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測量的實習報告合集六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測量的實習報告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測量的實習報告 篇1
這是我的第一次實習,它將全面檢驗我各方面的能力:學習、心理、身體、思想等等。就像一塊試金石,檢驗我能否將所學理論知識用到實踐中去。關系到我將來能否順利的立足于這個充滿挑戰的社會中。下面是我的實習報告:
一、實習內容
一開始到這工地了解施工圖紙,自己慢慢一邊走一邊看。還是看不出什么問題出來。只看見框架柱和基礎面、木工棚、鋼筋棚等……隔幾天,李師傅叫我小李跟他一起去放線,放線是建筑的基礎,對于我們初學者是必要的。在此期間,我對水準儀﹑經緯儀有了更好的了解,更熟悉的操作了測量儀器,更讓我在工地上實踐了儀器的觀測,使我適應了在不同條件下操作儀器。
這個工地我主要負責放線和打標高。有時候還幫別人在搞土方測量,測標高,是一種讓我們在更惡劣的條件下適應實地操作的技能,要適應最惡劣的環境才能更好的鍛煉自己,讓我們學到更多更堅實。在土方工地是最累人的事,每天帶著水準儀跑上跑下的。還要完成測量任務,這是一個對于我剛實習的大學生是一種挑戰,也是一個體現我適應能力的考驗。
伴隨測量工作的同時,我們也要做一些其他事情,充實我們的實習生活。挖土、挖石子、搬磚……是鍛煉我的意志。雖然我對于這些鍛煉效果不佳,但在此同時也磨練了我,讓我知道工作的辛苦的,我要慢慢適應工地生活。
二個月的時間過去了,二個月的生活總算是充實的,該做的也做過了,該經歷的也在慢慢經歷,相信今后還有更精彩的生活,我會更努力去奮斗。
二、實習收獲和心得
本此實習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適應環境。通過這次實習我適應了這種工地生活。雖說以后不一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這段時間的鍛煉,不論以后做什么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種吃苦耐勞的毅力,也學會了適應環境。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與學校不同的問題,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應該怎樣去和工人交流等。
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對建筑方面的有關知識在實際上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應該說在學校學習再多的專業知識也只是理論上的,與實際還是有點差別的。這次實習對我的識圖能力都有一定的幫助,識圖時知道哪些地方該注意、須細心計算。在結構上哪些地方須考慮施工時的安全問題,在放線時哪些地方該考慮實際施工中的問題。達到能施工又符合規范要求,達到設計、施工標準化。沒有這次實習也許只是用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不會考慮太多的問題,更不可能想到自己看到的圖紙是否能施工。工地雖苦,但能學的是一些現實東西,鍛煉的是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大學生活是緊張而又充滿期望的日子,學習的閑暇時總是憧憬著背起行囊,遠離親人朋友以及師長護佑,去走真正屬于自己的路。然而當我終于可以像剛剛長滿羽毛的雛鷹般離開長者們搭建好的巢穴,獨自一人走上社會工作這個大舞臺時,卻發現人生的道路原來是如此的坎坷不平,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經歷一番狂風暴雨的。短短60天的實習生活中,讓我學會了不少東西,會對我以后工作有很大幫助的,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走入社會,第一次走向工作,感覺生活真的很不容易。
實習就是畢業前的模擬演練,在即將走向社會,踏上工作崗位之即,這樣的磨礪非常重要。經過實習,希望我們的人生能由此延展開來,真正地學以致用。
測量的實習報告 篇2
第一部分、前言:
一、實習目的:
使學生把所學的《工程測量》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比較系統地掌握基本的測量技能,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吃苦、耐勞、勇于 克服困難團結協作的精神,以及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良好作風,為今后解決實際工程中有關測量工作的問題打下堅實基礎。
二、實習任務:
1、熟練掌握DJ6光學經緯儀的檢驗、校正及操作使用;
2、熟練掌握S3水準儀的檢驗、校正及操作使用;
3、熟練掌握導線測量的外業觀測和內業計算作業;
4、熟練放樣點位、距離、角度、高程等的基本方法;
5、基本掌握全站儀的使用方法。
三、踏勘選點
在踏勘選點之前,根據學校的平面圖所規定的區域,以及高級控制點所在的位置,坐標與高程等資料,在圖上規劃好導線路,然后根
據規劃好的線路到實地勘探選點。
選點應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導線點應選在視野開闊,便于測繪周圍地物地貌的地方;
。2)相鄰點應能通視,以便于角度和距離測量。如果采用鋼卷尺量距,則沿線地勢應比較平坦,沒有丈量的障礙物;
。3)點位應選在土質堅實,便于保存之處;
。4)導線點在測區內應分布均勻,便于控制整個測區;
。5) 選點不要選在影響人等公用部位 。
第二部分控制測量
實驗一:水準測量
1. 水準測量的基本原理:
利用一臺能夠提供水平視線的儀器----水準儀,并借助水準尺,來測量地面兩點之間的高差,進而,由已知點的高程來推算未知點的高程。
如,已知A點的高程HA,A,B兩點之間的高差為hAB=a-b , 則HB=HA-hAB。
2.水準測量的實驗步驟:
步驟一:在第一測站之間,放上水準儀并安裝好水準儀,調整水準泡使其整平;
步驟二:利用兩次儀高法,測出兩點S16和D131之間的高差,并記錄;
步驟三:利用相似的方法依次下面各測段之間點的高差。
3.成果整理
水準測量的成果整理工作只要內容是調整高差閉合差,計算出個待定點的高程。
由于該導線是封閉的閉合導線,從理論上閉合水準導線的高差和應等于零,即Σh理=0,但在實際測量中總會存在誤差,從而致使高差閉合差不等于零,則高差閉合差為f測=Σh測。各種路線形式的水準測量,其高差閉合差均不應超過規定的容許值,否則即認為水準測量結果不符合要求,對于等外水準測量的高差閉合差容許值為fh允 =±40√L(mm)(平地),fh允 =±12√N(mm)(山地),其中L為水準路線長度,以KM為單位,N為水準路線總的測站數,由于我們所選的控制點近似位于一平面,故選用平地的高差閉合差容許值計算。
高差閉合差的產生與水準路線的長度或水準路線的測站數成正比,因此,調整高差閉合差的原則是,將閉合差反號,按各測段的測站數多少或路線長短正比例計算出高差改正數,vi=-fh*Li/∑L(其中∑L為水準準路線總長度,Li第i測段水準路線的長度,vi為第i段測段的高差改正值),加入各測段的觀測高中
附表
從而推算出各未知點的高程。
計算:
fh=∑h測=-9mm,
L=439.4m=0.4394Km,
故fh=±40√L=±26.5mm,
每千米高差改正值為v=-fn/∑L=9/0.4394=xx年5月4日——5日
三、實習地點:
1.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內的饅頭山
2.濟南市長清區的靈巖寺風景區的靈巖山
3.濟南市長清區蘇莊
四、實習內容
第一站:濟南長清饅頭山
時間:xx年,饅頭山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第三地質名山,當年又被列入省級地質自然遺跡保護區。因為,它那豐富的皺紋和陳年脈絡,忠實地記錄了五億多年的地質變化。
饅頭山地質構造:
本次實習的主要的觀察寒武紀系饅頭山組等地層,該地層為華北地區標準地層,也就是可以用該層地層與其他工作地區地層對比。
一、饅頭組
第一層是由頁巖組成,厚約兩米,巖層呈現黃綠色,局部呈現灰色,風化程度非常的嚴重,裂隙發育大,我們在工程中應盡量避開
第二層是由石灰巖組成,該層巖石深入山體,厚約四米,巖石呈灰綠色,此處的裂隙極有可能發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應注意勘探。
第三層是頁巖,厚約八米,巖石呈現黃綠色,局部呈現褐色
第四層是由頁巖組成,厚約十三米,顏色顯紫色
第五層是由石灰巖組成,厚度約六米,顏色呈現土黃色,裂隙發育輕微,有利于工程實施
第六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四米,顏色呈現黃綠色。
第七層是由石灰巖組成,厚度約兩米,顏色呈現綠色,空隙發育,石灰巖表面覆蓋物為填充在裂隙中的雜質。
第八層為頁巖,厚度約七米,顏色為紫紅色風化程度比較大
第九層為石灰巖,厚度約兩米,顏色為灰白色,縱向裂隙發育比較大,但是橫向裂隙發育小,前度較高。
第十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五米,顏色呈鮮紅色,由于該層位于山頂,所以此處巖石風化嚴重。
二、毛莊組
第一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四米,顏色為紫紅色,頁巖中含有云母
第二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為十三米,顏色呈現紫紅色
第三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為四米,顏色為紫紅色,由于該處地勢高以及各種外力因素,使得該巖層水土流失嚴重,表面基本無植被覆蓋
第四層:灰色鮞狀石灰巖,厚零點八米。
第五層:灰色石灰巖,厚零點二米。
第六層:灰色鮞狀石灰巖,厚零點三米
四五六層集中在一塊巖石上,但類別不同。
第二站:靈巖山
時間:xx年 級:xx年_05_月_31_日
一、實習目的
1、鞏固和加深課堂所學理論和知識,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動手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刻苦耐勞的工作作風和互相協作的團隊精神。
2、進一步熟練掌握常規儀器的使用方法、提高野外測量、內業計算、地形繪圖的技能,具備從事繪圖工作的初步素質。
3、培養一絲不茍的繪圖技術工作態度、培養吃苦耐勞、團結友愛、集體協作的精神。
二、實習要求
1、掌握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等測量儀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地形測圖的基本方法,能夠具有初步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工作能力;
3、各小組分工明確、通過合作完成測量任務,增強獨立工作能力與團隊協作意識。
三、實習任務
1、小組上交成果及資料
指定實習范圍的一幅圖幅為50*50,比例尺為1:500地形圖(CAD圖及手繪圖)。
2、個人上交成果及資料 實習報告
3.實習時間:xx年,1973年正式引水灌溉。自xx年開始水廠停用黃河水,改用地下水。灌區控制平陰縣境內安城、城關、玫瑰、孔村、孝直五個鄉鎮169個行政村。設計灌溉面積19.7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0萬畝。灌區內總人口25.2萬人,占平陰縣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灌區內分干渠設計流量7.0立方米/秒,年均引水1xx年的歷史,堽城壩由翻板閘、沖沙閘、溢流壩、橡膠壩等部分組成,全長562米。翻板門共14個孔,長177米,每孔凈寬12米,高2.5米,閘門型式為鋼筋混凝土水力自控翻板門,閘頂高程69.00米,閘底高程66.5米,溢流壩長1xx年級: xx年12月14日至xx年1月1日
實習地點:福建農林大學下安區教學樓
小組成員:
三、實習內容:見表1
四、實習過程
1、踏勘選點及建立標志:
首先,明確此次測量的任務。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第一步的選點工作。在下安實驗樓區根據老師給定的范圍在迂回的道路上進行選點,由于之前有的班級已經做好了路上的點號標記,所以我們有時也直接使用他們的點作為控制點進行控制測量。在此,我們也回顧選點時應注意的事項:(1)通視良好,便于測角;
。2)地面平坦,便于量距;(3)視野開闊,便于測圖;(4)點位穩定,便于保存;(5)邊長適當,足夠密度;(6)便于安置儀器。
然后,根據初步選好的點進一步進行調查,在確保點數可以滿足測量的需要時,用藍色的油漆在點位上進行標記。注意:標記要清楚明顯,不易受干擾磨損;畫圈時,中間的十字交叉的線要做到獨立并且要細小,這樣有利于日后的對中工作;再做好組別、號數的標識(如X—1,X—2X—7,共七個點)。
最后,大組的人員共同熟悉所布下的點位,并且根據實際情況畫好控制點的草圖,并做好適當的點號標記。然后明確分工,劃分自己小組的測量任務。就可以開始進行我們的外業測量的工作了。
2、控制測量
原則:1)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級到低級
2)前一步測量工作未檢驗不進行下一步測量
導線布設形式:閉合導線
(1).外業測量
1) 使用水準儀進行高程測量:
水準儀是測量高程最精確的儀器。在用全站儀測量完角度后,我們開始用水準儀測量各個測站的高程。水準儀要擺在距離前后測站大致相等的地方。
、侔仓茫菏紫却蜷_三腳架,調節腳架長度使儀器高與觀測者頸部齊平,目估架頭大致水平,取出儀器放在架頭上,用連接螺旋將其與三腳架連緊,踩實腳架。
、诖制剑阂浴肮潭▋赡_,移動一腳”的原則使水準儀的圓水準器氣泡大致居中。然后,兩手按氣泡需要移動的方向,同時反方向轉動兩個腳螺旋(氣泡移動方向與左手大拇指轉動方向一致)使圓水準氣泡居中。
③照準:(1)粗略瞄準:松開制動螺旋,轉動望遠鏡,用準星瞄準水準尺后,擰緊制動螺旋;(2)物鏡調焦:轉動調焦螺旋使水準尺的像清晰的落在十字絲分劃板上。(3)消除視差:反復交替的進行物鏡和目鏡調焦,直到視差消除為止。(4)精確照準:轉動微動螺旋使十字絲豎絲照準水準尺的中間。
④精平:旋轉微傾螺旋,使兩個半泡影像吻合,形成一條拋物線,精平完成。
⑤讀數:讀數前要清楚水準尺的注記方式,讀數應從小到大,一般先估讀出毫米數,然后報出全部四位讀數。將所得的數據仔細記錄,記錄員要及時的回報數據,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測量的實習報告 篇3
本學期的第一周學院還是按照慣例組織我們展開了為期一周的工程測量實習。上學期我們已經學習了測量學的很多理論知識,也做過幾次課間的實習,但條件的限制都沒有使得大家充分地理解所學知識。這次實習的目的就是驗證課堂理論,鞏固和深化課堂所學知識的重要環節,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訓練嚴格的實踐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
通過本項實習可以使我們掌握水準儀、經緯儀的使用技術,掌握鋼尺量距的一般方法,熟悉土木工程施工控制網的布網原則,掌握高程控制測量及平差方法,掌握導線網的測量程序和坐標推算方法,了解測繪大比例尺地形圖的程序,為我們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測量手段解決工程問題提供基本訓練。
測量的實習報告 篇4
xxxx年x月xx日我們正式開始了為期一周的“工程測量實習”,在此之前,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首先,說明了測量任務和測量的實際意義及重要性,我們跟隨老師來到測區地點,依次看了學校的七個控制點,在老師的講解中我們知道了測區是我們學院校區,雖然測區比較大,基本上是我們整個學校,測繪圖也是我們整個學校的平面圖。在這個已經是夏天的時節,天氣非常熱,但我們還是安安心心的測量,抓緊時間實習,為了盡快完成任務,我們每一天都在加班的努力,盡管很累,很辛苦,可我們還是克服了種種困難,同時我們也在實習中感覺到了充實。
在此之前,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到工地上進行實地勘察,但那畢竟是理論的,實際操作對我們來說還是模糊的,所以,這次實習就是對我們整個學期以來本科目的一次大檢驗。我們把這次實習當做我們以后工作的一次磨練,把我們學到的知識與實際聯系起來,從實踐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彌補我們的缺陷。
測量是一項務實求真的工作,半點馬虎都不行,我們在測量實習中必須保持數據的原始性,這也是很重要的。為了確保計算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我們得反復校核對各個測點的數據是否正確。我們在測量中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錯誤,比如讀數不夠準確,氣泡沒居中等等,都會引起一些誤差。因此,我們在測量中內業計算和測量同時進行,這樣就可以及時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同時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節省了時間,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測量也是一項精確的工作,通過測量學的學習和實習,在我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測量學的輪廓。測量學內容主要包括測定和測設兩個部分,要完成的任務在宏觀上是進行精密控制,從微觀方面講,測量學的任務為按照要求測繪各種比例尺地形圖;為各個領域提供定位和定向服務,建立工程控制網,輔助設備安裝,檢測建筑物變形的任務以及工程竣工服務等。而這一任務是所有測量學的三個基本元素的測量實現的:角度測量、距離測量、高程測量。
在這次實習中,我們學到了測量的實際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同時也認識到小組團結的重要性以及測量的步驟。首先,是熟悉了水準儀、光學經緯儀的用途,熟練了水準儀的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的方法;其次,在對數據的檢查和校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方面:儀器誤差、外界影響誤差(如溫度、大氣折射等)、觀測誤差。了解如何避免測量結果誤差,最大限度的就是減少誤差的出現,即要做到:1、在儀器選擇上要選擇精度較高的合適儀器。2、提高自身的測量水平,降低誤差。3、通過各種處理數據的數學方法如:多次測量取平均數等來減少誤差。除此之外,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帶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級到低級”的工作原則,并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通過工程實踐,學會了數字化地形圖的繪制和碎步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的交際合作能力。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一周多以來,我們都堅守在自己的“陣地”,觀測、記錄、計算、描點......我們分工合作,力求更好地完成任務。在測量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問題和疑難:如
(1)立標尺時,標尺除立直外,還要選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選點就非常重要,同時并非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時間浪費,而且會因點多而產生較大的誤差。
(2)在用水準儀和全站儀測量的過程中,氣泡的居中也會產生誤差,十字絲的對準的等
(3)計算問題。計算必須兩個人來完成,一個初步計算,一個校核。在此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但我們不斷的重復檢驗中算出了正確的數據,盡量的減少了誤差的出現。
這次實習,我們學到很多的東西。讓我更好的掌握了測量的基本功和測量的一些要素,同時也促進了與同學間的交往,使我懂得了團結互助的重要性以及儀器使用的正確方法等很多知識。
測量的實習報告 篇5
一、實習目的
gps靜態測量
本次gps靜態觀測實習的目的是鞏固、擴大和加深我們從課堂上所學理論知識,獲得測量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著重培養我們的獨立工作能力,進一步熟練掌握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提高運用理論及計算能力,并對gps靜態觀測全過程有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熟悉gps靜態相對定位原理、sounth、trimble、ashtech三種gps接收機的使用掌握gps網的網形設計。熟悉gps靜態測量的步驟。學會南方測繪 gps數據處理軟件的簡單使用。
1.1 實習安排
準備好理論知識,掌握控制測量的技術要求,以及儀器的使用規范及過程,協調好分組的搭配。
儀器調度表
(略)
第三組組長:
第三組組員:
項目與內容時間安排(天)任務與要求實習動員、領儀器工具、儀器效驗1作好測前準備工作gps靜態觀測1熟練掌握觀測方法、要領實習總結5整理成果、編寫實習報告、歸還儀器
1.2實習任務
以各個班為單位建立測量實習隊,10人一組(第三組為11人),分3組。每組領取gps一套(包括主機、腳架、基座、連接線等)、記錄板一塊、對講機、記錄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行業標準《全球定位系統城市測量技術規程》和石橋子經濟開發區的具體情況,建立e級gps網。
e級gps網的精度要求如下表:
級別
固定誤差(mm)平均邊長(km)比例誤差系數(mm)e≤100.2~5≤20
每小組利用各組領取到的接收機對兩個控制點進行觀測,觀測時段為一小時,觀測3個時段。
1.3測量規范
1、《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 18314-XX)。
2、《全球定位系統城市測量技術規范》(cjj 73-97)。
3、ch 1002-95《測繪產品檢查驗收規定》。
4、ch 1003-95《測繪產品質量評定標準》。
1.4測區概況
本測區為本溪市石橋子經濟開發區遼寧科技學院周邊地區,測區內大部分為丘陵,公路,測區開闊高側建筑少,選點都在路邊或者山頂,多路徑效應相對較小。點位遠離大功率無線電發射源(基本沒有),遠離高壓輸電線和微波無線電傳送通道,其距離不得小于50m。同時點位設在交通便利,有利于其他觀測手段擴展與聯測的地方,地面基礎穩固,便于點的保存
1.5 gps網的布設
gps網設計的出發點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提高效率,努力降低成本。因此,在進行gps的設計和測量時,既不能脫離實際的應用需求,盲目地最求不必要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也不能為追求高效率和低成本,而放棄對質量的要求。
二、實習內容
2.1.網的布設
本次實習精度要求為e級,
2.2實習內容:
2.2.1選點情況
XX-7-4上午召開了gps實習動員大會,大會上范海英等幾位老師作了講話,給我們分析了測區情況,實習的注意事項,確定了分組情況和我們實習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下午由實習指導老師劉廣春帶領我們進行選點
。1)為保證對衛星的連續跟蹤觀測和衛星信號的質量,要求測站上空應盡可能的開闊,在10°~15°高度角以上不能有成片的障礙物。
。2)為減少各種電磁波對gps衛星信號的干擾,在測站周圍約200m的范圍內不能有強電磁波干擾源,如大功率無線電發射設施、高壓輸電線等。
。3)為避免或減少多路徑效應的發生,測站應遠離對電磁波信號反射強烈的地形、地物,如高層建筑、成片水域等。
。4)為便于觀測作業和今后的應用,測站應選在交通便利,上點方便的地方。
(5)測站應選擇在易于保存的地方。
2.2.2外業觀測情況
測量時采用的是南方靈銳gps接收機3臺, trimble gps接收機兩臺, ashtech gps接收機2臺一共7臺gps接收機。采用同步觀測的相對定位方法,可求得21條基線向量【,其中n為接收機的數量】其中有獨立基線向量6條【(n-1)】,從而保證了衛星星歷誤差、衛星鐘誤差、電離層延遲等誤差的強相關性,通過差分的方法來消除這些誤差。觀測時為了保證測量的精度時段長度規定為60分鐘。按照靜態定位的測量原理,測量時觀測的最少衛星數位四個。
外業觀測時需要對gps接收機進行以下設置:
(1)調度安排,確定每臺接收機觀測的測站,開機時間,搬站情況。
(2)觀測組按調度表規定的時間進行作業,保證同步觀測同一衛星組。
(3)每時段開機前,作業員量取天線高,并及時記錄測站名、年月日、時段號、天線高等信息。關機后再量取一次天線高作校核,兩次量取天線高互差不得大于3mm,取平均值作為最后結果,若互差超限,應查明原因,提出處理意見,記入測量手簿。
(4)儀器工作過程中,作業人員對照指示燈工作狀況說明,判斷儀器是否正常工作。
(5)一個時段觀測過程中,不得進行以下操作:關閉接收機,又重新開機;進行自測試;改變衛星高度角;改變數據采樣間隔;改變天線位置;
(6)觀測院在作業期間不得擅自離開測站,并應防止儀器收到震動,防止人或其他物體靠近天線,遮擋衛星信號。
(7)接收機在觀測過程,不應在接收機旁使用對講機;雷雨天氣過境應關機停測,卸下天下以防雷擊。
(8)應記錄雨、晴、陰、云等天氣。
外業觀測小結
結束采集時,對數據進行存儲,查看文件狀態,然后關機,準備下次觀測。根據實際情況,我們記錄測站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天線高,電池電壓,衛星號,信噪比,故障情況,以及開始和結束時候衛星高度角,pdop,整點時候衛星情況,衛星故障情況。天氣等等。我們總共觀測了3個時段,設站數為15。
2.3數據處理情
各測站天線高:
。裕
動態gps定位測量
1、gps接收機一套、寫字板一個、鋼卷尺一把
2、實習地點:遼寧科技學院
3、目的:熟悉熟練掌握gps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學會使用gps儀器進行控制測量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4、gps rtk技術的基本原理
高精度的gps測量必須采用載波相位觀測值。rtk技術就是載波相位動態實時差分技術,它能夠實時地提供測站點指定坐標系中的三維定位結果,并達到厘米級精度。在rtk作業模式下,基準站通過數據鏈將其觀測值一起傳送給流動站,流動站在完成初始化后,一方面通過數據鏈接接收來自基準站的數據,另外自身也采集gps觀測數據,并在系統內組成差分觀測值進行實時處理,再經過坐標轉換和投影改正,即可給出實用的厘米級定位結果。
5.gps測得的大地高屬于wgs—84系統,因此必須采用高程擬合的方法,來求得正常高。而高程擬合的精度高低取決于參與擬合的水準點的個數及分布的均勻程度。對于公路放樣來講,路線兩側布設的水準點足以保證中樁高程的擬合精度。
rtk定位技術就是基于載波相位觀測值的實時動態定位技術。它需要一臺基準站接收機和一臺或多臺流動站接收機,以及用于數據傳輸的電臺。在rtk作業模式下,基準站接收機,借助電臺,將其觀測值及坐標信息,發送給流動站接收機;流動站接收機將自己采集的gps觀測數據和接收來自基準站的數據,組成差分觀測值,利用靜態相對測量處理方法對基線進行實時求解,然后推算出其三維位置(xk,yk,zk)。rtk定位系統基本配置包括三部分:
。1)基準站:由gps接收機、gps天線、數據發送電臺、uhf天線、電源等部分組成。
。2)流動站:由gps接收機、gps天線、數據發送電臺、uhf天線、電源、掌上電腦、對中桿等組成。
。3)軟件包:支持實時動態差分的軟件系統和各項工程測量應用功能。
。6、rtk定位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基準站上安置一臺gps接收機,對所有可見gps衛星進行連續地觀測,并將其觀測數據通過無線電傳輸設備,實時地發送給流動站。流動站實時動態軟件可以通過下列基本步驟和功能獲得流動站的精確坐標:
。1)利用三差模型求出流動站的初始坐標。
。2)利用otf方法動態解求模糊度。觀測條件惡劣時具有模糊度重復性檢核功能。
(3)根據相對定位模型,實時解算流動站的wgs-84坐標。
。4)根據給定的轉換參數,進行坐標系統的轉換。
。5)測量結果的實時顯示,坐標解算精度評定。
。6)還應包括失鎖后的重新動態初始化,選擇不同的作業模式,定位、放樣、導航等功能的選擇和轉換等。
這樣,通過實時計算的定位結果,便可監測基準站與流動站觀測成果的質量和解算的收斂情況,從而可以實時地判定解算結果的可靠性。只要能連續鎖定不少于5顆衛星信號,并且有必要的幾何圖形強度,則測程在10 km以內的流動站可實時得到厘米級精度的定位成果。
7、野外放樣作業流程
。1)設置參考站:在已知控制點上架設好gps接收機和天線,打開接收機,將pc卡上室內設置的參數讀入gps接收機,建立配置集,輸入參考站點的準確的北京54坐標和天線高,參考站gps接收機通過轉換參數將北京54坐標轉換為wgs-84坐標,同時連續接收所有可視gps衛星信號,并通過數據發射電臺將其測站坐標、觀測值、衛星跟蹤狀態及接收機工作狀態發送出去,待電臺指示燈顯示發出通訊信號后流動站即可開展工作。
。2)流動站工作:打開接收機,新建工作項目,建立配置集。流動站接收機在跟蹤gps衛星信號的同時也接收來自參考站的數據,進行處理獲得流動站的三維wgs-84坐標,最后再通過與參考站相同的坐標轉換參數將wgs-84坐標轉換為北京54坐標,并實時顯示在流動站的tr500終端上。接收機可將實時位置與設計值相比較,指導放樣到正確位置
三、實習結果
3.1靜態測量
(1)靜態測量時要滿足相應規范的要求。
。2)網形布設時應注意外圍不能有豁口,至少留一個通視方向。
(3)靜態觀測過程中,即使發現長水準管不居中或者儀器不嚴格對中了,也不要重新調儀器,觀測時不要重新開機,開機關機聽從調配。
(4)觀測時,接收機周圍不使用干擾衛星信號的通訊設備,以減弱誤差,接收機周圍應當視野開闊,削弱多路徑誤差。
(5)每日觀測結束后,應及時將數據轉存至計算機硬件上,應該備份一份確保觀測數據不應人為疏忽丟失。
(6)數據處理時,一定要改天線類型、天線高,去除浮點解的記錄。
3.2 rtk-gps 放線
(1) 定位精度高
在良好環境下平面定位精度達到厘米級,在大多數環境里平面定位誤差都能保證在0.2m以內,能滿足公路放樣的精度要求。
。2) 作業效率高
采用rtk-gps采取單點定位的方法尋找控制點極為便捷,它直接以厘米級(或分米級)精度實時定位放樣并能保持工作連續穩定,比較適合于林地等困難地區作業。
。3) 節省費用
采用rtk技術進行公路放樣,無須沿途布設圖根控制點而且作業時間短,可以減少工作人員,減少砍伐工作量,降低了工程成本和勞動強度,從而提高了經濟效益。
。4)架設參考站的點位周邊要開闊,無電、磁場干擾,上空無遮擋,并盡量避開山體對電臺通訊的阻擋,這樣移動站才能較快獲得rtk(厘米級)精度并保持穩定。
(5)在地形條件復雜的地區(如枝葉繁茂的山林地、松樹林等),采用rtk-gps與全站儀相結合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成果質量。
。6)在當前高等級公路逐漸向山嶺重丘區發展的形勢下,由于這些地區地形條件的限制,實施常規的測量比較困難,采用rtk-gps進行測量(控制測量、實地實時放樣、中樁測量、點位測量等)無凝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3.3問題分析
在本次實習過程中,初步掌握了gps控制網中控制點的布置、選址和標記,掌握了gps靜態相對定位測量全過程的程序與方法,包括資料的搜集、野外觀測記錄、測量內業數據處理、資料的綜合分析整理等。同時理解了gps靜態測量的方法,包括衛星預報,測量計劃編制,實地測量等。通過這次野外實習和內業的數據處理,鞏固了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培養了實踐能力,了解和掌握了有關于gps儀器的使用原理和方法。雖然還有很多不足和缺陷,但是今后定會更加努力地改正和提高動手實踐能力。
在內業處理過程中,經過自動化的基線解算和平差,通過刪減衛星調整基線來提高精度讓我懂得了如何去“精益求精”。在現代社會科技發展過程中,空間衛星技術和其他的測繪技術將更加長遠發展,那么就對我們現在還未走入社會的測繪人要求更多而且要求更高,數學計算和協調能力是測繪的顯性要求,而編程能力和英語能力將是測繪的隱性要求而且將會越來越突出。
3.4建議與意見
我感覺本次實習內容的安排大體上是不錯的,老師們的指導和講解也是盡心盡力;但感覺內業數據處理部分老師應該講得更詳細一點,這樣更有助于同學對軟件的熟悉與對書本知識的消化。其次,感覺這次外業數據采集同學們還是比較空閑,所以建議學院在今后gps實習中可以增加適當的項目,比如專門花一兩天來學習接收機的電子手簿,或者是能夠交換儀器進行實習操作,使大家既能掌握天寶接收機的操作也能掌握萊卡接收機的操作,這樣我們才能夠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所以希望學院對gps實習更加重視一些,能給學生更多的實習和鍛煉的機會。
四、實習體會
本次gps實習雖然僅僅只有二個星期的時間,主要包括兩大部分——gps靜態測量和動態測量。其中靜態測量包括現有資料的收集(包括武大地圖、已知點數據資料等)、實地勘踏選點并進行標記、調度方案的確定、正式外業數據采集、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內業處理。動態測量包括利用gps rtk技術進行rtk地形測量用于繪制等高線圖以及利用rtk進行放樣操作。實習過程中我們收獲還是十分豐富的。對gps靜態測量和動態測量有了深刻的理解,將之前停留在書本知識階段延伸到了實際操作階段,實習過程中,不僅對原理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還在操作中熟練了步驟。整個實習的過程雖然時間緊迫,但是通過班里同學,各測組間的通力合作,嚴謹的鉆研態度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查閱還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并且成果進過精度的檢驗也完全符合地形測量的要求。通過時間不長的工作,我班同學又一次展現了出色的團隊合作力,依然保持著良好的職業素養,這不能不讓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當然,出現問題也是不少的,實習之后更要認真總結,我相信這也必將成為我們日后工作和學習中的寶貴財富。
最后,感謝指導老師的耐心和理解,感謝學院給予我們這樣難得的機會,以及同學們的共同努力。
測量的實習報告 篇6
實習單位:
實習時間:X年X月X日——X年X月X日
一、實訓的目的、作用
水利工程測量實訓的目的是使之在掌握了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在工程設計、施工以及管理工作中正確使用地形圖及測量資料的能力。
二、實訓的要求和任務
通過進行水利工程測量實訓,使之能掌握普通水平儀及經緯儀的使用方法及檢核方法;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原理及方法;掌握水工建筑物的施工放樣方法;掌握正確識讀地形圖及正確應用相關測量信息的方法。
三、實訓工作內容
1、閱讀教材及實習指導書的有關內容,并查閱相關的測量技術規范。
2、領取儀器并檢驗(水準儀一套、3m水準尺一套、經緯儀一套、50m手搖鋼尺一把、測釬二個、水準記錄本一本、測回法記錄本一本、量距記錄本一本、繪圖板一塊、繪圖鉛筆、三角尺、計算器等)。 四、控制測量 1、選點
本次實訓的控制測量區域選擇在寶坻區環城南路公園,采用閉合導線,沿香樟林公園小路,共布設了5個點。圖根點的選擇均為通視良好,易架設儀器和量距的地點,A01和A05號圖根點采用鋼筋水泥樁埋設,其余圖根點采用木樁埋設。
2、量距
本次量距采用50m手搖鋼尺,共丈量了11段距離。實地丈量時,A03和A04段由于超過了50m長,采用經緯儀進行直線定線后,分段進行了丈量。丈量后,進行了水準測量,并通過傾斜改正值計算公式△Dh=h2/2L進行傾斜改正,閉合導線總長為366.120m。
3、水準測量
本次實訓的圖根水準測量采用閉合導線,共5個圖根點(A01-A05),高程系統采用假設高程(A01=250.000m),采用等外水準測量,水準儀使用北測產DSZC24型自動安平水準儀進行觀測,儀器編號為270564,尺墊用生鐵尺墊,共2個。采用雙面尺法進行讀數,當紅黑面測出高差大于±3mm時,該測站進行重新觀測,各圖根點之間的高差閉合差容許值不能大于fh容=±40 mm。在進行觀測時,A01~A02段和A04~A05段的高差閉合差均大于了容許值,進行了重新觀測,直到小于高差閉合差容許值為止,整個閉合導線的高差閉合差為+6mm,小于fh容=±40 =±24mm,該水準測量成果可用。
四、實習心得
相比于以往的教學型實習,真正的工程(實習)顯然能夠更好的體會所學到的知識。事實也確實是如此,通過這次實習,我真正的體會到了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性。
1、測量學首先是一項精確的工作,通過在學校期間在課堂上對測量學的學習,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系起來,這就是工科的特點。通過此次實踐鍛煉的機會,使我不僅鞏固了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我們不僅掌握了水準儀、經緯儀的基本操作,還有學會了施工放樣及地形圖的繪制方法,獲得了測量實際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進一步熟練了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提高了計算和繪圖能力,并對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了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礎的知識。
2、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完成這次實訓的原則是讓每個組員都學到知識而且會實際操作,能夠熟練掌握測繪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儀器的用途,熟練了儀器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對數據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測量結果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第三,除了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級到低級”的工作原則,并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
3、務必做到求真務實。測量是一項務實求真的工作,半點馬虎都不行,我們在測量實習中必須保持數據的原始性,這也是很重要的。為了確保計算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我們得反復校核對各個測點的數據是否正確。我們在測量中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錯誤,比如讀數不夠準確,氣泡沒居中等等,都會引起一些誤差。因此,我們在測量中內業計算和測量同時進行,這樣就可以及時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同時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節省了時間,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4、每個人都需具備團隊合作精神。在這次實習中讓我充分認識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一個人的一個粗心,一個大意,都可能直接影響工程的進度,甚至是帶來一生都無法彌補的損失。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這次測量實習不僅培養了我們小組的分工協作的能力,也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這次實訓,可以說為我們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礎,讓我們做到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也讓我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在我們以后面對實實在在的工程測量任務時,來不得半點推委和逃避,野外作業也沒有給你回去翻書的時間,一切都必須在現場解決,只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才能圓滿完成任務?偟膩碚f,這次實習讓我體會到了外業的艱辛,內業的耐心,工作的細心,不僅鍛煉了我的意志,讓我的測量技術更加的成熟,也讓我在各個方面都有所提高,更使我明白了作為一名測量人員應該具備的專業素質和修養,測量工作的順利完成離不開嚴謹細致、吃苦耐勞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實用的測量的實習報告合集六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測量實習報告模板合集五篇04-18
測量的實習報告04-22
實用的測量的實習報告集錦九篇05-08
實用的測量的實習報告匯總6篇04-12
關于測量的實習報告范文合集7篇04-17
精選測量的實習報告模板合集9篇05-05
精選測量的實習報告模板合集8篇04-26
有關測量的實習報告范文合集六篇05-10
精選測量的實習報告模板合集10篇04-14
測量學的實習報告04-15