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木工實習報告三篇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木工實習報告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木工實習報告 篇1
一、前言
實踐是大學生活的第二課堂,是知識常新和發展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試金石,也是大學生鍛煉成長的有效途徑。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大學生成長,就要勤于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一起,在實踐中繼續學習,不斷總結,逐步完善,有所創新,并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由知識、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自己事業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學科、技術和工程的總稱。它既指與與人類生活、生產活動有關的各類工程設施,如建筑公程、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鐵路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應用材料、設備在土地上所進行的勘測、設計、施工等工程技術活動。土木工程是社會和科技發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它在任何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本次實習為認識實習,以集中參觀駐馬店本地以及鄭州的房屋建筑、道路和橋梁等與土木工程知識相關的工程為實施方案。通過認識實習,使我們能夠正確的認識土木工程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土木工程當前的概貌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了解土木工程活動的特點和內容。使我們更加熱愛土木工程。
二、實習主要內容
1、以集中實習的方式進行組織,主要參觀駐馬店市內房屋建筑工程、道路和橋梁工程等項目。
2、進行實習前的動員大會,讓每一個實習的學生了解必要的安全知識、注意事項、實習規則與實習內容。
3、參觀在建和已建的典型的房屋建筑工程,包括黃淮學院在建房屋、駐馬店市體育館、駐馬店農校新校區、三超鋼結構廠房。了解工程建設的基本程序,了解這些建筑的設計、施工及管理的內容和特點。
4、參觀在建和已建成的道路工程和橋梁工程,包括在建鄭州市龍湖金融中心、駐馬店市在建中原大道道路及橋梁,了解道路和橋梁工程設計的內容、施工的方法、施工的特點以及施工的機械設備等。
5、參觀其他的土木工程:駐馬店中原大道的排水工程、各個建筑的環境工程、鄭州市龍湖金融中心的地下工程、三超鋼結構設計與生產等。
6、深入施工一線,通過參觀建筑和聽取講解員的講解,了解房屋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橋梁工程、地下工程等土木工程各分項工程和分布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過程。
7、通過一系列的對各個層面的土木工程的了解,了解土木工程的材料種類、特點和用途以及發展情況等。
8、在參觀認識的基礎上,做好總結,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實習收獲和體會
作為一名剛剛接觸專業知識的大學生來說,如果在學習專業課之前直接就接觸深奧的專業知識是不科學的,為此,學院帶領我們進行了這次實習活動,讓我們從實踐中對這門自己即將從事的專業獲得一個感性認識,為今后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今后書本與實踐的結合打下基礎。
緊張的一周的實習生活結束了,在這一周里我還是有不少的收獲,實習結束后好好總結一下。在這緊張的一周實習中我們共進行了6項工程的參觀認識,包括黃淮學院在建工程、駐馬店市體育場、鄭州市龍湖金融中心、三超鋼結構公司、駐馬店農校新校區、駐馬店市中原大道.。在每次參觀過一項工程后,我都會做好記錄與自己的體會,以便自己以后在學習中方便。雖然我們不能完全明白老師講解的所有知識,但終歸是學習的過程,不同程度上都會有收獲。而實習的意義也在于此。首先,通過實習,通過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通過參觀,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房屋的建造過程,廠房的結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的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礎的知識。比如,在一般房屋建筑與重要的建筑的配筋中箍筋與縱筋的分布與連接、防水的設置、地基沉降等等。
1、對于建筑設計和施工的參觀總結
在參觀黃淮學院在建的建筑時,我們剛好可以看到基礎的布置,基礎采用的是獨立基礎,墻體不是直接砌筑在地基上,而是在底部加上了梁。在大跨度建筑中要有沉降縫的設置,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到基礎沉降帶來的危害,在現澆樓板上可以明顯的觀察到廁所地面要低于樓面10cm。
體育館相對于普通建筑來說是相對較重要的,在駐馬店體育場參觀時,在做了基本了解的基礎上,由于它是由鋼筋混凝土和鋼結構共同建造的,我特別觀察到在鋼筋混凝土與鋼構件相連接的地方,明顯的感覺到,柱子相對于別的地方尺寸更加大,配筋量更大。并且在縱筋接頭處,它采用的不是焊接而是用螺絲套桶連接,箍筋開口處也被焊死,箍筋與縱筋不僅有鐵絲相連,還增加了焊點,這使得結構更加穩定,更有保障,適合于特殊的建筑,這一做法在鄭州龍湖金融中心的施工現場同樣可以看到。
在參觀駐馬店農校新校區時,墻上的一些網引起了我的好奇:為什么要在抹灰的下面鋪層網呢?現場的技術人員做了解答:為了防止墻上的磚與混凝土收縮不同而導致抹灰層剝落。這種做法不僅在墻體上可以看到,在磚墻與柱子或梁的連接處需要抹灰的地方都可以看到。
2、對于建筑材料的參觀總結
對于建筑材料的參觀總結主要來源于參觀駐馬店市關王廟工業園區的三超鋼結構公司的廠房、產品與作品。
鋼結構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我們的建筑愈來愈密切,在追求輕質、高強、美觀的建筑材料上,鋼結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鋼結構有著自重較輕、工作的可靠性較高、抗振(震)性、抗沖擊性好、制造的工業化程度較高、可以準確快速地裝配、室內空間大、容易做成密封結構等優點,但也有易腐蝕、耐火性差的缺點。由于現階段我國對鋼材還不能很好的優化,導致鋼結構建筑存在很多缺陷。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鋼結構一些配套設施的齊全,鋼結構將有很廣闊的發展前景。
在以鋼結構的建筑中,三超集團為我們展示了他們的鋼結構別墅。從外形看,它有著同混凝土一樣的建筑效果,絲毫看不出是鋼結構;內部由于經過裝修同樣給人的感覺很好,和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區別不大。由于鋼結構工程在我國不是很完美,在造價上要比普通鋼筋混凝土造價高,性價比相對來說太低;再者由于很大一部分人對鋼結構不是很了解,本身鋼材的彈性很大,人們在心理上會拒絕它,覺得沒有鋼筋混凝土的安全。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相信鋼結構會一步步走入人們的生活。
這次實習讓我深刻體會到讀書固然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的途徑,但是多一些實踐,暢徉于實踐當中接觸實際的工作,觸摸一下社會的.脈搏,給自己定個位,也是一種絕好的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選擇。走出學校,來到工地實習,對我來講是一次很好的啟蒙活動,希望我的經驗和體會能夠在以后的道路上指導我走向成功。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沒有實力就變成別人是你的精彩,而不是你是別人的精彩。
四、實習意見和建議
1、實習期間希望學校可以在以后學習中增加實習的時間,能讓我們在學習與實踐交替中學習,這樣更有助于我們的學習。
2、實習期間希望學校可以多派講解員,學生多老師少,講解時會有好多聽不見。
3、實習周可以多去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參觀一些更具有特點的建筑。
4、實習時間能否延長,接觸更多的未知知識。
木工實習報告 篇2
實習目的:
1、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聯系現場實際,驗證和拓寬視野,培養和實際工作能力。
2、了解三大巖石的形成過程,產生時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等。
3、學習運用羅盤儀測巖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4、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相關聯系。
實習內容:
根據教學安排,學校為我們路橋專業安排了為期1天的臥虎山水庫地質實習。主要學習羅盤的使用及對各種地質構造的認識。
1、排除干擾,專心聽。
2、要做到五勤:勤敲打,勤觀察,勤測量,勤記錄,勤追蹤。
3、熟練操作羅盤。對地質羅盤,要求了解其結構原理,掌握使用方法
4、積極參加現場討論和及時整理野外記錄。
木工實習報告 篇3
實習目的:
1、通過參觀實際建筑,進一步提高我們對工程制圖、建筑材料,材料力學以及房屋建筑學課程的認識,鞏固和擴大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習積極性。
2、通過參觀,運用所學知識品評建筑的優缺點,提高自身的觀察能力和欣賞水平,培養專業審美標準。
3、通過實習,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藝,熟悉房屋構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應用。
4、通過實習,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達到學有所用,同時為以后的專業知識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5、了解目前我國過施工技術與施工組織管理與監理的實際水平,聯系專業培養目標,樹立獻身社會注意現代化建設,提高我國建筑施工水平的遠大志向。
6、實習地虛心學習,了解具體施工細節,學習工人師傅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的寶貴經驗。
實習地點:學校及泰安周邊工地,肥城鋼結構加工廠,濟南某建筑工地。
實習時間:20xx年6月27日——7月1日
實習日程安排:
27日上午:山東農大工科實驗大樓;下午:志高國際
28日上午:普惠工程;下午:農大南校(因下雨未去)
29日上午:山景疊院;下午:參觀市文化藝術中心樁基礎
30日參觀肥城一騰鋼結構加工廠
1日參觀濟南某工地新材料與技術的應用
實習內容:
一、工程概況
1、工科實驗大樓:整體采用框架結構(電梯間為剪力墻),填充為加氣混凝土砌塊。
2、志高國際:高層建筑,我們參觀的為7#樓,28層。地下為整體車庫,采用筏板基礎,框剪剪力墻結構。抗震等級為4級。
3、普惠工程:采用剪力墻結構,箱型基礎,梁板式樓梯,新型的保溫材料和施工工藝,防火等級B1級,梁板式樓梯。
4、山景疊院:采用框架結構,獨立基礎和筏板基礎,屋面為FBS防水卷材。防火等級B2級,防水等級P6、總建筑面積8.2萬平方米,我們參觀的為其中的5#樓。
5、市文化藝術中心:占地面積3855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5.9萬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積4.1萬,地下面積1.8萬,276個車位。建筑層數為5層,采用框剪結構,剛性屋蓋,樁基礎(514個樁),單樁承臺(鋼筋混凝土灌注樁)。采用FEI樁基動測分析系統,長螺旋鉆孔泵送成樁后插鋼筋籠施工技術等先進技術。綠地率13.1%。
6、濟南某軍區工地:為配體建筑,總建筑面積5400平方米,共5層,其中—1層層高3.5米。跨度為8米,屋面板采用上翻梁,現澆暗箱。
二、實習分析
通過五天的觀察分析建筑內部構造,分析如下:
1、結構:
當今的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結構或者是框架剪力墻結構,磚混結構也采用但用的比較少。我們所參觀的施工工地三處都采用的是框架——剪力結構。它是框架結構和剪力墻結構兩種體系的結合,吸取了各自的長處,既能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較大的使用空間,又具有良好的抗側力性能。這種結構是在框架結構中布置一定數量的剪力墻,構成靈活自由的使用空間,滿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樣又有足夠的剪力墻,有相當大的剛度,框剪結構的受力特點,是由框架和剪力墻結構兩種不同的抗側力結構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
2、構造柱:
磚混結構設計中,為了加強建筑物的空間剛度和整體性,使建筑物在地震中避免或減輕破壞,根據抗震規范,我們設置一定數量的圈梁和構造柱,來增強和提高建筑物的抗拉、抗裂性能構造柱的設置位置的規定:規范規定無論房屋的層數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應在外墻四角、錯層部位橫墻與縱墻交界處、較大洞口兩側、大房間外墻和內橫墻交接處。樓梯間四角最好設置。上人屋面的女兒墻也應設置構造柱。跨度比較大的梁,如果不設置墻垛或墊塊,也應有構造柱。而在框架剪力墻結構中,為了加強砌塊隔墻的整體性,應在砌塊隔墻的適當位置設置構造柱或圈梁,具體設置位置和磚混結構的一樣。
3、砌塊墻構造
(1)增加砌塊墻的整體性措施
a、塊墻的接縫處理
砌塊在厚度方向大多沒有搭接,為了加強砌塊墻在水平的整體性,因此砌塊的長向錯縫搭接要求較高。另外砌塊建筑還應在適當的位置設置圈梁。當圈梁與過梁位置接近時,往往用圈梁取代過梁。
b、設置構造柱
砌塊墻的豎向加強措施是在外角、墻的轉角以及外墻交接處增設構造柱,將砌塊墻在垂直方向連成整體。
C、拉結鋼絲網,使剪力墻與砌塊在后期澆注時形成一個整體,提高建筑物的整體性。
(2)防潮構造
砌塊的吸水性強,易受潮。在易受水的部位,如檐口、勒腳、窗臺、近應做好防潮處理。如在最下層鋪設3—5層磚,山景疊院在勒腳處涂1.5m厚的絕緣質防水,外加保護層。
(3)不承重設置
為了保證砌塊墻不承重,應在砌塊墻的頂部與樓板相接處,應用粘土磚斜砌或留20毫米的空隙,用木楔打緊,后用砂漿填縫。
4、施工縫、變形縫和后澆帶
施工縫:受到施工工藝的限制,按計劃中斷施工而形成的接縫,被稱為施工縫。混凝土結構由于分層澆筑,在本層混凝土與上一層混凝土之間形成的縫隙,就是最常見的施工縫。所以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縫,而應該是一個面。因混凝土先后澆注形成的結合面容易出現各種隱患及質量問題,因此,不同的結構工程對施工縫的處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變形縫包括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他們的作用是保證房屋在正常溫度變化、基礎不均勻沉降或地震時有一些自由伸縮,以防止墻體開裂,結構破壞。而后澆帶是在高層建筑中來代替變形縫的做法。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縫寬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縫隙暫時不澆注混凝土。縫中鋼筋可采用搭接接頭,等荷載差不多穩定時,一般是結構封頂兩個月后再澆注混凝土。后澆帶都是用于建筑長度大于50米的建筑。而當建筑長度小于50米時并且是框架結構,這時為了保證建筑物的整體性和一定的剛度,就設置單元墻來增加建筑物的整體性和剛度。
5、基礎:
基礎結構的選擇與建筑物所承受的荷載,地質條件等有關。泰安地下多為堅硬的花崗巖,地基條件好,因此多為筏板,箱型基礎,樁基礎很少采用,我們參觀的市文化藝術中心則為樁基,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樁長26—40米,樁徑800mm—1200mm。采用泥漿護壁灌注樁后壓漿技術、長螺旋鉆孔泵送成樁后插鋼筋籠施工等先進技術。泥漿循環方式有正循環與反循環兩種,此處選擇的為正循環。樁基礎特點:
a、樁支承于堅硬的(基巖、密實的卵礫石層)或較硬的(硬塑粘性土、中密砂等)持力層,具有很高的豎向單樁承載力或群樁承載力,足以承擔高層建筑的全部豎向荷載(包括偏心荷載)。
b、樁基具有很大的豎向單樁剛度(端承樁)或群剛度(摩擦樁),在自重或相鄰荷載影響下,不產生過大的不均勻沉降,并確保建筑物的傾斜不超過允許范圍。
c、憑借巨大的單樁側向剛度(大直徑樁)或群樁基礎的側向剛度及其整體抗傾覆能力,抵御由于風和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載與力矩荷載,保證高層建筑的抗傾覆穩定性。
d、樁身穿過可液化土層而支承于穩定的堅實土層或嵌固于基巖,在地震造成淺部土層液化與震陷的情況下,樁基憑靠深部穩固土層仍具有足夠的抗壓與抗拔承載力,從而確保高層建筑的穩定,且不產生過大的沉陷與傾斜。常用的樁型主要有預制鋼筋混凝土樁、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樁、鉆(沖)孔灌注樁、人工挖孔灌注樁、鋼管樁等。
6、墻體保溫:
外墻保溫指采用一定的固定方式,把導熱系數較低的絕熱材料與建筑物墻體固定一體,增加墻體的平均熱阻值,從而達到保溫或隔熱效果的一種工程做法,分為內保溫和外保溫,現在多為外保溫。我們參觀的普惠工程才采用新型的夾心保溫技術即將保溫材料置于外墻的內、外側墻片之間,此種保溫具有保溫效果好,耐久性好等優點,但施工難度大。
7、樓蓋:按施工方法分為裝配式、裝配整體式、現澆式。
在濟南某軍區建筑工地,我們參觀了一種新型的現澆箱型樓蓋。作為配體建筑,高度不可超過主體,為滿足此要求并保證其設計凈高故采用箱型工藝,實際上為無梁樓蓋結構形式的一種變形。若采用有梁樓蓋,由于建筑物跨度較大為滿足需求,主梁高度為75公分左右,相比較而言,采用箱型樓蓋只需30公分左右,在保證凈高的基礎上層高降低40公分左右,大大降低了建筑物的整體高度。
8、鋼結構、鋼筋加工工藝等
在泰安肥城一騰鋼結構加工廠房,我們參觀了單層鋼結構廠房的構造以及其生產工藝。鋼結構廠房跨度和高度較大,為保證其剛度、穩定性和抵抗風荷載需每隔6米設置抗風柱并每隔一段距離設置斜支撐以增強結構的整體性。
鋼結構的連接方法有焊接,螺栓連接和鉚釘連接。鉚釘連接的構造復雜,用鋼量大,施工麻煩,現在很少應用。焊接連接是現在鋼結構最主要的連接方式。其優點是可以連接任何形狀的結構,不削弱構件截面,構造簡單,不需要拼接材料,生產效率高,易于采用自動化操作,連接的剛度較大,密封性能較好。缺點是因焊接過程中局部區域受到高溫作用,加熱和冷卻不均勻使構件產生焊接殘余應力和焊接變形。影響結構的承載力,剛度和使用性能。另外,焊接質量易受材料和操作的影響,一旦發生局部裂縫容易擴展到整體。螺栓連接的優點是裝拆方便,缺點是要在板件上開孔削弱構件截面。增加工作量需搭接連接體。
鋼筋在建筑施工中應用廣泛并且需求量大,在建筑工地上我們還認真觀察了構造柱,柱,聯系梁,預埋洞口,樓板,鋼筋籠等的構造和鋼筋加工處理。就柱子而言,三四條梁要交匯于柱,就必然要使梁的鋼筋穿過柱子,這樣使得柱頭的鋼筋十分密集,同時澆筑混凝土時也要注意密實。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縱橫兩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縱橫兩路放著。
三、實習總結:
通過這一次認識實習,我對相關的專業知識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也學到了很多之前未曾接觸的東西,受益頗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深入工地一線的參觀,使我能夠將所學理論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系統地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深化了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初步體會到建筑工程的設計與施工的工作特點,熟悉了工程設計與施工現場的各種技術和管理工作,在實習中,自己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培養,為未來走向工作崗位做好思想準備。此外,通過實習,我開闊了視野,增加了對建筑施工的理性認識。
【【實用】木工實習報告三篇】相關文章:
土木工程學生實習日記四篇01-11
土木工程學生實習日記6篇02-13
實用的大學生實習日記集錦8篇01-08
實用的大學生實習日記匯總6篇02-06
實用的大學生實習日記模板7篇02-01
實用的大學生實習日記合集六篇02-01
實用的大學生實習日記匯總四篇02-13
實用的大學生實習日記模板8篇02-09
實用的大學生實習日記范文10篇02-03
實用的大學生實習日記集合5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