉女貞、油松、白皮松、丁香、紫葉李。在該區內,一定區域內設有給水井,采用漫灌的形式對苗木進行灌溉,種植三葉草、紅花酢漿草等進行水分保持。
二、相關溫室控制技術內容
溫室及塑料棚育苗中涉及增溫、降溫、噴霧、照明、遮光、通風、基質等設備及觀測、記錄的儀器設備,育苗容器以及相應的技術措施。
1.扦插床
紅葉石楠扦插床用混凝土砌筑成正方形槽體,高80cm,寬100cm,長約60m。槽內灌注營養復生土、蛭石,每個扦插床可育苗3.5萬~5萬株。為了苗木可以良好生長,在距地面2m高處設有遮陽網。
2.溫室中的自動化控制設備
新西蘭進口設備,有氣象站,相當于一個日照、降雨量、風速、風向的一個監測站,它可以根據外部環境采集到的數據作為參數,在室內機器上進行設置,產生固定數據,進行自動化處理。
3.溫室頂棚
頂棚上有遮陽網。室內溫度如果高了標準值,棚頂會自動上升,起到通風降溫作用,如果棚內溫度還是達不到降溫溫度時,棚頂會自動折下,啟動室內自動降溫處理系統,棚頂還具有一定的抗風作用,如果風速超過一定限度時可自動啟動保護系統,防止棚頂被風吹起。
4.溫室溫度、濕度
溫室大棚內的溫度一般控制在25度左右,濕度一般在80%左右,這樣的溫度和濕度,適合花卉生長。
5.培育水質
一般的普通用水水中都含有礦物質,酸堿度和摩爾度都不同,所以溫室培育中一般都是需要把普通水處理成純凈水,然后再在水中加入相應肥料,保證水中沒有其他物質影響水的肥效,如此培養出的組培苗就沒有任何影響,從而培育出的花卉的花色、植株高低、大小都是一樣的。
6.熱風機
內有散熱管,利用風機把散熱管上的溫度抽出去,從而達到熱量的散發,保持室內溫度。它和暖氣的主要區別在于它升溫很快同時降溫也很快,但暖氣是升溫慢降溫也慢。對于花卉生產,它不是個值得推薦的機器,由于升溫快,但當溫度達到設定值后降溫也太快,但同時溫控系統同時還存在差值,當溫度將到一定溫度時,才會開始升溫,但在此期間溫度存在差值,因此,這期間的溫差不利于花卉的生長。如果有條件,應該換成暖氣管進行加溫。
7.捕蟲燈
它是根據氣溫、日照時速等因素來控制并進行捕蟲,可起到定期觀察有害生物的發生規律,并預測到病蟲害的發生周期的作用,從而進行對有害昆蟲的有效防止。同時,晚上也可以起到照明作用。
8.傳感器
可協助控制室內溫度、濕度。室內溫度、濕度經傳感器的信息處理及接收,從而通過設備對傳感器的數據處理,進而可自動化控制室內的溫度及濕度。
9.控根容器
容器由黑色塑料制成,容器表面凹凸有序,并有小型氣孔。植株根部栽在容器中,使得植株根系唄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當根系生長到容器壁面時會被頂回,當根系從氣孔中生長出來后,由于沒有水份,所以會迅速枯死,被稱為氣剪法,從而促進根系發展。同時,可根據苗木大小進行裁剪、拼裝、營養土的裝填等。該容器易于組合、拆分、搬運,且保水性也較好。
10.智能溫室
溫室入口處設有監測儀器,可進行風速、濕度、溫度的測定。在一定的距離之內設有風扇,可保證室內空氣循環。室內置放的霧化設備,可通過pvc管對植物進行自動配肥,也可檢測植物生長土壤的酸堿度。室內灌溉設施為塑料供水管,鍍鋅鋼管為供暖設備。降溫時,讓水箱運轉,將粘在墻體上的牛皮紙打濕,再結合運轉的風扇,使濕潤的冷空氣在室內循環。在半自動溫室內,也采用熱風機(結合傳感器)和風扇對室內進行升溫、降溫。智能溫室的采光材料為無滴膜、pvc板,用遮陽網遮陰,用雙層膜保溫,度過寒冷季節。其中,全自動溫室面積約1080㎡,兩座半自動溫室,每座面積約3670㎡。
11.日光溫室
日光溫室共有13座,每座面積約為480㎡,總面積約為6240㎡。其中用pvc板進行采光、遮陽網進行遮陰、棉被進行保暖、鍍鋅鋼管進行供暖、塑料管進行供水灌溉。室外安置干-濕度計,每一小時記錄一次數據。
三、苗圃區劃說明
1.耕作區的種類
耕作區包括播種區,扦插區,營養繁殖區,苗木移植區和大苗區等幾個部分組成。播種中有露天播種,溫室或塑料棚播種,大田播、床播、垅播,缽播等。
2.排水、灌溉系統
排水系統采用溝渠排水方式。其大多都埋于路面之下。澆灌系統采用溝渠灌水和噴灌相結合的方式。播種區,扦插區,營養繁殖區基本上是噴灌形式。
3.道路系統
道路系統采用一、二、三級路搭配的方式進行修建。其中一級路寬8m,標高高與作業區20cm;二級路寬4m,標高高于作業區10cm;三級路寬2m,標高高于作業區5cm。 主干道為于耕作區的中心直達苗圃管理處。二、三級路位于耕作區中。
實踐收獲
通過此次現代化綜合苗圃的實踐,使我對苗圃、溫室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以前僅在書本上學習到的知識得以以立體的效果展示在我的眼前,使我對溫室內的技術運作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掌握,通過實踐的方式學習到了書本上學習不到的很多課外知識,通過苗圃園中兩位講解老師的指導,我學到了很多花卉培育技術中的很多經驗和方法,并感悟到溫室中的很多自動化設備的作用之大,切實感受到在農、林業方面科技發展給生產工作帶來的巨大益處。同時,兩位指導老師運用他們資深的專業知識指導并幫助我們理解其在以后學習和工作中的靈活貫通的運用和貫通。
篇二:培育學苗圃學實習報告
11林學專業實習報告
苗圃學、森林培育學
姓 名
學 號
班 級
組 號
指導老師 XXX XXX XX XXX XX
小組成員 XXX XXX XXX XX
時 間
一、 實習目的
通過在天目山自然保護區的觀察和相關調查,參觀西湖景區、上海森林公園以及參觀杭州、上海大型苗圃的現代育苗技術,結合相關專業知識掌握現代育苗技術在生產中應用現狀和存在問題以及城市林業在我國建設的情況、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問題。
二、實習的地點和時間
本次培育學和苗圃學實習主要是在天目山自然保護區,杭州西湖,西溪濕地,上海孫橋現代農業園區和上海迪士尼樂園景觀樹種參觀。時間從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其中天目山實習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杭州西湖XX月XX日,上海XX月XX至XX月XX日。
三、 實習地概況 (1)天目山:素有“大樹華蓋聞九州”之譽的天目山,地處浙江省西北部臨安市境內,浙皖兩省交界處,距杭州84公里,主峰仙人頂海拔1506米。古名浮玉山,“天目”之名始于漢,有東西兩峰,頂上各有一池,長年不枯,故名。天目山自然保護區即浙江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4300公頃,19XX年建立,為我國最早的一批自然保護區之一,19XX年經國務院批準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銀杏、連香樹、鵝掌楸等珍稀瀕危植物。
(2)杭州西湖:西湖,又名西子湖。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世界文化遺產,江南三大名湖之一,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西湖邊的行道樹和觀賞樹非常值得我們專業前去實習調查。
(3)上海孫橋現代農業園區成立于19XX年,是全國第一個綜合性的現代農業開發區,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地處上海浦東新區中心地帶,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園區定位為:中國農業與世界農業接軌、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轉變的
橋梁。園區現入駐企業60多家,已形成種子種苗、設施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溫室制造、生物技術、休閑觀光和科普教育等六大主導產業。
四、實習過程
實習一:杉木人工林的施肥
1實習目的
通過對杉木人工林的施肥,掌握施肥方法。
2實習工具
有機肥,鋤頭,胸徑卷尺,皮尺。
3實習時間和地點
實習地點在嶺南林場北邊的杉木萌生林,實習時間于XX月XX日下午。
4實習內容及要求
將有機肥運到人工林處,小組成員分工進行。林地在山坡上,且坡度約42度,用鋤頭在萌生杉木苗上方10cm處挖20cm深的半月形坑,將有機肥倒入坑內,用土掩埋。每棵杉木施肥量大概2斤左右。其他組員對已經施肥的杉木測定地徑、苗高,記錄并保存好。
施肥量不宜過多或過少;山體比較陡注意安全;要按順序施肥,以免漏施、重施;杉木葉扎人要穿長袖衣服;
實習二:人工林的標準地調查
1實習目的
標準地調查,是揭示各樹種在不同立地條件和不同栽培技術下人工林生長狀況差異原因的基本手段,也是林業工作者從事生產和科研常用的一種方法,學生初步掌握這種方法,可以為今后參加實際工作打下有利基礎。
2實習用具
皮尺、胸徑卷尺、測繩
3實習地點和時間
天目山自然保護區外圍(紅廟附近),時間是在XX月XX日。
4實習過程
外業操作
。1)設置標準地:
用皮尺拉1畝的標準地,由于地形原因,我們組拉的樣方為66.6×10的標準地樣方。
。2)造林歷史調查:
造林時間:20世紀30年代左右; 造林樹種:柳杉、銀杏、楓香; 成林密度:每畝30棵左右; 種植點配置:稀薄方形;
整地方法:塊狀整地;造林方法:植苗造林;
混交方法:柳杉為主,銀杏、楓香等其他樹種伴生。
。3)立地條件調查:
地形調查:海拔高度:300米;坡向:東北;坡度:19°;位于天目山南山麓部位。
植被調查:林下主要植被有
灌木層:檵木、山核桃、映山紅、大葉胡枝子、烏藥、苦櫧、短柄枹、白櫟等的幼樹,高1.5~2.5m。
草本層:苔草、蕨、狗脊、芒萁、海金沙、芒、薺苧和鼠尾草等,高0.5~1m。
土壤調查:該標準地內土壤為黃棕壤,土壤有機質和腐殖質含量大;成土母質為千枚巖。
。4)每木調查:
以胸徑6起測,測量每株樹的胸徑、樹高、冠幅;枯死樹測量胸徑、樹高。調查數據記錄在表一中。
5實習結果和分析內業結果
結論與分析:
該林分以柳杉為主,在做林分調查時可近似看做柳杉純林。樣方內有31株樹、25株活柳杉1株銀杏、2株楓香、3株枯柳杉;該林分成林密度每畝28株;平均胸徑:45.11cm;平均樹高:18.78m;平均冠幅5.86m×4.89m枯活比:0.1071;雖然林分密度較低,但林中柳杉的樹干粗大,為真正的大樹,林分郁閉度較高,透光度小,樹木間競爭激烈,加上管理不善,導致林分枯活比較高,枯立木較多,對此應加強人工管護,改善一些古樹以及珍貴樹種的生長條件,保證其存活。該樣方的蓄積量約為62立方米,由于該地處于自然保護區內,為保護珍貴樹種而進行培育,保護,故林分蓄積量并不是造林主要目的‘這呼吁我們要保護森林,保護自然,珍惜這片美麗的家園。
實習三:天目山之旅及相關調查
1實習目的
天然林生長量不僅反映了林分生產力,也能反映出林分結構的合理性,是影響森林生態功能的指標之一,調查天然林生長量為今后天然林的經營管理提供依據,也可以為人工林樹種選擇提供指導,在實踐上及理論上都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實習工具
卷尺、測繩、胸徑卷尺、測竿、粉筆、鉛筆、標簽、記錄夾
3實習地點和時間
實習地點是天目山景區,具體路線為全班同學坐車去大樹王國,檢票進入景區,然后走木棧道——四面峰——倒掛蓮花(一線天)——五世同堂——大樹王——開山老殿——仙人頂(由于時間緊迫仙人頂沒有去),時間是XX月XX日。
4實習過程
XX月XX日早上,全班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坐車從盤山公路直接到天目山景區,進入景區后在老師帶領下進行游玩參觀。沿著路線邊走邊觀察,一路上見到很多大樹,在五里亭附近見到的一株杉木,用皮尺繞測其周長,算出其胸徑有
1.4 m。五世同堂景點位于大樹王景區,這棵銀杏的歷史有12000年,是世上最古老的銀杏樹,為世界“銀杏之祖”,在其周圍銀杏果飄落以生出四代子孫,謂之五世同堂。銀杏是中生代孑遺植物,為我國特有,野生狀態僅天目山保護區有分布。再向前到大樹王處,現在乾隆御封的大樹王已經死亡70余年,只剩下主干及少量枝椏,但仍屹立不倒,枯干上還寄生了一根翠綠的新枝,可謂中華一絕;新大樹王在老大樹王不遠處,與乾隆御封的“大樹王”相鄰。其樹高約50米,胸徑2.31米。蒼勁勃發,長勢茂盛。為天目山森林王國后起之秀,盡顯“王”
篇三:最新苗圃社會實踐報告
苗圃工作崗位
社會實踐報告
學院:
學號:
姓名:×××
個人原創苗圃實習實踐活動總結 有效防止雷同 值得下載!
本范文適合所有苗圃相關工作崗位實踐或實習報告,只需要把正文內容時間、地點和單位名稱改成自己的即可,在目錄上右鍵->更新域,就會自動更新目錄。
目 錄
一、社會實踐目的 ..................................................................... 2
二、社會實踐時間 ..................................................................... 2
三、社會實踐地點 ..................................................................... 2
四、社會實踐單位介紹 ............................................................. 3
五、社會實踐主要內容 ............................................................. 3
六、社會實踐總結 ..................................................................... 5
。1)社會實踐體會 .............................................................. 5
(2)社會實踐心得 .............................................................. 6
。3)社會實踐反思 .............................................................. 7
七、致謝 ...................................................................................... 9
一、社會實踐目的
社會實踐目的是,通過苗圃相關工作崗位的社會實踐使我深入地了解國情、了解社會、體驗社情、體驗苗圃相關崗位工作的艱辛,積累對社會認識的閱歷,增進對社會工作的理解。在社會實踐中學習和體驗苗圃相關工作內容,積累工作經驗、鍛煉自身能力、開拓社會視野。在苗圃相關崗位實踐中,能很好地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此外,通過苗圃相關工作崗位工作過程中的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并在實踐過程中增長才干,為以后的工作打好扎實的基礎。
同時通過苗圃相關工作崗位的社會實踐,熟悉實際工作過程的運作體系、管理流程、企業文化,把自己課外所學的苗圃相關工作崗位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鍛煉自己在苗圃相關工作崗位業務能力和社會交際實踐能力,并在工作中學習苗圃相關工作崗位的新知識,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
二、社會實踐時間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修改成自己的苗圃相關工作崗位社會實踐時間)
三、社會實踐地點
上海浦東區康橋秀浦路886號
【實習苗圃的實踐報告案例】相關文章:
實踐實習報告實踐報告02-27
園林苗圃可行性報告03-24
精品實踐實習報告實踐報告05-15
實踐實習報告 實踐報告范文04-14
實踐實習報告實踐報告報告正文05-10
畢業實習案例分析報告(精選19篇)07-30
實踐實習報告11-14
暑期實習的實習報告推薦暑期實踐實踐報告05-05
實用實踐實習報告應用實踐報告03-13
苗圃規劃方案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